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公狗肉

沛公狗肉

徠沛公狗肉別名黿汁狗肉,沛縣狗肉,樊噲狗肉等。是江蘇地區傳統名菜,屬於蘇菜系,以狗肉為製作主料。沛公狗肉的烹飪技巧以砂鍋為主,口味屬於本地咸鮮。狗肉酥爛,甲魚柔糯,香味濃郁,堪稱一道傳統古饌,是冬令滋補之上品。

典故


相傳秦末時期,劉邦(秦二世昏庸無道,劉邦於沛縣起義,百姓擁立他為首領,稱沛公。因此沛公成為劉邦的稱號)與樊噲一起殺了一隻老黿(甲魚),與狗肉同燉,鮮味倍增,后被人稱為“犬黿會”、“黿汁狗肉”等。沛公狗肉因人而貴。淮南詩人為“沛公狗肉”題詩云:“沛公狗肉遠名揚,多味烹來燉一香。最後辛勞歸去后,玉盤瓊盞醉心嘗。”據《禮記·內則》記載:周代“八珍”中的“肝”即取料於狗。狗肉是一種美食,又稱香肉,地羊,其藥用功效為歷代醫家所稱讚。“沛公狗肉”也因此流傳2000年而不衰。

做法


沛公狗肉屬於江蘇菜,沛縣地方風味。以地區、人名與主料定名。
別名:黿汁狗肉,犬黿會,沛縣黿汁狗肉,龜汁狗肉,龜湯燉狗肉,砂鍋龜燉狗肉,原汁狗肉,沛縣狗肉,樊噲狗肉,豐城犬肉。

主料輔料

凈狗肉1250 克味精2 克
醬油50 克精鹽15 克
甲魚1隻蔥白50 克
白糖10 克薑片30 克
紹酒.75 克元茴5 克
花椒15 克硝水25 克

烹制方法

沛公狗肉
沛公狗肉
徠1 .將狗肉洗凈,切成3.5 厘米見方的塊,放人盆中,加入精鹽10 克、紹酒25 克、薑片10 克、蔥白15 克、硝水,拌勻后腌2 小時,然後用清水浸泡1 小時,人沸水鍋中悼后洗凈。
2. 將狗肉放人砂鍋中,底墊竹箅,加清水至淹沒狗肉,再加紹酒50 克、醬油、精鹽5 克、白糖、蔥白35 克、薑片20 克、元茵、花椒(用紗布包好),上火燒沸后撒去浮沫,加蓋轉中火,燉至狗肉八成爛。
3. 將甲魚宰殺去血,人熱水鍋中浸燙,至可將背殼取下時。颳去黑衣,去殼及內臟,洗凈切成3.3 厘米的塊,人沸水鍋中出水,再用清水洗凈,放人砂鍋中,把甲魚蛋煮熟去殼,圍在甲魚的四周,甲魚殼蓋在肉上,蓋上鍋蓋,同狗肉一起燉至酥爛,揀去蔥、元茴,花椒包,加入味精即成。

特點


原汁原味、濃而不膩、營養豐富、鮮香宜人。

工藝關鍵


狗肉
狗肉先腌、后泡、再煮,可以除去狗肉腥膻味,亦是此菜成功的主要關鍵。
狗肉以黃狗之肉為佳,黑狗次之,白狗味腥,不堪入饌,一般用炒、爆、燒、燉、鹵等烹調方法。
先將狗肉用白酒、薑片反覆揉搓,再用稀釋的白酒泡1-2小時,清水沖洗后入熱油鍋微炸再烹調可有效降低其腥味。然後用大火燒開,文火慢燉,最後連砂鍋上桌,趁熱食用。
甲魚
甲魚以0.5~0.7 公斤為佳,連甲魚殼同燉,不可除殼的甲魚不要;死甲、變質的甲魚不能吃;煎煮過的鱉甲沒有藥用價值。
甲魚肉的腥味較難除掉,光靠洗或加蔥、姜、酒等調料,都不能達到令人滿 意的效果;在宰殺甲魚時,從甲魚的內臟中撿出膽囊,取出膽汁,待將甲魚洗滌后,將甲魚膽汁加些水,塗抹於甲魚全身;稍待片刻,用清水漂洗乾淨,甲魚膽汁不苦,不用擔心會使甲魚肉變苦。

歷史文化


沛公狗肉
沛公狗肉
1. 狗,又名黃耳,古稱地羊,列六言之一。幾千年前的周秦時期,狗肉已成為宮廷宴飲、祭祀大典的一味常饌,並養有專供食肉的狗。《史記·樊啥列傳》曾載:舞陽侯樊噲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傳說漢高祖劉邦最喜食樊哈煮的狗肉,天天去吃,從不給錢,一天,樊啥為躲開劉邦,到湖東夏鎮去賣,劉邦聞訊趕去,遇河受阻,突然河面游來一老鱉,馱劉邦過河,找到樊啥,劉邦抓起狗肉就吃,同時引來大批食客,一會兒就把狗肉吃光。回去時,又乘鱉過了河。事後,樊啥把老鱉和狗肉一同煮賣,不料肉味格外鮮美。於是他將這次煮肉所剩的“鱉湯”(原湯)保留下來,每次煮狗肉都用。自此之後,本菜廣為流傳,民中國名菜葯膳風味問百姓呼為“沛公狗肉”,成為江蘇傳統名餚。
2. 元代大德年間,樊噲後人樊信,在徐州開“樊信狗肉店”,據說仍用鱉湯煮肉。著名書法家鮮於樞去北京任官,夜寢徐州,突然夜風帶來陣陣撲鼻奇香,晨起詢之而往,方知是樊信煮的狗肉出鍋。品嘗快飲之際,乘興揮毫題“夜來香”三字相贈,樊信製成匾額,正配上前輩留下的“地羊人饌沛公留,誤食鱉肉異香出”的對文。從此,狗肉店門庭若市。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狗肉菜的品種和配菜格式也從簡到繁,從單一至多種原料,從單一菜品發展成十幾種合理配備的“狗肉席”。現今,徐沛地區仍有很多名店專營狗肉,使這一傳統名撰更受群眾喜愛。 3. 此菜用砂鍋燉制而成,保持原汁原味,狗肉酥爛,甲魚滑軟,滋味醇厚,異常鮮美。尤其是冬令時節,常吃此菜能安五臟、益元氣、暖腰膝、補脾胃、壯氣力,補五勞七傷最有效,堪稱滋補佳品。

食療作用


狗肉食療作用:
狗肉味甘、性溫、咸,歸脾、胃、腎經;
狗肉有溫補脾胃、補腎助陽、壯力氣、補血脈的功效。
狗肉溫腎壯陽,用於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小便清長、小便頻數、浮腫、耳聾、陽痿等症;溫補脾胃,用於脾胃陽氣不足所致的脘腹脹滿、腹部冷痛等症。
甲魚食療作用:
甲魚肉性平、味甘;歸肝經。
具有滋陰涼血、補益調中、補腎健骨、散結消痞等作用。

食譜營養


狗肉
狗肉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蛋白質質量極佳,尤以球蛋白比例大,對增強機體抗病力和細胞活力及器官功能有明顯作用。食用狗肉可增強人的體魄,提高消化能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性功能。狗肉還可用於老年人的虛弱症,如尿溺不盡、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冬天常吃,可使老年人增強抗寒能力。
甲魚
沛公狗肉
沛公狗肉
甲魚殼中藥名“鱉甲”,是滋陰清熱、軟堅散結的要葯。甲魚的食用價值很高,周身均可食用,特別是甲魚四周下垂的柔軟部分,稱為“鱉裙”,其味道鮮美無比,別具一格,是甲魚周身最鮮、最嫩、最好吃的部分。甲魚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用於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等症。甲魚亦有較好的凈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膽固醇,因而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甲魚還能“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食甲魚對肺結核、貧血、體質虛弱等多種病患亦有一定的輔助療效。甲魚肉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涼血、補腎健骨、散結消痞等作用,極易消化吸收,產生熱量較高,一般多做成“甲魚湯”飲用,又可做成美味的佳肴,供人享用。
菜肴營養成分
能量1622.81千卡碳水化合物51.16克葉酸6.8微克
維生素B60.08毫克膳食纖維5.7克維生素A165.4微克
蛋白質216.52克膽固醇775毫克胡蘿蔔素92微克
脂肪58.61克硫胺素4.34毫克核黃素2.66毫克
煙酸45.6毫克維生素C2.7毫克維生素E17.68毫克
794.65毫克1482.78毫克2104.48毫克
9546.82毫克1.2微克295.14毫克
42.69毫克41.15毫克186.26微克
2毫克4.12毫克

適合人群


狗肉適合人群:
一般人皆可食用;老年人更佳。
1. 適於腰膝冷痛、小便清長、小便頻數、浮腫、耳聾、陽痿、脘腹脹滿、腹部冷痛者食用;
2. 凡患咳嗽、感冒、發熱、腹瀉和陰虛火旺等非虛寒性疾病的人均不宜食用;腦血管病、心臟病、高血壓病、中風後遺症患者不宜食用;大病初癒的人也不宜食用。
甲魚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沛公狗肉
沛公狗肉
1. 適宜體質衰弱,肝腎陰虛,骨蒸勞熱,營養不良之人食用;適宜肺結核及肺外結核低燒不退之人食用;適宜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肝脾腫大,糖尿病,以及腎炎水腫之人食用;適宜各種類型的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后食用;適宜乾燥綜合征患者食用;適宜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患者食用;適宜低蛋白血症患者食用;適宜腳氣病患者食用;
2. 甲魚滋膩,久食敗胃傷中,導致消化不良,故食欲不振、消化功能減退、孕婦或產後虛寒、脾胃虛弱腹瀉之人忌食;患有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慢性腹瀉便溏之人忌食;肝炎患者食用會加重肝臟負擔,嚴重時值誘發肝昏迷,故應少食;孕婦吃了會影響胎兒健康;另外痰食壅盛者慎食。

食譜相剋


狗肉:狗肉不能與大蒜、鱔魚、蔥、鯉魚、泥鰍、綠豆、杏仁、姜、菱、商陸同食。
食后宜喝米湯解渴,不宜喝茶。
甲魚:甲魚不宜與桃子、莧萊、雞蛋、豬肉、兔肉、薄荷、芹菜、鴨蛋、鴨肉、芥末、雞肉、黃鱔、蟹一同食用。
生甲魚血和膽汁配酒會使飲用者中毒或罹患嚴重貧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