菌群失調

菌群失調

菌群失調是指由於某種原因(如濫用抗生素),正常菌群中各種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可發生較大的變化。菌群失調(dysbacteriosis)是指機體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種間的比例發生較大幅度變化而超出正常範圍的狀態,由此產生的病症,稱為菌群失調症或菌群交替症。

名詞解釋


菌群失調時,多引起二重感染或重疊感染(superinfection),即在原發感染的治療中,發生了另一種新致病菌的感染。菌群失調的發生多見於使用抗生素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臨床上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后,大多數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殺滅,但耐葯菌則獲得生存優勢而大量繁殖致病,如耐葯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腹瀉、敗血症,對抗生素不敏感的白假絲酵母菌引起鵝口瘡、陰道炎、腸道和肛門感染。
根據失調的程度分為三度:
菌群失調
菌群失調
(一)一度失調:只能從細菌定量檢查上發現其變化,臨床上無明顯表現。在誘因停止后,不經治療可自行恢復。
(二)二度失調:去除誘因后不可逆。在臨床上表現為慢性腸炎、慢性腎盂腎炎、慢性口腔炎或咽峽炎等。
(三)三度失調:原來的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其中的少數菌種成為優勢菌,出現急性臨床表現,甚至病情兇險。如難辨梭狀芽胞桿菌引起的抗菌藥物相關性腹瀉(抗菌藥物相關性腸炎、偽膜性腸炎)以及真菌性腸炎等。又稱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
三度菌群失調如果是發生在住院期間,且與住院后使用抗菌藥物有關,則屬於院內感染;如果是病人在院外應用了大量抗菌藥物,入院后出現了三度菌群失調,則不屬於院內感染。

治療


1、首先應明確目前患者的感染狀態,有無細菌感染,感染部位、致病菌、葯敏情況等資料。
2、菌群失調的證據是否充分,有無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大便的細菌學檢查是什麼?
3、如細菌感染合併有黴菌感染,且有充分依據證明是侵襲性黴菌感染可加用抗黴菌藥物。如此時仍同時存在細菌感染,本人不同意盲目停用抗生素。
4、如確實存在抗生素相關性腹瀉,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應口服萬古黴素、甲硝唑,同時經倡導補充益生菌,並千方百計建立腸內營養。
調整菌群平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補充有益菌,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含乳酸菌的酸奶、乳酪等。如果口腔潰瘍、腹瀉、便秘等病症嚴重,單靠食用酸奶和乳酪不能改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可以補充雙歧桿菌、乳桿菌和乳酸菌的藥物。目前治療菌群失調的藥物主要是金雙歧,其功效作用是有效治療各種腹瀉、慢性腹瀉、便秘;有效防治因使用抗生素等多種原因引起的腸道菌群紊亂;有效防治抗生素濫用引起的二重感染;有效減輕因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多種不良反應;對腸應激綜合征、炎症性腸病、幽門螺桿菌感染、結腸癌、肝硬化等均有肯定療效;作用機理是快速補充腸道有益菌,並在腸黏膜上形成一層“膜菌群”增強體內屏障功能;抑制腸道有害菌的生長,阻止致病菌的侵入及繁殖,調整腸道菌群;發酵糖類, 產生醋酸及乳酸,促進腸蠕動;合成多種維生素和生物酶激活機體吞噬細胞的吞噬活性, 提高免疫能力;減少內毒素的來源。

腸道水療


腸道水療俗稱“洗腸”,是一種能徹底清洗腸道,排除體內毒素,改善便秘,糾正腹瀉,調節腸道菌群失調,預防腸癌,並有美容,美膚,減肥,調節內分泌失調等作用的新型保健方法,被譽為21世紀最熱門的物理性內調保健自然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