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西號鄉

甘肅玉門市下轄鄉

下西號鄉屬於甘肅省玉門市,距玉門新市區5公里,312國道橫穿其境,金玉、玉青公路縱橫其間,縣鄉道路四通八達。境內面積709平方公里,全鄉轄8個行政村,29個村民小組、2588戶,11019人,其中:農業人口9905人。鄉土地資源豐富,耕地面積6萬畝。

2015年5月,甘肅省民政廳正式批複下西號鄉撤鄉改鎮,改為下西號鎮。

2016年5月,正式撤鄉改鎮掛牌。

概況


位於玉門市西部,平均海拔1400米。2008年末,面積98.47平方千米,鄉鎮人口2570戶9788人。轄6個行政村。312國道經過,玉(門鎮)青(山)公路橫穿鄉境。

沿革


1949年設下東號、下西號、西紅號等鄉,1961年設下西號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709平方千米,人口0.9萬人,轄沙地、下西號、下東號、河東、塔爾灣、石河子、西紅號、川北鎮8個行政村。

基本介紹


人口情況:鄉鎮總戶數2563戶,鄉鎮總人口9734人,鄉鎮從業人員5716人。
六通情況:通電的村6個,通郵的村6個,通電話的村6個,通公路的村6個,通自來水的村6個,通有線電視的村6個。
經濟指標: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8667.97萬元,糧食播種面積1252.80萬畝,糧食總產量9807噸,財政總收入440萬元,財政支出4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4295元。
文教衛生:學校總數7所,在校學生總數1414人,教師總數87人,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數8人,病床19張。
名優特產:康禧牌南瓜粉系列、孜然、紫花首楷。

自然環境


下西號鄉位於玉門市西北部,東鄰國營四0四廠,西接本市黃閘灣鄉
西紅柿豐收
西紅柿豐收
,南與玉門新市區接壤,北與黃花農場相鄰,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降雨量62毫米,年平均氣溫7℃,全年無霜期135天。常用耕地面積2338萬畝,鄉鎮行政區域面積147703萬畝。

經濟發展


糧食豐收
糧食豐收
下西號鄉土地資源豐富,耕地面積6萬畝,為走廊平原地帶,土地肥沃,光 照充足,適宜多種作物生長發育,農產品產量高,品質優良,是玉門市重要的糧、油、蔬菜、瓜果和畜產品生產基地。2005年,全鄉農業總產值達到5325萬元,較上年增長8.2 %;農業增加值達到3072萬元,較上年增長6.1%;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2.3億元,較上年增長21 %;鄉鎮企業增加值達到5637萬元,較上年增長20%;鄉財政完成大口徑收入26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達到235萬元,較上年增加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95元,較上年增加318元。增長7.7%。交通、水、電、暖、信息、網路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全鄉經濟繁榮、政治穩定,已率先步入全省“明星鄉鎮”行列。
下西號鄉經濟建設突飛猛進,取得了長足發展,現已形成了農、林、牧、工、商、運輸、建築、流通、餐飲服務多業並舉,特色優勢明顯的經濟發展新格局。

農業

下西號鄉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大力推廣先進農業科技成果,調整
規模種草
規模種草
產業結構,農業科技含量不斷提高,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渠、路、林、田等農業生產條件逐步改善,實現了鄉、村、組道路網路化,農田水利化,作業機械化,種植良種化,栽培科學化。下西號鄉堅持把推進“一村一品”工程作為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重點工程來抓,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經濟發展新格局。通過採取“公司 基地 農戶”的模式,促進產業發展。下西號鄉西紅號村依靠制種公司發展訂單農業,全村每年訂單種植各類制種花,戶均收入1.2萬元。

草畜產業

下西號鄉草畜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種草養畜已成為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點產業,大力提倡和支持村集體和農戶在二、三類地和新開荒地進行規模種草,發揮規模效益。種草面積達到22452畝,年生產鮮乾草3萬噸,設施養殖戶達到877戶,占
村鎮建設
村鎮建設
全鄉總農戶的33.9%,牛羊飼養量分別達2500頭和13萬隻,全鄉已有60%的農戶建立起草畜增收主業。下西號鄉大力扶持農戶發展養豬產業,積極為養豬戶協調貸款,幫助興建養豬場,新建起大型養豬場5個,重點生產瘦肉型生豬,在養豬場推廣地熱、鋼床定位、凍配改良、人工授精等科技養豬技術,加快了傳統飼養向科技養殖的進程。併發放14400元,為全鄉288頭能繁母豬辦了保險,為養豬農戶降低了風險。全鄉生豬飼養量達到3600餘頭,養豬已成為下西號鄉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工商業

下西號鄉工商企業逐步發展壯大,有集體、私營企業286家,從業人數近3000人,已建成生物製品廠、脫水蔬菜廠、棉花加工廠、啤酒花加工廠等多家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運輸、建築、商貿流通、餐飲服務等一批二、三產業,形成了南瓜系列產品、啤酒花、大麥食用油、脫水蔬菜、孜然、肉牛肉羊、大接杏、早酥梨、紅磚等具有一定規模的工農業產品,並遠銷省內外。

資源及優勢


下西號鄉荒地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由於地處疏勒河灌區,具有良好的灌溉條件,加之地下水源豐富,土地鹽鹼化程度較低,全鄉6.8萬畝的可開墾土地因此而具有良好的開發潛力,已有50%已被玉門大業公司和村集體開發種植。
儲備項目開發前景廣闊。依託本鄉資源及特色產品生產加工優勢,土地開發利用、脫水蔬菜加工、啤酒原料加工、草畜業生產及產品加工、果蔬粉生產等一大批開發項目有待投資開發。
下西號鄉發展環境優越。鄉集鎮建設已初具規模,環境優越,交通便利。水、電、暖、通訊信息網路等基礎設施齊全,教育體系完善,醫療設施齊全,功能完備。
鄉黨委、政府著眼於可持續發展,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加快發展、富民強鄉為主題,全面推進農村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使全鄉經濟和社會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穩步前進。

村鎮建設


下西號鄉因地制宜,統籌兼顧,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抓村鎮的建設:
一是抓生產促發展,為新農村建設奠定物質基礎。以園區建設為依託,按照鞏固制種產業,壯大草畜產業,提升酒花產業,培育特色產業的路子,積極引導群眾調整優化種養結構,鄉建園區、村建小區、組建示範點,全鄉共建成種植養殖示範園區各1個,示範小區8個,示範點29個,通過各類園區示範引導促進了產業化發展。
二是抓投入促建設,為新農村建設注入發展動力。協助鄉黨委政府多渠道籌集資金,重點投入全鄉基礎設施,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指導群眾將新農村建設與小康住宅建設相結合,與設施圈舍修建、人畜分離相結合,與改廚、改廁、改水、沼氣入戶相結合,與“組組通”油路工程相結合,與綠化、美化、凈化、亮化相結合,與移風易俗倡導新風尚相結合。另一方面,大力宣傳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和社會保障救助體系,解決群眾“看病難、就學難、養老難”問題,推動城鄉統籌發展
三是抓規劃促管理,為新農村建設引入新模式。突出抓好新農村示範點建設和村容村貌的整治,定期不定期開展清理垃圾雜物、拆除亂搭亂建物活動等,改善人居環境,促使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四是抓載體促氛圍,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精神支撐。帶領全鄉團員青年深入開展“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並充分發揮團員青年的表率作用,積極引導和教育村民遵紀守法、提高修養;廣泛開展群眾性互助活動,倡導友愛,團結的鄰里關係,為新農村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五是抓示範促整體,推動新農村建設深入開展。在全鄉範圍內確定了8個基礎好、經濟較富裕的團員青年戶作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率先啟動,以點帶面,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地逐步推進,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
六是抓機制促落實,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保障。建立領導機制。形成分管領導親自抓,鄉、村、組幹部三級聯動,一級抓一圾,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