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寺
福建泉州開元寺
開元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該寺始創於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蓮花道場,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開元寺。現存主要廟宇系明、清兩代修建,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佔地面積78000平方米。
1徠982年,開元寺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元寺實景
長壽元年(692年)改“興教寺”,神龍元年(705年)又改“龍興寺”。
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詔天下諸州各建一寺,以年號為名,遂改稱開元寺。
乾寧四年(897年)王審邽重建。
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被毀,尋重建。
元代賜名“大開元萬壽禪寺”。
至正十七年(1357年)又被毀。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僧惠遠重建。
永樂六年(1408年)擴建。
民國初年(1911年),轉道和尚任開元寺主持及慈兒院院長,轉物和尚任開元寺監院,圓瑛法師任開元寺都監,共主修繕,改原時難全其功。
開元寺[福建泉州開元寺]
1973年政府撥款重建東、西廊。
1989年後接受海外僑胞捐資,先後重修大雄寶殿、山門和准提禪院。
196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開元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元寺[福建泉州開元寺]
拜庭兩旁古榕參天,大雄寶殿雕塑技術高超,尤其是粱槽間的24尊飛天樂伎,在中國國內古建築中罕見。殿前月台須彌座的72幅獅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後廊的兩根古婆羅門教青石柱,同為明代修殿時從已毀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來。大殿內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撐殿堂,俗稱"百柱殿",殿內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莊嚴,是漢地少有的密宗軌制。大雄寶殿之後的甘露戒壇,系中國現存三大戒壇之一,壇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鋪作間的24尊木雕飛天。
開元寺[福建泉州開元寺]
開元寺[福建泉州開元寺]
五代時的開閩王王審知身居王位,獨霸閩疆,純屬機緣偶然,因此他當了閩王后,就與佛結緣,起大信心,立大誓願,皈心受持,以求心理平衡。他先後舍錢百萬緡造大殿等建築,並搜集一萬兩黃金白銀,研細為泥,請開元寺義英法師寫了兩部金銀《大藏經》,現二樓還保存有殘頁。另外還有元朝如照法師刺血寫成的《法華經》以及泰米爾文的貝葉經。它們是中國珍貴的佛學典籍。除此之外,藏經閣還保存有從盛唐至民國的歷代文物。其中各代玉、銅、瓷、木質的大小佛像、菩薩、羅漢、天王、神將等32尊。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及現代高僧弘一法師等名家的字跡和木板楹聯也珍藏在這裡。一樓大廳里還收藏有12口南宋以來的方鍾,其中特別有價值的是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鹿港郊公置”的鐵鐘,鐘上鑄有與泉州通商的鹿港郊46家商號的銘文,是研究台灣與泉州經濟史的資料。
開元寺[福建泉州開元寺]
開元寺
開元寺[福建泉州開元寺]
據說唐朝時候,此地常降甘露,一個叫行昭的和尚於是在這裡挖了一口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在井上建壇,遂稱甘露戒壇。南宋建炎二年(1108年)敦炤和尚認為戒壇不符合規範,又按《南山圖經》改建為五級,其間高低寬窄都有嚴格的限制。后經元、明多次重修,現存建築是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攢尖式結構。壇頂正中藻井採用如意斗拱,藻井下分五級,交疊上收,如蜘蛛結網,似回紋織錦,結構複雜而精巧。壇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鋪作間 24尊“飛天樂伎”,身系五彩飄帶,手持琵琶、二弦、洞蕭、響板,輕歌曼舞,翩翩若飛。
壇台的最上層供奉明代的盧舍那佛木雕坐像,其所坐蓮花台座有一千葉蓮花瓣,每片蓮葉上各刻一尊6厘米大小的佛像。盧舍那四周各層侍立著金剛鉤、金剛索、金剛鈴、金剛鎖四菩薩,還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觀音的及韋馱天將等 24尊菩薩神像。其中尤以八大金剛塑像為最佳。它們怒目結髮,赤足袒胸,顯得無比威嚴。環繞壇座的束腰處還有護三皈、護五戒的各種神王牌 64個。
東塔
東塔
徠東為“鎮國塔”,始建於唐咸通六年(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禪師建成五層木塔,前後經過幾次毀壞與重修,易木為磚,南宋寶慶三年(1227年)改七級磚塔,今石塔為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至淳佑十年(1250年)間重建,高48.24米。
東塔塔平面分迴廊、外壁、塔內迴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 分。塔為框架式的結構。正中的塔心柱直貫於各層,是全塔的支撐。各層塔心柱上的八個轉角處均架有石樑,搭連於 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頂柱的護斗出華拱層層托出,縮小石樑跨度。石樑與梁托如同斧鑿,榫眼接合,使塔心與塔壁的應力連結相依形成一體,大大加強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崗岩,以縱橫交錯的方法疊砌,計算精確,築工縝密。東塔於 1997年入選中國四大名塔郵票,可稱得上:石塔之王。
西塔
西為“仁壽塔”,始建於五代梁貞明二年(916年),初為七級木塔,稱“無量壽塔”。北政和四年(1114年)奏請賜名“仁壽塔”,前後經毀壞與重修多次,易木為磚,至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 1237年)由自證法師易磚為石,先於東塔十年建成。今石塔為南宋紹定元年(1228年)至嘉熙元年(1237年)重建,高44.06米,略低於東塔,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
在開元寺中軸線的兩邊,還有一些建築群:東有由迦藍祠改建的檀樾祠,紀念施主黃守恭。黃氏五安(南安、惠安、同安、安溪、詔安)後裔及海外紫雲家族無不以此為榮。有俗稱“小開元寺”的准提禪林,原供奉天台宗的准提菩薩;西有尊勝院,現已開闢一部分為弘一法師紀念館,有水陸禪寺,以供寺僧棲息。
開元寺
黃守恭為官泉州(另說,黃守恭家中種桑養蠶,為泉州最早的桑蠶業開拓者),成巨富,有地三百六十庄。有僧名匡護禪師,向黃守恭求地建寺,黃不給。匡護禪師遂朝來暮往,殷勤日久。
黃守恭對匡護禪師說:“若欲吾地,待吾後園桑樹開蓮花。吾將舍地給你。”匡護禪師歡喜而去。
第二天,匡護禪師又來,對黃守恭說,你後園的桑樹開了蓮花,請去欣賞。黃見花,頗不安,欲拂前言。僧飄然而去,並無蹤跡。
公即染病,三年不愈,桑樹三年開花不絕。
公(按:黃守恭)嘆曰:此僧人非常人也。乃榜貼各街尋之。
僧忽自至。公拜曰,前言已發,故所願也,但未知地要幾許?
僧曰,一袈裟影足矣。公許之。僧以袈裟拋至半天,三百六十庄地盡行遮蔭,黃守恭獻地造寺,於唐垂拱二年(686年)開始,先後建成蓮花寺、興教寺、龍興寺(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名開元寺)。
因其處常有紫雲蓋地(另說寺的大殿建成后,忽然天降“紫雲蓋地”,致使殿前大庭一千三百餘年眾草不能繁殖。大書“紫雲”二字揭于山門。開元寺的土地是黃守恭獻的,寺內建檀樾祠,專奉黃守恭的祿位,遵奉黃守恭及其子孫為檀樾主。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176號。
從2015年2月開始,泉州開元寺終於結束37年售票史,實行免票制。
【002路】豐澤客運站—城監支隊—交警支隊—華美公司—刺桐路口—浦西路口—交通局—新車站—海關大樓—公交車站—九一路口—第三巷口—東湖公園—東門—一院—南俊巷口—鐘樓—影劇院—開元寺—開元寺西門—培元中學—西環城—西郊—鍛湖村—西苑—鎮政府—送客亭—北峰工業區
【006路】豐澤客運站—城監支隊—寶洲商品市場—浦西村口—東南醫院—寶洲路口—新車站—幸福街口—舊車站—新華友—海信站—關帝廟—塗門街頭—新門街頭—新門菜市—省五建—開元寺—培元中學—西湖小區—新華小區—建南花園—郵電公寓—坑尾路口—北峰工業區—森利發—糖廠—潘山市場—杏後路口—糖房中路—糖房—豐州
【014路】汽車西站—培元中學—開元寺—省五建—芳草園—新華橋—勞動力市場—新華南路尾—金山南區—土地后—天后宮—義全大廈—幸福街口—海關大樓—津坂路口—水利大廈—刺桐公園—東美小區—豐澤區政府—皮防院—千億山莊—雲鹿路—北師大附中
【601線】清源風景區—180醫院—花園頭—埔任路口—水上樂園—普明村—朝天門—汽車西站—培元中學—開元寺—省五建—芳草園—新華橋—勞動力市場—新華南路尾—金山南區—土地后—天后宮—義全大廈—幸福街口—中醫院—華洲—東浦—展覽城—鯉城區政府—遊樂園—清濛—諾林商城—清濛科技園—商務中心—仙公山公園—二期—錦信—三興集團—鴻綺集團—晉江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