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華
國際衛生醫學研究院特約教授
張伯華,男,漢族,生於1958 年,大學文化,中共黨員,平昌縣江口鎮人。曾任平昌縣中醫院黨總支書記、院長、主任中醫師。
張伯華[國際衛生醫學研究院特約教授]
恪盡職守,廉潔行醫。張伯華在黨的教育下將這種品格淬礪得更加堅定。他視病人疾苦為自己的疾苦,視病人為親人,把自己的愛灑向衛生事業,灑向人民群眾。有不少病員因沒錢治病,絕望中慕名找到張伯華主任醫師,面對窮困的病人,不但精心為他們治療,還經常為他們墊付醫藥費。一次,一名身患急腹症的年老病人,因帶的錢不夠交不起醫藥費,急得哭了起來。張伯華得知后,悄悄地為他墊付了藥費,還帶他去取葯。多年來,他到底給病人墊付了多少醫藥費,沒有人能說得清。他總是處處為病人著想,堅持科學施治,細心診斷,合理用藥。張伯華經常給醫務人員說,一個好醫生就是要讓窮人看得起病,能花10元看好的病,決不能讓病人掏11元。在接診中,他不管是熟人或陌生人、幹部或群眾,農村百姓或城市居民,他都一視同仁,熱情地為他們服務。2007年元月,一名肝病的患者,花費了家中的所有積蓄,經多方治療不見好轉,病人心急如焚,在他感到絕望的時候,經人指點,找到了張伯華。張伯華認真查看地檢查了病人,對病人進行了耐心疏導,不厭其煩地告訴病人怎樣配合治療。三個療程后,僅花費一千多元,病人奇迹般地恢復了健康。當看著病人日漸紅潤的臉龐,張院長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位在深圳打工的黃先生,得胃病十多年,四處求醫,花費數萬元,皆不見效,後來經人介紹找到張伯華醫生給他治療,只用了幾百元醫療費就治癒了。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積極打造“陽光工程”,中醫院先後公開了“醫療服務項目收費標準”、“衛生部八條規定”、“醫務人員服務承諾”,對醫院人事調整,業務收入,評先評優以及物資、藥品和醫療器材採購等一律公開,網上採購,接受全院員工的監督,較好地促進了醫院的全面建設和快速發展,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提高。身為縣第八屆政協常委和市政協委員,他還積極獻言獻策,關注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其所撰寫的“整治環境雜訊污染,還老百姓一片凈土”等提案,先後被縣政府作為全縣重點督辦提案。
2001年-2008年研製的華濟和胃膠囊、華濟排石膠囊、華濟降壓膠囊均經省葯監局批准臨床使用。獲平昌縣科技成果二等獎兩項,獲國家專利兩項。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會員、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省中醫學會理事,巴中市名醫、四川省名中醫。
2005年被授予“四川省衛生系統先進個人”稱號。
2007年被省委宣傳部、省總工會評為“四川省職工職業道德先進個人”。
2008年榮獲“平昌縣優秀創業人才獎”。
2011年被巴中市委授予“優秀黨員”稱號;並多次被縣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
個人業績被載入《中國當代中西醫名醫大辭典》《中國科技人才大辭典》《世界優秀名醫大辭典》《中國專家大辭典》。被國際衛生醫學研究院聘為遠程網路會診特約教授,並授予終身成就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