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由生物信息實驗室、毒理與食品安全實驗室、環境安全評估實驗室、流行病學實驗室、分子學細菌實驗室、化學安全檢測實驗室組成。

概況簡介


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 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毒理學”和“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等學科為基礎,由生物信息實驗室、毒理與食品安全實驗室、環境安全評估實驗室、流行病學實驗室、分子學與細菌實驗室、化學安全檢測實驗室組成。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70多年歷史中,在我國傳染病控制、血吸蟲防治、農藥中毒控制、煤礦工業衛生改善等公共衛生安全方面曾作出過重要貢獻。復旦大學在“211”工程建設及“985” I期建設中共投入1400多萬用於公共衛生學科和實驗室建設。又在公共衛生學院建設生物安全II級實驗室。

研究方向


實驗室重點開展“新現與再現傳染病流行病學控制”、“突發性事件的生物安全及防範研究”、“化學品毒性識別與評價技術研究”、“化學品接觸安全性評估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內容涉及流感結核病血吸蟲病AIDS/HIV等傳染病的控制研究,環境介質中化學性毒物的快速識別與危害評價、生物信息及毒物資料庫的建立等方面。

研究水平


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
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
重點實驗室在重大疾病和突發疾病的病因研究和控制技術、生物標記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遺傳因素在肝癌腫瘤發生中的作用、SARS的流行病學研究等研究領域達到國際前沿水平。近年又在新現與再現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的控制、農藥毒理、水質安全評價等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果。

科研隊伍


重點實驗室具有較強的科研隊伍和人才培養能力,現有專業技術人員68名,具有高級職稱2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21人,具有博士學位22人。目前每年培養博士生近20名左右,碩士生50名。在全國預防醫學僅有的4篇優秀論文中,有2篇出自該學科。近3年來,共獲得科研經費4000多萬。

建設管理


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
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
重點實驗室建立一套規範、有效的規章制度,包括開放基金、高級訪問學者計劃、科學設施共享機制、人才協議制等制度。近年來,在大氣污染與健康關係危險度評定、水藻類毒素的毒性與污染控制、苯與白血病的關係、環境鎘污染與健康關係、遺傳背景與重要工業毒物對健康影響的交互作用等方面獲得多渠道經費支持,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具備了廣泛的國際合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