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貢院

陝西貢院

陝西貢院,是古代學子的科舉考場,位於西安城安定門內,西大街北側。建於明景泰年間。比照現代地名,大致在今東、西舉院巷、早慈巷之間,包括兒童公園及其周邊地區。

清末民國直至新中國成立后,貢院逐步被改建成為學堂、公園、民居等場所。

歷史沿襲


自隋代確立科舉制度,唐代加以完善,開科取士就成為封建王朝選拔人才最重要的途徑。唐長安作為煌煌一統國都,“四方貢舉所會”,全國各地的士子來此參加科舉考試,考場設於皇城內的禮部貢院。宋元時期,西安雖廢不為都,但仍為西北文教重鎮。元皇慶二年(1313),全國分建17所貢院,其中奉元路的陝西貢院即位於西安城中,與府學和提舉司相鄰。

明清貢院


明初,西安城池向東、向北大為擴展,城中各職能建築多重新建造、布設。原有貢院廢毀,各地學子就在“三皇廟”考試。明人余繼登《典故紀聞》卷十二即載:“陝西舊無貢院,每試士於三皇廟中”。明清西安城中三皇廟有兩處:一位於今騾馬市惠家巷南側,一位於今炮房街東段路北。明代陝西鄉試,不大可能在東關城的炮房街三皇廟舉行,當以在騾馬市惠家巷的三皇廟似更合理。雖然這種說法還有待更多資料證實,但明前期陝西貢院尚未興修確是事實,直到明成祖永樂六年(1408),全國分設15所貢院,其中含陝西貢院,而具體地點並無明確記載。
據《典故紀聞》、乾隆《西安府志》載,陝西貢院為明景泰年間(1450-1456)左布政使許資奏請朝廷修建。比照今天地名,大致在今東、西舉院巷、早慈巷之間,包括兒童公園及其周邊地區。
從西安城功能區的整體分佈看,明清時期,西安城文教區逐漸在東南城區形成,以文廟、關中書院、西安府學、咸寧、長安二縣學為中心,而陝西貢院選址於西門內北側,與東南文教區遙遙相望。考試區與文教區遠離,適應了考試場所防止舞弊的要求。陝西貢院在西北城區的建設,也為這一官署集中區和穆斯林聚居區帶來了更為濃厚的文化色彩。
從具體區位上看,西門內北側環境幽靜,居民稀疏,街巷不稠,交通便利,可在考生日益增多時,根據需要適時擴大貢院基址,而在人口較多、街巷繁密的東南文教區要擴大貢院基址就相對困難。

興建倡修


貢院作為“為國求賢”的場所,關係著一省文風的盛衰。因而自貢院建成后,隨著考生數量的增加,陝西、西安官府不斷補修、拓建貢院。貢院自明景泰年間興建以來,雖“屢敝屢修”,但亦“屢修屢敝”。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因為貢院建築三年方使用一次,試期一過,人去舍空,雖然偶有修治,但是平日官府很少擔負維護之責,每隔數年就需要重新修葺,才會有屢修屢敝的窘況。但在不斷的整修、擴建和維護中,陝西貢院的空間格局也逐漸定型、完備,貢院號舍等主要屋宇也經歷了從席棚到木構,再到磚瓦修築的三個階段。
嘉靖四年(1525)陝西巡撫都御史王藎、巡按御史鄭氣增修貢院,在對需要修繕的情況進行了整體查勘后,隨即開始增築內外圍牆、廚灶、雜役仆工的住宿屋宇,將數百間號舍席棚改為木構,並新增了數百間號舍,以適應考試生員的增多;建“閱搜堂”四楹,以便監考官監察考生,防止作弊;築內、外兩道高大圍牆,牆頭安放棗刺、荊棘,以防有人翻牆舞弊,所以貢院又被稱作“棘闈”;購買地皮,將陝西貢院大門擴建,整飭一新,並在門東、西兩側新建“騰蛟”、“起鳳”兩座牌樓,使陝西貢院這座考試建築群與周邊民房、商鋪迥然有別。
在這次維修中,從西安城兩大供水渠道之一的城西通濟渠,引水注入貢院五星堂(俗稱“魁星樓”,民國初年此樓尚在)前的水池,以便“開通風氣,兼備不虞”。五星堂前水池的設置同府、縣學中“泮池”的功用一致,不僅有“為士浴德”的含意,也藉助水池開通風氣,增廣文風。“風氣”的說法,正是基於風水學的原理。“五星堂”後為“聚奎堂”,這也是從風水意向上命名的建築物,與水池互相呼應。“不虞”是指防範火患。每值科舉考試的日子,士子云集貢院,少者數千,多則上萬,貢院內的大量號舍又以木構為主,櫛比相鄰,火災隱患嚴重。在貢院建築群落的中心區域開鑿一個頗具規模的水池,不僅具有構築水景的功能,還可作為防火常備設施,以確保貢院內發生火災時,能得到最及時的撲救。這次整修前後歷時兩月,修治后的陝西貢院“器物壯固,輪奐鮮美,氣象森整,煥乎有章采,巍乎有定式,燦乎成巨觀,而人文足稱焉”。
嘉靖十九年(1540),侍御張光祖來陝西貢院監考,倡修貢院。這次修繕奠定了明清陝西貢院的基本格局。
道光十五年(1835),前來考試的陝甘各地舉子數量大增,舊有號舍難以容納,有時還需要搭設臨時篷號,下雨時四處滴漏,考生苦不堪言。這種遭遇,朝邑縣(今大荔縣)生員劉學寵也曾親身經歷過,他遂與侄子振清、際清和照清(均有功名)捐銀維修。據陝西巡撫楊名飈所撰碑文記載這次修治的成果:補修舊號7008間,增建號舍1482間,號前迴廊98間,號尾茅房108間,磚砌號內隔牆108堵,增修瞭望樓4座,改修明遠樓1座,至公堂、卷棚5間,精白堂5間,門內增建卷棚14間,門外迴廊30間,點名官廳4座,座3間,協房8間。大門外砌石路140丈,號外磚包圍牆240丈,計費銀46440兩。這次增修自道光十年(1830)九月始,十一年(1831)八月試期前竣工,這時陝西貢院號舍共計8490間。工程完畢后,劉學寵又呈請,願再捐銀17000兩,除補助本年及以後科場不足經費外,以增加關中書院燈火的費用。這件事經過層層上報,道光帝知道後下諭嘉獎,給予劉學寵道員職銜,劉際清同比以本職再給予紀錄三次,劉照清給予運同知銜。武舉劉振清不遠議敘,道光帝賜給“樂善好施”四字,給銀3000兩使自建牌坊。
同治十二年(1873)鄉試大比之前,邵亨豫作為撫陝使者監臨貢院,考慮到陝甘兩省考生多達近萬人,現有的8000餘間號舍難以容納。於是在貢院的東南和西南兩隅,增建號舍3000餘間。而後來參加這次鄉試的考生果然超過以往一倍,均得以順利入闈參加考試。號舍多達11000餘間的貢院,實為西安城內最大的職能建築群落,有“堂舍規度弘麗森嚴,為天下第一”的讚譽。貢院號舍的增多反映了考試學子的增多,也表明西安作為西北文化重鎮的地位更趨重要。
光緒三十三年(1907)9、10月間,日本京都學派代表人物、近代“東洋史學”創始人桑原騭藏與宇野哲人博士在豫、陝兩地旅行,兩人曾對陝西貢院進行了詳細踏察。桑原騭藏、宇野哲人分別在《考史遊記》和《中國文明記》中記述陝西貢院明遠樓東、西兩側各有號舍32棟,每棟又分成南、北兩側,每側可容75名,共計可容納約9600名考生,可見光緒元年(1875)陝甘分試之後,雖然考生人數較前有所減少,但陝西貢院規模仍然相當龐大。
明清時代,貢院不僅是舉子考試的場所,有時也充當官僚聚會、外來官員駐留的地點。清人唐晏《庚子西行記事》亦載,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西狩”西安時,因貢院佔地廣大,屋宇眾多而成為朝廷六部堂官來陝的駐地,陝西貢院成為中央六部公所所在地。

貢院詳況


空間格局

明清朝廷對於各地鄉試貢院的格局、建築等有統一規定,因而陝西貢院與全國其他地區省會貢院,在空間布局、建築物命名上有較多相似的地方。
明嘉靖十九年(1540)二月至七月的維修工程確立了明清陝西貢院的基本格局。貢院設門三重,大門前立三坊,正中“貢院坊”,東、西兩側分別為“騰蛟”、“起鳳”坊。三門之內設明遠樓,貢院圍牆四角設瞭望樓。明遠樓北為至公堂,南向;至公堂北有彌封、謄錄、對讀、供給四室;又東、西兩側有收掌試卷房;向北依次設有為國薦賢堂、精白一心廳、公明廳、文衡門、聚奎堂、主考廳、五經房等建築。
貢院布局總體上適應考試需要,南北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布列貢院坊、大門、二門、三門、明遠樓、至公堂、為國薦賢堂、文衡門、五星堂、聚奎堂、主考廳及後門。三門與文衡門之內為收發試卷的機要之區,在貢院內佔據顯赫位置。聚奎堂以暗含的象徵意義得以靠近貢院中心布設,寄寓諸生早日及第。南北中軸線東、西兩側布設眾多廳堂,如“精白一心廳”,“公明廳”等,從而形成多個四合院形制的建築單元。貢院東、西分列號房,供學子考試之用,主考廳位居中間,主從尊卑的關係由此也得以體現。
整體而言,貢院內眾多建築單元以其適應考試不同環節的需要可分為機要區(儲存、發放、收掌、謄寫、評閱試卷之地)、試場區(東西號房)和考官休憩區。其內部布局不僅規整,而且能滿足舉辦大型考試的各項需要。
1907年日本學者宇野哲人在西安考察時,詳細記述了清代陝西貢院的內部格局,貢院內屋宇“層層相連,檐椽相望”的景象,給宇野哲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從他的記述中可以看出,陝西貢院在歷次維修中,基本格局並沒有變化,但新增了一些建築,原有室屋的功能也有所調整。

重要建築

明遠樓為陝西貢院的中心建築,取“慎終追遠,明德歸原”之意。從1906~1910年間任教陝西高等學堂的日本教習足立喜六拍攝的明遠樓照片看,樓高三層,飛檐翹角,八面攢頂式,四面皆窗,站在樓上可以對整個貢院一覽無餘,它當時起著號令和指揮全考場的作用。考試期間監臨、巡察等官員登樓監視,白天搖旗示警,夜晚舉燈求援,以防止考生騷亂、作弊。清人曾為陝西貢院作《題明遠樓聯》稱:“樓起層霄,是明目達聰之地;星輝文曲,看筆歌墨舞而來”。聯語緊扣“明遠”立意,表現監試者嚴守職責,心地公正的作風,也表現出應試者嚴守考紀,專心致志,對待考試的態度。嘉慶年間任西安知府的鄧廷楨還曾為陝西貢院撰《題彌封所聯》“姓氏不妨偕豹隱;光芒終許看龍騰”;《題收卷所聯》“稱心好句欣先睹;入手奇文豈漫藏”,都與貢院各處建築的功能緊密相關,描繪貼切。

學子應試


貢院中的號舍為考生們白天考試,夜晚住宿的場所。陝西貢院內號舍的具體情形史志缺乏明確記載,但結合江南貢院等號舍的狀況看,每排號房用《千字文》編號,如“天字”第×號,“地字”第×號。凡應試者入內,即封號柵,等交卷時才打開。兩排號房之間稱為“號巷”。號巷門口設有水缸和號燈,可供考生夜間行路,白天飲水。在號房內,離開地面一、二尺之間,砌出上、下兩道磚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層木板。白天考試,上層木板代替桌案,下層木板為坐凳。夜晚休息,取出上層木板併入下層,便可作床安眠。每闈三場,每場三晝夜,共計九天七夜,考生食、宿、作文均要在號舍中完成,確實辛苦異常。
明清時期,在陝西貢院三年一次的鄉試之後,主考官、地方政府官員與文科、武舉中榜者(武闈鄉試考場在城西北角的習武園,即西教場)要分別前往城南慈恩寺大雁塔、薦福寺小雁塔前刻碑題名,形成“文題大雁塔,武題小雁塔”的傳統,並有“名題雁塔,天地間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的說法。
值得指出的是,光緒元年(1875)之前,由於今甘肅等地鄉試依附於陝西,並沒有專額,因而前往西安的考生來自西北各地,人數眾多。現存薦福寺中的一通刻於乾隆六年(1741)的《陝甘鄉試題名碑記》中就記述了來自今甘肅、青海、寧夏、陝西等省區的考生姓名;再以道光二年(1822)陝西盩厔人路德所撰《道光壬午科陝甘鄉試題名碑記》中的考生籍貫為例,不僅包括陝南、陝北和關中各縣,還有今甘肅境內的蘭州府、鞏昌府、張掖縣、武威縣、隴西縣、涼州府、狄道州等,以及今寧夏境內的寧夏府、中衛縣等地的考生,這些還僅僅只是中榜舉子的來源地。據相關文獻載,考生中還有遠從迪化鎮(今新疆烏魯木齊)前往西安的。從考生地域來源之廣可知西安城作為西北文教中心的地位在明清兩代極為穩固。
從題名碑所記內容可知,明清時期西北各地前往西安參加鄉試的考生,一般多達5000至10000人,而每次中榜者在40至80人之間。由此來看,陝西鄉試的確是名副其實“百里挑一”的考試。能順利通過鄉試的人,自此就有了做官的基礎,但之前為此付出的艱辛也可想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陝西中進士共870名,在全國19省區中排名第12位,清代陝西出進士1043名,在全國19省區中列第11位,大致處於全國中等層次。陝西雖然地處內陸、相對僻遠、經濟落後,但文化教育的發展還是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明代陝西武功縣的康海、高陵縣的呂■、清代韓城縣的王傑,無疑也是在陝西貢院參加鄉試后,再前往京城參加會試、殿試,並從這些進士中脫穎而出,作為陝西籍的三名狀元,得以名揚天下的。

鄉試會館


清代中期以後,隨各縣經濟實力的提升和考生的增加,西安周邊各縣紛紛在貢院附近修建鄉試會館,以方便考生應考前後一段時間的食宿。各縣鄉試會館在選擇館址時均以鄰近貢院、交通便利為基本原則,由本縣官紳捐資籌款興建,往往“規模宏大,布置周備”。就現有史料稽考,僅陝西貢院附近貢院門街和橋梓口一帶就有渭南、富平三原、涇陽、醴泉、咸陽6座鄉試會館。其中富平鄉試會館,嘉慶(1796~1820)初建,位於貢院街東口;咸陽鄉試會館,嘉慶(1796~1820)間建,位於南橋梓口路東;渭南鄉試會館,道光(1821~1850)間建,位於貢院門大街東側,開有便門,考試前打開,以便考生出入;三原鄉試會館,興建時間不詳,位於貢院門東大街;涇陽鄉試會館,同治四年(1865)建,在橋梓口西;醴泉鄉試會館,光緒十四年(1888)建,在橋梓口東路南。鄉試會館在貢院附近的分佈不僅促進了西安與周邊縣城的聯繫和溝通,也從整體上提升了西安城作為西北地區文教中心城市的地位。

歷史陳跡


光緒三十一年八月初四(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後下詔停止科舉。中國長達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就此終止,同時也使得陝西貢院,終成歷史陳跡,但貢院作為文教空間的影響卻流傳久遠。
貢院周邊的街巷均因與之相鄰或相關典故而得名,如貢院門街,因位於“貢院”正門前得名為貢院門街;東舉院巷,因西側“貢院”俗稱“舉院”而得名,1966年改名奮發巷,1972年恢復原名。西舉院巷,因北側“貢院”俗稱“舉院”而得名,1966年改名圖強巷,1972年恢復原名。早慈巷因靠“貢院”考場,貢院牆頭插滿棗刺而得名棗刺巷,1917年雅化為早慈巷,1966年改名富強巷,1972年恢復原名。
在清末、民國及新中國時期,陝西貢院基址及其周邊地區,曾興建有各類學校。清末雖然廢除科舉,但為“崇正學而保國粹”,宣統元年(1909)在陝西貢院供給所舊址興建存古學堂,以講求儒學,后停辦。在東早慈巷路西中間,辛亥后成立有“健本小學”,解放后改名東舉院巷小學。宣統二年(1910)在貢院北區建西安中等實業學堂,后遷至城隍廟後街。清末長安縣在此還辦有實業小學。辛亥革命后,實業中學和實業小學停辦,改為西北大學農科。1913年又將西大農科改為省立第三中學(在早慈巷),1927年,將城隍廟後街省立第一中學併入省三中,名省立第一中學。據1933年《西京之現況》載,省立一中“院落大,樹木多,惟房屋多舊式,近似宮殿及衙門,而不類似學校”。解放后遷至西七路,改為西安市九十中,即今西安中學,原校址又興建西安市四十一中學。清末同盟會員還曾在東舉院巷南口創辦“同志小學校”,作為活動地之一,解放后改為東舉院小學分校。
貢院佔地廣闊,環境優美,1928年,西安市將原貢院內的花圃改建為建國公園,其中有魚池、假山、體育場,由園林管理處管理。1936年4月由市政工程處維修,重建大門,添置座椅,修築馬路、便道和公共廁所,並建設亭閣花架,剪植花木,擴建湖池,興築水榭,在空地上辟有籃球場、網球場和兒童體育場,供遊人娛樂。上世紀60年代初,將建國公園改為兒童公園,大加建設,後來不斷重修,現雖仍以兒童公園為名,但也是鄰近社區群眾休閑活動的好去處。
貢院基址在唐代時曾是“司邦國建修土木工匠之政令”的將作監所在,清末設有“陝西全省工藝總廠”,光緒三十三年(1907),桑原騭藏和宇野哲人參觀陝西貢院舊址時,就看到數十名職工從事紡織、繅絲。1923年陝西實業廳在貢院舊址創辦“蠶桑帽辮傳習所”,招收青、中年婦女,自費學習,學制半年,設有養蠶、編草帽辮、織花邊等科,還有國文、算學、習字等文化課。三、四十年代西京建設時期,這裡設有陝西建設廳、陝西省公路管理局、陝西省驛運管理處、西京市政工程處等機構。
明清西安作為西北重鎮的地位不僅體現在城高池深,駐軍眾多,賈通八方,文化教育設施的次第興辦與繁榮也使之成為西北的文教中心,這其中,陝西貢院所起的作用尤為引人注目。陝西貢院的興廢變遷,見證了明清西安城多方面的變化,值得繼續深入研究。

相關知識


封建時代的科舉考試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童試三年兩考,由知縣會集全縣童生進行考試,合格者稱為府、縣學生員,俗稱“秀才”;鄉試每三年一次,由朝廷派來考官監考,全省秀才前往省城貢院參加考試,中榜者稱“舉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前五名稱“經魁”,中榜舉人可到京城參加會試;會試一般在鄉試的第二年,會集各省舉子在禮部考試,第一名稱“會元”;殿試由皇帝主持,對會試中考取的人親自在殿庭進行考試,賜出身“進士”,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殿試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曰“探花”。鄉試中“解元”,會試中“會元”,殿試中“狀元”,是謂“連中三元”。
鄉試一般在秋天舉行,故稱“秋試”,又叫“秋闈”。試期共九天,分三場,每場三天,分別開始於農曆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會試也是每三年一次,在春天舉行,故叫“春試”,又叫“春闈”,也為九天三場,每場三天,分別開始於農曆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