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擻
詞語
抖擻,漢語詞語,讀音為dǒu sǒu,用做形容詞動詞,意思是指振動,引申為振作,形容精神振奮,飽滿;施加外力抖動或振動;擺威風;佛教用語,頭陀的別稱;搜索,尋找;以手舉物而振拂;顯露,顯示。出自佛教。
1.[enliven;rouse]∶振動,引申為振作。形容精神振奮,飽滿。我勸天公重抖數[依舊念做 dǒu sǒu ,“數”為通假字,通“擻”],
2.[percolated]∶振作的。精神抖擻。
3.[shake]∶施加外力抖動或振動。
5.[throw one's weight about] 〈方〉∶擺威風。瞧吧,看他還能抖擻幾天。
6.佛教用語,頭陀的別稱
亦作“抖藪”。
1、猶搜索,尋找。
②宋劉克莊《沁園春·四和林卿韻》詞:“抖擻空囊,存留諫笏,猶帶虛皇案畔香。”
2. 以手舉物而振拂。
②唐 尚顏 《秋夜吟》:“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擻衣裾蘚色侵。”
③清李漁《閑情偶寄·聲容·選姿》:“人皆抖擻衣衫,慮其太濕。”
3. 抖卻;擺脫。
①唐王炎《夜半聞雨》詩:“抖擻胸中三斗塵,強欲哦吟無好語。”
②清金農《宿韜光飛雨軒》詩:“隙塵抖擻上方眠,飛雨軒中暫息緣。”
4. 振作;奮發。
①明唐順之《與萬思節主事書》:“吾友閑居少過,卻是不曾抖擻提醒精神。”
5. 顯露,顯示。
元薛昂夫《殿前歡》曲:“施展出江湖氣概,抖擻出風月情懷。”
6.顫動;哆嗦。
①唐白居易《驃國樂》詩:“花鬘斗藪龍蛇動,曲終王子啟聖人。”
②元關漢卿《四春園》第二折:“覺一陣地慘天愁,遍體上寒毛抖擻。”
③許地山《換巢鸞鳳》:“眾人看他們二人死了,都嚇得抖擻起來。”
7. 威風,神氣。
①明 黃叔初《新水令·壽陳藎卿》套曲:“詞才羨君真抖擻,何事緣詩瘦?”
8. 佛教語。梵語dhūta(頭陀)的意譯。
《法苑珠林》卷一○一:“西雲頭陀,此雲抖擻,能行此法,即能抖擻煩惱,去離貪著,如衣抖擻能去塵垢,是故從喻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