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6條詞條名為孟子的結果 展開
孟子
北宋王安石詩作
《孟子》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絕句。
熙寧二年(1069)二月,宋神宗以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副宰相)。安石創置三司條例,議行新法,包括青苗法、均輸法、農田水利法等。一批官僚反對變法,疏論安石大罪。神宗不納,貶劉琦、富弼等出朝。《孟子》這首詩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出來的。
詩以孟子為吟詠對象,取材典型而宏大。從詩意而論,作者表達的是作為主要改革者的必然的孤獨和寂寞,這和戰國時“所如不合”的孟子,是極其相似的。孟子與王安石,同被時人嘲為“迂闊”,情形也頗一致。更重要的是,王安石的思想,與孟子思想頗有相通之處。王安石認為,孔子所傳經籍,由孟子所繼承,精義猶存;以後源流失正。前人多孔、孟分稱,而王安石特別重視孟子的思想,將孔孟合二為一。在變法遭到反對的情況下,安石經常從孟子思想中尋找精神支持。孟子順應時代發展趨勢,認識到,仁政與法制必須結合推行,所謂“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離婁上》)。王安石實質上也是主張運用政令去推行“仁政”。為此,王安石以繼承和發揚孟子的學術事業為己任。在情感方面,安石則視孟子為異代知音。
這首詠史詩,由於多用形象性語言,基本不見概念與議論,而將豐富深厚的思想感情隱含於其中,故而極具風致,頗似詠懷之作。
孟子⑴
沉魄浮魂不可招⑵,遺編一讀想風標⑶。
何妨舉世嫌迂闊⑷,故有斯人慰寂寥⑸。
⑴孟子:名軻(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代。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四處遊說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但“孟軻所如不合,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傳》)為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⑵沉魄浮魂:指逝去的魂魄。魂魄:古時謂人的精神靈氣。人死後,魂升於天,魄入於地。不可招:指人死不能復生。招:招魂。唐人李商隱《奠相國令狐公文》:“聖有夫子,廉有伯夷。浮魂沉魄,公其尚之。”
⑶遺編:指《孟子》一書。風標:風度,品格。
⑷舉世:世上所有的人。迂闊:迂腐而不切實際。《史記·孟子傳》:“孟子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續資治通鑒長編》載,治平四年(1067)九月戊戌,招安石為翰林學士。神宗謂吳奎曰:“安石真翰林學士也。”奎曰:“安石文行,實高出於人。”神宗曰:“當事如何?”奎曰:“恐迂闊。”神宗弗信,卒招用之。安石《答孫少述書》云:“某天稟疏介,與時不相值,生平所得,數人而已。”
⑸故:固,畢竟。斯人:此人,指孟子。寂寥:寂寞。唐明皇之妃江采蘋《謝賜珍珠》:“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1042年(慶曆二年)進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106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074年(熙寧七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1076年(熙寧九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謚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註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