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漢語詞語

徠漢語詞語,拼音為cháo dài,正統朝代,當代通常指作為一個朝代的統治政權被民眾及後世所認可的程度,包括正史的評價。一般僅限於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的朝代。當前史學界普遍認為中國的正統朝代包括: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秦朝-西漢-東漢-曹魏-西晉-東晉-北魏-南朝-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正統由來


正統多來自亂世,如與中原王朝對峙的少數民族朝代或者外族入侵朝代,如五胡十六國時期,與中原王朝對峙的五胡政權,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正朝代。如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因曹魏承漢並下啟西晉,正史三國志也尊魏為正統,故三國時期的正統就為魏。
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南下與中原王朝對峙,中華大地開始了一個多個政權並立的大分裂時期。至後世編纂晉書時,正統說又引起了人們的爭論。五胡十六國時期,與東晉對峙的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後秦五胡及其他割據政權以載記的形式入晉書,東晉被史書尊為正統。《十六國春秋》和《三十國春秋》為《晉書·載記》提供基本史料之外,也啟發了《晉書·載記》的正統觀。一方面,《十六國春秋》和《三十國春秋》皆以東晉為正統;另一方面,二書都對十六國的地位有所認同,前者不廢其年號,後者稱僭主為王。《晉書·載記》雖未沿襲后兩條書法,但對十六國歷史的認同,是有二書之影響在內的。南北朝對峙,以劉宋、南齊、南梁、陳朝為正統。
唐朝時已然華夷一體、天下為家,寬廣胸襟的唐人多少還是把十六國歷史載入正史之中,撰寫正史《晉書》更創造性地採用本紀、列傳與載記並列的形式,將十六國時的政權列入了正史而不是對立的霸史,賦予這些少數民族政權適當的歷史地位,儘管仍稱僭偽,其實已經淡化了華夷觀念下的正統意識。顯示出唐人對十六國史較為開明的態度。
從後唐時代開始形成的五代正統觀,是把朱梁排斥在外的,直到後周太祖才宣稱承認朱梁正統。宋人對於五代正統的認識,因應著時代的需要,經歷了一個從肯定到否定的變化過程。北宋前期,宋人對五代的歷史地位總體上傾向於肯定,但在如何看待朱梁的正閏問題上仍然存在著分歧。北宋中葉的儒學復興運動徹底顛覆了五代正統論,以致後來人們連“五代”一名也不肯認同。但南宋以後,十國之一的南唐卻因為某些機緣很受後人看重,甚至被視為五代十國時期天下正朔之所在。傳統的五代史觀很少強調五代諸國的華夷之別,其原因可以歸結為兩點:
其一,在中國人傳統的華夷觀念中,華夷界限通常是文化而不是種族;
其二,五代時期新的外族威脅的出現,促使漢人在心理上和文化上更加認同於入主中原的異族政權。

歷史評價


•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
• 1921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而多數地方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 史記▪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晉書▪ 宋書▪ 南齊書▪ 梁書▪ 陳書▪ 魏書▪ 北齊書▪ 周書▪ 隋書▪ 南史▪ 北史。
•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朝代列表


• 洛陽--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
• 開封--夏、商、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
• 西安--西周、西漢、西魏、北周、隋、唐
• 安陽--夏、商、東魏、北齊
• 商丘--夏、商、南宋
• 南京--東晉、南朝、明
• 北京--元、明、清
• 鄭州--夏、商
• 許昌--東漢、曹魏
• 咸陽--秦
• 大同--北魏
• 杭州-徠-南宋
註:元、清存疑。

相關爭論


儒教經學中的正統概念對史觀以及王朝政權合法性影響巨大。“正統”說,可以遠溯春秋時代孔子的“正名”思想,而後一方面表現在政權興替間的“正統”之爭,一方面也形成史學上的“正統”論辯。三國鼎立時期的正統之爭塵埃未定,游牧民族五胡亂華、南北朝、五代十國、遼金元清是否為中國正統朝代的爭議從來沒有結束過。
異族政權為了昭示自己為正統王朝,也附會儒家的正統標準。比如,石勒“仿春秋列國、漢初諸王,每世稱元,改稱趙王元年。始建社稷,立宗廟,營東西宮”,“朝會常以天子禮樂,饗其群下,威儀冠冕,從容可觀矣”。“又制軒懸之樂,八佾之舞,為金根大輅,黃屋左纛,天子車旗,禮樂備矣。”五胡夷族酋長稱帝后馬上推五德,定行次,以明受命之徵。“趙承晉(金德),金生水,故趙為水德。燕承趙,水生木,故燕為木德。秦承燕,木生火,故秦為火德”。“秦趙及燕,雖非聖明,各正號赤縣,統有中土,郊天祭地,肆類咸秩,明刑制禮,不失舊章。”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後秦等政權,在戎馬倥傯中,都廣修學宮,立太學、小學、郡國學,設博士,祀孔子,行鄉射之禮。“自永嘉之亂,庠序無聞”,十六國政權建立后,留心儒教,以儒者之統來顯示帝王之統。北魏同樣仿照華夏王朝撰郊廟、社稷、朝覲、饗宴之儀。
秦始皇始制乘輿六璽,另以蘭田白玉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成為後世說的傳國璽。以後,每當改朝換代,總要上璽綬於新王朝的統治者,區區數寸之物,竟成為天命正統的象徵和萬世亂階。西晉以後,各政權之間為傳國璽的歸屬進行了激烈地爭奪。漢國劉聰首先從晉懷帝處奪得。漢敗亡,卜泰奉傳國璽降於前趙劉曜,劉曜謂泰曰:“使朕獲此神璽而成帝王者,子也。”石虎克上邽,奪得傳國璽獻於石勒。後趙亂,東晉濮陽太守戴施從冉閔大將軍蔣干處騙得璽,送於建康,東晉南朝相傳。在戴施之前,東晉無傳國璽,被譏為“白版天子”。傳國璽歸東晉后,在北方猶爭奪不息。前秦瓦解,姚萇苻堅交出傳國璽,被苻堅嚴辭拒絕(有人認為該璽為前燕慕容儁假造,燕滅歸秦,秦滅歸慕容永) 。東晉太元十九年(394),東晉雍州刺史郗恢於慕容永處得璽以獻。北齊時,辛術移鎮廣陵,獲傳國璽送鄴(即慕容儁假造的那枚)。在爭奪的同時,假造和謊稱得璽者更是層出不窮。據《古今圖書集成·皇紀典·帝統部》璽印條所引各史統計,自劉淵起兵以來,屈指可數的天子七璽竟變出45枚之多。這種持續地爭奪以及託命假造玉璽的現象,都是在製造一種受命於天的正統王朝的氣氛,樹立自己的正統形象。從梁將陳慶之以“秦皇玉璽今在梁朝”、“正朔相承當在江左”的矜誇,即可看出各政權“以得璽者為正統”的觀念。
大約從興宗時代起,遼國開始以正統相標榜。正統之爭是由遼太宗得自後晉的所謂秦傳國璽引起的。《遼史》卷57《儀衛志三》曰:“會同九年,太宗伐晉,末帝表上傳國寶一、金印三,天子符瑞於是歸遼”。遼、金兩國在接受漢文化之後,都以正統相標榜:遼承晉統,金承宋統,並企圖為其正統論尋找德運的依據。元代曾圍繞宋遼金三史的纂修義例問題展開激烈的正統之辨。明代士人普遍否認遼金正統,紛紛重修《宋史》。《松漠記聞》卷上記述的一個故事更是常為人們津津樂道:“大遼道宗朝,有漢人講《論語》,……至‘夷狄之有君’,疾讀不敢講。則曰:‘上世獯鬻、獫狁,盪無禮法,故謂之夷。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中華,何嫌之有!’卒令講之。”這實際上就是金、元時代人所竭力張揚的“中國而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的華夷觀念。但宋人對此極力反對,歐陽修《新五代史》將遼國打入《四夷附錄》。雖然澶淵之盟規定兩國皇帝以兄弟相稱,但宋人骨子裡始終視遼朝為夷狄之邦,豈能容忍與之“首足並處”?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遼朝遣使賀乾元節,其國書“稱北朝而去契丹號”,宋人認為遼朝“意以自尊大”,亦託辭拒絕。自金代以後,對遼朝的正統性普遍持否定態度。在《大金德運圖說》所列歷代王朝德運圖中,根本就沒有遼朝的位置;同書引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十月二十五日尚書省上奏說:“遼據一偏,宋有中原,是正統在宋。”在明人修成的幾種宋史中,以王洙《宋史質》和柯維騏《宋史新編》影響最大,同時這兩部書也最能代表明人的正統觀念。《宋史質》以遼金入《夷服》,其《敘略》曰:“先王嚴五服之制,所以謹華夷之辨也。元人合遼、金、宋為三史,且以外國名,非制也,茲黜之。”徹底顛覆宋遼金三史的正統體系,自然是明朝士大夫汲汲於心的一件事情。
清朝的建立,與同樣是由外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元朝一樣面臨著夷夏之防以及正統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