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果節

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節日

望果節,是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節日,望果節的日程都以鄉為單位,根據當地的農作物成熟情況由鄉民集體議定。

相傳早在公元5世紀末,藏王布德貢堅為確保糧食豐收向雍仲本教佛祖請教。佛祖施旨,讓農民繞田轉圈,由手捧香爐、高舉幡桿的人作前導,由高舉纏繞哈達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領路,領著持青稞穗或麥穗的本村鄉民繞地頭數圈后,把各種穀穗插在糧倉和神龕上,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後吃豐盛的野餐。節日一過,緊張的秋收勞作也就正式開始了。歡度祈盼豐收的“望果節”,是辛勞了大半年後藏區農耕者們的最大喜悅。藏語“望果節”中的“望”,意為“田地”,“果”為“轉圓圈”,“望果節”即:圍繞豐收田野的歌舞。

2014年11月11日,望果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節日簡介


節徠日相關活動
節徠日相關活動
“望果”是藏語譯音,意為“繞地頭轉圈”。藏語“望”指農日,“果”即轉圈的意思、“望果”節可譯為“在田地邊上轉圈的日子”。
望果節已有1500多年歷史,是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傳統節日,流行於西藏自治區的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時間在每年藏曆七、八月間,具體日期隨各地農事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在青稞黃熟以後、開鐮收割的前兩三天舉行,歷時一至三天。所以,望果節的日程都以鄉為單位,根據當地的農作物成熟情況由鄉民集體議定。

歷史淵源


望果節
望果節
兩千多年前,望果節流行於西藏的雅礱一帶,是大地崇拜儀式,土地神祭祀的慶典。
公元5世紀末,雅礱地區已經興修水渠,開始使用木犁耕地,農業生產比較發達。為了確保糧食豐收,藏王布德貢傑便向笨都都主請求賜以教旨,教主根據雍仲本教義,教農人繞田地轉圈,求“天”保豐收,這就是“望果節”的雛形。但這個時期,望果節還不是一個正式的節日,而是開鐮收割前的一種活動。
公元8世紀後期,西藏進入以寧瑪派為代表的印度佛教興盛時期,望果節也帶上了寧瑪教派的色彩。
公元14世紀,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來到西藏,通過整頓西藏各教派,格魯教成了西藏的主要教派,居統治地位。這時望果節便滲進更多的格魯派的色彩。這時的望果節已成為傳統節日,娛樂活動內容比過去更豐富,增加了賽馬、射箭、唱藏戲等。后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逐漸演變成傳統的慶祝豐收的節日。

當地習俗


節日遊行

體育文娛活動
體育文娛活動
節日的第一天早晨,當陽光撒滿金黃麥田的時候,農民們手持麥穗圍著農田轉圈遊行,最前邊是由喇嘛和老農組成的儀仗隊,高舉佛像,背著經書,吹著佛號,感謝上天給人們帶來了風調雨順的好年成。對辛勤耕耘的農民來說,眼看著即將收割的莊稼,呼吸著麥田飄來的清香,都為此感到欣喜陶醉,悠悠唱起古老的豐收歌謠。

文娛活動

轉完麥田以後,照例要在廣場上舉行群眾性文娛體育活動,其中有藏戲、歌舞、跑馬、射箭、拔河等,相互競爭技藝,情緒十分熱烈。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充足的酒食,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或者在廣場四周的草場上野餐,或者在村子里邀集親朋好友宴飲。青年男女喜歡在晚上圍著篝火跳舞,對歌調情,直到深夜。有的地方,望果節要持續三、四天,安排的文體活動根據節期的長短或繁或簡,較遠的農民夜裡就住在臨時搭起的帳篷里,吃喝玩樂,盡興方歸。

崗堆特色

在西藏,參加過不少地方的望果節,覺得它們的內容大同小異,但其中最有意思的還屬山南貢嘎縣崗堆鎮的望果節。按當地的習俗,望果節轉田祭神的時候,每家出一人。村民們會從四面八方陸續來到村頭寺廟旁的空地上。老年人在此時顯得比年輕人還要風光一些,因為她們大多是能歌善舞的高手,一般是節日的慶典還沒開始,她們就舞上了。

宗教儀式

轉田的群眾集中在寺廟前的香爐旁,這時“拉啦”(民間咒師)一般就已經開始在進行活動前的宗教儀式了。就要出發時,村民們按各村的排序開始轉寺廟、煨桑(燒香)等,舉行一系列的宗教儀式,寺廟前的廣場上顯得既莊重又熱鬧。這時會有村民提著青稞酒向轉田的人們一一敬酒,以示美好的祝願,讓氣氛變得好似出征前為將士們壯行一般。喜好喝酒的人這時會從自己的衣襟裡面掏出酒碗,三口一杯之後,方才被允許通過。轉田的隊伍前打頭的一般是兩個村姑打扮得“拉姆”(即仙女),以示天仙下凡同慶豐收。婦女們沒有帶酒碗的習慣,這時她們只好以手當碗捧酒喝,這也是西藏酒文化中一個有趣的現象。

轉田祭神

節日活動
節日活動
望果節轉田祭神的隊伍終於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人們搖動著手中的彩箭(用於招來吉祥,祈望福運降臨),像一條遊動的長龍向村外走去。這個村子共有280多戶人家,每家雖然只抽出一人參加轉田,但隊伍看去就已經非常壯觀了。人們一邊走一邊不停地停下來高呼:“恰古修……央古修……”(即招財引福的意思)。轉田是圍繞全村田園轉上一圈,轉到每一塊農田前都要煨桑燒香,舉行祭祀活動。祭完神后,能歌善舞的婦女們總是要高歌起舞,以此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這也是祭神活動的內容之一,表達與神同樂的感情。

喜慶氣氛

望果節慶祝
望果節慶祝
凡是轉田隊伍經過的地方,就必定是一片桑煙繚繞的景象,此時,不管是在田間勞動的還是正在做著其它事情的人,都會停下手中的活計,面對轉田的隊伍高喊:“恰古修……央古修……”似乎此時此刻,整個世界都沉浸在招財引福的喜慶氣氛中。愛美的婦女們不時地還要在路邊采些油菜花、青稞穗、蕎麥花等,與吉祥彩箭一起握在手中,以此表達豐收到來時的喜悅心情。

祭祀儀式

按傳統習俗,轉田隊伍每到一個鄉神殿或山神殿前都要舉行祭祀儀式。一路祝福,一路歡歌,此刻鄉村的田園處處洋溢著歡快和祥和的氛圍。時近黃昏,轉田的隊伍回到了村邊,但這還沒結束,他們還要繞村子轉一圈。這時候,我們看到,遠處一戶人家的屋頂上,一位老阿媽此時正一手端著糌粑,一手拿著“達達”(吉祥彩箭),朝著轉田隊伍的方向不停地搖動著,表示招財引福。按習俗,這時凡是轉田隊伍經過的人家,都要有一人在屋頂上迎接,其意也是迎接福氣。
最後,隊伍回到了出發地,村頭寺廟旁,舉行最後的宗教儀式。彼時鼓樂齊鳴,糌粑飛揚,在無比歡快的氣氛中,為期一天的望果節才圓滿地落下了帷幕。

節日特色


節日舞蹈

望果節
望果節
伴隨著激烈的鼓聲,一位頭戴畫有星辰的藍色藏戲面具、身著五彩藏袍的老者首先登場亮相。他肩上斜挎銅鈴和寶劍,手持纏白色哈達被稱為“達達”的神杖,踩踏著鼓樂節奏向場院中心舞來。這位崇高的神靈代言人站定位置后便開始揮動神杖,承擔起指揮娛神舞蹈的職責。在老者的一個手勢之下,四周早已待命即舞的8名鼓手,便大步流星地向場地中心疾鼓而來。這些百里挑一的剽悍男子,棗紅色臉堂配上盤在頭頂夾雜著殷紅絲線的油黑髮辮,更顯示出神采奕奕的陽剛之氣。他們身披五彩短披肩,腳蹬紅黑間色高腰藏靴,腰旁橫挎直徑約60厘米繪有五彩花紋的大鼓、雙手各持馬蹄槌,在邊擊鼓邊雙腳不停地跳躍下,進行著快速而靈巧的隊形變化。他們忽而組成圓圈旋轉飛舞,忽而排成兩隊穿梭馳騁,以隊形的多變來渲染氣氛,用舞者的颯爽英姿體現不同舞段的內容。
日喀則《大鼓舞》首先以熱烈的圓圈舞隊形,來呈現人們和諧而穩定的生活情景。轉而在大鼓的快板節奏下,鼓手們以相互穿梭、跑動的隊形變化,表現好男兒搏擊沙場、英勇抗敵,直至凱旋歸來的征戰過程。無論是音樂還是舞蹈,沒有強弱起伏的變化,就沒有對比和高潮。在剛才一段振奮人心的鼓舞之後,接下來便進入了一段抒情的慢板。剛才還是剽悍、英武的勇士,頃刻間竟又文靜得好似閨房綉娘。隨著神杖“達達”的搖動,鼓手們的舞步也在悠揚的鼓樂聲中轉入了表現技藝精湛、儀態萬方的“四人小場子”表演,再次回復到人們對和平家園的讚美與嚮往之中。
在震耳欲聾的隆隆鼓樂和滿目翩躚的舞姿之中,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前些日曾見到過的場面。那是位於雅魯藏布江北岸桑耶寺中,金城公主殿的巨幅壁畫《桑耶寺落成慶典圖》中的《大鼓舞》。這幅我在任何寺院都不曾見到的唐代壁畫,畫面以桑耶寺為中心,四周分別圍繞慶典活動不同內容的小幅畫面。小畫面之間,畫匠採用以參加盛典的成行人群為分割線,既節約了畫面空間,又均衡而自然地安排了眾多的僧人和賓客,充分顯示了畫面布局與構思的巧妙。在一幅幅不同的畫面中,有前來致賀的各國使節正在一一交送禮品;有觀禮台上服飾華貴艷麗情態各異的王公貴戚、文武百官和各路嘉賓;有忙於後庭準備宴享的烹調庖廚。啊!還有使我們興奮不已的是多幅畫面中,不但有頭戴羊皮白面具的早期藏戲藝人在舞刀弄槍、有表現氂牛相鬥的精彩節目《西容仲孜》 ,還有揮動鼓槌、旋轉擊鼓作舞的《大鼓舞》場面。這些精美畫面幅幅新穎別緻、各具風采,而整體看去,若干幅小畫面又拼合為整體的慶賀場面,內容廣博而毫無繁瑣、雜亂之感。《桑耶寺落成慶典圖》場面之豐富、構圖之奇巧、畫技之精湛,可謂是舉世無雙、無與倫比的繪畫珍品。
在這距今1500年前的《大鼓舞》畫面中,鼓手們也是個個身著彩條服,手持馬蹄形鼓槌,圍圓圈擂腰間圓鼓舞之蹈之。除鼓面略小外,其姿態與今日司馬、望堆鄉的《日喀則大鼓舞》簡直是同出一轍,只是《大鼓舞》畫面中立於鼓手旁側、頭戴白色羊皮面具的領舞者,持弓箭指揮鼓舞而已。

節日氣氛

節日活動
節日活動
望果節是西藏農村最熱鬧的節日之一,沒有固定的日子,一般於秋收前擇吉日舉行,歷時1-3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這天人們會穿上古代武士的服裝,請出了吉祥的神靈開始了在本村土地上的繞行,農民們世世代代以這種古老的方式祈求神靈保佑,糧食豐收。轉田地是萬果節最主要的形式,浩浩蕩蕩的隊伍穿行在房舍土地間,融會在一片碧綠與金黃的色調中,構織出一副瑰麗的高原風情圖。全村老少彙集村頭,獻上一杯濃香的青稞酒,迎接轉田地的勇士凱旋歸來。
最初的“望果”活動是一種祭祀神靈以祈禱豐收的儀式。后逐漸增加諸如賽馬、射箭、歌舞、藏戲等民間活動。辛勤了一年的農人們都希望在節日里玩個痛快,他們跑馬射箭、徹夜狂歡。在歌與舞的旋律中盡情享受節日的快樂。節日一過,緊張的秋收便開始了。

節日演變


望果節活動
望果節活動
唐代金城公主殿壁畫所反映的情景至今已愈千載,在漫長歲月中,藏傳佛教的興起與演變、黃教教派勢力的上升和人們在祭祀中達到娛神與娛人雙重目的的前提下,民間舞蹈被賦予了宗教色彩並融入祭祀禮儀而發生了在形式和功能上的變化。各民族的“鼓舞”,多來自於古代軍中鼓樂。駐防邊寨的將士,戰時以擂鼓助軍威、增士氣,平日以習奏鼓樂增補生活情趣。屯兵人員的更替,使軍中鼓樂逐漸進入民間,並得到發展而成為“鼓樂”和“鼓舞”一代代流傳下來。從壁畫《大鼓舞》領舞者所持道具分析,可得出兩種推論:
一、畫面中的《大鼓舞》,是在表現藏戲中的軍中樂舞;二、當時的《大鼓舞》,無論存在於軍中還是流傳於民間,其功能還停留在“娛人”階段,領舞者的職能也只限於指揮表演。而今天在日喀則地區司馬、望堆鄉流行,並用於“望果節”慶典禮儀的《日喀則大鼓舞》,已不再是單純的“娛人”表演,它已成為具備既“娛神”又“娛人”兩層功能的舞蹈。同時,領舞者的面具也由早期藏戲的白色羊皮面具換成了後來的藍色面具;手中的弓箭也改為具有溝通神、人功能的通天神杖“達達”。此外,還有不能忽略的:至今領舞者腰間懸掛的寶劍並非一般飾物,而應是大鼓舞曾為“征戰鼓舞”屬性的遺存。由此可見,“鼓舞”最初領舞者的人格屬性和職能,已從“普通人”變化為祀神、娛神的神職人員“巫師”;而“巫師”通過神杖“達達”,將《日喀則大鼓舞》從民間鼓舞轉變成為了祭祀性鼓舞。
經過了解和調查,西藏《大鼓舞》所使用的鼓一般都為中等大鼓,同於西藏多數寺廟壁畫中的大鼓形態。而只有日喀則地區司馬、望堆鄉獨此一處的《大鼓舞》所使用的鼓形最大,舞蹈動態也最為豪放、粗獷。能看到具有鮮明特色的《日喀則大鼓舞》,使我們一行深感后藏之行的福分不淺。
帶有祭祀氛圍的《日喀則大鼓舞》之後,開始了純屬娛人的“六弦琴彈唱”和青年男子在琴聲伴奏下的踢踏狂舞,把節日的氣氛推至鼎沸。狂歡氣氛的衝擊,也使我們難以按捺,加入人群的歌舞之中,直到炊煙的再次升起,才告別了金色麥海中的鄉村,驅車趕往拉薩,去迎接絕不可錯過的重大節日——“雪頓節”。
西藏林周縣農牧民參加預祝豐收的“望果節”。“望果節”廣泛流行於西藏農區。每年在莊稼黃熟、準備開鐮之前,西藏藏族農民身著節日服裝,手捧預示五穀豐登的“切瑪”(五穀斗)和青稞酒,來到農田載歌載舞,歡慶一年一度預祝豐收的“望果節”。如今的“望果節”已從單純的宗教節日,演變為以賽馬、射箭、歌舞、藏戲、物資交流為內容,文藝、體育、商貿集於一體的節日,極大地豐富了當地藏族農牧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

節日傳承


傳承價值

望果節流傳於中國西南部的西藏,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氣候環境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文風俗,同時也造就了別具一格的民俗藝術文化。作為藏族文化最基層的表現形式,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體現了藏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眾的社會生活面貌,具有鮮明的民俗特徵。

傳承狀況

望果節自形成后就成為一個自控的獨立系統,成為一個活態的生活文化現象,並以相對穩定的狀態代代相承。

保護措施

2017年,西藏自治區群眾藝術館組織人員對拉薩、山南、林芝三地的望果節民俗開展走訪、調研工作。最終,在西藏自治區群眾藝術館(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策劃下,調研小組主要成員索朗完成《望果節》一書。
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西藏自治區群眾藝術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望果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全民慶祝

望果節最早流行於山南農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望果節的藏語意思為“轉地頭”,預祝農業豐收,顆粒歸倉。望果節沒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穀物成熟之際舉行。節日期間,男女老少身著盛裝,男的手持“拉桑達覺”,女的背負經書,手持“打達”(用五彩布條纏在木條上),排隊轉莊稼地,之後進行賽馬、藏戲等表演,或走親戚、逛林卡。熱鬧非凡。
在西藏農村,除了藏曆年外,就屬望果節熱鬧了。7月底的山南,青稞和冬小麥已一片金黃。開鐮之前,各村各鄉都要過望果節:演藏戲、走親戚,到處都是過節的繁忙景象,就連江上的船夫也自動放假去過望果節了。
公路上,男男女女穿著新衣衫,打扮得像過年一樣,五個一幫、七個一群地朝縣城走。老年人和小孩子都坐在四輪馬車上面,樂呵呵地;姑娘們與小夥子們,喜歡結伴而行,他們或背著青稞酒,或提著酥油茶,還有拎著菜盒子的,這都是為當天中午進行豐盛野餐準備的。
貢嘎縣中學的大操場里,藏戲檯子早兩天就搭好了,一個足足有100平方米的大白色帳篷,高高地撐在場子的中央,這顯然是為了給演員們遮雨和擋太陽的。觀眾都自覺地圍在帳篷的外圈,前頭的人井然有序,席地而坐。為了使節日過得愉快,大家自覺地遵守廣場的紀律。來得晚、看不清的人,便爬到樹杈和圍牆上,居高臨下,看個舒服。
對於一年到頭忙個不停的農民來說,過望果節便是放假玩個痛快的好機會。也有的人不願意把時間完全消耗在吃、喝、玩、樂上面,他們便利用假日走親戚、打柴禾、搞副業,或干他們想乾的事情。
在以農牧業經濟為主的西藏,望果節期間,機關放假,幹部們為籌備組織村民的活動,也忙個不停;學校里的學生們也準備了一些文娛節目在節日期間為群眾助興,他們難得有這麼多觀眾看自己的表演,當然要大顯身手;而剛從農民隊伍中脫胎出來的鄉鎮企業的工人,家中十有七八是農民,企業的組織領導也在這個時候為工人們放假,不這樣做似乎逆了民意。所以,望果節在農業區來說,雖是農民的節日,也是全民的節日。

節日祝願

“望果節”是藏族人民預祝農業豐收的節日。“望”,意為“田地”,“果”意為“轉圈”。“望果”從字面上講,就是“轉地頭”。
“望果節”流行於農區。沒有固定日子,一般在穀物成熟之際舉行。約定俗成是在“鳥王”——大雁南飛的季節到來之前過節。各地根據農事的安排,過節的日期各有不同,如拉薩從陽曆開始,節期三五天不等。江孜、日喀則等地則在陽曆七月中旬。過瞭望果節便開始緊張的秋收秋種。

歷史悠久

慶祝節日
慶祝節日
“望果節”已有悠久的歷史。最早流行於雅隆香布(今天的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地帶。據《本教歷演演算法》等資料記載,早在公元5世紀末,即布德貢傑時期,雅隆地區已經興修水渠,使用木犁耕地,農業生產比較發達。這時,為了確保糧食豐收,贊普布德貢傑便向本教師請求賜以教旨,本教師根據本教教義,教農人繞田地轉圈,求“天”保豐收,這就是“望果節”。但這個時期,“望果”還不是一個正式的節日,而是開鐮收割前的一種祀神祈福活動。
西藏最早的“望果”活動,大體是這樣的:開始以村落為單位全體村民出動,繞本村土地轉圈遊行。隊伍最前面,由捧著柱香和高舉幡桿的人引路,接著由本教巫師舉“達達”(繞著哈達的木棒)和羊右腿領隊,意為“收地氣”、求豐收。後面跟著本村手拿青稞和麥穗的鄉民。繞圈之後,把穀物穗插在穀倉或供在祭祀台上,祈求能有好收成。隨後,便進行娛樂活動,內容有角力、斗劍、耍梭標。這些競技式的比賽,主要由大力士們參加,優勝者有獎。最後便是群眾的唱歌跳舞,痛快地玩一天。
以本教教義指導的“望果”活動,一直衍行到8世紀中期,即赤松德贊時期。8世紀後期,是以蓮花教主烏堅白瑪為首的寧瑪教派興盛時期,“望果”活動也帶上了寧瑪教派的色彩。使符念咒是寧瑪派的特點,這時的望果活動便一定要由咒師主持念咒來保佑豐收。14世紀后,格魯教成了西藏的主要教派,居統治地位。這時,“望果”活動便滲進更多的格魯派的色彩,例如,在遊行隊伍前,要舉佛像、背經文。這時的“望果”活動,已成為傳統節日,娛樂活動的內容也比過去有所發展,增加了賽馬、射箭、唱藏戲等內容。

時代變化

和平解放以後,隨著人民群眾文化科學水平的不斷提高,百萬農奴政治上翻身,經濟地位變化,“望果節”的內容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例如,都打著各色彩旗,擎著青稞麥穗,活動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身著新裝的男女老少,抬著用青稞、麥穗搭成的“豐收塔”,舉著標語,敲鑼打鼓,唱著歌曲繞著田邊地頭轉,這天人們不僅賽馬、射箭、唱戲、歌舞,而且還進行豐盛的郊宴。這時候各鄉的農民要邀請城鎮的工人親戚去做客,也邀請縣鄉幹部一起歡樂。望果節不僅是農村預祝豐收的節日,也是加強民族團結,增進城鄉交流,密切工農關係的節日。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3年7月10日,“望果節”在西藏山南地區貢嘎縣吉那鄉舉行,村民們還背著經書舉行轉田祈福活動。
2014年6月18日,“望果節”在西藏山南地區加查縣加查鎮龍巴村舉行。
2016年7月16日,“望果節”在西藏拉薩市林周縣邊交林村農民和鄰村舉行。
2018年7月14日,“望果節”在西藏山南市瓊結縣拉玉鄉強吉村舉行。
2019年12月8日,以“桃龍山水韻,炫彩民族風”為主題的“望果節”開幕式在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桃龍藏族鄉舉行。
2020年8月2日,“望果節”在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桑達村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