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9條詞條名為蘋果的結果 展開
蘋果
薔薇科蘋果屬植物
蘋果,中藥材名。本品為薔薇科植物蘋果的果實。9~10月間,果熟時採收。功能主治為:生津,潤肺,除煩,解署,開胃,醒酒。①《千金食治》:益心氣。②孟詵:主補中焦諸不足氣,和脾;卒患食后氣不通,生搗汁服之。③《飲膳正要》;止渴生津。④《滇甫本草》:燉膏食之生津。⑤《滇南本草圖說》:治脾虛火盛,補中益氣。同酒食治筋骨疼痛。搽瘡紅暈可散。⑥《醫林纂要》:止渴,除煩,解暑,去瘀。⑦《隨息居飲食譜》:潤肺悅心,生津開胃,醒酒。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蘋果的果實。9~10月間,果熟時採收。
甘,涼。
①《別錄》:味苦,寒。
②《千金食治》:味酸苦,寒,澀,無毒。
③《隨息居飲食譜》:甘,涼。
落葉喬木,高達15米。幼枝有絨毛,芽有短柔毛。葉廣橢圓形至橢圓形,或卵形,長4.5~10厘米,寬3~5.5厘米,先端稍尖,基部闊楔形,邊緣具圓鈍鋸齒,幼葉兩面有短柔毛;葉柄長1.5~3厘米,有短柔毛。傘房花序有花3~7朵;花白色而帶紅暈;花粳長1~2.5厘米;萼宿存,裂片三角狀披針形,較萼筒長,花梗與萼都有絨毛;花瓣5枚,倒卵形;雄蕊多數;子房下位,花柱5,下半部有短柔毛。梨果扁球形,通常約7厘米,頂部及基部皆凹陷。花期4月。果期8~10月。我國古代栽培的中國蘋果,為上述植物的變種,其質綿,味甜帶酸,不耐貯藏,俗呼綿蘋果,即古代所謂柰。該種在我國西北及河北、雲南等地均有栽培。
原產歐洲及中亞。現我國東北、華北。華東等地廣為栽培。
為耐寒喜光果樹,要求年平均溫度6-7℃以上,北緯35deg;-37deg;的西北黃土高原,最適的海拔高度在800-1200m之間。要求土層深厚的土壤。土層不到80cm的地區,需深耕改土。深度達0.8-1.0m左右,則不論成土母岩性狀如何均可栽植。地下水位需保持在1.0-1.5m以下。土壤有機質含量要求不低於1%,能保持3%最理想。
用種子、嫁接和無病毒苗木繁殖。
以山定子、林檎、海棠、沙果、蘋果等實生繁殖作為蘋果的砧木。由於掌握了種子砂藏、催芽和播種技術,春播后很快能獲得全苗,且生長整齊,易於管理。砧木播種的方法有點播或條播。嫁接繁殖是蘋果的主要繁殖方法。提早嫁接,爭取6-7月芽接,採用充實的接穗和飽滿的芽,使品種苗當年就有足夠的生長時間。蘋果無病毒苗木的繁殖,用組織培養快速繁殖無病毒的無性系砧木,也可直接從無病毒母本圃直接引進無性系自根砧,培育1年後,從無病毒采穗圃採集優良接穗進行嫁接。栽植密度,短枝型品種和矮化中間砧,半矮化砧栽植的行株距為4m×2m,矮化砧蘋果的行株距為3m×2m。田間管理注意整形修剪,加強土、肥、水管理,並創造蘋果樹能充分授粉的條件。病蟲害防治蘋果腐爛病,為害枝、干樹皮,及時徹底刮除病斑,刮后病斑部塗40%福美砷可濕性粉劑30-50倍液,或腐必清2-5倍液。蘋果爛根病,為害根部,增施有機肥粒,增加根系營養,提高根系抗病力。棉蚜,為害枝條和根部,用2.5%敵殺死3000倍液殺滅。頂梢卷中蛾,為害新梢頂部葉片幼芽和嫩梢。噴殺螟松1000倍液殺死幼蟲。藥劑可用五氯酚鈉250-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澆灌病株。
蘋果腐爛病,為害枝、干樹皮,及時徹底刮除病斑,刮后病斑部塗40%福美砷可濕性粉劑30-50倍液,或腐必清2-5倍液。蘋果爛根病,為害根部,增施有機肥粒,增加根系營養,提高根系抗病力。棉蚜,為害枝條和根部,用2.5%敵殺死3000倍液殺滅。頂梢卷中蛾,為害新梢頂部葉片幼芽和嫩梢。噴殺螟松1000倍液殺死幼蟲。藥劑可用五氯酚鈉250-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澆灌病株。
生津,潤肺,除煩,解署,開胃,醒酒。
①《千金食治》:益心氣。
②孟詵:主補中焦諸不足氣,和脾;卒患食后氣不通,生搗汁服之。
③《飲膳正要》;止渴生津。
④《滇甫本草》:燉膏食之生津。
⑤《滇南本草圖說》:治脾虛火盛,補中益氣。同酒食治筋骨疼痛。搽瘡紅暈可散。
⑥《醫林纂要》:止渴,除煩,解暑,去瘀。
⑦《隨息居飲食譜》:潤肺悅心,生津開胃,醒酒。
本品為梨形或扁球形,青色、黃色或紅色,直徑5-10cm,或更大,頂部及基部均凹陷;外皮薄,革質、果肉肉質,內果皮堅韌,分為5室,每室有種子2枚。氣清香,味甜、微酸。
內服:生食、搗汁或熬膏。外用:搗汁塗。
除去果膠之蘋果注射液,給家兔(正常的或先給胰島素的)靜脈注射時,能升高血糖,作用較其中所含之葡萄糖所引起者為強,其利尿效果為後者的2~3倍。它還能使離體兔腸之異常運動(以阿托品、乙醯膽鹼、鎂鹽或鋇鹽引起過度興奮或過度抑制)正常化,輕度阻止脫氧皮質酮對大鼠之升高血壓作用。
《別錄》:多食令人臚脹,病人尤甚。
蘋果主要含碳水化物,其中大部分是糖,隨品種而異,蔗糖約4%,還原糖6~9%。未成熱果實含澱粉,隨著果實的成熟而消失。含酸約0.5%,主要為蘋果酸,此外尚含奎寧酸、檸檬酸、酒石酸。芳香成分中醇類含92%,羰類化合物6%,此外尚有酯及酸。
1.《滇南本草》:蘋果燉膏名玉容丹,通五臟六腑,走十二經絡,調營衛而通神明,解瘟疫而止寒熱。
2.《千金・食治》:益心氣。
3.孟詵:主補中焦諸不足氣,和脾;卒患食后氣不通,生搗汁服之。
4.《飲膳正要》:止渴生津。
5.《滇南本草》:燉膏食之生津。
6.《滇南本草圖說》:治脾虛火盛,補中益氣。同酒食治筋骨疼痛。搽瘡紅暈可散。
7.《醫林纂要》:止渴,除煩,解暑,去瘀。
8.《隨息居飲食譜》:潤肺悅心,生津開胃,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