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茂山衛村的結果 展開

茂山衛村

河北省保定市安國市南婁底轄村

茂山衛村為一地名,是一個自然村。其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安國市南婁底鄉。村裡有人口4000多人1998年統計有3800人人均耕地1.4畝,總土地7000畝左右。村裡以出產藥材、果木、糧食為主。

歷史沿革


茂山衛村為一地名,是一個自然村。其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安國市南婁底鄉。
茂山衛--村級姓氏全國之冠
一個被歷史遺忘的村落
華北平原有一個叫做茂山衛的村落,它地處滹沱河北約五六里地,是河北保定、石家莊衡水三個地區斜三角交匯之處:南三五里地的棗營村,隸屬石家莊深澤縣管轄,南邊兩三里地的楊各庄村,隸屬衡水安平縣轄區。
據傳:這個村莊早在清朝中期以前曾是滹沱河的主流河道,兩岸樹木成行,野地花草叢生,景緻宜人;河邊的西側有一個二三十米的泊口,河水順勢而流,形成一個幾百米月芽型的淺灘。由於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自然條件,一支軍轉民的兵營搬遷到這裡安營紮寨,有史為證:茂山衛村董家族家譜記載,“始祖董清,永樂二年(距今608年),山東省青州府南關肌都縣南關移居直隸易州(今河北易縣)茂山衛營,受制保定府衛上坡,兵守督師,吃糧當軍為生,曆數世矣越至。雍正五年裁衛(裁軍)歸順祁陽人(今河北安國,原縣名為祁陽、后祁州,簡為祁陽人).
從董家的家普可以看出:茂山衛本身的名字就是部隊的番號。對應之下,保定的史志也這樣寫道:“茂山衛:永樂七年(1409)置茂山衛於保定府,景泰元年(1450)徙治易州。”同時史志還有這樣的記載:“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對抗建文帝。第二年四月,保定知府雒僉降燕王。此後,保定成了朱棣南下奪取政權的主要軍事基地。1403年,朱棣稱帝,定都北京。北平行都司複名大寧都司,移駐保定,轄前、后、中、左、右五衛和紫荊關、茂山衛,其常駐保定的軍馬約數萬,成為保衛北京的專門駐兵之地。”雖然兩者的描述在時間上有所差異,但茂山衛其乃軍隊的屬性卻無可非議。
同時,看看這個村的姓氏也可一目了然:村裡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都知道,解放初期,姓氏一共擁有47個,至今還保留著30多個,這個數字在全國農村為之罕見,當定村級姓氏之最!可見當時軍隊的人們是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同時,村裡以及周邊村鎮五六十歲以上的人都知道,因為這裡是個兵營,大家稱呼這個村不稱其茂山衛這個部隊的番號,要問你去哪裡,簡單回答就是去“營”里,因為原來就叫茂山衛營。只是解放以後才把“營”字去掉,改為茂山衛村。現今的人們因為不懂這段歷史,所以就不稱呼“營”里二字了。不過,傳說中這個村原始部落只有三戶人家,當時還沒有村名。這三戶人家的姓氏到底是那幾家,有的說是姓馬的,姓李的,姓張的:有的說是其他姓的,至今始無考證。
茂山衛營的鄉親們,振奮起來吧!請不要遺忘我們的祖人曾是戎幾生的強者,要用揮戈鞭馬的勇氣,勇往直前的精神,戰勝腐朽的思想,換髮腦中的春雷,為振興茂山衛營的發展,放發茂山衛營的光輝,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吧!
向茂山衛營的父老鄉親們致以崇高的敬禮!
茂山衛村
茂山衛村

地理環境


河北省保定市安國市南婁底鄉茂山衛村。區號:0312

人口民族


村裡有人口4000多人{1998年統計有3800人}人均耕地1.4畝,總土地7000畝左右。
姓氏:董馬蘭徐孟,張王李狄賀,陳袁姚高楊,葛宋郭顏刁……等31個姓。

經濟


村裡以藥材、果木、糧食為主
藥材:沙參紫菀木香地黃白芷山藥、紫花、地丁、菊花、黃芪、防風……茂山衛屬中國葯都安國管轄,素有”草到安國方成藥,葯經祁州始生香”的美譽
果木:蘋果、梨、山楂、桃、葡萄柿子大棗……勤勞的村民在滹沱河遺址上栽1000多畝果樹,現有果樹2500畝左右,產出的水果銷往全國及周邊國家
糧食:小麥玉米……

文化


茂山衛精神:舊茂山衛營有千年的建村史,
如今的茂山衛村{喜接八方賓朋來,歡迎四海投資人。}【以酒交天下】
精神:行孝、仗義、包容、大氣
茂山衛村
茂山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