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戲
流傳於長江北岸的傳統戲曲劇種
堂戲又稱唐戲,是流傳於長江北岸、神農架山區的傳統戲曲劇種。關於它的名稱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起源於唐朝,故名唐戲;一說它是群眾在婚嫁喜慶或勞動之餘的民間娛樂活動,因演出所需場地較小,一般在農家堂屋裡表演,所以稱為堂戲。
堂戲的劇目大多是演唱傳統的古裝戲,也有民間藝人自編自演的反映民間生活的現代戲。其唱腔調門很高,間域寬廣,旋律起伏大,節奏有快有慢,拖腔很長。由於調門高,歌手多用假嗓間演唱。演奏的樂器也較簡單,有鑼、鼓、竹板、二胡,曲譜較單調。演唱風格具有典型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鄉土氣息。
堂戲
“大筒子”是用較大的四胡(或二胡)伴奏的唱腔,因琴筒大而得名,在體例上屬於板腔音樂,唱腔揉合了當地土家花鼓調、薅草鑼鼓、竹枝歌等民間曲調,打擊樂伴奏,音樂的地方色彩鮮明,多演表現民間風情的生活小戲,因主腔為[楊花柳]而被藝人稱之為“楊花柳戲”,簡稱“花戲”,流傳地男女老少都能哼唱幾句。大筒子唱腔中有一個極富有地方特色的板式——“艄板”,是在其他板式起落中應用的一個起落樂句,其旋律與當地號子、山民歌相仿,緣於土家人在神農架南麓的神農溪駕無舵小舟沖漂險灘的船工勞作。唱“艄板”時必幕後或樂隊幫腔,它除了作為一大段唱腔的起和煞形成結構上的統一外,更重要的是它與當地的行船、使重力等號子很相近,聲腔高吭、回蕩,使劇情聲勢大振,加之觀眾唱和之聲,起到了調整藝人與群眾情感,推動劇情向高潮發展,增添演出氣氛的作用,富於濃烈的山鄉生活氣息和粗獷的民族風格。
“小筒子”腔用類似京胡的小簡胡琴伴奏,因琴筒小而謂之,屬於“皮黃”系統。腔系又分“南路”、“北路”及“高腔”三個部分。小筒子與漢劇、南劇以及湘劇、川東的燈戲有相近之處,音樂中既有漢味,又有川味,多演取材於各朝代歷史故事的袍帶戲(即傳統的古裝歷史劇),因而唱法比“大筒子”的難度要大,普及面比“大筒子”要小。大、小筒子腔各成體系,正腔音樂體制均屬板式變化體,小調則屬民歌體,只滲入大筒子戲中應用。
堂戲以唱“太和調”為主,“楊花柳”為輔。“太和調”原系皮影戲音樂,吸收到堂戲里以後,加以改造,成了堂戲的主腔。唱腔主要有“南路”、“北路”(一流、二流)。“南路”多用於忠臣文官。“北路”多用於武將、奸臣。“楊花柳”唱腔僅存一支,分為生、旦、丑腔,行腔都差不多。它的旋律明快、活潑,近似民歌,具有山鄉風味。曲尾音落“5”,它一般用作花戲或者正戲中的下層人物唱腔。另外,還有幾支絲弦曲牌只作“冷台”音樂。絲弦用大筒胡琴一把,擊樂用土鈸一幅,土鑼一面,勾鑼一個,堂鼓一柄。
堂戲
近幾年來,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一些老藝人的組織帶動下,古老的堂戲又重新興起了。神農架林區政府對此十分重視,他們組織老藝人以老帶新,成立了業餘演唱隊。老藝人又煥發青春,青年人更朝所蓬勃。現今下谷鄉不僅有充滿希望的堂戲班子,而且老藝人手中有不少珍貴的戲曲唱本。在臨近的石磨鄉、板橋鄉,也有不少人會唱堂戲,這說明,古老的堂戲在這一地區劇本豐富,有廣大的群眾基礎。若您有機會來神農架,還能一睹堂戲的風采。
堂戲
以“太和調”為主腔音樂兼有“楊花柳”唱腔的正戲:有《四將爭親》、《轅門斬子》、《陳士美不認前妻》、《殺四門》、《走馬薦葛》、《徐庶過江》、《唐僧出世》、《明王天子游夏國》、《夏舉人上京求名》、《生死牌》、《正德殍封》、《董永招親》、《平貴回窯》以及現代戲《三世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冷媽媽坐水牢》、《張士發幫工》、《鐵牛進山》等。
堂戲
神農縴夫文化豐富和發展了巴東堂戲的唱腔
堂戲是在巴東民間歌舞的土壤中,尤其是在薅草鑼鼓的基礎上,以“花鼓子”的原生形態,按巴東江北民眾的審美觀念和欣賞習慣,不斷吸取融合梁山調、湖北越調、太和調、漢調、川劇等地方戲曲的腔調、曲牌、場面和表演程式,經過幾百年的演變而自成體系的地方戲劇。
堂戲
堂戲的大筒子又名梁山調,出於重慶梁平。堂戲大筒子腔中多有梢板出現。梢板旋律是當地民歌的地方化,是從四平調中衍化出來的一種起煞樂句。據堂戲藝人口述:梢板源於船家、源於縴夫,縴夫在駕船沖灘漂流時,由於神農溪浪多水險、彎多灘急,故在船頭、船尾各安形似“關刀”的梢櫓片,由前後駕長執掌梢櫓,既可抵住礁石或岸壁防撞,又可藉助河水、礁石或岸壁撥正船頭前行。行船時,駕長領喊號子,協調船工動作,形成合力越激流、闖險灘。這種船工集體勞作時的號子為堂戲藝人所借鑒,加工成為堂戲的梢板。又由於“豌豆角”船有前梢和后櫓,所以堂戲就前有長梢板,後有短梢板。因此,有學者認為巴東堂戲梢板是神農溪縴夫號子的回應,實為獨到的創見。
堂戲
儺堂戲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人的"萬物有靈"觀念的產生時期,那時苗族先民就崇拜鬼神,認為"靈魂不滅",祖先死後其魂魄便脫離軀殼而存在,為了使子孫得到祖先保佑,便對祖先"亡靈"進行祭祖。到三千多年前的周代,鳳凰屬楚地,"楚人信巫鬼,重祭祖",酬神祭鬼更加盛行。??在這種酬神祭鬼活動扒 由巫師演唱祭奠詞曲,"形成定格。唐宋時,宗教儀式流行,造神活動日增,祭神詞曲大發展。至元明之際,"攤願神戲"開始出現,但沒有專門的戲曲藝人參加,主要是由苗巫師扮演,是巫師在進行法事時在廳堂於夜間演出,劇目較少,且具有濃重的迷信色彩。清至民國攤堂戲在鳳凰達到鼎盛時期,清初,開始有民間藝人參加巫道跳神扮演;清末至民國,民間藝人從巫道跳神中分離出來,進行了藝術和技巧的創造,出現了職業性的儺堂戲班,並一直延續至今。所以說攤堂戲是一種古老而原始的祭神戲劇。
堂戲
堂戲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沈從文在小說《神巫之愛》中,對這一帶儺堂戲的演出有十分傳神的描寫:“他(指神巫)頭纏紅巾,雙眉向上直豎。他臉頰眉心擦了一點雞血。紅緞繡花衣服上加有珠繪龍虎划黃紙符咒。手持銅叉和鏤銀牛角。一上場便在場坪中央有節拍的跳舞著,還用嗚嗚的調子念著娛神歌曲。他雙腳不鞋不襪,預備回頭赤足踹上燒得通紅的鐵犁。那健全的腳,那結實的腿,那活潑的又顯露完美的腰身轉折的姿勢,使一切男人羨慕,一切女人傾倒。那在鼓聲蓬蓬下拍動的銅叉上圈兒的聲音,與牛角嗚嗚喇喇的聲音,使人相信神巫的周圍與本身,全是精靈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