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高文秀的結果 展開
- 原山東省聊城地區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 元代戲曲作家
- 廈門大學特聘教授
高文秀
元代戲曲作家
高文秀(生卒年不詳),東平(今屬山東省)人。元代戲曲作家。府學生員,早卒。
《雙獻功》是以水滸英雄李逵為主角的雜劇。寫李逵下山保護鄆城縣孫孔目與妻子郭念兒到東嶽廟進香還願。孫妻郭念兒與權豪勢要白衙內私通,約定在進香路上一起潛逃。白衙內竟然隨意借個大衙門坐堂,待孫孔目來告狀時,藉機把他打入死囚牢里。李逵知道此事後,並沒有魯莽地掄起板斧去劫獄救人,而是扮做一個獃頭獃腦的莊稼後生,去囚牢里給孫孔目送飯,以笨拙的言行麻庳牢子,並騙其吃下放了蒙汗藥的香飯,然後救出孫孔目,放走押在牢里的其他人。第二天,李逵又喬裝打扮成一個“伺候人”,混進白衙內家中,趁白衙內醉眼朦朧,讓人添酒之際,殺死白衙內與郭念兒,提著兩個人頭上梁山獻功。這齣戲突出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通過李逵隻身深入敵人營壘,智劫牢獄、府衙殺奸等矛盾衝突,以及粗人用細這一喜劇性的安排,刻畫了李逵在這一特定戲劇衝突的環境中,所表現出的勇敢而機智的性格特點,歌頌了李逵不畏艱險救人危難的高貴品質。
史載“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早期流傳的水滸故事也都是三十六人,除宋江之外,其餘史書不見姓名,至宋末開始出現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綽號。到了《水滸》,這三十六人變成了三十六天罡,另外又添了七十二地煞,合成了一百單八個頭領。這個演變,一般都認為始於元雜劇的水滸戲,如高文秀的《黑旋風雙獻功》里,宋江登場有兩句台詞:“某聚三十六大夥,七十二小伙,半垓來的小嘍羅。”其他《燕青博魚》、《李逵負荊》里也有同樣的話,於是據此就說這三十六大夥加七十二小伙,就是說的一百單八條好漢。
這樣說是錯誤的,這裡所說的“伙”,是指許多起義群眾結合起來組成的武裝集團,根本沒有指頭領或單個人的意思,因此不能把這三十六大夥,七十二小伙,說成是一百單八條好漢,也不能說成是暗寓一百單八人的意思。如果看得仔細一些,這幾齣戲里不僅不說一百單八人,而且劇中明確指出梁山泊這時還是只有三十六將。
圖片
在元雜劇里,水滸英雄還只是三十六人,那末,在《水滸》成書之前,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一百單八人的說法呢?從現在看到的材料,最早還是開始見於《瓮天脞語》的宋江這一條,宋江在李師師家的題壁詞里云:“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這六六加八九,正好是一百單八人,下一句暗寓盼望受招安的意思。這時大約是元朝初年,和元雜劇的時代差不多,而出處不同
《黑旋風敷演劉耍和》
《黑旋風敷演劉耍和》,一說非劇名,而是注文,“敷演劉耍和”意為黑旋風的敷演者是劉耍和,劉是由金入元的著名藝人。李逵是元代水滸戲中重要角色,半數以上的水滸戲以他為主人公,高文秀的劇作又佔了黑旋風戲的半數以上。水滸戲在元代的戲曲行話中稱作“綠林雜劇”,當時有專工綠林雜劇的演員。高文秀當是寫綠林雜劇的能手。高文秀作品氣調豪邁奔放,文字本色當行,形象鮮明生動,風格與關漢卿相近,《太和正音譜》評他的文詞如“金瓶牡丹”。其作品多已散佚,今僅存雜劇5種,除上述兩劇外,還有《趙元遇上皇》、《須賈誶范雎》及《劉玄德獨赴襄陽會》。另,《周瑜謁魯肅》僅存第二折曲詞。高文秀還作散曲,今存小令兩闋
《好酒趙元遇上皇》
《好酒趙元遇上皇》存元刊本及脈望館鈔校本。趙元好酒,受到岳父和妻子的嫌棄。當地府官意欲奪取他的妻子,遣他往西京遞送公文。趙元途遇風雪,延誤了期限,該問死罪。由於他曾經在酒店巧遇化妝為白衣秀士的趙上皇(宋徽宗),並結為兄弟,得以逢凶化吉,被任為南京府尹。明抄本中,劇中人物趙上皇改作趙匡胤。金院本名目有“上皇院本”10餘部,均已佚失。雜劇《好酒趙元遇上皇》的故事題材可能與院本有聯繫。此劇傳說色彩相當濃厚。趙元鎮日酒醉醺醺,但他對官場、世事的議論卻頗為清醒,帶有一定諷喻意味。《襄陽會》存脈望館鈔校本,敘說三國時劉備的故事。前兩折寫劉備應劉表之邀,赴會襄陽;后兩折寫徐庶扶助劉備,大敗曹兵。高文秀劇作取材較廣,戲劇性強,對後世戲曲頗有影響。如明代傳奇《綈袍記》(原作者不詳,顧覺宇改編)及京劇、川劇演出的《贈綈袍》,李玉《連城璧》傳奇及京劇《將相和》,都與《誶范叔》、《澠池會》有關。
《澠池會》
《澠池會》,全稱《保成公徑赴澠池會》。末本,正末扮藺相如。元·鍾嗣成《錄鬼簿》、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在高文秀名下,分別以《相府門廉頗負荊》、《廉頗負荊》為題。明·趙琦美脈望館鈔校內府本標為“高文秀作”,且批註曰:“《太和正音譜》題作《廉頗負荊》。”此劇本事見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基本上是按歷史史實寫的,但也有所突破。作者根據事件、地點、人物轉換的需要,全劇設計為“四折二楔子”的結構形式。突破了元雜劇“四折一楔”通例的體制。
劇本描寫戰國時代,趙國文臣藺相如具有經綸濟世的才幹和以國為重的高尚情操;同時也描寫了武將廉頗武藝高強,勇於悔過的精神,表現了文臣武將化解矛盾,團結禦敵的主題。劇中對人物的描寫,比史實更生動,更鮮明。特別對藺相如的描寫,更為豐滿。“奉壁使秦”:當藺相如得知秦昭王無意償趙城時,不是象原作寫的那樣馬上就“持壁卻立柱,怒髮上沖冠”,而是從容不迫地同秦昭王論“玉非為大寶”,而“國之忠良,乃世之大寶”,並曆數“上古至今”:“一個湯伊尹除奸佞,一個姜太公伐暴殘。有一個孝子周公旦,一個忠臣殷比干。”意在令秦王不僅不敢把玉璧看得很輕,更不敢把人視為等閑之輩。從而突現出藺相如的機智與勇敢。“澠池會盟”:當秦昭王讓趙成公“宴前鼓瑟相欺負”時,藺相如馬上回應:“秦公,我趙公鼓瑟,請公擊缶。”當秦王不肯擊缶時,他不僅是“以頸血濺大王”,挾迫對方,而且勇敢上前與秦武士康皮力宴前舞劍,護衛趙王。這樣寫,表現藺相如決非一介書生智士,而是文武全才,從而也增強了戲劇性。“負荊請罪”:寫廉頗不僅是由於“相如引車避匿”、聽到相如“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之言,就省悟了,而是極寫其對相如的“不忿之心”,並派人毆打相如,又派參謀呂成去探視相如是否真心為國,最終證實相如的確有寬宏大量之度與報國赤心,這時廉頗才心悅誠服,負荊請罪。作者將廉頗寫得如此低下,意在烘托映襯藺相如的崇高品行。劇中還寫了廉頗與藺相如對秦國戰與和的兩次意見分歧:一是在秦國向趙國索取玉璧時,廉頗拒絕秦國要求,主張以武力對付;二是在秦王邀請趙王赴澠池之會時,廉頗認為是秦王騙趙王設下的奸計,主張“起大勢雄兵,與他對敵”,拒絕赴會。兩件事突出了廉頗乃一介武夫,缺乏遠見卓識。而藺相如對此恰好相反,兩次都反對動用武力。他擔憂動用武力“恐怕士馬相踐,庶民塗炭”。他認為:“一日干戈動,十年不太平”,“兩國干戈若動煩,數十載難也波安”,不能輕易地動用武力。秦國以十五城換玉璧,不是真心誠意,若不給予,則理曲在趙,給予壁而秦不償城,則理曲在秦。他願意奉壁使秦,秦若無意償城,他定要做到“完璧歸趙”。對秦、趙雙方形勢分析透闢,具有遠見卓識。更為可貴的是,藺相如當時考慮到戰爭不利於民,不利於發展生產:“商賈每阻了行旅,莊農每廢了耕織,將他這倉廩耗散,府庫空虛,士卒疲敝”。他要“敘彝倫,正綱常,躬行仁義”,“要效唐虞太平之治”,要獨自保趙王赴會,“不傷財,不害民”。表現其為國為民、大智大勇的英雄氣概。
此劇僅存明脈望館鈔校內府本,題目正名為:“趙廉頗伏禮親負荊 保成公徑赴澠池會”。鄭振鐸主編《古本戲曲叢刊》四集據以影印,另有近人王季烈校刊《孤本元明雜劇》本、隋樹森《元曲選外編》本、王季思等《全元戲曲》本等。該劇歷代常演不衰。後世寫這一故事的作品有:佚名氏的《藺相如奪錦標名》雜劇、明代有翁子忠的《箱環記》傳奇、無名氏《完璧記》傳奇,等等。京劇及各地方戲曲改編的有關曲目,就更加繁多了,諸如京劇《完璧歸趙》、《澠池會》、《廉頗負荊》(亦稱《將相和》);川劇《連城璧》、秦腔《和氏璧》、河北梆子《廉頗負荊》,等等。近人王季烈《孤本元明雜劇提要》評論說:此劇“皆本《國策》、《史記》,稍加增飾,以資貫串。曲文豪爽清新,兼而有之。排場尤生動。”他高度讚美高文秀之詞:“正如蓬門秀麗,雖亂頭粗服,脂粉不施,而自饒豐致,非他人所能及也”。點評精到,所言極是。
2、《元曲選外編》隋樹森編,中華書局1987年版;
3、《中國古典名劇鑒賞辭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全元曲》(上、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5、《古本戲曲劇目提要》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