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堂集
祖堂集
徠《祖堂集》在中國久已佚失,是日本學者於20世紀20年代在朝鮮發現的現存最早的禪宗史書,二十卷。
五代南唐泉州招慶寺靜、筠二禪僧編。收在《禪宗全書》第一冊。全書內容記述自迦葉以至唐末、五代共二五六位禪宗祖師的主要事迹及問答語句,而以南宗禪雪峰係為基本線索。本書卷一載毗婆屍佛迄釋迦佛等七佛,及大迦葉至羅侯羅等十六祖;卷二載十七祖僧伽難提迄三十三祖惠能;卷三載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之旁出法系,及六祖惠能門下菏澤、行思、懷讓等人;卷四以下至卷末,則敘述六祖門下行思、懷讓等人所傳之各系諸師傳記。其特色及使用價值,茲舉數例如次∶
(2)所載之六祖法脈甚詳,其成書又在《景德傳燈錄》之前,故對研究南宗禪歷史者,頗具史料價值。
(3)內含有不少海東(朝鮮半島徠)名僧傳記,可作為研究朝鮮佛教史的輔助史料。
本書成書於南唐·保大十年(952),是早於《景德傳燈錄》半個多世紀完成的禪宗史書,在史料等方面有其特殊的地位。日本學者柳田聖山認為,《祖堂集》的開版經過至今尚有許多不明之處,但其於近代的再發現,對研究初期禪宗史則是僅次於敦煌文獻的寶貴史料。
按本書成書後,流傳不久,即告失傳。諸大藏經亦未收錄此書。直至西元1912年,日本學者關野貞、小野玄妙等人對韓國南部慶尚道陜川郡伽耶山海印寺所藏高麗版大藏經版本進行調查時,始自其藏外版中發現高麗·高宗三十二年(1245)開雕的《祖堂集》二十卷的完整版本。二次大戰後,日本花園大學複印《祖堂集》的普及本。 1972年,柳田聖山又在日本出版該書之影印本。近年來,本書甚受學界重視,日本學者穴山孝道、橫井聖山等人皆著有專文研究此書,法國漢學家戴密微亦撰有〈考究祖堂集源流〉一文。
《祖堂集》的作者與序者均為泉州招慶寺的僧人。
招慶寺在五代時盛極一時,名僧輩出。如雪峰義存的高足慧棱禪師、道匡、法因,其中最有建樹者當推撰《泉州千佛新著諸祖師頌》和為《祖堂集》撰序的省僜,編《祖堂集》的靜、筠二禪師。
《祖堂集·序》云:泉州招慶寺主凈修禪師文僜述。……今則招慶有靜、筠二禪德,袖出近編《古今諸方法要》,集為一卷,目之《祖堂集》。
作序者泉州招慶寺主凈修禪師文僜。凈修禪師文僜即敦煌遺書《泉州千佛新著諸祖師頌》的撰者招慶省僜。
省僜,俗姓阮,仙遊人。7歲出家,從泉州開元寺僧可遵。20歲稟大比丘戒。后雲遊吳楚,遍叩宗匠。歸閩后從漳州保福院從展禪師,為其法嗣。後唐天成年間(926—930年),泉州刺史王延彬在開元寺造千佛院,延請省僜主持。他十餘年足不逾臬,有“泉州千佛”之稱。後晉開運初(944—946年)朱文進殺王延羲,據其位,署其黨黃紹頗為泉州刺史,遷省僜為招慶院主持,從學者千許。朱文進畀省僜明覺大師。後來,招慶寺毀於泉州戰亂。省僜於後唐天成(926—930年)至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撰《泉州千佛新著諸祖師頌》。
《祖堂集》的編者靜、筠二禪師為招慶寺僧。靜、筠二禪師,僅知為招慶寺僧,其生平缺載,故有不同的說法:
日本學者石井光雄在《禪的講座》第四卷,(禪書所收的典籍)云:筠為清涼文益法嗣,金陵凈德道場達靜智筠。達靜智筠,開寶二年(969年)圓寂,69歲。水野弘元在《駒大宗教研究》第二號,(傳法偈的成立)中云:此二人為青原七世法孫襄州沙谷隱智靜和襄州石門慧徹弟子筠。或云為海東出身者。
《祖堂集》撰於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初名《古今諸方法要》,是禪宗的早期著作。編后曾在國內流通,北宋契嵩(1007—1075年)在自撰自注的《夾注輔教編》中說他看過《祖堂集》,北宋皇家圖書館目錄《崇文總目》也有《祖堂集》。此後在中國本土失傳,其原因可能與宋景德年間編的三十卷本《景德傳燈錄》有關。《景德傳燈錄》編完后即作為禪宗史書的代表編人《大藏經》,影響日益擴大。而《祖堂集》沒有被編人《大藏經》。《祖堂集》可能從泉州流人高麗。宋代泉州與高麗貿易往來頻繁,泉州海商到高麗主要從事海外貿易,有的還為高麗購買中國圖書、雕造經板。元佑二年(1087年)徐戩“先受高麗錢物,於杭州雕造《夾注華嚴經》等二千九百餘片”,載往高麗。
《祖堂集》流入朝鮮的年代不詳,只知道高麗高宗三十二年(1N5年)分司大藏都監匡雋開雕《祖堂集》二十卷的完整版本。朝鮮海印寺所藏《祖堂集》云:“已上序文,並祖堂集一卷,先行此土(即朝鮮),爾後一卷齊到。謹依具本,愛欲新開印版,廣施流傳,分為二十卷。……今以沙門釋匡雋所冀,中華集者,永祛惜法之痕。”《祖堂集》在朝鮮雕刻后,在遠離京城的伽耶山海印寺保管起來,其他地方是否有《祖堂集》的傳本,也不知道,在朝鮮的古代禪宗史書中沒有人提到這部書。直到近代,日本學者關野貞、小野玄妙對朝鮮慶尚道陝川郡伽耶山海印寺所藏高麗版大藏經調查時才發現《祖堂集》。
祖堂集
《祖堂集》20卷的主要內容:卷一、卷二記載七佛、西土二十八祖、東土六祖;卷三記載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旁出法嗣,六祖惠能法嗣行思、懷讓等;卷四至卷十三記載青原下七代法嗣,始自石頭和尚,止於雪峰義存的法孫;卷十四至二十記載南嶽下六代法嗣,始自馬祖道一,止於臨濟義玄之法孫。
《祖堂集》是禪宗現存最古的燈錄,是研究初期禪宗史的珍貴資料。
燈錄是禪宗歷代傳法機緣的記載,以法傳人,譬如燈火相傳,輾轉不絕,所以叫傳燈錄。燈錄之作,萌芽於南北朝,正式的燈錄則是禪宗成立之後出現的。
《祖堂集》是研究早期禪宗史的珍貴資料。
關於禪宗的傳法世系,《楞伽師資記》推求那跋陀羅為初祖,菩提達摩為二世,下以神秀為七世。神會堅持南宗為正統,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主張自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六代一脈相承。唐智炬的《寶林傳》以印度自迦葉傳至獅子比丘為二十四世,繼為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羅至菩提達摩為二十八世。《祖堂集》和永明延壽《宗鏡錄》繼承此說,又為宋道元《景德傳燈錄》和契嵩《傳法正宗記》所依用,成為禪宗的正統說。
《祖堂集》是研究禪宗在朝鮮傳播的珍貴資料。
《祖堂集》中收錄海東禪師有雲岳陳田寺元寂禪師(道義)、東國桐里和尚(慧禪師)、東國實相和尚(洪直禪師)、東國慧目山和尚(玄昱禪師)、溟州窟山故通曉大師、嵩嚴山聖住寺故兩朝國師(無染)、海東雙峰和尚、五冠山順之和尚、福清和尚等。
道義禪師,唐德宗建中五年(784年)人唐,在唐37年,參見西堂智藏、百丈懷海,於穆宗長慶元年(821年)返國,為海東迦智山第一祖。慧祖師,元和九年(814年)人唐,謁智藏於冀公山,並至西州浮沙寺披尋大藏三年,開成四年(839年)還至新羅,在桐里山太安寺大開禪化。洪直禪師,為海東實相山第一祖。無染禪師,蒲州麻谷山寶徹的法嗣,於長慶元年(821年)隨國使王子昕人唐,詣南山至相寺聽講《華嚴經》,又至洛陽佛光寺問道於如滿,又詣蒲州參寶徹,受傳心印。會昌五年(N5年)歸國,大闡宗風、門弟子二千人,為聖山住派。玄昱禪師,長慶四年(824年)人唐,開成二年(837年)歸國,住慧目山高達寺。順之禪師,於大中十二年(858年)隨國使泛海人唐,參仰山得法而歸,為新羅國溈仰宗的初傳。
《祖堂集》是研究泉州佛教史的珍貴資料。
《祖堂集》所記泉州禪僧有雪峰、湧泉、化度、招慶等13人,為研究禪宗在泉州的發展提供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