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河
烏雲河
烏雲河,黑龍江中游南岸支流。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古稱“烏伊河”、“五音河”。“烏伊”,蒙古語意為“樹林”。發源於小興安嶺北坡烏雲山南麓,因而得名。流經伊春市、遜克縣交界和嘉蔭縣北部,在嘉蔭農場東北端注入黑龍江。全長130公里(一說141公里),河寬35米,水深0.8米,流域面積2461平方公里(一說流域面積2500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為結冰期。
上游為原始森林區,盛產紅松、白樺等木材;1979年在中游建成紅石水電站;下游為農業區,產小麥、大豆、馬鈴薯等。
名片圖:烏雲河嘉蔭縣山口一段
烏雲河烏伊嶺區林區源頭河段
烏雲河烏伊嶺區林區上遊河谷地貌
烏雲河下游嘉蔭縣段
烏雲河,系沼澤濕地型常流河,據上游烏伊嶺區林業局志資料,其年徑流量為3.83億立方米。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為結冰期。
布魯必魯河,發源於烏伊嶺林業局局址西北3公里處437高地,東經129°26′。北緯48°39′。在上游林場附近匯入烏伊河。全長10公里,河寬4米,系常流河。
魯必魯河,發源於建新林場891林班,與布魯必魯河匯合后注入烏伊河,全長16公里。河寬4米,系常流河。
扎克大旗河,為烏雲河支流,發源於大青頂山,東經129°39′,北緯48°51′。上游稱樟子氣河,下游稱扎克大旗河。全長29公里,寬10米。“扎克大旗”為鄂倫春語,意為“柳毛叢生的大溝”;漢語音譯為“樟子氣”,為常流河。
扎克大旗河一支流,發源於東經129°431′,北緯48°50′,全長13公里。河寬3米,水深隊5米,為常流河。
扎克大旗河二支流,發源於東經129°40′,北緯48°48′,全長12公里。河寬4米,水深0.4米,為常流河。
扎克大旗河三支流,發源於東經129°39′北緯48°45′。全長20公里,河寬10米,系常流河。
樟子氣河 樟子氣河發源於大青頂山,系扎克大旗河上游一段。長14公里,河寬6米,系常流河。
安全河,發源於移山林場正西方464高地,東經129°31′,北緯48°46′。全長5公里,河寬l米,為樟子氣河的小支流。
頂峰河,發源於小興安嶺分水嶺上,東經 129°29′,北緯48°36′。全長5公里,河寬 1米,注入魯必魯河。為季節性河流。
三垮子河,發源於阿廷河、翠峰、新生3個林場交界處547.4米高地,在美峰林場場址與烏伊河匯合成烏雲河。全長24公里,河寬8米,在1981年地名普查時改為美峰河,系常流河。
美林河,發源於岩泉山東南方3公里處493高地,東經129°15′,北緯48°45′。全長11公里,河寬4米,水深0.4米,匯入美峰河,為常流河。美林河別名“翠峰河”,原名“薩洛奧列河”。原名系鄂倫春語,意為“河邊有條過嶺的小道”,該河中游有兩條支流,每條支流各長4公里。
沙羅里河,發源於桔源林場場址東北方2.7公里處526高地和521高地中間,東經129°20′,北緯48°44′。全長13公里,河寬10米,匯入美峰河,為常流河。“沙羅里河”原名“布爾必拉罕河”,系鄂倫春語,意為“河兩岸柳毛叢生”。
阿喬塔拉其河,別名荒草河。發源於特克斯和山東南麓,東經129°18′,北緯48°49′。全長8公里,河寬2米,流入美峰河,系常流河。“阿喬”鄂倫春語為“下達”的意思,“塔拉”為“鹼場”的意思。
薩洛奧塔拉其河,發源於特克斯和山南麓,東經129°12′,北緯48°51′。全長9公里,河寬3米,流入美峰河,系常流河。
德洛古塔拉其河,發源於特克斯和山南麓,東經129°51′,北緯48°50′。全長12公里,河寬3米,流入美峰河,系常流河。
上遊河,發源於上游、桔源、翠峰三林場交界處,東經129°23′,北緯48°41′。全長7公里,河寬6米,在上游林場附近匯入布魯必魯河,系常流河。
北伊支流河,發源於五旗子大崗,東經129°37′,北緯49°00′。全長21公里,河寬6米,水深1.7米,匯入烏伊河,系常流河。
北阿爾干西米干河,發源於福民林場393·6米高地,東經129°23′,北緯49°03′。是嘉蔭縣和遜克縣行政區的界河。全長31公里,河寬6米,匯入烏雲河,系常流河。
南阿爾於西米平河,發源於美峰與福民兩林場交界線上452.8高地,全長9公里,河寬3米,匯入西米干河,系常流河。
西米干河,發源於阿廷河與福民兩林場交界線上409高地,全長28公里;河寬10米,匯入烏雲河,系常流河。
福民河,發源於福民林場施業區與遜克縣交界線上397米高地,全長16公里,河寬6米,匯入北阿爾於西米干河,系常流河。
大阿申其河,發源於翠峰林場395高地,東經129°27′,北緯48°52′。全長15.5公里,河寬3米,匯入烏雲河。河兩岸多魚鱗松,鄂倫春語稱為“阿申其”,因此得名,系季節性河流。
小阿申其河,發源於翠峰林場395高地,東經129°27′,北緯48°52′。全長7公里,河寬3米,匯入烏雲河,系季節性河流。
沙阿其河,發源於特克斯和山東麓,東經129°31′,北緯48°52′。全長17公里,河寬5米,匯入烏雲河,系常流河。
清茶館河,烏雲河右支,為場內河,全長21公里,流域面積123.1平方公里,流量小,河水以降水為主。砂礫石底,遇少雨季節常形成地下潛流,地表枯乾,冬季常凍透河底。
上游烏伊嶺區是伊春林區的新興衛星城鎮,在這塊316 244公頃美麗富饒的土地上,森林資源豐富,幼壯林後備資源得天獨厚,興安落葉松母樹林在省內名列榜首,數百種飛禽走獸棲息繁衍在萬頃林海中。地下蘊藏著黃金、水晶、瑪瑙等多種礦藏。烏伊嶺區(局)中政企合一的縣團級單位,全區山上林場和辦事處實行政企合一體制。行政區劃有:烏伊嶺鎮、桔源林場、東克林經營林場、上游林場、美峰林場、翠峰林場、福民林場、阿廷河經營林場、建新林場、移山林場、林海林場、前衛種子林經營林場、永勝經營所等單位。
下游是嘉蔭農場。1964年3月組建,9月10日國務院批複農墾部“為了 建設邊疆,鞏固國防,同意建立國營嘉蔭農場”。農場以駐地縣名“嘉蔭”命名。土地總面積94.6萬畝,其中耕地24萬畝,林地44.2萬畝,水面2.6萬畝。農場屬於寒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0.9℃,最高年平均氣溫l℃,最低年平均 氣溫-2.6℃,冬季氣候嚴寒乾燥,大地結凍時間長;夏季降水集中,氣候溫暖濕潤;春季多 風,少降水;秋季降霜較晚,雨熱同季,日照充足,水熱條件基本滿足穀類作物與大豆作物的 生長需要。境內森林密布,江河縱橫,水源充沛,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有著發展農業生產、綜合經 營的良好條件。糧食作物以小麥,大豆為主;林業以護林、造林、育林為主;牧業以飼養豬、鹿及家禽為主;副業項目有種植黑木耳,採制山野菜、中草藥,養魚、養蜂等。農場林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面積44.2萬畝,佔全場總面積的48%,木材總積蓄量達5583 80萬立方米,人均佔有林地40畝。人工林11.3萬畝,樹種繁多,有紅松、大青場、白樺、柞樹、椴樹等。在深淺山區珍禽猛獸如鴛鴦、飛龍、黑熊、鹿等時有時沒。樹生菌木耳、元蘑等不但 採集歷史悠久,而且近年向人工養殖方向發展,同時還盛產都柿、黑加倫等山產品。農場東北部黑龍江沿岸有龍骨山,這裡埋葬了亞熱帶植物群落和恐龍的家族。在農場魚亮 子一帶,l915~1917年沙俄在今龍骨山附近盜挖的恐龍化石骨架,至今陳列在列寧格勒地質博物館。1978~1981年黑龍江省博物館和省地質一隊在此組織挖掘,獲得化石l400餘件,組裝成 兩架平頭鴨嘴龍石骨架,現陳列在黑龍江省博物館。省政府已將龍骨山定為龍骨山遺址,為省 級文物保護區。
烏雲河船棺懸棺洞主峰
紅石水電站,位於烏雲河下游幹流上。1977年5月1日破土動工。歷時兩年四個月,電站主體工程基本結束。1979年9月27日建成投產。總裝機容量1200千瓦,有單機容量20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6台,發電視電壓400伏。主要設備有電力變壓器4台,電流互感器2組,隔離開關5組,少油開關1台,硅整流器1台,動力照明箱1套,低壓開關板4台,啟閉機6台,水輪發電機6台,水泵10台,車床2台,水準儀1台,汽泵1台,電動葫蘆1台,油罐2個,台扇3台。1981年發電量為90·2萬度。由於水輪發電機質量不過關,到1984年發電量下降到31·2萬度。1985年進行設備更新,更換新水輪發電機3台,自動控制器2台,購置吊車1台。發電量略有回升,達35萬度,完成產值3·5萬元。擁有固定資產4094320元,職工24人。
引清工程,1976~1978年連續大旱,農作物有的枯死,有的減產。為抗禦旱災,農場決定修造引清工程,引清茶館河河水上崗,灌溉7隊崗地。1978年6月開工,水利工程隊和農、牧、工副業隊人機齊上,1個月竣工,完成盆山引水渠3.5公里,土方12萬立方米。1979年大旱,7隊壠灌大豆40垧,減少了損失,並解決了當年豬舍因無機井的吃水困難。由於忽視了田間配套工程建設,引清工程未能充分發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