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鴨龍
脊索動物門鴨嘴龍科的動物
大鴨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體長12.2米,北美洲,屬於鴨嘴龍中的平頭類(頭上沒有頂飾的一類),它大部分的時光是在陸地上度過的,因此不能總是靠碰進水中逃避敵人。大鴨龍是十分機敏的動物,依靠其發達的視力,聽力和嗅覺,能逃過大部分敵人的追捕。
大鴨龍
拉丁文名: anatotitan
發音( Pronounced ):uh-NAT-uh-TYE-tan
含義( Meaning ):像大鴨子的恐龍
恐龍體重:不詳
生存年代:白堊紀晚期
生存地點:加拿大
辨認要決:不詳
時代( Period ):白堊紀晚期
分佈( Found in ):加拿大
發現地層( Stratum )→ ...
食性( Diet ):植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長12米
發現者( Discoverer )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大鴨龍
大鴨龍的皮膚被挖掘出來,顯示這種皮膚覆以水泡樣的凸起,一如今日美國西部有毒大蜥蜴一樣。
大鴨龍的化石發現於南達科塔州與蒙大拿州的海爾河組與蘭斯組,兩個地層的年代為白堊紀晚期(馬斯特里赫特階晚期),大約是6,800萬到6,500萬年前。目前已發現至少六個標本,以及兩個已命名種,其中包含完整的頭骨與骨骼。大鴨龍有非常曲折的分類歷史,其化石曾被先後被歸類於雙芽龍、糙齒龍、鴨龍。
大鴨龍的化石寫真
大鴨龍的頭部長而寬、低矮。大鴨龍的頭部側面類似天鵝,從上方看則類似琵鷺。在比例上,大鴨龍的頭部比其他鴨嘴龍類更長、低矮。嘴部前段的無齒喙嘴,也比其他鴨嘴龍類更長。大鴨龍的鼻孔大,鼻孔周圍的骨頭凹陷。眼眶成長方形,但這有可能是死後被擠壓變形的。頭頂平坦,缺乏頭冠。構成頷部關節的方骨明顯地彎曲。下頷筆直而長,沒有其他鴨嘴龍類的往下彎曲曲線。前齒骨寬,成鏟狀。頷兩側有明顯的棱脊,可能使下頷牢固。
大鴨龍的骨骼模擬圖
大鴨龍屬於鴨嘴龍科鴨嘴龍亞科,其頭部缺乏中空頭冠。大鴨龍曾被認為是埃德蒙頓龍的近親,尤其是埃德蒙頓龍的E. annectens。大鴨龍與埃德蒙頓龍具有許多類似的特徵,因此許多研究人員認為科氏大鴨龍是E. annectens的異名,包含:約翰·貝爾·海徹爾(John Bell Hatcher)、以及傑克·霍納(Jack Horner)、大衛·威顯穆沛(David B . Weishampel)、凱薩琳·福斯特(Catherine Forster)等人。而在理查·史旺·魯爾( Richard Swann Lull)與尼爾達·萊特(Nelda Wright)的1942年鴨嘴龍科專題論文中,科氏大鴨龍與E. annectens都被重新歸類於鴨龍;直到1990年,Michael K. Brett-Surman才將科氏鴨龍建立新屬、而將A. annectens重新歸類於埃德蒙頓龍。生存於中國的山東龍,是種大型鴨嘴龍類,可能是這兩個北美洲物種的亞洲近親。
兩個科氏大鴨龍的骨架模型
在當時,科普將鴨嘴龍類敘述成生活在岸邊、水陸兩棲的動物,這個形象長久以來根植於大眾文化之中。科普的理由是鴨嘴龍類的頜部關節虛弱,它們若以陸地植物為食,頜部關節可能會脫落。但是,科普當時取得的標本並不完全,缺少頜部內側、支撐牙齒的骨頭,鴨嘴龍類的牙齒其實非常牢固。自1899年起,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買下大鴨龍的正模標本。科普曾嘗試敘述整個頭骨與骨骼,但研究並沒有完成,就已死去。
在1904年,蒙大拿州中部的海爾河組發現另一個標本(編號AMNH 5886),由當地兩位牛仔發現,兩人爭論一些骨頭是否是化石,或是死去動物的骨頭,並曾用腳踢化石來測試,造成化石破碎。當地另一位牛仔以手槍與這兩位牛仔賣下這些化石,之後再轉售給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巴納姆·布郎對這個化時遭到破壞感到遺憾,並在1906年完成這個化石的研究。這個化石非常完整,包含幾乎整段脊柱。在1907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布朗與科普研究的標本,重建成兩個完整的骨架,以奇異糙齒龍的名稱展出。工作人員將科普研究的骨架架設成頭部低垂的進食姿勢,而將布朗研究的骨架架設成以二足方式站立。當時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形容,進食的骨架是在沼澤進食,而站立的骨架是因暴龍接近而站起。
在20世紀初期,鴨嘴龍類的分類發生非常大的改變,許多研究人員將原有物種改變分類,或是成為其他物種的異名,其中大部分物種的化石稀少、不完整。在1902年,海徹爾將鴨嘴龍類的柱齒龍、雙芽龍、鴨嘴龍、Ornithotarsus、帆骨盆龍、強龍、破碎龍的一種(Claosaurus annectens),以及碎嘴龍、大師龍歸類於糙齒龍屬。海徹爾並認為馬什命名的C. annectens,與科普命名的奇異雙芽龍是相同物種,因個體差異或形變而被歸類於不同屬。在1910年,加拿大與蒙大拿州發現的鴨嘴龍類化石,顯示鴨嘴龍類有高度生物多樣性。在1915年,查爾斯·懷特尼·吉爾摩爾(Charles W. Gilmore)重新研究鴨嘴龍類,認為強龍的化石只發現於蘭斯組,糙齒龍的化石則發現於年代較早的朱迪斯河組,或是相同年代的地層。
在1942年,理查·史旺·魯爾與尼爾達·萊特的北美洲鴨嘴龍科專題論文暫時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將C. annectens與數個化石建立為一個新屬,稱為鴨龍(Anatosaurus),屬名意為“鴨子蜥蜴”,模式種為A. annectens。而且,他們將長頭糙齒龍、奇異雙芽龍改歸類於鴨龍屬。而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骨骼,與A. annectens不是相同種,於是另建為科氏鴨龍(Anatosaurus copei),種名是為紀念科普首先的描述。科普研究的編號AMNH 5730標本成為科氏鴨龍的正模標本,而布朗研究的編號AMNH 5886標本則成為近模標本。
魯爾與萊特的研究被延用了數十年。在70與80年代,Michael K. Brett-Surman在博士畢業研究中重新研究這些鴨嘴龍類化石。他提出鴨龍的模式種(A. annectens)是埃德蒙頓龍的一種,而科氏鴨龍則是獨立的屬。雖然國際動物命名法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Zoological Nomenclature)並不承認畢業論文為正式研究,後來的科學家與論文多採用Brett-Surman的說法。在1990年,Ralph Chapman與Brett-Surman正式發表學術研究,將科氏鴨龍建立為新屬,大鴨龍(Anatotitan),模式種是科氏大鴨龍(A. copei)。屬名是由拉丁文的鴨子(anas)與希臘文的泰坦(Titan)組合而成,意為“巨大的鴨子”。
在1902年,海徹爾曾提出科氏大鴨龍的標本事實上是個Edmontosaurus annectens,而它的頭顱骨在化石化期間經已被壓扁,才有現時的長扁外貌。在2004年,傑克·霍納(Jack Horner)、大衛·威顯穆沛(David B . Weishampel)、凱薩琳·福斯特(Catherine Forster)等人再度提出這個說法。
在1889年,海徹爾在懷俄明州奈厄布拉勒縣的蘭斯組發現一個鴨嘴龍科下頜骨頭(編號YPM 616),這個部分下頜骨頭相當大、修長。在1890年,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將這個骨頭分類在長頭破碎龍(Trachodon longiceps)。但是於1942年,古生物學家魯爾、萊特辨認出這個骨頭的側邊有明顯的棱脊,與科普敘述的標本類似。科普研究的化石是個齒骨,長約92厘米;馬什研究的齒骨長度估計為110厘米。
在1991年,喬治·奧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將長頭破碎龍歸類於大鴨龍屬,成為長頭大鴨龍(A. longiceps)。在1997年,唐諾·葛勒特(Donald F. Glut)的研究引用這個分類法。而傑克·霍納與威顯穆沛認為長頭大鴨龍只是科氏大鴨龍的異名。在2004年,兩人將長頭大鴨龍改歸類於埃德蒙頓龍的一種(E. annectens)。
目前的大鴨龍化石,發現於美國南達科塔州的海爾河組與蘭斯組,以及蒙大拿州的海爾河組,年代都為馬斯特里赫特階晚期。目前還沒有發現聚集的大鴨龍化石,或是屍骨層。戴爾·羅素(Dale Russell)研究蒙大拿州佩克堡地區的海爾河組,提出海爾河組過去是個平坦的氾濫平原,屬於乾旱的副熱帶氣候,有被子植物、雪松、落羽松、蕨類、銀杏等植物。生存在此地區的其他恐龍包含:棱齒龍類的厚頰龍與奇異龍、角龍科的三角龍與牛角龍、鴨嘴龍科的埃德蒙頓龍、甲龍科的甲龍、厚頭龍類的厚頭龍與冥河龍、獸腳亞目的似鳥龍、傷齒龍、以及暴龍。
如同其他鴨嘴龍科恐龍,大鴨龍是種大型、草食性恐龍,可采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複雜的頭顱骨可以做出類似咀嚼的磨碎動作。大鴨龍的牙齒會不斷地生長、取代,構成每群至少百顆的齒系(Dental batteries),但只有少數牙齒是持續使用的。大鴨龍使用它的寬廣喙狀嘴來切割植物,並送入顎部兩旁的頰部咀嚼。它們的進食範圍約為離地面4米以上的範圍。
大鴨龍的鼻孔部位可能有大型的肉囊。這個肉囊可能看似膨脹的氣囊,可能具有視覺辨識,或發出聲響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