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四州
客家四州
客家四州包括廣東惠州、廣東梅州、江西贛州、福建汀州。一般認為,客家大本營是客家四州。福建寧化石壁是客家傳說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稱為“客家祖地”;由於海外客家華僑祖籍地最多的是原惠州府,所以惠州又被成為“客家僑都”;梅州則因其為客家人的最主要聚居區而被稱為“世界客都”;河源則被稱為千年“客家古邑”;贛州則與客家民系形成有密切關係,被稱為“客家搖籃”。
客家四州包括:惠州、梅州、贛州、汀州。一般認為,客家大本營是指“客家四州”,包括惠州、梅州、贛州、汀州。福建寧化石壁是客家傳說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稱為“客家祖地”;梅州則因其為客家人的最 主要聚居區而被稱為“世界客都”;河源則被稱為千年“客家古邑”;由於海外客家華僑祖籍地最多的是原惠州府,所以惠州又被成為“客家僑都”;贛州則與客家民系形成有密切關係,被稱為“客家搖籃”。
惠州
惠州不僅是客家民系的華僑文化象徵之一,而且是客家民系的海洋文化象徵之一。惠州作為客家學的最初萌生地,有其歷史必然性。由於客家人的擴散、聚成、繁衍,惠州文化早已成為客家文化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13年,惠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78.3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6%,經濟總量首次超過廣東省中山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0.1億元,增長24.5%,經濟總量、財政實力同步邁進廣東省第五位,增幅均居珠三角首位。惠州2013年GDP居客家四州第一。
“客家女”惠州大型城市雕塑
梅州
2013年,梅州市生產總值800.01億元,增長11.1%,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比廣東省8.5%和全國7.7%平均水平分別高2.6和3.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4.71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289.57億元,增長13.0%,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241.24億元,增長14.0%;第三產業增加值345.73億元,增長11.5%。梅州市三次產業的結構比例由2012年的21.1:36.1:42.8調整到2013年的20.6∶36.2∶43.2。
梅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2.62億元,增長14.0%,增速在廣東省排第13位,比廣東省8.7%和全國9.7%平均水平分別高5.3和4.3個百分點。
客家四州
文風鼎盛 自隋開科取士,梅州人即有致力此者。宋時起,參加科舉人數即為全國之冠,清乾、嘉年間,讀書者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嘉慶二十年,參加秀才考試者一萬多人,科舉考試有“五科五解”殊績。
文物一流 梅州名勝古迹眾多,有稱為嶺南四大名寺之一的梅州靈光寺、神光寺,有被中外建築界譽為漢民族民居五大特色建築之一的客家圍龍屋、客家土圍樓,有黃遵憲故居、丘逢甲故居、葉劍英元帥故居、梅州學宮、三河壩烈士紀念碑等。郭沫若先生來梅州曾留下“文物由來第一流”的讚譽。漢劇漢樂、梅州客家山歌、客家建築藝術、客家飲食文化豐富多彩。由於客家人的擴散、聚成、繁衍,梅州客家文化早已成為客家文化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汀州
贛州
贛州與惠州一樣,都是僑民外遷的那個時期,以及現實中,都一直延續的地名。然而贛州府轄下十八縣之多,旅外華僑卻非常少,其在海外的知名度遠在惠州府之下。
贛州府與惠州府另一相似之處是,它也不是純客地區,並且同樣以三種不同方言為主,包括本地話(老客話)、廣佬話(新客話)、府城話(西南官話)。贛州府地區被譽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塊熱土、客家文化的搖籃。
2013年,贛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73億元。贛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7年突破1萬元到2013年突破兩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了6000元大關,達6013.94元,同比增加713.02元,增長13.45%,連續三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居全省各設區市首位,創近九年來新高。
客家四州
贛州文化底蘊豐厚。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自唐代至清末,贛南中進士和狀元550名。1955—1965年授銜的人民解放軍將軍,贛南籍的132名。
贛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發祥地和客家民系形成的搖籃,全市95%以上為客家人,與閩、粵、港、澳、台有獨特的親緣、人緣、地緣關係和長期穩定的交往。目前贛州的海外僑胞及港、澳、台胞有近十萬人,其中,在政治上有影響、經濟上有實力、學術上有造詣的知名人士有九百餘人。
贛州創造了優秀的客家文化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尤其是採茶戲、東河戲、山歌、於都嗩吶等流芳古今、揚譽中外。1994年贛州被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