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鎮

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轄鎮

仁和鎮,隸屬於四川省遂寧市射洪市,位於射洪市東部.。 

宣統元年(1909年)置仁和鄉,以後沿用仁和為名。明代始建仁和鎮於六方碑,以《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意命名,后因失火焚毀場鎮遷今址九龍井。

清初,屬務本鄉二甲。1958年,鄉改公社。1984年,公社改鎮。1992年,廣生、永平、太宗3鄉併入。截至2020年6月,仁和鎮下轄1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 

2018年,仁和鎮有工業企業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

2021年,射洪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仁和鎮人口為17427人。

歷史沿革


清初,屬務本鄉二甲。宣統元年(1909年),設仁和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鎮。
1992年,廣生、永平、太宗3鄉併入。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仁和鎮位於射洪市東部,東接西充縣同德鄉、蓬溪縣羅戈鄉,南連青崗鎮,西接天仙鎮,北鄰鹽亭縣金雞鄉。區域面積77.49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地處東經105°29′22″~105°36′59″,北緯30°55′32″~31°1′44″。位於射洪縣東部,東接西充縣同德鄉、蓬溪縣羅戈鄉,南連青崗鎮,西接天仙鎮,北鄰鹽亭縣金雞鄉。人民政府駐人和大道145號,電話區號0825,郵政編碼629206,西距縣城37千米。 
地形地貌
仁和鎮地勢略為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平均海拔420米。 
氣候
仁和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水文
仁和鎮境內有瀋水河自西北向東南過境,境內河道長10千米。 
自然災害
仁和鎮主要的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冰雹、霜凍等。

自然資源


自然環境與資源仁和鎮自然資源豐富,有著肥沃的土地資源、優美的自然風光以及深厚的歷史底蘊。2015年,全鎮有耕地面積29895畝,水田9633畝,水澆地8992畝。2015年,常用耕地面積14175畝。仁和鎮境內頁岩、淺層油氣資源儲量分別為1萬立方米、3萬立方米。
仁和鎮
仁和鎮

行政區劃


政區沿革

清初屬務本鄉二甲。
清宣統元年(1909年)置仁和鄉。
民國29年(1940年),設仁和鄉。
1950年,成立仁和鄉人民政府。
1958年,改為仁和公社。
1985年,設仁和鎮(鄉級)。
1992年,由原仁和、廣生、永平、太宗4個鄉鎮合併組建仁和鎮。 

政區劃分

1992年9月行政區劃變動時,撤銷原仁和、太宗、廣生、永平四鄉鎮建制,合併為仁和鎮。
2007年並撤村后,全鎮轄卧龍、中房、水頭寨、白象、應真廟、灘口、張王、廣井、牛王廟、天宮、三溪、鳳鶴、大井、嘉陵、楊家橋、魏家觀、南嶽等17個行政村和1個青龍社區。 
2011年末轄卧龍、老林、中房、下房、水頭寨、白象、柿子灣、應真廟、光彩、灘口、張王廟、龍山、皂角、廣井、牛家溝、牛王廟、廟子溝、天宮、白馬、三溪、廟兒嘴、鳳鶴、覃家溝、騾子地、大井、五顯咀、嘉陵、洪福、楊家橋、馬桑埡、魏家觀、馬槽溝、南嶽、福靈等34個村民委員會和青龍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仁和鎮下轄村:
卧龍村老林村中房村下房村水頭寨村白象村
柿子灣村應真廟村光彩村灘口村張王廟村龍山村
皂角村廣井村牛家溝村牛王廟村廟子溝村天宮村
白馬村三溪村村廟兒嘴鳳鶴村覃家溝村騾子地村
大井村五顯咀村嘉陵村洪福村楊家橋村馬桑埡村
魏家觀村馬槽溝村南嶽村福靈村青龍社區
截至2020年6月,仁和鎮下轄1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人和大道145號。 
青龍社區灘口村三溪村
水頭寨村中房村鳳鶴村
卧龍村張王村楊家橋村
白象村廣井村南嶽村
應真廟村天宮村/

人口民族


人口2015年,有12824戶、40191人。非農業人口11942人,外來人口3081人。2011年末,仁和鎮轄區總人口3.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23人,城鎮化率9%,另有流動人口10954人。總人口中,14歲以下2596人,15~64歲34500人,65歲以上2791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3‰。 
截至2018年末,仁和鎮戶籍人口35188人。
仁和鎮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37967
19176
18791
家庭戶戶數11226
家庭戶總人口(總)33358
家庭戶男16323
家庭戶女17035
0-14歲(總)9007
0-14歲男4707
0-14歲女4300
15-64歲(總)25216
15-64歲男12794
15-64歲女12422
65歲及以上(總)3744
65歲及以上男1675
65歲及以上女206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2754
2021年,射洪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仁和鎮人口為17427人。

經濟


2011年,仁和鎮財政總收入646萬元,比上年增長10%。 
2015年,仁和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億元,年均增長11.6%;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9億元,2015年,有鄉鎮企業160個,上繳利稅982萬元;人均收入6377元。
2018年,仁和鎮有工業企業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
第一產業
仁和鎮有農業耕地面積3.2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6915萬元。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3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產量11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7.1萬頭,年末存欄2.3萬頭;羊飼養量1000隻,年末存欄1000隻;牛飼養量2000頭,年末存欄100頭;家禽年飼養量57.9萬羽。
仁和鎮
仁和鎮
截至2015年,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工作目標,大力開展農業結構調整,突出發展生豬、野豬、蛋雞、肉雞、肉兔、蔬菜、乾果等特色種養殖業,推進優質糧油、畜禽養殖、優質果蔬基地建設,實現農業總產值3.2億元。建成種養殖家庭農場3家,全縣首家種植家庭農場在我鎮白象村柿子灣建成,發展種養殖業專業合作社6個,建土地流轉合作社4個、累計流轉土地1.43萬畝、適度規模流轉3800畝,在射西路、仁曹路、仁永路沿線常年推廣地膜玉米覆蓋高產栽培2000畝、水稻高產示範栽培5000畝,大小春示範改制現場1000畝、水稻制種500畝、推廣紫色紅薯600畝、黑花生300畝,實施退耕還林專項建設,栽植香桂、巨桉、核桃等經濟林果3500畝,新增種植業大戶50餘戶;每年產糧2.2萬餘噸、油料1000餘噸;建成年出欄500頭以上商品肉豬繁育場2個,新發展年出欄生豬50頭以上適度規模養殖大戶30戶,發展白羽肉雞、百草鵝養殖大戶3戶,遂寧市唯一的省級標準化蛋雞養殖場在天宮村建成,年產蛋18萬公斤,天鵝、波爾山羊、肉牛等特色養殖已初具規模,每年出欄生豬7萬頭、家禽50萬羽以上,滿足了人民群眾生活所需。確立波爾山羊、生豬、肉雞、天鵝、肉兔等特色主導養殖業,以拓遠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為龍頭,發展壯大生豬養殖產業,實現畜牧業多層次多方位發展。立足實際,圍繞市場需求,以培育綠色有機農產品為主攻方向,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打造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完善農業技術和農產品科技推廣培訓體系,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在卧龍村西充壩、油房壩和張王村、三溪村、楊家橋村打造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1500畝,以四川菜旺食品有限公司為依託,每年規模種植榨菜、青菜為主的綠色蔬菜1.1萬畝以上,為企業提供充足原材料,實行生產、精深加工及銷售一條龍,強化對外宣傳、精心包裝企業,打造品牌效益;建設農村電子商務,通過網際網路+把鎮域內特色農產品銷售推向中高端市場。 
第二產業
仁和鎮工業以食品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企業29家,職工7181人;工業總產值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3億元,比上年增長101%。 
商業
2011年末,仁和鎮有商業網點873個,職工3428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0.7億元,比上年增長22%;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0.6億元。 
金融
2011年,仁和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1%、10%。 

文化


地名由來
清宣統元年(1909年)置仁和鄉,以後沿用仁和為名。

交通


2011年,仁和鎮境內三級公路總長15千米;村級公路總長186千米。

交通運營方面

設立車站,仁和至射洪客運聯營組(曹碑、仁和、青崗、金鶴及到射洪沿線)由仁和始發,曹碑、青崗設立定點班車;
仁和鎮到射洪為流水班車,早上6點左右發車,晚上6點半左右收車;
仁和至西充縣上午下午各一班車(射洪至西充);
仁和至成都,正常時間早上仁和始發兩班車到成都,及由曹碑鎮始發到成都客車,春運期間不定時加開春運加班車;
仁和至綿陽各有仁和及曹碑始發到綿陽班車;
仁和鎮
仁和鎮
超長客運:射洪至廣東、上海均由仁和(曹碑)始發,至廣東每天一班,到上海隔日一班。
加油加氣站:仁和鎮有三處加油站,分別在龍頂埡(匯龍街)一處、油房街兩處;擁有液化氣加汽站一處(油房街第一處加油站背後)。充足的能源為仁和鎮區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交通現狀

仁和場鎮至射洪縣城約32公里,自在西(西充縣)金(金華鎮)沿線,至射洪、西充、鹽亭蓬溪等地交通便利。
“要致富先修路”是至理名言,至2014年3月,通過村民集資、政府補助等方式各村先後整修了村道,實現了全鎮所有村公路硬化(水泥路面)。
2014年要爭取將泥濘的仁和至陡嘴路線進行整修,改善線路周邊村民出行環境。
四川省S101線射洪—西充段預計2018年10月份動工,S101線通車后仁和至射洪縣城將由現在的1小時左右縮短至30分鐘,大大改善了仁和及沿線人民的出行條件。

社會


仁和鎮距離縣城37公里,與本縣曹碑、青崗、天仙等鄉鎮,綿陽市鹽亭縣,南充市西充縣,遂寧市蓬溪縣等相鄰,為四縣交接地,交通便利。教育事業較為發達,有仁和中學校,仁和中心小學、太宗小學校、永平小學校、廣生小學校等仁和中心幼兒園、星星幼兒園等公立、私立幼兒園。依託三市四縣,大力發展農牧業。人民政府駐人和大道145號。

文化體育事業

建成了文化場所和圖書室,新建了籃球場及室外體育健身場等服務居民的配套設施。 
1998年,仁和鎮建成鎮廣播電視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8021戶,入戶率95%。 
2011年末,仁和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2個;各類圖書室12個,藏書6萬冊;文藝隊伍成員150人。 
2011年末,仁和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3%的村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0%。

教育事業

仁和鎮
仁和鎮
仁和小學、幼兒園、中學改擴建。其中近兩年投萬元修建元對修建了學校綜合樓、操場等硬體設施和添置了教學儀器設備等。 
2011年末,仁和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670人,專任教師227人;小學4所,在校生1475人,專任教師14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100人,專任教師8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事業

近5年鎮中心醫院爭取資金近500萬元改擴建基礎設施,升級醫療設備,現擁有80張床位,達到了一級甲等綜合性衛生院標準。 
2014年,仁和鎮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參保覆蓋全區域。通過建立村衛生室,讓廣大村民小病不出村,且門診費用可在保費範圍內直接在村衛生室直接報銷。
仁和鎮現擁有一家國家一級甲等醫院——仁和鎮中心衛生院,科室較為齊全,為仁和及周邊群眾就醫提供了較好的醫院衛生條件。
仁和鎮防疫保健所承擔仁和鎮疾病預防保健工作,為全鎮及周邊嬰幼兒進行預防接種工作,承擔仁和中學校、仁和中心小學校學生體檢和學校防役指導工作,同時對鄉鎮營業場所衛生檢查監督。
2011年末,仁和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8個;病床50張,固定資產總值25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5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14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仁和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1戶,人數163人,支出48.9萬元,月人均250元;城市醫療救助8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05人次,支出9.25萬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56戶,人數1502人,支出104.5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58元,比上年增長1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8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0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4萬元,比上年增長10%;敬老院1家,床位100張,收五保戶五保戶保32人。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5795人,參合率10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仁和鎮有郵政局1個,代辦所2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2萬份(冊),郵政業務總量6000萬元。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5個;固定電話用6500戶,行動電話用戶9700戶,寬頻接入用戶2400戶。
鄉鎮建設
仁和鎮
仁和鎮
截止2015年,仁和鎮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狠抓集鎮開發建設,堅持“城中村”改造與開發建設相結合,引進遂寧銀盛、射洪虹橋、金宸房產等房地產開發企業,總投資2.53億元,實施集鎮開發樓盤和個人建房共37處,總建築面積14.54萬平方米,並建成鎮標誌建築20層電梯公寓1幢。投資80萬元改造集鎮街道。爭取國家農網改造項目實施集鎮電網規範化改造,政府投資130萬元完成集鎮路燈升級改造、安裝集鎮監控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大力實施集鎮美化、凈化、亮化、綠化、居民行為規範化等“五化”工程。西充壩、羅村溝、灘口村引進民間資金實施光亮工程,規範安裝村道路路燈152盞;組織集鎮居民籌資10萬元在神仙洞坡上新建2.5公里人行健身水泥路和油房街1公里水泥路連接人行健身通道。投資7萬元完善了集鎮總體規劃修編和詳規編製工作。
金融及通信通郵
仁和鎮有三家金融機構,分別是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四川省農村信用社
快遞除中國郵政特快專遞外,還有順豐速遞、圓通快遞、申通快遞、中通快遞(中國農業銀行旁)、天天快遞韻達等。
仁和鎮電話區號0825,郵政編碼為629206。

獲得榮譽


仁和鎮先後被評為"四川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四川省優美環境鄉鎮"、“省級小城鎮”、“市級衛生集鎮”、“市級平安創建模範鎮”,“市級安全生產示範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