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吐蕃時期(公元820年),在圍繞著大昭寺的"八廓街"環繞的這一圈迷宮般的小道與街區中,在大昭寺東邊,與之一牆之鄰的木如寧巴,也被八廓的環形線包圍其中。
拉薩有句老話:“先有木如寺后大昭寺”,今天的木如寧巴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寺廟與居民大院的混合體,她仍然是一個屬於拉薩人但不屬於遊人的院落。
木如寧巴
木如寧巴,位於大昭寺的正東方,與大昭寺僅一牆之隔,從八廓街東面的一條小巷拐進去走到頭,就來到木如寧巴。進入寺廟大門,在昏暗的微光中,轉動一排泛著金屬的光澤的
轉經筒。寧巴在
藏語中古老的,木如寧巴的名字當然是針對新木如寺而言。木如寧巴相傳始建於吐蕃普赤·熱巴巾時期,(又稱是屠夫木如孜的夫人,為其夫君懺罪而立)後來五世達賴喇嘛在17世紀對寺院還進行了擴建。木如寧巴主殿座北朝南,現今只有主殿和兩座側殿。寺廟四周曾經的僧舍如今已大部分成為民用,居住著很多
藏族當地人,這些藏族人賣
桑枝、
酥油、
青稞酒,僧侶和普通藏民住在一 個院落里,世俗和超凡的宗教相聚如此之近,外人看來木如寧巴如同一片紛亂塵囂中獨守的另類凈土,讓人有種心神寧靜、超然物外的感覺。
相傳最早建於吐蕃贊普赤·熱巴巾時期,據《
西藏王統記》記載,赤·熱巴巾崇信
佛法,大興伽藍。他的受養僧、時任大缽闡布的娘·丁增桑佈於公元820年在大昭寺四周修建了六座佛殿,東面為木如,即今之木如寧巴。五世達賴喇嘛在17世紀對寺院有過擴建活動,並將其作為乃窮寺神巫在拉薩城內的一個落腳點,每年
傳召大法會期間,
乃窮寺的僧眾就聚集在這裡舉行典禮。
十三世達賴時期,
木如寺又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擴建,與此同時,乃窮神巫釋迦亞培在
小昭寺東南、大昭寺東北修建了一新木如寺。由此大昭寺東的木如寺稱作木如寧巴,即舊木如寺。
該寺座北朝南,由後部正中三層高的大殿建築和環繞大殿三面的兩層僧舍及庭院組成,類似山南乃東縣的
格魯派寺院
曲德貢寺。寺院大門原位於南側,穿過僧舍進入庭院,后改辟於北側,從大殿與兩側僧舍形成的狹長庭院中穿出。
木如寧巴
大殿平面略呈方形,正中突出一部石頭階梯及矗立階梯之上的木構門廊作為大殿空 間的前導。
門廊部分主要由四棵大柱及其上的梁架組成,構件雕飾繁麗,構造嚴合。柱體碩大,收分明顯,截面呈十六角亞字形,也是佛經中
曼陀羅形式的一種表現。柱斗及柱頭位置雕飾
蓮花、
纓絡。柱身裝點有銅雕柱帶,既可裝飾美化又可加固柱身的構造,因為這樣粗大的柱身往往是在方形木料的四周附加矩形邊料拼裝而成的。柱上的
雀替部分裝飾效果。雀替在藏式傳統建築里分上下兩層,位於下層的短而厚的稱
托木,裝飾較簡潔;位於上層的長而輪廓變化豐富的稱弓木,常見有各種祥雲、花瓣造型。除了輪廓變化外,還在表面雕刻各種圖案並加以各色渲染,形成一種富麗堂皇的效果也成為人們視覺的焦點。
穿過門廊,進入到一個稍顯昏暗的16柱空間——五進五間的
經堂。這是喇嘛誦經舉行佛事儀軌的地方,經堂四壁滿繪壁畫,但年代較近。經堂後部四柱高高升起,承托上部天窗,藉以從二層天井庭院採光。
經堂後部有高起經堂地面約1米的佛殿,佛殿前門為五扇屏風式,裝飾精巧秀美。正中為二進三間的主供佛殿,主供五世達賴主持雕塑的金剛佛,這是整個寺院的核心,由幾步台階與經堂連接,從高度上就顯現了佛教徒對佛的虔誠膜拜。主供佛殿兩側為庫房及一樓梯間。
從門廊右側的石質樓梯可以抵達大殿二層的天井庭院,該庭院呈凹字形,庭院南側與門廊上部的兩柱房間相連,從大殿入口處就可以看見其構造精巧的轉角落地陽光窗。這裡陽光充足,是上層僧人接待會晤的地方。庭院北側即為下部經堂的採光天窗,窗楣及窗框窗欞也是裝飾的重點。而在東西兩側的庭院里則有藏式木扶梯上到三層平台及矗立在整座寺院最高處的佛殿。
木如寧巴
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築藝術不僅僅體現在平面布局,還深刻地反映在諸如邊瑪牆及屋頂裝飾上,在寺院入口處,藏紅色的邊瑪牆與
金頂裝飾。
邊瑪牆採用
檉柳枝條製作,故又稱檉柳牆,其外觀有一種天鵝絨的質感,只限用於具備佛、法、僧三寶的寺院或有宗教特權的達賴喇嘛、大呼圖克圖等的住所及莊園,儼然成為建築等級的象徵。關於邊瑪牆的起源,存在一種解釋——源於早期壘砌在牆頭的荊棘堆,以防小偷越牆而入,今日仍可從民居建築的牆頭
柴禾隱見其形。隨著建築等級之高低,邊瑪牆也分層而築,等級高者如
布達拉宮,可達三至四層。木如寧巴之邊瑪牆分為兩層,中間用一道細細的石板檐口分別開來,在牆上還點綴銅質鎦金的“邊堅”——一種
藏傳佛教的牆上宗教飾物,常見有吉祥八瑞、七寶圖、天王像、雙鹿聽經等題材。在木如寧巴北面邊瑪牆上尚能看見骷髏頭樣“邊堅”,這種外形兇猛的題材用於寺院的護法神殿。
經幢、
寶瓶也是寺院建築重要的飾物,木如寧巴之經幢主要分佈在主殿四角,在最上層佛殿頂上矗立一具寶瓶,在藍天的映襯之下,寶瓶生輝,經幢直指天穹和著一縷
桑煙具備了一股向上的動勢。
保留8世紀佛殿樣式的藏巴拉康
在底層迴廊的西部,尚有一處據說可追溯至建寺之初的拉康——藏巴拉康(即藏巴拉小經堂),拉康意為佛殿、佛堂,供奉相對於大殿主供佛等級低一些的佛、菩薩等。藏巴拉康又相當於當地的財神廟,據說早年有人在此閉關靜修財神法。
藏巴拉康建築已非原物,但其平面形制還大致保留了公元8世紀左右的佛殿古制——在低矮的雙層厚牆中間環繞一個狹窄的內部禮拜道。佛殿正中供奉藏巴拉塑像,後壁禮拜道牆面滿繪紅底黑描的
釋迦牟尼千佛像,在黑暗中映出紅光,彷彿注視引導著緩步繞佛的信徒。
庭院三翼的迴廊建築原為僧舍,現已改作公房,為數不多的喇嘛已搬至主殿二層。人們為獲取更多的居住空間,在迴廊明柱之間加上牆體,破壞了原有形制,卻也成為了世俗與宗教和諧共處的一種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