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陂中學

高陂中學

高徠陂中學創辦於1942年,由原來的道山書院改名為“太平初中”;1951年後,學校先後更名為“豐平初中”、“永定三中”、“永定四中”;1971年初,學校定名為“永定縣高陂中學”,並開始興辦高中;1984年改辦職業高中;1999年復辦高中;2007年8月,高陂中學高分通過了省“三級達標學校”驗收。高陂中學現有教學班34個,學生1606人,教職員工208人。

學校簡介


高陂中學地處龍岩市經濟開發區高新園區,福建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高陂鎮集鎮中心,交通便利,佔地面積五萬多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二萬六千多平方米。她坐落在風景如畫的筆架山下,三面環山,綠樹茵茵,環境優美,是莘莘學子求知治學的理想場所。
建校以來,高陂中學歷經風雨,幾多坎坷,但始終以“播撒真知、傳承文明、樹德育才、科教興國”為己任,一路奮進,一路拼搏,曾經創造了閩西教育的“四中經典”,鑄就了“高陂教育現象”,成為龍岩市影響較大、獨具特色的農村完中;學校共培養了兩萬多名初、高中畢業生,造就了以陳榮書為代表的政界精英,以賴銘傳為代表的軍中驕子,以張勝友為代表的文學名流,以王椿鏞為代表的科技專家,以陳景河為代表的商界驕子,以及一大批活躍在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為經濟社會的發展乃至國家建設、民族振興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學校以高新園區和高陂小城鎮試點鎮建設為有利契機,認真總結辦學經驗,傳承優良校風,紮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升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全校師生團結一心,奮力拚搏,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學校正朝著創建省一流示範性高中的辦學目標邁進!
辦學理念:堅持全面發展 培養特色人才
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校 訓:惟勤惟嚴 至諧至善
校 風:團結進取 求實創新
教 風:博學慎思 樹德育才
學 風:勤學樂學 礪志篤行

學校地點


高陂中學
高陂中學
高陂中學位於文化之鄉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創建於1901年,在一百年裡,經歷晚清、民國、新中國三個時代。縱觀百年,高陂中學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1901-1905年是一所私塾,1906年辦成了"仰文學堂";到1922年發展成初級中學;1932年改辦為"大埔縣立第一鄉村師範學校";1940年改稱為"大埔縣立第四中學";1945年創辦成"完全中學",從此埔南有了最高學府,直到今天辦成了"大埔縣一級學校",2003年晉陞為"梅州市一級學校"。校舍規模由一間祠堂發展成多間樓房,今天發展為容納24個教學班、各種功能場室齊全,數座多層樓房的學校。
埔縣高陂中學,坐落在粵東韓江中游東岸,“瓷城”高陂鎮南郊,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完全中學,埔南的最高學府。

學校歷史


上篇 晚清時期
從1901年起至1911年一共10年,是學校的初創時期,經歷了私塾、公立“仰文學堂”和高陂鎮立第一小學三個階段,歷任校長為:黃伍樓、丘銘光、張文華。
1901年,陂寨圩場黃氏祠堂里起辦了私塾(原址,在今科學館坎下),塾師是晚清庠生黃伍樓,黃先生是大埔縣高陂鄉黃塘村人,在邑中為飽學之士,享有很高聲望。
舊時私塾,主課共開設“讀經”、“算學”兩大類課程。讀經課主要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增廣賢文、學經、詩經、此外還練寫毛筆字;算學課學加減乘除低籌數學,學打算盤。副課有唱歌、畫畫、打健身拳:唱歌課教中國民間俗黍的“溜工尺”,畫畫主要畫實物,有時也室外寫生畫村居民舍,山水花鳥;健身拳主要學打本地民間較為流行的雜家拳。
正值清政府為穩定政局推行“新政”,教育“改革”兩大措施中,首條便是“廢八股,廢科舉,令各省設立學堂”。黃先生教學之餘,四處尋訪能授新課之師,歷經三載,新課終於開齊,自此求學者逐年增多,為解決校舍問題,啟用了高陂、桃源兩社的文昌祠廟。新開設的主課計有國文數學、歷史、地理、動植物、音樂、美術、體育。附近民眾稱學校教唱“多來米發梭”為“唱洋歌”,稱學生做的課間操為“做洋操”,對新課倍感新奇。
1905年,學校向清政府申請辦成公立學堂,因文昌祠里有堂名為“仰文堂”,便以堂名為校名,稱為高陂區立“仰文學堂”。1906年,清政府派員核查后見條件具備予以批准。黃伍樓為首任校長,共有教員6人。文昌祠里,有一正二堂二橫土木結構的瓦頂平房,上下堂及二橫之間有寬闊院地,佔地面積378平方米。學校還根據陂寨嶺的地形特點,構設了兩扇木質大門開啟的校門,半月形的校門坪,十七級的寬石階,與入桃源的大路相接,這種整肅大方的格局一直延用到八十年代初期,才為更有氣勢的四層教學大樓所替代。
第二任校長是晚清庠生、韓山師院畢業的丘銘光。
1908年,張文華接任校長。張文華又名張琨階,是晚清廩生,學識淵博,治學謹嚴。時高陂地區學子紛紛來校求學,每日晨昏,校外樹下、竹林中,隨處可聞琅琅書聲。學生之中,古野鄉趙公武、高陂鄉劉起時,後來均成為國民革命軍將領,在抗日戰爭中為國家為民族作出了貢獻。此外,兩位校友在長時期內還為母校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趙公武還出巨資為張老先生出版了文集《享帚集》。
1910年,學校經歷了辦學以來的首次挫折。當時清政府強令各鄉編訂門牌,部分群眾誤認為此舉便是要抽人頭稅了,而抽到的稅金就是給仰文學堂作辦學經費的,於是以訛傳訛,怨聲四起,激憤之餘,將學校教具、圖書,都扔進火堆中燒光了。學校被迫停課兩個多月。校長張文華,校董羅雲石、劉稷生等,堅韌不拔地做了大量的解釋工作,鄉民醒悟后,賠償了損失,學校迅即復辦,並奉令改名為高陂鎮立第一小學。
中篇 民國時期
1914年,丘銘光重任校長。1916年至1922年,張熙載當了6年校長,是晚清民國時期連續任職最長的校長。這段時間,學校規模得到了較大的擴展。1918年,學校改編為大埔縣立第九區第一高等小學。1921年,學生人數激增,原有校舍不能容納,通過募捐,學校購得仰文堂后的群眾用地,加上黃炳文、黃深文昆仲捐贈的魁星閣背左側的土地,建築了兩層新樓房,稱為仰文第二校舍(后稱中院,1989 年“改危”時拆除)。校門外拓寬了運動場,是湖寮龍崗人丘秋輪父子及其他熱心教育人士丘壽文、丘文階、丘禮度、丘禮慎捐贈的。此外,還派丘銘光赴上海採購理化儀器、圖書。1918年畢業的學生之中,古野鄉賀遵道,後來成了中共東江特委常委、廣東省委巡視員,為革命事業英勇就義時,年僅31歲。
進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后,全國教育會倡行普通話,並且公布了漢語注音字母方案,還在上海設立了“國語專校”,教授注音字母。1922年,該校教員劉象爻等人受高陂區教育會派遣,赴上海學習,學成回來后,利用暑假集中全區小學國文教員進行培訓。當年秋季開始,全區小學初年級一律採用新編國語課本,教習注音字母。此後,全區小學畢業生均能講一口標準的、流利的普通話。全縣各區於是爭來高陂區聘請國文教員,普通話教學在全縣蔚然成風。那時期全縣國語教育迅速普及和發達,同我們學校首開先聲是密不可分的。
當時,教育部頒行新學制,小學學年縮短,中學學年展長。而高陂地方遼闊,學生眾多,非籌辦一所初級中學不足以資造就,以丘啟明、李達瀛、廖欣琴、劉竹岩、黃奮初、郭楨生 6 人組成的籌辦初中董事會,召集鎮內紳耆開會討論,公決由區內豬屠、煙絲、防務經費各加征一成,作為開辦費。1923年10月22 日,縣公署復文照準,校名改稱為高陂初級中學。①
第二階段 初級中學、簡易師範階段(1924 — 1944年)
學校增辦初中后,仍附設高等小學,廖國礎為校長。1924年4 6日,大埔縣公署46號指令刊用“大埔縣第九區立初級中學”校印。鑒於辦學經費緊缺,學校召集區內紳董磋商,議定仿照各處學校徵收戲厘附加捐辦法,凡區內各鄉酬神宴會,每演人戲一天,除正餉並本縣教育局經費外,附加該校報效學費二元,木戲一元,每年約可收百多元。4 月 29 日,縣公署發布了徵收戲厘附加費布告。
此時正值北伐戰爭時期,廣東作為革命策源地,各地師生思想激進,陂中也成了中國共產黨建立大埔縣第一個黨組織的理想溫床。1925 年夏,中共廣東區委派本縣大埔角人賴釋然來陂,與學校學生會主席廖仲達、副主席張拱南、女學生郭才,市小女教師陳井(又名紫英)等人,在校外竹林中秘密成立了黨小組,廖仲達任黨小組長,並迅速在學校師生及店員工人中發展了 23 名黨員,創建了大埔縣第一個中共黨支部——仰文中學黨支部,廖仲達選任為黨支部書記。教師中發展的黨員有:陳用光、李沙蒂、謝天放、何德常(大麻南坑人);學生中發展的黨員有:錢干城(湖寮高道 人)、劉東光、黃良海(三河匯城人)、劉永清、劉象服、徐加詩、黃海波(光德澄坑人)、廖秀潘、趙迪生(古野人)、羅恆輝(古野培美人)、羅素香(女、古野培美人)、蔡淡香(女,洲瑞赤水人)、李樹杞、羅理實(又名天真)、張燮仁、李孔光(古野鶴山人);店員中發展的黨員有:張光韜(古野人)、張斯武(又名里夫,古野培美人),賀或道(古野黨溪人)。不久,中共大埔縣委成立,組建了農軍,為策應“八一”起義軍於1927年9月由閩入粵,建立大埔縣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作了組織準備。這時期的學生之中,古野鄉李明光、羅欣然,後來成為中共閩粵贛省委、東江蘇維埃政府及紅十一軍的重要領導人。他們為革命壯烈犧牲時,均年僅28歲。
1926 年,學校改稱為大埔縣立第三初級中學。當年學生已逾 200 名,學校預算費用不敷二千多元。2 月間,校董會議定由豬屠捐、乳豬捐解決。4 月 3 日,縣下令照準。
夏,為解決學生日漸增多、校舍不能容納的問題,廖國礎與校董主任丘啟明不辭艱辛、漂洋過海,前往南洋,募得國幣 5000 多元。回校后,購得民房一所(后拆建為西院),暫作宿舍。
此外,校董張淑文、劉象爻、廖德生、蔡拱垣、吳公衡及校長廖國礎,根據當年春東江各屬行政會議精神,報縣批准將作為舊曆正月二十一日祀文昌之用的仰文堂3間嘗店租金100元,撥為本區初中經費。8月8 日,縣下文照準併發了相關布告。當月,增李愚恍、李晴汀、廖欣琴、郭瘦真4人為校董。校董會及校長廖國礎,報縣請撥校后五顯帝宮及私人埔荒地,作為擴建第四校舍(后稱南院)之用。9月5 日,縣下文照準並隨發了布告。征地時,仍有少許鄉民以保守業權為詞與學校發生糾紛,經丘銘光、丘壽民出面調解、平息,南院得以順利動工興建。
10月,校長廖國礎投筆從戎,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師生們為其壯行,依依惜別。劉象爻接任了校長。
1928 年 1 月 1 日,中共大埔縣委率15團二營及嶺南工會、高陂學聯成員和高陂附近農民武裝共500多人,舉行了高陂暴動,攻下國民黨區署,建立了區人民政府。國民政府從潮汕調兵前來鎮壓,戰亂將至,學校生員紛紛離校散去,停辦了一年多。這是陂中辦學史上的第二次重大挫折。危急關頭,校董李愚恍不避險阻,妥善保存了南院的建築器材和重要文書契據。
1929年春,張文華校長奉令復校,只辦了中預一班,高小二班。張文華校長為陂中 1910年、1929年兩次復校作出了特殊貢獻,功不可沒。
1930年7月13日,學校向大埔全屬屠捐大發公司承辦高陂區屬屠捐,全年認繳餉額連加二專款大洋1980元,按月勻繳。9月30日,縣政府撥給學校屠牛牛皮捐年收入毛洋50元。
為實施義務教育培植師資,1932年春,學校奉縣令改辦為大埔縣立第一鄉村師範學校,所招中預生改為鄉村師範生,並即續行招生,湊足60人為一班。所有學科,都遵照鄉村師範章程辦理。
12 月12日,為趕在年底出版大埔縣政彙報,學校根據辦理情況編成統計圖表,並附相片5張、《該校史略》1 份。
1933年,廖登初接任校長。
1934年,廖國礎重任校長。依據生活教育及教學合一的原則,5月24 日,高陂區公所召集全區各鄉代表開會及現場察看,擇定富坑口的荒溪埠地及達根亭右側的荒地共59.64畝插標交付學校闢為農場,作為生活教育基地。經高陂公安分局複核后,6月22日,大埔縣政府下達第1263號訓令,富坑口荒埠地准撥給學校造林,陳姓荒屋則可向業權人親屬商借墾植。此後十多年,常有鄉民向學校租賃土地,直到解放初人民政府仍發給學校公產土地契證。
為搞好生活教育工作,廖國礎曾帶一批師生到百侯中學,向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學習生活教育,並聘請了生活教育社的骨幹馬晶實(安徽人)、陳昌嵩(江西人)到校任職。還發動學生到附近農村辦夜校,實行“小先生”制,教婦女識字。
廖國礎還十分重視體育。1935年1月,學校在寒冬麗日普照下,舉行了鄉師第一次運動會。全校師生還盛裝齊集校門坪、運動場合影留念。
4月,學校向廣東省教育廳呈送了第一班郭文滔等45名第一學年成績表、郭文滔等31名第二學年成績表,第二班黃光正等55名第一學期成績表,1934年度教職員一覽表,第一班第二學年上學期退學生一覽表各兩份。
此前,學校向縣呈文並請轉呈省教廳,對“慨然將喜筵之資500元盡數捐助為建築校舍經費”的富嶺鄉黃書堂先生,予以核准給獎以示表揚和鼓勵。
7月,學校呈文省教廳,解釋未能派員參加“署期中學學校教員講習班”的原因,是“今年高陂地方經濟益加不景”所致。8月2 日,校長廖國礎、經濟核查委員會主任丘啟明,致函大埔縣汕頭育善公產管理委員會,擬請該會撥助圖書儀器費用。8月7 日,該會復函撥助汕幣大洋200元。
8月23 日,學校奉縣令,改稱為“大埔縣立鄉村師範學校”。
8月25 日,學校舉辦的暑假補習班順利結業,並向縣呈報備案。補習班分為甲、乙兩組:甲組為師範一年級補習生,劉乾周等11名;乙組為附設高小二年級補習生,李淑根等20名。
9月1日,學校根據省教廳訓令,選薦曾在該校修業及在省立小學教員訓練所畢業的李仰戴為短期校長兼教員,獲省照準。
這個時期的學生之中,張鐵城、黃光正等後來均成了解放初期大埔縣黨政主要領導人。
1936年4月4日,高陂附市各校師生雲集該校運動場,隆重慶祝了兒童節。區教育會通告各鄉舉行“兒童清潔比賽”,每校選取一名兒童由區教育會表彰,以資鼓勵。參加比賽的學校達30多個。4月下旬,廖國礎北上,真巧,這次接任校長的又是劉象爻。他是繼丘銘光、張文華、廖國礎之後,第4個曾兩次擔任陂中校長的校長。
“西安事變”后,民族危機日益加深。按照上級指示,該校第二次建立了中共黨組織。1937年4月,中共簡師支部在文昌祠后的“魁星閣”成立,與會者共7人,書記丘逸,副書記兼組織委員李泮水(李回),支委張育英(張華)。黨員有丘家穎、丘禮強、郭粹文、李良景。7月,抗日戰爭爆發,廣大師生群情激昂,要求下鄉宣傳抗日救亡,當局不允,學校黨支部發動全校學生罷課,取得勝利,很快就組織起抗日宣傳隊,在廖季達等老師率領下,分赴各鄉宣傳。
入冬后,大埔抗日社團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在該校召開。大會主席團成員有:百候中學代校長羅亦平(羅明)、高陂中學校長劉象爻、中山大學回鄉學生江醒東、地下黨員鄭作勵、饒乃躍等。這次大會推動了全縣抗日救亡運動進一步發展。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羅卓英來校視導,見校門前兩株苦楝樹堅強挺拔,枝葉扶疏,特題詞:“教職員是窮乾的,學生們要苦練啊!”
1938年夏,學校舉辦了全區中小學教師軍訓班、學生軍訓班。10月,學生軍訓班赴縣城茶陽參加檢閱,發展了黃穎昌等一批黨員。下半年,高陂鎮先後建立了抗日自衛隊、護士會,張育英(張華)參加了護士會的領導工作。秋,在梅城軍訓時,丘逸、李回和劉錦澄(學生會主席)代表學校參加了“嶺東學聯”的籌組工作。
1939年4月,大埔縣教育會召集了春季代表大會,該校有12位代表參加。
夏秋之交,張育英(張華)參加高陂各界勞軍代表團,帶著大批慰勞物資和慰問信,前往潮汕前線彩塘、桑浦山等地慰勞包括潮汕抗日游擊隊在內的抗日軍隊。
當時的陂中,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抗戰熔爐”。
1939年至1940年,廖國礎第二次往南洋募捐,得國幣15000多元,加上黃天民的捐助,南院竣工,還建成了科學館及女生宿舍。學校規模猛擴到了陂寨嶺的縱深地帶。重要建築也重新命名:文昌祠稱為“舊校”,第二校舍(中院)稱為“第一新校”,第四校舍(南院)稱為“第二新校”。廖國礎校長為陂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此外,托理科專家林煥源在上海採購的一批科學儀器,運抵陸豐時,遭遇敵騎,鄉賢張克道歷盡艱難,奇迹般地將科學儀器運回了學校。
1940年秋,因招生無著,學校又由簡易師範改為單純的初級中學。為宣傳抗戰時局需要,縣裡組織了全縣初中學生國語演講比賽。該校派出28名師生,包攬了個人冠、亞軍兩項大獎,這說明該校在普通話教學方面具有很強的實力。當時淪陷區學生流亡到高陂,學校也盡量設法收容他們。學校畢業生從軍救國者爭先恐後,轟動一時,深得社會人士的讚譽。
此時,中共地下黨員王道生任校長。他以“川流”為筆名,創作了《高陂中學校歌》(一說校歌是丘逸等人共同創作的)。1941年2月,王道生接中共大埔縣委指示,接納了黃冷柏、張秀隱、林英、溫健君四位同志來校工作,並安置了一位患肺結核病的老同志來校休養。1942年6月,“南委事件”發生,王道生與南方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張文彬等人,同在高陂鎮德和旅店被捕,受盡折磨,1944年1月才獲釋出獄。
1942年秋,陳天民任校長。計有教職工13人,初中每級兩個班共6個班,學生321人。
1944年2月,陳綸楨(平遠人)任校長。計有教職工16人,辦學規模仍是初中6個班,學生313人。②
第三階段 完全中學階段(1945 — 1949年)
1945年2月,32歲的黃漢豪任校長。學校改稱為大埔縣立第四中學。本地群眾鑒於子女升讀高中難,再三籲請增辦高中。7月9日,“增辦高中籌備委員會”成立,主席劉禹輪,副主席劉起時,委員有黃漢豪、丘啟明、蘇寶珊、趙頌平、丘文彪、黃曉滄、曾應捷、張若愚、謝壽南共11人。會議決議預籌30萬元,經常費基金預籌100萬元。籌款方式有三種:(1)分電趙公武、黃天明各捐20萬,全體委員出發在高陂鎮募捐。(2)函請碗業公會將出口並款增收一元二角,作為補助學校增辦高中經費。(3)演劇籌款及發行獎券。初中畢業班演出一幕名劇《鐵血將軍》,籌得10萬元。
經一番緊鑼密鼓的籌辦,經費籌足,秋季招收了高一、高二年級共兩班,並呈報縣、省立案。教職員計有黃漢豪、饒強生、廖季達、李錫垣、蔡毓林、盧鳴、黃兆蘭、黃仲海、蕭德藩、賀三居、賴公蘊、甘永光、卜彬彬、張漢祥、張蘋初、李逸輪、劉挺英、郭聞韜、丘家裕、李俊光、丘啟明共21人;全校計有初中6個班、高中2個班,共8個班,441人,在當時已是學生人數較多的學校了。
1946年4月2日,廣東省教育廳1387號文對該校增辦高中案批示:“所請照準”。5月11日,大埔縣政府奉令下文照準。
這時期學校的主要改觀,是在文昌祠東、西兩側建了兩溜平房作為教職員宿舍(后稱北院),並將(西院)舊平房拆建成了兩層鋼筋水泥樓房,稱為“第三新校”,還規劃了第二新校(南院)下面的徵用地用來建築第四新校。稱文昌祠堂為“禮堂”,魁星閣為“學生會”。這是該校繼黃五樓、張熙載、廖國礎三次擴建高潮之後,出現的第四次擴建高潮。
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高陂中學終於由私塾、小學辦成了完全中學,黃五樓、黃天民、黃漢豪祖孫三人功德不小;社會賢達、校董主任丘啟明為陂中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9月,黃漢豪校長因其父逝世,到南京奔喪,蔡任尹為代理校長,後為校長。
1947年3月27日,學校改稱為大埔縣立高陂中學。此時的高陂中學,離高陂鎮約三里遠,茂林修竹,水繞山環,風景幽美,為全縣中學之冠,是求學的一個好去處。體育場寬闊而平坦;沿十七級石階上至半月形校門坪,進入現在看來已不算大的兩扇大門開啟的校門,便赫然可見暫作大禮堂的文祠,北院、西院、中院、科學圖書館、東院、南院、食堂,錯落有致,構成了一幅景觀各異而又融洽和諧的校園風景圖。各項設施雖未全合理想,但與各地有名中學相比,也不會遜色多少。
4月,學校呈繳了《大埔縣立高陂中學校史》。這份校史,丘逵參作,丘啟明改正,比較翔實地記載了陂中46年的辦學歷程,是我們今天編寫陂中100周年校史的寶貴史料。
9月,張金平任校長;蔡任尹因迫害進步學生,被洶湧的學潮趕走。
1949年1月,李漢英任校長。全校有高中三個班,初中7個班,共308人。秋,解放大軍逼近,大部分學生奔赴革命隊伍參加解放戰爭,國民政府作鳥獸散,學校因經濟無著、無人管理而停辦。這是該校在晚清民國時期的第三次重大挫折。③
————————————————

附註


①晚清民國時期第一階段史實,參考了《高陂中學公牘簿》第一冊、《大埔縣文物志》、《大埔黨史》總第11期、《大埔黨史人物》第一輯、相關相片。
②晚清民國時期第二階段史實,參考了《高陂中學公牘簿》第一冊、《大埔黨史人物》第一輯、《大埔縣教育志·廖國礎事略》、相關相片。
③晚清民國時期第三階段史實,參考了《高陂中學公牘簿》第二冊,學校檔案室資料、相關相片。
下篇 解放后
新中國成立后,至世紀交替,學校也經歷了解放、“文化大革命”、恢復高考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 解放后十七年(1949年10月 — 1966年5月)
1950年2月,黃飛山受大埔縣人民政府委派復辦高陂中學,經費主要靠“碗拼”收入解決,教職工19人。3月,黃飛山奉調大埔中學,張惠璋接任校長,教師計有:肖鴻彥、廖立人、丘逵、黃演勛、何夢琪、游正剛、黃漢豪、房創能、丘永深、丘永坪、黃漢雄、吳舉超、羅石元、李俊聲、郭月如、肖松、丘中興、張建平、李慶溪、丘璇、楊明通、戴文希、鄒雲富、丘家裕等25人,工友丘禮深、丘傳恬、丘傳笛、丘傳恰、丘慎初、張鏡溪、丘家優等7人。經全體教職工辛勤宣傳發動,復辦了高中春季始業班一個,初中班四個,約170人。秋季發展為8個班,400多人。
1951年下學期,全縣中學校長會議在該校召開。縣文教科長黃海主持了會議。會場設在運動場,各校長均上台熱情讚揚陂中師生。
解放初期,宣傳工作十分重要,高陂區是全縣最大的區,多達7萬多人,宣傳工作更顯繁重。區委、政府一下達任務,陂中文工隊10個隊就得立即分赴各鄉宣傳。音樂教師李欽堅、團委書記蘇菊芳,為配合全區土改工作的順利開展,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1952年,陂中文工隊在高陂鎮成功上演大型歌劇《王貴與李香香》,導演黃演欣老師,主角羅忠同學受到廣大群眾讚揚。陂中文體隊到茶陽參加全縣文藝匯演和比賽,受到縣領導的接見和獎勵,大型毛主席畫像也被留用。秋,部分陶瓷學校師生併入該校,教職工增至70多人,學生驟增至900多人。此時,大埔縣人民政府來文正式通知:陂中改為公立,經費全部由縣撥付。全校師生員工聞訊后歡聲雷動。自此,陂中成為繼埔中之後的縣立中學,教師均由縣分配和安排。
1953年春,復辦后的第一屆高中春季畢業班學生百分之百考上了大學。興梅專區文教局來函要求陂中上報經驗材料,這除了陂中擁有一個強大的教師陣容(本科畢業生佔76%)之外,學校大膽任用舊知識分子,和風細雨開展政治思想工作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夏,縣派土改工作隊到校加強黨的領導,充實教師隊伍,土改工作隊隊長姚傳聲為第一校長,原校長張惠璋為第二校長,兩位校長是分工合作關係,當時全縣三間完全中學埔中、侯中、陂中均設置兩位校長。
從1952年開始,陂中掀起了解放后的第一個擴建高潮。一是向張公嶺發展,先建了平房,1953年建了紅星樓,1954年建了五星樓和磚柱木橋;二是建築了可容一千多人開會、舉行文娛演出的帶舞台的大禮堂,平時則作學生的餐廳。學校因勢利導,發動師生參加勞動,既節約了資金,又培養了學生熱愛勞動的好思想,除清理了張公嶺三座新校舍的土方外,還清理了南院圖書館前、廚房側建禮堂、餐廳等處的大量土方。
1954年,初中升高中實行統考,陂中參加本縣考試的學生全部被錄取。由於陂中聲譽日高,各區來校就讀的學生很多,針對內宿生疥瘡成災的情況,生活輔導老師劉頌升提出了讓患者每天洗硫磺熱水澡的辦法,只用了兩個多月,就徹底消滅了這種皮膚傳染病。
金秋,姚傳聲親率學校體育代表隊參加大埔縣第一屆人民體育運動大會,鄧孔裘榮獲男子甲組跳高第一名,校隊榮獲男子乙組400米接力跑第一名,男子甲組400米接力跑第二名,肖娘榮榮獲男子甲組鉛球第二名,劉源康榮獲男子乙組跳遠第三名,曾娘順榮獲女子組60米跑第三名。姚傳聲還是個音樂行家,他培訓的學校軍樂隊有相當水準。
農業合作化后,農村面貌改變了,廣大農民群眾生活改善了,學校組織了一批教工前往古野,參觀訪問了崗頭和古野村的“勝利社”,受到當地農民的熱情歡迎,拉近了知識分子與工農群眾之間的感情距離。
1956年夏,姚傳聲返潮,上級派楊卓亨任校長,楊校長因其他公務未能到任,校務仍由張惠璋主持。
1957年夏,黃行任校長。當時,有少數右派利用共產黨整風之機,猖狂向黨進攻。黨領導全國人民打退了右派,這在當時形勢下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反右派鬥爭後來嚴重擴大化,該校李天雄等一批教師被錯劃為“右派”。
1958年,張公嶺平房上頭新舍竣工,學校範圍達到了最為廣闊的境地。五星樓、紅星樓、平房、新舍,自下而上,呈“步步高”態勢,氣勢恢宏,自成一格,與陂寨嶺上錯落有致的校本部風景相映成趣。長約五、六十米的磚柱木橋,把兩山校景緊密地連成了一體。五、六十年代在該校工作、學習過的師生,均對當時的校容校貌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9月,鄔安林調任副校長,與黃行、張壽倉(學生黨員)三人組成了黨小組。11月,(高)陂漳(溪)公路開工修建,全校師生也荷鋤挑擔,前往參戰。
當時,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開始轉入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黨提出“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之後,全國迅速掀起了大躍進、大辦人民公社的熱潮。教育戰線也在黨的“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方針指引下,積極投入到工農業生產勞動之中。首先是開辦了“陂中木工廠”,為配合鋼鐵生產,木工廠生產了“東風”牌風箱;接著開辦了竹工廠,學生們就在五星樓門坪蹲地編織;在開展勤工儉學活動中,飼養組自己打土磚建造豬舍,進行肥豬注射實驗,還飼養了三鳥;高二級同學還大搞科學尖端運動,試驗了“沼氣發電”。此外,陂中還根據高陂公社黨委的部署,同赤山機械瓷廠合併,高二級學生下到各車間參加各工種生產。1959年1月,全校同學史無前例地領到了工資,鄔安林代表公社在學校大禮堂當眾發放了工資。當月,汕頭專區“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展覽會大埔館製作了該校前景模型。
更為奇特的是,學校還設立了“高陂公社共產主義學院”,有小學部,還有幼兒部,公社黨委書記、部長曾來校看望過孩子們。
1959年全民大鍊鋼鐵,校內建了多座煉鐵高爐,師生日夜輪班奮戰,還出發去韓江河裡淘鎢沙、翻山越嶺找礦石。由於學校在正常的教學時間十分注意抓好教學,1958、1959年高考仍保持了高錄取率,上不了大學的學生,主要原因是身體不合格的或是成份社關不好的。
這時期的陂中文工團,已擁有腰鼓隊、秧歌隊、演唱隊,他們活躍在城鎮鄉村的每一個角落,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所到之處,觀眾無不拍手歡迎。
1960年至1962年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全校師生不怕苦不怕累,頑強地同各種困難作鬥爭。尤其是1961年水患遠超歷年,竟達四、五次之多。全校師生如同打仗一樣,千多人的學校統一指揮、統一安排,搬運物資,另建爐灶,護校,守浮橋,維護師生安全,還要安排初、高中畢業班的學習。留校的三、四百名師生,都擠在南院、張公嶺一帶較高的地方,鹹菜吃完了,就用咸汁或鹽水送飯。洪水退後,還得邊上課邊消滅災痕。
1963—1965年,由於經濟困難,當時學校只招一個高中班,此三個年級在“文革”時期稱“老三屆”。1964年,全國學雷鋒學校廣大師生也紛紛做好事,“助人為樂”迅速形成了社會新風尚,至今為人們追憶和懷戀。廣大教師教學之餘,紛紛舉辦培訓班、講學班和故事會講座,文體活動十分活躍。教導主任梁安仁舉辦了詩詞講習班,劉頌升老師舉辦了數學講學班,李欽堅老師舉辦了音樂培訓班,方亦喬老師舉辦了美術實習班,饒偉峰、賴煥生老師舉辦了體育強訓班,丘璇老師在東院舉辦了《紅岩》故事會講座;夏夜的韓江河畔,師生們在沙灘上燃起了篝火玩“抓俘虜”的遊戲;重陽的張公嶺上,師生們在喜笑中放飛風箏作“上青天”的比賽;節日的文藝節目中,如歌舞《井崗山上采楊梅》、話劇《戰犯夢》等,許多年之後仍為校友、附近群眾津津樂道。此外,學校還舉行了作文、象棋、球類比賽。學校還組織師生上姜畲送肥、下農村支援收插。
1964年5月,響應“教育為生產勞動服務”的號召,學校在直坑開拓了農場,於1966年秋招收了兩個“耕讀班”在農場上課。
綜觀學校解放后的十七年,學校發展較快,教學質量較高,為國家培養了大量有用之才。
第二階段“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年5月 — 1976年10月)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召開及《五·一六通知》的公布,標誌著“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於六月下旬開展停課批判吳晗的《海瑞罷官》及“三家村”活動。停課一直繼續,隨後取消高考制度,六六屆高中畢業生失去了參加高考的良機。
8月,中央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十六條》,標誌著“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啟動,開展“破四舊”、橫掃“牛鬼蛇神”活動,主要用大字報形式進行大批判。
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接見在京群眾和紅衛兵代表,從此紅衛兵運動迅速在全國展開。9月“文革工作小組”進校,指導“文革”運動,田樹春任工作組長,校長黃行“靠邊站”。學校成立了“紅衛兵”組織,主要由“出身好”的學生組成,並選代表上北京接受檢閱。隨後全國出現“大串聯”,年底該校的部分學生和教師開始了“串聯”活動。
1967年,中央號召“複課鬧革命”,停止大串聯活動,當時在校生人數不穩定。其時主要進行學“毛著”活動。學校建立“三結合領導小組”,領導該校的“文革”運動——主要批判學校的“當權派”、“反動學術權威”、“牛鬼蛇神”,一批學校領導和教師受迫害。隨著“文革工作小組”受到批判,被指責為代表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執行“劉鄧”路線,學校失控,出現無政府狀態的派性鬥爭,各派群眾組織之間對立越來越嚴重,幾乎出現武鬥現象,此時大部分“逍遙派”學生離校返家。
1968年夏,“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校,號召學生返校,結束紅衛兵運動,促進各派大聯合,舉辦各種類型的“毛澤東思想學習班”,開展“斗、批、改”運動,清理階級隊伍,整黨建黨。10月,黃行校長被調到洲瑞中學,鄔安林副校長被調到稼社小學。被定為所謂“反動學術權威”、“牛鬼蛇神”和“叛徒”的老師被清理出教育隊伍。
1968年10月,“文革工作組”組長田樹春離校。11月,工宣隊長黃紹荃當上了“高陂中學革命委員會”主任,主持學校教育革命活動。
在1968—1970年間,學校中學生共青團組織被“紅衛兵”組織代替。
1969年,學校在“除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教育要革命”的思想指導下開展教育革命活動(1966—1968年停止招生),實行“開門辦學”新體制,以校辦工廠、農場和廠校掛鉤形式,實現學校與社會的結合。
1970年秋,三年停止招生現象得以結束,開始招收高一和初一新生,高初中均為二年制,由於1968年12月初中學生回原大隊辦的附中就讀,該校初中生源只剩下陂村、陂寨和街道幾個大隊,高中生源只有高陂公社範圍。此期間,學校按“五·七”道路的辦學形式,到農村參加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學校教學班分成農機班、機電班、獸醫班和衛生班。半工半讀,基本上以勞動代替文化課。這種方法被認為為學校開闢了一條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途徑。
1970年,楊渭湖接任校革委主任。“兩個估計”出籠,知識分子列為“第九等”,教師被套上精神枷鎖。
1971年,批林整風,發動學生參加“批林”運動。
1972—1973年,隨中央對“極左”思潮進行批判和清理,學校整頓了教學秩序。
1974年,隨“批林批孔”運動,“左”的和“極左”的思潮再次泛濫。
在七十年代初期,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主要是配合高陂公社“農業學大寨”,修建高陂陂寨大堤。學生老師都投身到“改溪圍堤”中,天天參加築堤勞動,當時文化課學習變為次要的了。
1974年9月,郭益懷接任學校革委會主任。
1974—1975年,在鄧小平領導和全面整頓中,教育領域出現了轉機和進步,恢復了文化考核制度,學校教育教學秩序正常,使用比較有文化質量的教材。
1975年底—1976年,全國開展“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教育界重新出現一片沉悶、緊張和荒謬的局面。
1976年10月,一聲春雷,“四人幫”被打倒,教育教學活動才重新邁開了正常的步伐。特別是1977年10月,高考制度的恢復,教育的春天才真正到來。
第三階段 恢復高考
第一部分 1977 — 1981年8月
郭益懷從 1974年 9月開始擔任學校革委會主任,1978年9月改稱校長,兼黨支書,直至1979年8月。9月,肖淵接任書記,鄔安林任校長。1981年初,肖淵調任縣教育局局長。
一、有據可查的學校規模。
1978年秋:初一、初二級各2個班,初中8個班;高二級6個班,初中改為三年制,無高一級新生。教職工43人。
1979年秋:初一、初二級各2 個班,初三級 4 個班,初中部8個班;高一級6 個班,無高二級,全校共14個班。教職工55人。其中本科學歷教師 14人。
1980 年秋:初中7個班409人;高一級6個班,高二級6個班,高中12個班667人,全校共19個班,1086人。教職工73人,公辦教職工60人。其中本科學歷教師14人,專科學歷教師13人,黨員 15人,女教師 3 人。
二、有據可查的行政結構情況。(摘自當年《學年初報表》或教師分工表)
1974 —1978年8月:革委會主任(校長)兼黨支書:郭益懷。
1978 —1979學年度:
書記兼校長:郭益懷 副校長:林金庭 肖 淵
教導主任:林金庭(兼)副主任:劉松粦 曾廣曬
總務主任:趙漢生 副主任:張俊發
1979 —1980學年度:
支部書記:肖 淵
校 長:鄔安林 副校長:張 揚
教導主任:張 揚(兼)副主任:劉松粦 羅鏡宏
人事秘書兼團干:楊卓生
總務主任:郭及增
1980 —1981學年度:
支部書記:肖 淵
校 長:鄔安林 副校長:張 揚
教導主任:張 揚(兼)副主任:劉松粦 羅鏡宏
人事秘書兼團干:楊卓生
總務主任:郭及增
三、教育教學情況及成績。
1977年10月,恢復高考,高陂中學作考場,歷年畢業生很多回來參加考試,由於考生太多,借用高陂鎮小作為分考場。當時的考生大都是社會青年,特別是“老三界”考取得比較多。
1978年秋,初中由二年制改為三年制,因此當年沒有高一級新生入學。
1979年,地委書記李慶芬來校視察,張揚、黃漢豪、丘旋、廖立人等老師的歷史遺留問題得以解決。
1979年,直坑農場停辦,賣地所得4萬多元,用以建設教學大樓。
恢復高考後,學子明顯增多,原有的校舍已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學校決定在原校門及北院前興建教學大樓。在廣州工作的校友何初本先生帶著學校的撥款申請書,爭取省政府的支持,解決了建樓的大部分資金。在政府、校友和鄉賢的大力支持下,共籌資 20多萬元建成四層 24個教室和兩個會議廳的教學大樓,於1981年秋竣工。在拆建過程中,有200多名高中生住在老飯堂,還有4名教師住在舞台上,環境雖艱苦,但師生毫無怨言。
1981年高考,有6個班共336人參加,有1人考入大專,14人考入中專。
四、校友捐資情況。(捐資情況摘自《校訊》第一期 1990年)
1981年 泰國 廖梅林先生 2000元
泰國 張賽芳女士 2000元
第二部分 張揚任校長(1981年9月 —1984年8月)
1981年9月,鄔安林任書記,張揚接任校長。
張揚擔任校長期間是學校快速發展,教育教學質量迅速上升的時期。此期的高陂中學不但擁有全縣普通中學最宏偉的教學大樓,教學條件得到很大改善,而且部分教師的歷史遺留問題已經解決,學校呈現一片樂教勤學的景象,校風甚好。在老知識分子的帶動下,全體師生齊心協力,教學質量逐年上升。
一、學校規模。
1981年秋:初一級4個班、初二級2個班、初三級2個班,初中8個班474人;高一級4個班、高二級8個班,高中12個班748人,全校共20個班1222人,其中高二有部分學生是古野中學合併過來的。教師78人(含臨工、民辦及退休留用),公辦教師63人,中共黨員10人,女教師3人。
1982年秋:初一級4個班、初二級4個班、初三級2個班,初中10個班570人;高一級4個班、高二級6個班、高中10個班583人,全校20個班共1153人。公辦教師69人,臨工、民辦11人,共81人,黨員10人。
1983年秋:初一級4個班、初二級4個班、初三級4個班,初中12個班661人;高一級4個班、高二級5個班,高中9個班595人,全校共21個班1256人。公辦教師72人,臨工、民辦教師15人,共87人,本科學歷教師9人。
二、行政結構。(摘自當年《學年初報表》及教職工分工表)
1981 —1982學年:
支部書記:鄔安林
校 長:張 揚 副校長:劉松粦
教導主任:曾廣曬 副主任:羅鏡宏 李國濟
總務主任:曾競輝
人事秘書兼團干:郭福祥
1982 —1983學年:
支部書記:鄔安林
校 長:張 揚 副校長:劉松粦
教導主任:曾廣曬 副主任:羅鏡宏 李國濟
總務主任:曾競輝
團 干:鄧自平
1983 —1984學年:
支部書記:鄔安林
校 長:張 揚 副校長:劉松粦
教導主任:曾廣曬 副主任:羅鏡宏 李國濟
總務主任:曾競輝
三、主要教育教學活動。
1981年教學大樓落成剪綵,學生全部彙集到大樓上課,南院、西院、科學館、紅星樓等教室,逐漸改作其他用途,分散教學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1982年秋開始開辦高中復讀班(高考落選生補習),為學校高考取得優異成績創造了條件。
高陂片各公社陸續取消高中,當地高中學生併入該校。
1983年,做好開辦彩繪班的前期準備工作。
四、主要教育教學成果。
1983年,學校被評為《體育達標》先進單位。
這幾年,由於領導得力,將士用命,加上改革開放之風勁吹,重視知識重視人才風氣甚盛,尤其是農村學子,將考上大學作為跳出農門的一條出路,因此高中學生自覺性甚強,雖然學習壓力重,生活艱苦,但一心一意走高考這條路的莘莘學子眾多,復讀生年復一年不見減少。
1982年夏,高二學生多達8個班(文3個、理5個)共475人,通過預選,留下111人參加高考,還有364名未入預選圍的學生大多繼續複習,投入下一年高考中去。此年成績良好:有3名考入重點本科,2人考入普通本科,4人入大專,8人入中專線,共 17人入圍。
1983年,亦有370人參加預選,由於上年成績好,預選名額多了一些,共124人參加高考,有3人考入重點本科,17人入普通本科,2人入圍大專,20人入圍中專,取得42人入圍的好成績。
1984年,考生依然很多,共有5個班334人參加預選,197人參加高考,有14人入圍重點本科,35人入圍普通本科,8人入圍大專,31人入圍中專,共88人入圍。
當年學校教學質量的飆升,除社會客觀上重視知識、重視人才,全縣優秀學子云集陂中外,還和學校重視管理,大膽信任老教師,教學力量雄厚是分不開的。
生物科從1981年夏開始列入高考科目,81、82兩年,僅要求報考大學的考生考生物,總分30分,該校1981年有1人考得25分,為全縣第一名。1983年,開始要求理科考生全部要考生物,總分為50分,當年該校考生李俊芳、田文芳兩人並列全縣第一名。1986年起至1994年,生物科總分改為70分,其中1987年李超南生物成績為全縣第一名。從1981屆到1991屆這11年裡,生物教師是李海港。
五、80周年校慶活動大致情況。
1981年10月,舉行80周年校慶活動並進行教學大樓剪綵,召開了隆重的慶祝大會,請了幾個獅班前來助興,由英語教研組長廖長江帶領的師生演出隊,表演了大型歌劇《狂飆一曲》,大受好評。
六、華僑、校友捐資情況。
1982年
新 加 坡 余達水先生 12000元
馬來西亞 肖婉香先生 10000元
新 加 坡 郭孔海先生 2000元
郭孔述先生 2000元
郭孔章先生 2000元
劉錦性先生 2000元
鍾日如先生 2000元
香 港 趙聲凡先生 1000元
鄧孔浩先生 20寸彩色電視機壹架
羅超明先生 英文打字機壹架
鄧孔浩先生 電風扇10架
羅庭超先生 電機5架
1983年
馬來西亞 趙金悅先生 12000元
趙春來先生 10000元
陳世塔先生 3000元
新 加 坡 劉梓光先生 2000元
泰 國 劉富耀先生 20寸彩色電視機、收錄機各壹架
第三部分 楊志倫任校長(1984年9月—1987年8月)
1984年9月,劉松粦接任支部書記,直至1990年退休,同期楊志倫接任校長,至1987年8月調走,共擔任了3年校長。
一、學校規模。
1984年秋:初中各級4個班共12個班665人;高一級4個班、高二級4個班、高三級3個班共11個班873人,全校共23個班1334人。正式教師76人,其中本科學歷教師6人。
1985 年秋:初一級6個班、初二級4個班、初三級5個班,初中15個班810人;高一、高二級各4個班,高三級3個班,高中11個班,547人,全校共26個班1357人。公辦教師85人,其中本科學歷教師12人。
1986 年秋:初中各級4個班共12個班681人;高一級4個班、高二和三級各3個班,高中10個班509人,全校共20個班1190人。教師81人。
1984年秋,學校適應當時大抓職業教育的形勢,開設陶瓷彩繪班,原為二年制后改為三年制。第一屆招收1個班學生36人,僅1名教師黃錦樓擔任專業課兼班主任。第二屆招44人,第三屆招2個班73人,專業教師增至4人,第4屆招65人,第五屆招43人,專業教師增至7人。第6屆招51人。
1986年7月,在校友、華僑的大力支持下,一棟四層有48個房間的教工宿舍落成,暫時解決了教師住房困難。同期繼續完善五星樓和校本部四周的圍牆建設。
二、行政結構。(摘自當年教職工分工表)
1984 —1985學年:
支部書記:劉松粦
校 長:楊志倫 副校長:張壽倉 劉 萍
教導主任:曾廣曬 副主任:李國濟 羅鏡宏
總務主任:曾競輝
團委書記:鄧自平
1985 —1986學年:
支部書記:劉松粦
校 長:楊志倫 副校長:張壽倉
教導主任:曾廣曬 副主任:李國濟 羅鏡宏
總務主任:曾競輝
1986 —1987學年:
支部書記:劉松粦
校 長:楊志倫 副校長:張壽倉 劉 萍
教導主任:曾廣曬 副主任:李國濟 羅鏡宏
總務主任:曾競輝
三、主要教育教學活動及成績。
1985年9月,學校隆重舉行第一屆教師節慶祝活動。
1、學校獲獎情況。
1984 年,獲完中男子籃球比賽第二名。
1984 年,學校黨支部被評為鎮先進支部。
2、高考成績(摘自《高陂中學校訊》第一期 1990年)
1985 年高中轉為三年制,無畢業生。
1986 年,文科1個班52人,理科3個班129人共181人參加預考,有 100人參加高考,考取重點本科2人,普通本科6人,大專8人,共16人。
1987 年,文科1個班59人,理科3個班170人共229人參加預考,有91人參加高考,考取重點本科3人,普通本科10人,大專4人,中專9人,代培23人共49人。
四、華僑、校友捐資情況。
1984年 泰 國 何銘燦先生 2000元
印 尼 李紹台先生 2000元
馬來西亞 肖婉香先生 3000元
1985年 新 加 坡 廖克耀先生 2000元
香 港 邱 華先生 2000元
趙一江先生 2000元
張鳳英 李嘉蘭女士 2000元
1986年 泰 國 廖梅林先生 1000元(購梅林國樂社樂器)
張梓續先生 2000元
新 加 坡 趙增湘先生 5000元
趙捷龍先生 5000元
吳秀梅女士 1000元
趙十美女士 1000元
劉藕妹女士電風扇20架、收錄機2架
趙巧梅女士 1000元
第四部分 李國濟任校長(1987年9月 — 1991年12月)
1987年9月,楊志倫校長調任大埔廣播電視大學校長,教導處副主任李國濟接任校長。期間實行校長責任制,黨支部的工作職能發生改變,學校工作主要由校長負責。1991年秋開始,李國濟因身體健康原因,學校主要工作交給蔡港時副校長,至1991年冬退休。

學校規模


(一)班級及教師情況。
1987年秋:初中各級4個班共12個班681人;高中10個班(其中彩繪班3個)共509人,全校共22個班 1190人。正式教師76人,其中高級教師6人,一級教師21人,二級教師11人,三級教師8人。
1988 年秋:初中各級4個班共12個班572人;高中8個班(其中彩繪班2個)共362人,全校共20個班934人。正式教師79人,其中高級教師6人,一級教師21人,本科學歷教師13人。
1989 年秋:初中各級4個班共12個班579人;高中8個班(其中彩繪班2個)共351人,全校共20個班930人。正式教師80人。
19徠90 年秋:初中各級4個班共12個班581人;高中8個班(其中彩繪班2個)共369人,全校共20個班950人。正式教師89人。
(二)校園環境的變化。(部分材料摘自《高陂中學校訊》第一期)
1987年下半年,學校準備動用運動場跑道外三角地,與陂寨部分群眾發生爭議,學校通過法律途徑勝訴,於1990年底建成佔地面積180平方米的一棟8套套房及2個店面的教師樓,是學校第一棟集資樓。
1987年,排除重重阻力,繼續修築學校圍牆。
1989年冬,拆除中院危房。
1990年暑假,五星樓樓板由木板改為水泥板。
1991年初,學校針對教職工用水困難的現狀,安裝鎮自來水到教工樓樓下及西院、南院等生活區。同年,爭取供電部門支持,改為縣供電。至此,學校用水用電困難問題得以基本解決。
鑒於教師增多,教師住房日見局束,學生膳堂破舊不堪的情況,校長李國濟、蔡港時開始著手籌建校舍,多次主動和時任深圳南山區區長的校友何初本先生聯繫,得到何校友的大力支持,爭取華僑肖婉香先生捐資25萬元、劉偉民先生 10萬元、趙春來先生 8萬元、廖梅林先生2萬元、劉祥珍先生1.4萬元、趙捷龍先生1萬元、何初本先生 1萬元,還有大量的校友、鄉賢捐資,共籌得數十萬元,於1992年初動工興建四層的綜合大樓,此大樓原址系學生膳堂,由於此地基嚴重不實,基礎工程所佔費用遠超過原預算數目,造成學校負債較重。

教學活動


李國濟在任校長期間,前期承接83、84學年高考餘威,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總體情況較好,教學秩序穩定。1988 年推行校長責任制,制訂有詳細的《校長任期目標》和校長、教務處、總務處、體衛處、班主任、年級組長等各種職責要求和評比條例,項目良多,條理清晰,獎罰分明,制度比較健全。但隨著社會大開放形勢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收入增高,好大部分教師流入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該校亦不例外,優秀教師流動大,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
1989年,在中院旁邊空地建成“生物園”和“地理園”。
1989年下半年,學校抽調丘尚宏、李惠佳兩名教師在南院背空地經營校辦彩瓷廠,於1990年上半年停辦。
1990年9月,學校調入21個教師,其中17個是剛畢業的教師。大量新教師的到來,雖對學校教學水平造成一定影響,但帶來了一股新鮮氣息。學校對新教師比較重視,敢壓擔子,大膽相信,啟用多個新教師擔任初三畢業班及高中的課程。
1990年12月舉行校運動會,有27個項目開賽,3項超市紀錄,3項超縣紀錄,28項破校紀錄。
1991年元旦該校節目參加鎮文藝匯演,有3個節目獲二、三等獎。
1991年夏,開辦長達7年的陶瓷彩繪班正式合併到田家炳職業技術學校,高陂特色的職業培訓從此走出了高陂中學的歷史舞台。陶瓷彩繪班為高陂片瓷業經濟的興旺發達出了一份力,也為職業陶瓷技術學校輸送了一批人才。
永定縣高陂中學坐落於永定縣高陂鎮中心,佔地5萬多平方米,三面環山,環境優美,是求知學習的好地方。1942年,愛國將領黃學洲先生及社會賢達創辦“太平初中”,1955年易名為“永定四中”,1970年又更名為“高陂中學”,同年設立高中部。在1984年教育結構改革中,高中部轉為職業高中。1999年,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復辦了普通高中。
高陂中學發展至今,歷經六十餘載,教學質量長盛不衰。樹起了龍岩地區“十年中考紅旗”,鑄就了“授業者奉獻”和“求知者拼搏”的“四中精神”高陂中學人傑地靈,人才輩出。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陳榮書;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作家出版社社長張勝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東歐問題專家賴銘傳將軍;總參謀部盧俊坤少將;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產業政策司副司長馬榮凱;福建紫金礦業集團董事長陳景河;著名作家溫金海;兒童文學作家陳炎榮等均是高陂中學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