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

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

《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是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管,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學術性期刊。

《中藥(新葯)臨床及臨床藥理通訊》創刊於1990年6月,1991年4月,定名為《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

據2018年5月《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官網顯示,《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第七屆編委會擁有顧問18人、編委126人。

據2018年5月19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共出版文獻4213篇,總被下載853381次、總被引45131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858、(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15。據2018年5月1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載文量為2465,被引量為27312,下載量為169313,2015年影響因子為0.91。

辦刊歷史


1990年6月,《中藥(新葯)臨床及臨床藥理通訊》創刊。
1991年4月,《中藥(新葯)臨床及臨床藥理通訊》定名為《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
1992年,《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為季刊。
1999年,《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04年,《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微信服務號“中藥新葯”微信平台正式上線。
2014年,該刊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的學術期刊
2015年,《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正式啟用稿件采編系統投稿。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主要欄目有藥效與毒理學研究、藥物動力學研究、化學成分研究、質量分析研究、工藝研究、方法學研究、動物模型研究、不良反應與合理用藥、專家述評、臨床藥理研究、中藥現代化、中藥指紋圖譜研究、新技術與新方法、學術探討、綜述等。
《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宣傳和報道中國國內外中藥新葯及臨床藥理的研究成果和進展。

人員編製

據2018年5月《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官網顯示,《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第七屆編委會擁有顧問18人、編委125人。
顧問:陳凱先陳可冀陳奇、姜廷良、李大鵬、龍致賢、歐明任德權沈自尹、王建華、王永炎翁維良、肖培根、嚴永清楊拾寧姚新生張伯禮周俊
編委:畢開順蔡寶昌曹彩、晁恩祥、陳長勛、陳道峰陳德偉、陳紀藩、陳凱先、陳可冀、陳乃宏、陳奇、陳易新、鄧文龍、鄧響潮、董潤生、樊均明方泰惠高秀梅郭姣果德安韓晶岩侯世祥黃璐琦、黃民、黃永焯、江英橋、姜廷良、金若敏、康薩·索朗其美、勞紹賢李安平、李大鵬、李冀、李瑾翡、李連達李曉波栗原博、連曉媛、梁秉中、梁進權、梁頌名、林青、林瑞超、劉建勛、劉菊妍、劉平劉啟德、龍致賢、陸惠興、呂愛平呂圭源羅國安、馬光瑜、宓穗卿、苗明三尼瑪次仁、歐明、彭成、平其能、錢肅凡、錢忠直、任德權、沈自尹、孫明傑、孫蓉、孫升雲、孫曉波、唐旭東、陶劍虹、屠鵬飛王昌恩、王和鳴、王建華、王寧生王培訓、王奇、王汝俊、王勝勇、王霆、王喜軍、王一濤、王永炎、王崢濤、翁維良、吳艷華、肖培根、肖小河、謝培山、謝雁鳴、熊大經、熊寧寧、徐強徐月紅、嚴永清、楊甲祿、楊奎、楊青義、楊拾寧、楊世林、姚新生、葉文才、葉祖光、應軍、余伯陽袁伯俊、袁均瑛、張冰、張伯禮、張大方、張承緒、張磊張立群張陸勇張衛東、張艷軍、張志榮、鄭禮、鍾國躍、周福成、周厚榮、周俊、周然朱曉新、祝晨蔯

合作交流

2016年5月21日,《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熊學軍主任代表在“第二屆全國科技期刊新媒體平台建設培訓班”上做主題發言,向來自全中國各地的學員們分享了“中藥新葯”微信平台的運營經驗。
1996年7月5日,《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編委會在廣州舉行了“中藥臨床藥理學現狀與發展”研討會。研討會交流中藥臨床藥理研究的思路與方法,進一步明確中藥臨床藥理的研究方向。

辦刊成果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19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共出版文獻4213篇。
據2018年5月1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載文量為2465。

收錄情況

《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被中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萬方資料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資料庫(CNKI)、WHO西太平洋地區醫學索引(WPRIM)、美國《化學文摘》(CA)等收錄期刊。

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19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總被下載853381次、總被引45131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858、(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15。
據2018年5月1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被引量為27312,下載量為169313;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影響因子為0.91,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名第1247名,在藥學(72種)中排名第30名。

榮譽表彰

2000年,《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榮獲第二屆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獎及首屆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優秀獎
2007年,《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榮獲“以嶺杯”第三屆全國優秀中醫藥期刊獎。
2008年,《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被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2010年,《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榮獲“第四屆廣東省優秀期刊”三等獎。
2011年,《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被評為“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
2012年,《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獲得第四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
2014年,《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再次被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來源期刊。

文化傳統


辦刊理念

《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以弘揚中醫藥事業、促進中藥現代化為使命,宣傳和報道中國國內外中藥新葯及臨床藥理的研究成果和進展,對促進中藥新葯的研究開發及臨床藥理研究的學術交流極具引導性和權威性,同時也是中藥新葯研究領域的核心期刊和學術交流的重要平台。

形象標識

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
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
《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的形象標識為中藥新葯。

期刊領導


現任領導

《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第七屆編委會領導
主任委員王寧生
副主任委員李連達
孫明傑
謝培山
主編王寧生
副主編楊世林
郭姣
屠鵬飛
祝晨蔯
吳艷華
梁進權 

歷任領導

第六屆主編:王寧生
第五屆主編:王寧生
名譽主編:王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