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版印刷
活版印刷
活版印刷
活版印刷
眾所周知,關於印刷術發明權之爭的問題,中外學界已有不少的印刷史專家、學者通過大量的史料考證和文物研究成果,對國外某些學者的不實之說,逐一予以有力地批駁;維護了中國古代印刷術發明——這一知識產權的尊嚴。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被譽為文明之母。其中,包括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和活版印刷術的發明。一般認為,雕版印刷術發明并行用於隋末唐初。活版印刷術則發明并行用於公元1045年或其前後。據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八記載,活版印刷術的發明人是與作者同時代的布衣畢昇。這是世界各國印刷史料中,有關活版的最早文字記錄。活版印刷,中國早於歐洲和朝鮮半島數百年。因為畢昇首創的活字術所使用的制字原材料是膠泥,所以其活字一般稱為泥活字。此前,畢昇曾研究並採用過木活字術印刷工藝。畢昇的偉大發明,開創了活版印刷的歷史新時代,影響世界印刷近千年。
活版印刷
針對某些外國學者對印刷歷史的曲解,為弘揚中華印刷文明和傳承民族的創新精神,北京印刷學院課題組在各界專家、學者已取得的印刷史學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於2002年開始對畢昇的制字工藝和泥字排版技術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側重以工科的研究模式,力求對畢昇活字術做全面復原,為畢昇正名。
1.貫通性研究
活版印刷
上述貫通性研究的結論是: ⑴各地粘土,均可用來製作泥活字(請注意:可用於印刷的成品泥活字的製成,必須按相關工藝規範操作);⑵畢昇原創泥活字,為手工刻製法逐字刻成(非模壓法工藝制字);⑶畢昇原創泥活字,字高當在1厘米左右(“薄如錢唇”非指泥字胎體高度,而指被刻字體高度,其高1毫米左右);⑷畢昇法“火燒令堅”膠泥活字,是由傳統窯燒結的(一種俗稱的“饅頭窯”,通常用於燒制泥盆、泥瓦類陶器);⑸《夢溪筆談》中所說的“松脂、蠟”之蠟,應是“蜂蠟”,三者配藥的成份比例至關重要;⑹古今泥活字製作工藝,主要有“手刻法”和“模壓法”。模壓法制字,是後來者對畢昇法工藝的繼承與發展。此二法,依規範製得的泥活字,均可以用來印刷;⑺國外某些學者,否定的是畢昇原創性活字術工藝,而不是他的發明理念。
2.科學實證
為證明歷史上的每項重大科技發明,國際上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進行實證研究。在理論與史料研究的同時,課題組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採集到十多種各地粘土樣品,做出相關化學分析,測得數據,進行對比,並做出在不同燒結溫度下的變化實驗,取得樣品;按傳統練泥方法,把北京大興粘土及外地部分土樣練製成細膩而純凈的可用膠泥,交由農民刻工手工刻出單個泥字;經室內和戶外試燒,在活字吸水率測試及試排版印刷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將刻好的泥字分批次送往北京延慶,入傳統盆窯取燜窯法燒結,溫度控制在800℃左右。如此,共製成成品活字3000多枚;活字型號規格有:大、中、小三種。其中:大號字(1.1×1.2cm)主要是依據《夢溪筆談》的相關內容而刻制燒成,目的是為突出沈括的史料重要價值;小號字(0.5×0.6㎝),是為探尋今日刻工泥字刻技所能達到的極限程度;中號字,字大0.8×0.9㎝。活字胎體全高主要有兩種,其中薄者:胎體高0.6cm(用於大號字),這主要是為尊重學者們對史料“薄如錢唇”的不同理解。余者泥字皆高1.2㎝。
課題組在研究、實驗過程中,得到各地許多志士仁人、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由此緩解了因課題經費不足而造成的巨大壓力。如:⑴ 國家圖書館全桂花同志、北京大興消防中隊,積極配合本課題組查找急需資料,分文不取;⑵ 化工部橡膠工業研究院李和平先生及上海華龍測試儀器有限公司,免費為我院做泥活字的壓縮強度檢測;⑶ 寧波考古專家林士民老先生,在繁忙的學術活動之中,特地寄來有關古窯的最新發現信息和圖片、資料;⑷ 唐山市衛生陶瓷廠何立剛先生,設法安排專業人員對我方送檢的土樣和活字做理化分析(如:化學成份、燒結溫度及變化、吸水率等);⑸ 武威學者孫壽嶺先生和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在泥活字研究或實踐方面各自都有成功的經驗,課題組與他們交流,他們毫不保留,熱情相授;⑹ 北京榮寶齋水印專家王麗菊同志,為保證本課題進度不受影響,於2004年大年初五甘願閉門謝客一天,義務進行泥字版刷印極限實驗;並數次光臨學院傳授刷印知識及其技能技巧,不取報酬;(7) 印刷史專家,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潘吉星先生、韓琦先生和溫州博物館館長金柏東先生等,都給予過我們不同形式有益的幫助和學術指導。
活版印刷
有趣的是,課題組在配製固字粘葯的實證階段中,由於開始缺少經驗,松脂、蠟和紙灰的用量比例掌握不好,粘葯粘度過大致使拆版取字增加了難度。這一意外的發現,恰恰從反面否定了某些外國學者關於“畢昇法固字不牢”的論據。實驗證明:粘葯不同的配比便會產生不同的粘度。國外某些學者在不了解正確的工藝方法的情況下,便貿然全盤否定中國泥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反映出其在這一學術領地學識確顯淺薄;若非如此,可能就是別有用意了;至少研究態度是不嚴肅的。
顯然,粘葯的粘性並不是越大越好,粘性過大也有負面效果,正確掌握粘葯的配製工藝方法是畢昇活版印刷術的關鍵技術之一。
專家組驗收結題后,《中國文物報》、《北京晚報》、CCTV1《晚間新聞》、BTV3《科技全方位》、《北京科技報》、《中華讀書報》、《我們愛科學》、《北京印刷學院》及眾多網站媒體,先後報道或介紹了本課題的研究成果,並給予了很高評價;還有一些專家和學者為此來信或撰文,給予讚揚和鼓勵。一個小小的課題,引來如此廣泛的社會反響,這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本課題成果,還參展了2005年“第六屆北京國際印刷技術展覽會”。期間,前來參觀的中外觀眾近萬人次。課題組在會間發放資料約三千冊,博得參觀者的普遍好評。有的外賓甚至提出要買我們的泥活字。課題成果的公開亮相,使國內觀眾受到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使國外賓客對中國古代文化與印刷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據悉,一些學校將本課題成果列入教學內容。印度官方權威專業刊物《Punjab Print》則以“History of Printing in China”為專題,介紹了北京印刷學院及其印刷史研究方面的最新信息。
本課題,得到了北京市教委科研處和北京印刷學院科研處的資助,學院有關教授及領導給予了不少關心和幫助;在研過程中,還得到了各地不少專家、學者和部門的大力支持或參與。作為課題負責人,筆者向學院內外給予本項研究提供過幫助的所有志士仁人及單位表示衷心感謝!感謝課題組骨幹成員趙春英及姜福強,二位同仁克服困難盡了全力參加研究工作。此外,還要衷心感謝我的家人。他們在本課題最需要的時候,給予了最及時的有效幫助和支援,甚至甘願犧牲傳統的節假日休息。本課題的開題、運作及至完成,是一項全新的印刷史研究過程,對筆者更是一次再學習並有所新發現的過程。有形的成果已經展現,而更多的無形收穫——其中包括各種酸甜苦辣,則永存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