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彝族鄉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下轄鄉
團結彝族鄉位於雲龍縣城東部,關坪河流域,1989年成立彝族鄉,雲龍縣通往州府的黃金公路從鄉內橫穿而過,被譽為雲龍縣東大門,距縣城38km,州府100km,東靠洱源縣西山鄉,南與漾濞縣富恆鄉毗鄰,西壤永平縣北斗鄉和雲龍縣寶豐鄉,北接雲龍縣關坪鄉,全鄉國土面積302平方公里。
°′—°′,北緯°′—°′,鄉勢屬丘陵狀,拔(龍塘),低拔(窯底),橫距。南北縱距;鄉五河箐,屬冷涼區,均溫℃—℃,霜般—,熱均溫℃。冷均溫℃,均降雨量。
(圖)團結彝族鄉
(圖)團結彝族鄉
鄉,農業,占%;非農業,占.%;漢族,占.%;白族1365人,佔總人口的13.9%;傣族3人,佔總人口的0.02%;傈僳族12人,佔總人口的0.1%;回族8人,佔總人口的0.07%;蒙古族1人,佔總人口的0.009%;土家族3人,佔總人口的0.02%;彝族8647人,佔總人口的81%;每平方公里居住有35人。全鄉有一個公安派出所,民警4人;有一個司法所,有一個維穩領導組,各村有調解委、治保委,建有一個武裝部,轄1個營6個連。全鄉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秩序井然,人民安居樂業。
截止,。
人口衛生
全鄉人口總數10646人,男5454人、女5192人.1.所有少數民族占人口比例的95.6%,人口自然增長率4.2‰。
現有醫療服務體系:鄉、村、組衛生機構6個,包括團結衛生院、豐收、團結、河南、河東、新宅五村衛生所。全鄉擁有病床20床、擁有各級醫務人員24人,2007年末,傳染病發病率280‰,“疫苗”覆蓋率95%;已婚育齡婦女3613人;已落實節育措施年增長16%。成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分發了與此有關的宣傳資料1萬份。目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戶2380戶,共計9300人,參合率93%。享受低保人數210人。
全鄉耕地總資源978公頃,14670畝,農業人口均佔有耕地1.46畝,有水田1600畝,旱地13670畝,由於全鄉植被種類較多,地理、地貌差異較大,河流小水資源豐富,形成各類土壤,主要有紅壤土、半沙性黃土、黑沙土等,腐植物和礦物質含量較高,有機質含量為2.74%。大多數土壤偏酸性,土壤疏鬆,透氣性能好,土質肥沃,土層厚,土壤濕潤,理化性質好,適宜栽種:包穀、水稻、大麥、小麥、豆類、薯類等糧食作物;適宜種植:核桃、茶葉、烤煙、蘋果、花椒等經濟林木;能適宜栽種:華山松、雲南松、紅豆杉、旱冬瓜等植物;適宜種植:天麻、半夏、續斷、重樓等多種藥材。
(圖)文物廟宇
團結的苗族約於清末、民國初才由貴州等地幾次搬遷,於1948年從大栗樹搬遷到團結定居,分係為“青苗”。2006年底人口有178人。
團結彝族鄉——明洪武年為箭桿場,清康熙二年(1663年)改屬雲龍州,稱箭桿里。民國三年(1914年)屬雲龍縣第一區。民國19年(1930年)屬第二區。民國28年(1939年)改為福里鄉。1949年改為金蓮分區。1958年改為團結公社,下屬12個大隊。1984年改為團結區,下屬10個小鄉,其中有5個彝族鄉。1998年撤銷團結區設立團結彝族鄉和關坪鄉。團結彝族鄉轄原團結區所屬新宅、團結、河南、河東、豐收五個小鄉的行政區域。
(圖)聶蘇支打歌
聶蘇人善於接受外來文化的影響,除在服飾方面保留著本民族特色外,信仰、喪葬、婚姻、居住等基本與當地白族雷同,吹奏鎖吶,唱白曲唱漢調,通霄達旦歡樂已與其它民族同融。
苗族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能歌善舞。民歌的內容豐富,有喜事歌、喪事歌、迎親歌、送別歌、祝酒歌、請茶歌、情歌等。蘆笙和直蕭是苗族最喜愛的民族樂器,在歡快的樂器伴奏下,男女老少都能合拍起舞。
2006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2445萬元,比上年增加55萬元,農民純收入144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36元,比上年增長69元。經濟收入以農業、林業、牧業、烤煙為主,其中農業收入1068萬元,佔總收入的43.7%;林業收入870萬元,佔總收入的35.6%;畜牧業收入250萬元,佔總收入的10.2%;其他各項收入257萬元,佔總收入的10.5%。
耕地面積978公頃,其中水田111公頃、水澆地143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4520噸,人均佔有糧450千克。年末大小牲畜存欄41847頭(只),年內出欄31057頭(只)。
有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140戶,正式註冊登記企業5戶,其中工業3個,企業從業人員26人,營業收入380多萬元,年內企業實繳稅金9萬元。有一個核桃油廠,年內生產核桃油2萬千克,青刺果油3000千克,總收入70萬元。
(圖)泡核桃
主要特色產品:泡核桃,品種主要有大泡、小泡、桐子果、圓波羅等。全鄉核桃種植有5.2萬畝,50多萬株,2007年產量500多噸,產值850多萬元。產量正逐年增加。花椒,年產量8萬多公斤;松子,年產量4萬多公斤;木材、藥材、茶葉、雲豆、菌類等具有豐富的林種和林產品。全鄉每年種植烤煙3200畝,產值400多萬元,畜產品是團結鄉的一大特色,有牛、馬、豬、羊、家禽,高產畜牧業。肉產量100多噸,禽蛋產量58噸。
(圖)黃金公路
五通情況:全鄉5個行政村,通路、通電、通水、通電話、通電視率100%,自然村通路率41%,通電率92%,通水率44%,通無線電話率100%,移動信號覆蓋率81%,通電視信號覆蓋率100%。
能源建設:全鄉建沼氣池1084口,佔總戶數的38%、完成“一池三改”72戶,佔全鄉總戶數的2.5%,安裝太陽能28戶,佔全鄉戶數的0.9%。
集貿市場:全鄉建有一個集貿市場,每逢星期一,周邊的四縣七鄉群眾來趕集;建有一個農貿集市,有34個攤位,有李剛、字紅軍等5個百貨店和商品店,建有一個畜牧市場,佔地面積8.9畝。
鎮區街道情況:鄉政府所在地施家村主要有2條街道,老街和新街道路硬化率100%,均設置有排水溝,安裝有路燈14盞,種有行道樹88株。
環衛設施:全鄉建有3個公廁,1個垃圾受集點。2007年各級對我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320萬元資金。
(圖)法制教育
全鄉文化站1個,藏書、圖書流通4200冊,村級黨員活動室5個、村文化活動室2個,有線電視覆蓋率13.2%。
全鄉有各類職稱科技人員的數量及比例:林業技術人員:工程師1人,助理工程師4人,技術員3人。農業技術人員:農藝師1人,工程師1人,經濟師1人,助理經濟1人,技術員1人。畜牧技術人員:獸醫師2人,助理獸醫師1人,技術員1人。水利技術員人員:工程師2人。中職,初職比為3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