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體發電
用於電力工程領域的發電方式
磁流體發電,就是用燃料(石油、天然氣、燃煤、核能等)直接加熱成易於電離的氣體,使之在2000℃的高溫下電離成導電的離子流,然後讓其在磁場中高速流動時,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動勢,即由熱能直接轉換成電流,由於無需經過機械轉換環節,所以稱之為直接發電,其燃料利用率得到顯著提高,這種技術也稱為等離子體發電技術。
磁流體發電
為了使磁流體具有足夠的電導率,需在高溫和高速下,加上鉀、銫等鹼金屬和加入微量鹼金屬的惰性氣體(如氦、氬等)作為工質,以利用非平衡電離原理來提高電離度。前者直接利用燃燒氣體穿過磁場的方式叫開環磁流體發電,後者通過換熱器將工質加熱后再穿過磁場的叫閉環磁流體發電。
燃煤磁流體發電技術--亦稱為等離子體發電,就是磁流體發電的典型應用,燃燒煤而得到的2.6×106℃以上的高溫等離子氣體並以高速流過強磁場時,氣體中的電子受磁力作用,沿著與磁力線垂直的方向流向電極,發出直流電,經直流逆變為交流送入交流電網。磁流體發電本身的效率僅20%左右,但由於其排煙溫度很高,從磁流體排出的氣體可送往一般鍋爐繼續燃燒成蒸汽,驅動汽輪機發電,組成高效的聯合循環發電,總的熱效率可達50%~60%,是目前正在開發中的高效發電技術中最高的。同樣,它可有效地脫硫,有效地控制NOx的產生,也是一種低污染的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
在磁流體發電技術中,高溫陶瓷不僅關係到在2000~3000K磁流體溫度能否正常工作,且涉及通道的壽命,亦即燃煤磁流體發電系統能否正常工作的關鍵,目前高溫陶瓷的耐受溫度最高已可達到3090K。磁流體發電比一般的火力發電效率高得多,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它的研製進展不快,其原因在於伴隨它的優點而產生了一大堆技術難題。磁流體發電機中,運行的是溫度在三、四千度的導電流體,它們是高溫下電離的氣體。為進行有效的電力生產,電離了的氣體導電性能還不夠,因此,還要在其中加入鉀、銫等金屬離子。但是,當這種含有金屬離子的氣流,高速通過強磁場中的發電通道,達到電極時,電極也隨之遭到腐蝕。電極的迅速腐蝕是磁流體發電機面臨的最大難題。另外,磁流體發電機需要一個強大的磁場,人們都認為,真正用於生產規模的發電機必須使用超導磁體來產生高強度的磁場,這當然也帶來技術和設備上的難題。最近幾年,科學家在導電流體的選用上有了新的進展,發明了用低熔點的金屬(如鈉、鉀等)作導電流體,在液態金屬中加進易揮發的流體(如甲苯、乙烷等)來推動液態金屬的流動,巧妙地避開了工程技術上一些難題,製造電極的材料和燃料的研製方面也有了新進展。但想一下子省錢省力地解決磁流體發電中技術、材料等方面的所有難題是不現實的。隨著新的導電流體的應用,技術難題逐步解決,磁流體發電的前景還是樂觀的。在美國,磁流體發電機的容量已超過32000千瓦;日本、西德、波蘭等許多國家都在研製碘流體發電機。我國也已研製出幾台不同形式的磁流體發電機。
磁流體發電按工質的循環方式分為開式循環系統、閉式循環系統和液態金屬循環系統。最簡單的開式磁流發電機由燃燒室、發電通道和磁體組成。工作過程是:在燃料燃燒后產生的高溫燃氣中,加入易電離的鉀鹽或鈉鹽,使其部分電離,經噴管加速,產生溫度達3000℃、速度達1000米/秒的高溫高速導電氣體(部分等離子體),導電氣體穿越置於強磁場中的發電通道,作切割磁力線的運動,感生出電流。磁流體發電機沒有運動部件,結構緊湊,起動迅速,環境污染小,有很多優點。特別是它的排氣溫度高達2000℃,可通入鍋爐產生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這種磁流體-蒸汽動力聯合循環電站,一次燃燒兩級發電,比現有火力發電站的熱效率高10-20%,節省燃料30%,是火力發電技術改造的重要方向。磁流體發電的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被認為是最現實可行、最有競爭力的直接發電方式。它涉及到磁流體動力學、等離子物理、高溫技術及材料、低溫超導技術和熱物理等領域,是一項大型工程性課題。許多先進國家都把它列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有的建立國際間協作關係,以期早日突破。
磁流體發電
磁流體發電中所採用的導電流體一般是導電的氣體,也可以是液態金屬。我們知道,常溫下的氣體是絕緣體,只有在很高的溫度下,例如6000K以上,才能電離,才有較大的導電率。而磁流體發電一般是採用煤、石油或天然氣作燃料,燃料在空氣中燃燒時,即使把空氣預熱到1400K,也只能使空氣達到3000K的溫度,這時氣體的導電率還不能達到所需的值,而且即使再提高溫度,導電率也提高不了多少,卻給工程帶來很大困難。那麼如何使氣體在較低的溫度下就能導電,並有較高的導電率?實際中採用的辦法是在高溫燃燒的氣體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容易電離的低電離電位的物質,如鉀、銫等鹼金屬化合物。這種鹼金屬化合物被稱為“種子”。在氣體中加入這種低電離電位物質的量一般以氣體重量的1%為佳。這樣氣體溫度在3000K左右時,就能達到所要求的導電率。當這種氣體以約1000m/S的速度通過磁場時,就可以實現具有工業應用價值的磁流體發電。
磁流體發電是一種新型的發電方法。它把燃料的熱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省略了由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過程,因此,這種發電方法效率較高,可達到60%以上。同樣燒一噸煤,它能發電4500千瓦時,而汽輪發電機只能發出3000千瓦時電。對環境的污染也小。磁流體發電中,導電流體單位體積的輸出功率We為 We=σv 2B 2k(1-k)式中σ為導電流體的電導率,v為流體的運動速度,B為磁場的磁通密度,k為電負載係數。典型的數據是σ=10~20西/米,B=5~6特,v=600~1000米/秒,k=0.7~0.8, We在25~150兆瓦/米3。80年代後期,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磁流體發電裝置是莫斯科北郊U-25裝置。它是以天然氣作燃料的開環裝置,額定功率為20.5兆瓦。
1832年法拉第首次提出有關磁流體力學問題。他根據海水切割地球磁場產生電動勢的想法,測量泰晤士河兩岸間的電位差,希望測出流速,但因河水電阻大、地球磁場弱和測量技術差,未達到目的。1937年哈特曼根據法拉第的想法,對水銀在磁場中的流動進行了定量實驗,並成功地提出粘性不可壓縮磁流體力學流動(即哈特曼流動)的理論計算方法。
1940~1948年阿爾文提出帶電單粒子在磁場中運動軌道的“引導中心”理論、磁凍結定理、磁流體動力學波(即阿爾文波)和太陽黑子理論,1949年他在《宇宙動力學》一書中集中討論了他的主要工作,推動了磁流體力學的發展。1950年倫德奎斯特首次探討了利用磁場來保存等離子體的所謂磁約束問題,即磁流體靜力學問題。受控熱核反應中的磁約束,就是利用這個原理來約束溫度高達一億度量級的等離子體。然而,磁約束不易穩定,所以研究磁流體力學穩定性成為極重要的問題。1951年,倫德奎斯特給出一個穩定性判據,這個課題的研究至今仍很活躍。
美國是世界上研究磁流體發電最早的國家,1959年,美國就研製成功了11.5千瓦磁流體發電的試驗裝置。60年代中期以後,美國將它應用在軍事上,建成了作為激光武器脈衝電源和風洞試驗電源用的磁流體發電裝置。
日本和前蘇聯都把磁流體發電列入國家重點能源攻關項目,並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前蘇聯已將磁流體發電用在地震預報和地質勘探等方面。前蘇聯在1971年建造了一座磁流體——蒸汽聯合循環試驗電站,裝機容量為7.5萬千瓦,其中磁流體電機容量為2.5萬千瓦。1986年,前蘇聯開始興建世界上第一座50萬千瓦的磁流體和蒸汽聯合電站,這座電站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氣,它既可供電,又能供熱,與一般的火力發電站相比,它可節省燃料20%。
磁流體發電為高效率利用煤炭資源提供了一條新途徑,所以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研究燃煤磁流體發電。目前,世界上有17個國家在研究磁流體發電,而其中有13個國家研究的是燃煤磁流體發電,包括中國、印度、美國、波蘭、法國、澳大利亞、前蘇聯等。
我國於本世紀6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磁流體發電,先後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建成了試驗基地。根據我國煤炭資源豐富的特點,我國將重點研究燃煤磁流體發電,並將它作為“863”計劃中能源領域的兩個研究主題之一,爭取在短時間內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作為一種高技術,磁流體發電推動著工程電磁流體力學這門新興學科和高溫燃燒、氧化劑預熱、高溫材料、超導磁體、大功率變流技術、高溫診斷和降低工業動力裝置有害排放物的先進方法等一系列新技術的發展。這些科學成果和技術成就可以得到其他方面的應用,並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
綜上所述,從高效率、低污染、高技術的考慮,使得磁流體發電從其原理性實驗成功開始,就迅速得到了全世界的重視,許多國家都給予了持續穩定的支持。
磁流體發電
從高效率、低污染、高技術的考慮,磁流體發電為高效率利用煤炭資源提供了一條新途徑,使得磁流體發電從其原理性實驗成功開始,就迅速得到了全世界的重視,許多國家都給予了持續穩定的支持並積極研究燃煤磁流體發電。
當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於燃燒礦物燃料的開式循環磁流體發電。蘇聯、美國、日本和中國等國都建立了一系列磁流體發電裝置。技術最先進的是蘇聯的Y-25型裝置。這種裝置由以天然氣作燃料的開式循環磁流體發電裝置和汽輪發電機聯合組成,頭部的磁流體發電裝置的設計功率是25兆瓦。美國在以煤作燃料的磁流體發電裝置方面也取得成就,MarkV曾作為電弧風洞的電源投入使用。日本一座場強為5萬高斯(即5特斯拉)超導磁場的磁流體發電裝置已投入運轉。
以液態金屬作為工質的閉式循環磁流體發電裝置,由於沒有轉動部件雙,比較牢固,而且能夠發出交流電,故一般將它作為空間動力的備用裝置進行研究。近年來,美國、蘇聯、以色列還把這種磁流體發電與太陽能源結含起來進行研究。以裂變反應堆為熱源、採用非平衡電離效應的閉式循環磁流體發電裝置的研究工作尚未取得重大突破。這是因為有磁場時,非平衡電離的實驗結果同理論預計相差較遠。此外,由於電導率隨等離子體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所以要求工質處於低氣壓狀態,而這一要求同反應堆的合理設計有矛盾。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當等離子體密度足夠高時,粒子的平均動能已不再比粒子間的相互作用能大很多,等離子體變成非理想的。這時等離子體的電導率隨密度增大而上升,接近金屬的電導率。這一性質對磁流體發電以及作為反應堆中攜帶熱量的工質都是十分有利的。
隨著受控熱核反應研究的進展,聚變反應雄-磁流體發電裝置有可能成為21世紀中央電站的主要形式。
等離子體橫越磁場流動的穩定性問題是磁流體發電裝置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在低氣壓閉式循環磁流體發電裝置中,由於工質處於非平衡狀態,出現的不穩定性較多。除了在等離子體中經常出現的由於局部溫度提高而引起電流集中、溫度反覆上升和電子急劇加速的過熱不穩定性和離子聲波不穩定性以外,電離不穩定性成為重點研究對象。電離不穩定性出現后,荷電粒子的密度、電流和電場都隨空間和時間而迅速變化,從而降低有效電導率,使發電裝置的性能明顯惡化。有人提出用交替改變平均電流方向(其周期比不穩定發展的特徵時間,即振幅增長e倍所需的時間更短)來抑制電離不穩定性的方法。在開式循環磁流體發電裝置中,等離子體是處於局部熱力學平衡的,不產生電離不穩定性,其他不穩定性也不明顯。徂在大型工業裝置中,等離子體與磁場的相互作用較強,不穩定性也可能出現。
設計通道起初大多採用一維流動模型,隨著發電裝置功率的增大,需要對通道進行細緻的理論研究。超聲速發電通道的理論和實驗是當前重點研究的項目之一。製造能長時間有效工作的通道和電極材料是當前主要技術困難的所在,而製造能提供高場強的超導磁體是磁流體發電裝置能否進入實用階段的關鍵問題。
G. W. Sutton and A. Sherman, Engineering Magneto-hydrodynamics, McGrav-Hill, New York, 1965.
L. P. Harris and J. D. Cobin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all Effect for Three MHD Generator Configuration, Trans. ASME, Ser. A, 83A, pp. 392〜396,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