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寧港
於雲南省東南部的下轄縣
富寧港壯語名稱為 Sok Ndaw Dinh ,其位於雲南省東南部,南與越南河江省接壤,東部和北部分別與廣西百色右江、西林、田林、那坡、靖西五縣(區)毗鄰,西與文山州的廣南、麻栗坡兩縣相連,地處兩國三省十縣結合部,國道323線貫穿縣境,是雲南通往廣西、廣東等沿海地區的重要門戶。
全縣國土總面積5352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145個村(居)委會,居住著壯、漢、苗、瑤、彝、仡佬六種民族,總人口38.7萬人,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76.4%。這裡曾是鄧小平、張雲逸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立的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97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一類革命老區縣。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土地肥沃、山川秀美、氣候宜人,因盛產八角,被譽為“中國八角之鄉”。
“九五”期間,縣委、縣政府立足自身實際,以加快發展為主題、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出發點,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與時俱進,搶抓機遇,務實創新,開拓進取,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003年,全縣GDP完成101959萬元,比1995年增長1.29倍,年均遞增10.9%;實現工業總產值65486萬元,比1995年增長2.93倍,年均遞增18.68%;鄉鎮企業總產值完成127426萬元,比1995年增長7.3倍,年均遞增30.35%;全縣固定資產投資達26560萬元,比1995年增長4.7倍;糧食總產量達113902噸,比1995年增長31.2%,年均遞增3.46%;完成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達3393萬元,比1995年增長1.49倍,年均遞增12.1%;農民人均純收入861元,比1995年增長132.7%,年均遞增長11.1%。
——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國有企業改革面達100%,激發了企業活力,增強了發展後勁。成立招商引資工作局和政府投資服務中心,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務,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工作機制,積極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2003年直接引進縣外資金3.5億元,同比增長2.5倍。
——產業培育初見成效。把“林、畜、礦、電”作為四大支柱產業進行培育。1995年以來,共完成人工造林58.07萬畝,大力建設八角、熱果和速生豐產林等基地,2003年林業實現產值6094萬元,比1995年增長44.5%;積極引進優良品種,大力推廣牛凍精改良和“三高”母豬養殖,2003年畜牧業實現總產值2.06億元,為農民人均增收288元;堅持走規模化、集約化開採的路子,以金礦為龍頭,帶動煤、鐵、鉛鋅、石灰岩、粘土等礦種開發,2003年礦業完成總產值19533.67萬元,實現稅收1378.24萬元;依託境內豐富的水能資源,大力招商引資發展電力產業,2003年簽約新建電站6個,新增裝機發電量達5.7萬千瓦。
——小城鎮建設穩步推進。以323國道和富(寧)田(蓬)公路沿線為重點,投資26357萬元,實施了縣城舊城改造、新區開發等市政工程項目,建成了一批具有現代氣息和地方特色的商貿、文化、休閑設施,縣城規模比1997年擴大近兩倍,“323”國道和富田公路沿線的歸朝中心集鎮和洞波、田蓬、里達等小集鎮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
——基礎設施日益改善。新增公路200多公里,全縣公路里程達2900多公里,村小組通公路率達76.2%;全縣水利化程度從五年前的27.8%提高到31%,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農村電網改造基本完成,固定電話安裝達2萬門,行動電話超過1.6萬戶,全縣15個鄉(鎮)均開通了國際網際網路,電話普及由1997年每百人0.77部提高到每百人6.4部。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全面實施“科教興縣”戰略,2003年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兩基”縣;加大科普宣傳和科技推廣力度,農業科技含量逐年提高;農村廣播電視網路建設步伐加快,邊境鄉(鎮)電視光纜傳輸工程建設順利,全縣廣播和電視覆蓋率分別達86%和85%;衛生改革不斷深入,地方病和疾病防控體系逐步建立,各種重大傳染病得到有效防治,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一)交通便利。富寧港是雲南走向沿海開放地區的重要門戶,國道323線貫穿縣境,目前,縣城距省會昆明576公里,距廣西北海港670公里、防城港596公里、南昆鐵路百色站170公里。在建的衡(陽)昆(明)高速公路途徑富寧境內,國家重點工程百色水利樞紐工程附屬工程富寧港建設正在規劃之中,兩項工程的建設必將拉近富寧與沿海發達地區的距離。
(二)資源豐富。境內探明和已發現的有金、銻、錳、鐵、煤等20餘種礦種。褐煤儲量1億多噸,居全州首位。有宜林荒山344萬畝、宜牧草山271萬畝,林業、畜牧業發展潛力大,被列為雲南省經濟林、用材林和商品肉牛基地縣。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超過20萬千瓦。全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雨1200毫米,年均日照1764小時,年均氣溫19.3℃,無霜期320餘天,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熱區面積520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65%,適宜種植多種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熱區
富寧港是被國家交通部列為近期建設的16個港口之一,該項目位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剝隘鎮、珠江水系右江上游那馬河及甲村河上,三面環水,西鄰剝隘新鎮。它作為右江通道、珠江第一港,是雲南省的第一大港,既是雲南出海通道中重要的樞紐港,又是連接中國與東盟各國以及中西部之間最直接的重要紐帶港口。它的建設,對於促進文山乃至全省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脫貧致富,構建沿江產業經濟帶,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和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都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富寧港工程建設總投資12.3億元,將新建500噸級客運泊位兩個,1000噸級集裝箱泊位6個,1000噸級件雜貨泊位11個,1000噸級散貨泊位兩個,滿足近期吞吐量280萬噸,30萬人次,遠期吞吐量560萬噸,60萬人次的需要。
與此同時,過船設施建設進展也在加快。目前,右江-珠江水運通道我省富寧港以下廣西百色下游高等級渠化工作也快速推進,右江百色下游4個梯級樞紐中的那吉、金雞樞紐已建成;預計到2012年,右江百色下游的2×1000噸級梯級渠化航道將全線建成貫通,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百色樞紐過船設施的全部建成,雲南省的物資就可以在富寧港就近下水,出兩廣、達港澳。
2010年12月19日,在富寧港建設施工現場看到,50多輛大型卡車來回運送著沙石,岸邊40噸級的浮吊船正在抓緊安裝,遠處的客運大樓初具規模……一幅恢宏的航運大樞紐藍圖正變為現實。
據富寧港工程建設項目部經理羅勛介紹,正在安裝的長40米、寬18米、型深3米、造價1500萬元的40噸級浮吊船,將成為雲南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浮吊船。截至11月底,富寧港一期工程累計完成土石開挖121.9萬立方米,回填100.7萬立方米;客運泊位完成全部梯踏步的製作、客運大樓和變電房基礎工程及二層板面的澆築等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3億多元,預計將在2011年3月底完成實體工程。建成后的富寧港將成為“雲南第一大港”、“珠江第一港”。
雲南省文山州在建的富寧港,是交通部近期建設的珠江腹地9個重點港口之一,同時也是計劃中的“雲南第一大港”,肩負雲南向東通江達海、直抵粵港的重任。目前,項目一期工程已完成80%的整體工程,預計2013年底將全面建成完工。項目建設包括新建客運、集裝箱、件雜貨、散貨在內的4個港區。其中,港口計劃建500噸級客運泊位2個,1000噸級集裝箱泊位6 個,1000噸級件雜貨泊位11個,1000噸級散貨泊位2個。滿足近期吞吐量280萬噸、30萬人次,遠期吞吐量560萬噸、60萬人次的需要。工程建設總投資12億元。2008年10月啟動建設的一期工程,將建設1個500噸級客運泊位和1個1000噸級多功能泊位及相關的生產生活設施,總投資1.8 億元。富寧港是雲南東向珠三角地區開放的唯一一個水運港口,與珠江黃金水道相連,可為腹地提供一條低碳環保、運價低、投資省、運能大的水運通道。對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興邊富民及經濟社會建設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