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閘灣鄉

甘肅省酒泉市下轄鄉

黃閘灣鄉地處河西走廊西端,位於玉門市新城區北側城郊,東與下西號黃花農場毗鄰,西與柳河鄉接壤,地處玉門市新市區城郊,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相連,“312”國道橫穿其境,疏勒河北乾渠流經多半個鄉,南北距離較長,總面積137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26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2374戶,9428人,有勞力5310人。

2016年5月,正式撤鄉改鎮掛牌。

概況


位於玉門市西北部,平均海拔1400米。2008年末,面積137平方千米,鄉鎮人口2394戶9479人。轄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疏勒河北乾渠流經全鄉境,水源豐富。312國道橫穿鄉境。景點有玉澤湖。

沿革


1949年設南陽鎮、黃閘灣、西黃花營、東黃花營等鄉,1961年合設黃閘灣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137平方千米,人口0.8萬人,轄黃閘灣、黃花營、曙光、西溝、澤湖、北湖、梁子溝、南陽鎮8個行政村。
2016年1月,根據《甘肅省民政廳關於酒泉市肅州區泉湖鄉等8個鄉鎮撤鄉改鎮的批複》(甘民復〔2015〕50號),黃閘灣鄉撤鄉改鎮。

地理位置概況


耕地面積47600畝。境內氣候乾旱,常年有風,瞬時最大風力可達12級。冬春多風沙,溫差大,無霜期一百三十多天,主要災害性天氣有霜凍大風、乾熱風沙塵暴等,屬於典型的大陸性荒漠氣候,年平均降水量61.9mm,年蒸發量2952mm,年平均溫度6.9℃,月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時間為四個月,年平均溫差13.3℃,年溫差32.1℃。

社會經濟狀況


黃閘灣鄉
黃閘灣鄉
項目建設成效顯著,農村經濟整體發展水平明顯提升。鄉黨委、政府堅持把“發展抓項目”作為推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和突破口,緊緊依託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全面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抓投資、建項目,共新續擴建各類項目64個,先後建成了鑫源、紅鑫、佳信、冶氏爐料生產線,寶能、海西、閩旺選礦廠以及復興石材廠、周氏紙製品廠等一批工業項目,完成了日元貸款風沙口治理、農業綜合開發、交通通訊、小康住宅、農產品流通公司等一批農業、基礎設施及商貿流通項目,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2億元,年均遞增2000萬元,項目建設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招商引資成效顯著。特別是2006年,全鄉共落實各類建設項目19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95萬元,占市上下達任務3000萬元的183%,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6個,千萬元以上的項目4個。分別是引進河南、陝西業主投資2000萬元,建成鑫源爐料有限公司等8條鐵精粉燒結球團生產線項目;引進福建客商投資1600萬元,建成玉門海西礦業20萬噸鐵選生產線項目;引進山西客商投資1000萬元,建成玉門寶能礦業年選10萬噸鐵精粉和有色金屬選礦生產線項目;引進敦煌種業公司資金1200萬元,開工建設玉門種子加工中心。其中鑫源爐料加工線和海西選礦廠被酒泉市委、市政府確定為2006年招商引資和工業項目千萬元以上重點項目。項目建設的持續推進,加快了全鄉經濟結構調整步伐,促進了城鄉經濟發展,改善了城鄉面貌,培植了新的稅源和經濟增長點。
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優化,農民收入穩步增加。鄉黨委、政府始終把優化產業結構作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戰略性舉措,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按照“領先科技提升品牌,依靠產業化經營提升效益”的發展思路,緊緊依託資源優勢,通過落實典型培育、示範帶動、政策扶持和科技助推等各項措施,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創新科技服務體系,提高科技服務水平,持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啤酒原料、蔬菜、制種、草畜等四大主導產業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經營,產業優勢逐步轉化為推動農民增收的經濟優勢。全鄉培育形成了以梁子溝村為主的蔬菜產業、以澤湖村為主的制種產業、以黃閘灣村為主的啤酒原料產業、以黃花營村為主的草畜產業,“一村一業”和“數村一業”的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全鄉共建成特色示範小區12個,種植啤酒原料20000畝,高效蔬菜5000畝,制種3400畝,建立和完善了啤酒花種植協會,有40%以上的農作物實現了訂單種植,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逐年提高。大力實施“萬千雙百養羊富民工程”,累計建成集中連片30戶以上高標準設施養殖示範點6個,發展養羊百隻以上的重專戶118戶,新建肉羊改良示範戶46戶,累計建成設施養殖戶740戶,全鄉牛羊飼養量逐年增加,出欄周轉加快,養殖效益明顯提高。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和勞務經濟,強化勞動力培訓輸轉,改善集鎮發展環境,扶持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累計新增個體工商戶108戶,使二三產業收入佔到了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1%。同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甘肅省委的一系列惠農支農政策,落實減負的各項政策措施,減輕了農民負擔,不僅使廣大群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而且使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每年都以200元以上的速度穩步遞增。2006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026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600萬元,農業總產值6660萬元,財政收入3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78元。
綜治和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鄉黨委、政府堅持以德治鄉與依法治鄉相結合,以創建“平安鄉鎮”、鞏固“無毒鄉鎮”、爭創“無邪教鄉鎮”為總體目標,充分發揮綜治、民調、治保組織的作用,嚴厲打擊黃、毒、賭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積極做好可防性案件的防控工作,社會治安形勢明顯好轉,維穩工作成效顯著。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活動,大力推進依法治鄉進程,“四五”普法全面完成,“五五”普法順利啟動,澤湖村和黃閘灣村分別被甘肅省和酒泉市評為“民主法制示範村”,全民法制觀念明顯增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同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工作思路,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快教育布局調整,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順利完成了全鄉4-6年級學生集中到中學小學部就讀的布局調整,“普九”水平鞏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攀升,全鄉中考成績連續五年位居全市城鄉中學前列。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預防保健水平不斷提高,健全完善了四個村級衛生所的醫療設施,強化衛生工作人員培訓,大力開展中醫理療業務,農民群眾的自我保健和健康投資意識明顯增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健康發展,各項計生優惠政策兌現落實到位,優質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全鄉計劃生育率達10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了3.3‰以內。深入貫徹落實《信訪條例》,高度重視群眾來信來訪,集中解決了酒花貸款、水事糾紛、幹部集資等176件涉及農戶生產生活的熱點難點問題。全面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積極推行政務、村務公開,堅持依法辦事,依法行政,政府決策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不斷提高。土地、城建工作進展順利,全面推行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合理規劃、嚴格審批,切實保護了耕地,杜絕了違法亂占、超占土地的行為。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加強,廣播、電視、通訊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供銷社千方百計籌措流動資金,積極發揮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確保了化肥、農藥等農用物資的正常供應,有力地支持了全鄉重點產業的發展。

歷史


清世宗胤禎帝於雍正元年(1723)授一等公年羹堯撫遠大將軍,率軍進討青海羅卜藏丹津叛軍,次年大捷,平叛大軍退守河西走廊屯田戌邊。鎮、號、營為當時軍隊駐防之建制,營歸鎮直轄,號歸鎮統領。時川北鎮、南陽鎮一帶以疏勒河為界東西兩岸各駐防一鎮三號三營,屯田戌邊軍民萬餘人,開墾良田萬頃,引疏勒河玉液澆灌。天旱季節兩鎮及下游安西屯田軍民常為爭水械鬥,兩鎮將軍無有良策,聞年大將軍黑河分水之法后甚喜,急報大將軍定奪。雍正三年,年大將軍尊皇帝旨,下建閘分水之令,在疏勒河築壩建閘,上游兩鎮按人頭分水,鑿石板,開閘孔,每人一草芨合之為其閘口大小,余水下泄安西。之後再無爭水械鬥。疏勒河沿岸各處紛紛效仿,用水秩序井然。戌邊軍民稱此閘為皇閘。
皇閘下遊河道轉彎處駐防兩營屯田戌邊軍民,此地隨之改稱為皇閘灣(現黃閘灣一帶)。皇閘位於現城河上游,后河床改道廢棄。
自皇閘分水始,疏勒河水源由自然引用轉為官方參與管理。新中國成立后五十餘年,大興水利,疏勒河水資源管理與灌溉管理萬象更新,水利工程設施配套全,灌區飛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齊奔小康。水利為灌區經濟社會提供了可靠的支撐與保障。
歷史上的玉門是個乾旱缺水的地方。那時候,玉門花海、赤金鎮一帶主要靠疏勒河的水灌溉良田。而疏勒河的水源主要是祁連山的雪水,遇到乾旱無雨的年景,河道乾涸,下游的昌馬河、石油河便會斷水。為此玉門歷史上曾多次發生爭水事件,甚至把官司鬧到朝廷。
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玉門赤金和靖逆衛(玉門鎮)一帶遷來大批民戶,開墾荒田,發展農業,為了加強西北邊疆地區的軍事防守,同時也調集了許多軍隊戍邊屯田,這樣,軍民耕田用水就更加緊張,雙方常發生嚴重矛盾。有一年夏天,從春至夏未下一滴雨,出土的秧苗幾乎全都枯死。當地官員別無它法,發動民眾殺豬宰羊到龍王廟跪拜求雨。同時組織力量掏泉挖井,興辦水利。千方百計搶救莊稼。他們挖了許多大澇壩,聚存泉水用以澆地。沒多久,當地屯軍士兵為了灌溉他們的營田,便和農民爭水,雙方都打傷了人。由於軍隊勢力強大,自然佔了上風,搶去了澇池澆他們的地。幾天後一個晚間,當地農民聯合起來夜襲軍營,殺死打傷官兵多人,同時官兵也用長矛大刀殺死殺傷農民多人,之後把
此事上告縣衙,但是縣官也無法斷理此案,就上奏朝廷。
不久朝廷下來一名欽差大臣,調查了情況后,下令興修水利,修了幾條大水渠,並且用石頭製成很多大閘,按軍民實際地數,按時放水,緩解了因水發生的矛盾和打鬧事件。關於此事,《肅州志》中這樣記載:“赤金堡之南,原有舊河一道,順山西流。康熙五十六年,築城招民之後,開浚渠道,有頭渠、二渠、三渠、四渠、皆源出草地,眾泉匯流成河,挨次入渠,灌田六十餘頃。”
幾年後,在今玉門鎮和黃閘灣一帶,又發生類似的軍民爭水事件,農民打死了士兵,把事態擴大了。後來朝廷為此事責令地方調解,還是無法解決。而後有一巡撫到玉門一帶,在黃閘灣下令修一座石頭“皇閘”,用來管水,同時還刻石立碑。那地名後來就叫成了“皇閘灣”。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8749
4567
4182
家庭戶戶數2343
家庭戶總人口(總)8608
家庭戶男4450
家庭戶女4158
0-14歲(總)2346
0-14歲男1264
0-14歲女1082
15-64歲(總)6000
15-64歲男3080
15-64歲女2920
65歲及以上(總)403
65歲及以上男223
65歲及以上女18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8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