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場

戲曲劇場

戲曲的觀演場所。從歌舞、百戲的觀演場所演進而來,歷史上有過不同的形態和名稱。戲曲孕育時期的觀演場所 戲曲的萌芽可以追溯到遠古的歌舞。從原始歌舞到奴隸社會的民間歌舞,大都利用自然地形舉行。《詩經·陳風》:“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翿。”這大約是公元前7世紀時的民歌,記敘了當時的陳國百姓不分冬夏,都喜歡在宛丘這地方擊著鼓、拿著鷺羽跳舞。

宛丘


宛丘就是一種四方高、中央下或中央高、四方下的自然地形,有利於人們圍觀歌舞。以後的歌舞、百戲以至戲曲,也常利用各種自然地形進行演出。唐人常非月詠談容娘》:“舉手整花鈿,翻身舞錦筵。馬圍行處匝,人簇看場圓。”描述的是在大路旁邊廣場平地上的演出。宋代的“諸色路歧人”,還在市井的“空隙地段”,“耍鬧寬闊之處做場”(《都城紀勝》、《武林舊事》)。這類演員在中心表演,觀眾從四面圍觀的觀演形態,是尚未建築化的原始演出場地。

發展歷程


漢代

把觀演場所建築化,見諸記載的,始於漢代。張衡西京賦》:“大駕幸乎平樂,張甲乙而襲翠被。……臨迥望之廣場,程角觝之妙戲。”“張甲乙”,就是指為在廣場上觀看角觝百戲而設的帳棚,以甲乙次第名之,故稱“甲乙之帳”(《漢書·西域傳》,顏師古注)。這當是最早的臨時性看棚。在隋代,百戲的戲場與看棚,規模都很大,《隋書·音樂志》載:“綿亘八里,列為戲場。百官起棚夾路,從昏達旦,以縱觀之。”在封建社會裡,皇帝和百官,都需要居高臨下地觀賞各種伎藝,所以,觀演場所的建築化,首先出現的是看棚,是觀眾席的建築。這種建築雖是臨時性的,但相當高大,《隋書·柳彧傳》上形容為“高棚跨路,廣幕陵雲”。一般平民百姓不能上棚,只能站在平地或高凳之上觀看。

唐代

戲曲劇場
戲曲劇場
把表演區也建築化,大約始自唐代。元稹哭女樊四十韻》:“騰踏游江舫,攀緣看樂棚。”樂棚,就是最早的專供表演者用的臨時性建築。除樂棚外,唐代詩文中還提到“歌台”、“舞台”。王建宮詞》中說:“更築歌台起妝殿,明朝先進畫圖來。”崔令欽教坊記》:“內妓與兩院歌人,更代上舞台唱歌。”這些“歌台”、“舞台”,雖然未見得都是專為歌舞而設的表演台,也可能是歌姬舞女的起居樓台,但有形象資料表明,專為歌舞而設的表演台,在唐代確已出現了。敦煌壁畫“凈土變”中有一個歌舞場面,畫一表演台築於水池之中,四周有矮欄桿,中間鋪著華美的地毯(當時稱為“錦筵”或“舞筵”),其結構畫得很具體、合理,當有一定的現實依據。象這樣的表演台,唐代還不多,而且專供貴族享用,它的走向民間,並同樂棚、看棚相結合,構成比較完整的建築化的觀演場所,以供戲曲演出,是到了宋代才有的重大進步。宋、元時期的戲曲觀演場所 宋代是商品經濟發達、市民文藝空前活躍的時期。特別在11世紀後半葉以後,北宋京城汴梁(今開封)、南宋京城臨安(今杭州)以及其他城市,都出現了長年集中向市民觀眾賣藝的地方──瓦舍勾欄。其中演出的伎藝,除雜劇外,還有小說、講史、諸宮調、傀儡戲、影戲等等。雜劇在諸種伎藝中已居重要地位。勾欄也有大有小。演出雜劇的較大的勾欄,實際上已把表演台、樂棚、看棚綜合了起來。戲曲藝術形式的走向成熟,與觀演場所建築化的趨向完備,大體上是同步的。

宋代

露台
在宋代,出現了大量供各種伎藝人用的表演台,稱為“露台”。“露台”之名,漢、唐時已有,但在漢代是供皇帝游幸用的(《史記·孝文本紀》),唐代欲用以“招致神靈”(《新唐書·王璵傳》),都不是表演台。而宋代的露台,乃是“百藝群工,競呈奇伎”(《武林舊事·元夕》)的場所。露台有固定與臨時兩種。固定的用石頭砌成,臨時的用枋木壘成。它的好處是突出了表演。每逢節日演出,皇帝在露台對面的樓上觀看,“萬姓皆在露台下觀看”(《東京夢華錄·元宵》)。有的露台高達丈余,所以蘇軾有“月上九門開,星河?露台”(《上元侍宴端門》)的詩句,百姓遠近都能看到台上演出。露台四周“?結欄檻”(《東京夢華錄·元宵》)。“欄檻”即欄桿。在表演台的周圍要設矮欄桿,這個傳統從唐代開始,經過宋代,一直保持到了近代。露台一般沒有頂蓋,但有的露台上面加設了樂棚(《東京夢華錄·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觀神生日》)。宋代露台的大量出現,比瓦舍勾欄的興起要早。後來瓦舍勾欄興起,露台這種形式也就被吸收了進去,成為勾欄的重要組成部分。
表演台
勾欄里的表演台,根據演劇的需要,由原來露台的四面圍觀,變為三面圍觀,留出一面作為後台;在前台與後台之間用幕幔、屏風或木板擋著,其兩端有可供演員出入的門。明初朱權太和正音譜》引了蘇軾的兩句詩:“搬演古人事,出入鬼門道。”“鬼門道”即上下場門。上下場門的設立,是一般表演台向戲台演進的關鍵。蘇軾於12世紀初去世,這種改進當在11世紀末已出現了,它在當時是作為新鮮事物被寫進詩中。勾欄中戲台的上部形象,由於勾欄規模的大小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上部沒有建築物;有的可能搭個棚子;還有的可能有了較為講究的建築物。如元初杜善夫套曲《莊家不識勾欄》中描寫的戲台上部像個“鐘樓模樣”,這種戲台,其上部和下部可能已是一個完整的建築物。這當是勾欄發展的後期才出現的。《莊家不識勾欄》中還描寫:“入得門上個木坡,見層層壘壘團?坐。”這是一種逐步升高的觀眾席,大概也是勾欄發展的後期才具備的。
在觀演場所的漫長的建築化過程中,發展到勾欄的出現,可以說,中國戲曲劇場的形制已大體具備了。雖然當時的勾欄大都是不甚堅固的、多少帶有臨時性的建築。
戲曲劇場
戲曲劇場
戲曲劇場
戲曲劇場
在宋代,農村中沒有勾欄。但把表演區變成高出地面的、且有頂蓋的固定建築,農村可能早於城市。它的早期形態就是“舞亭”。現在有確切年代可考的最早的舞亭,建於11世紀之初,即北宋景德二年至大中祥符元年間,地點在山西萬泉縣(今萬榮縣)橋上村後土廟。既然稱為“亭”,當是四面圍觀的,它與露台不同之處,就是有了固定的上部建築。這個舞亭後來經過改建,其改建后的建築也在抗日戰爭時期毀掉,現在只留下北宋天禧四年(1020)立的一塊碑。農村中由舞亭演進為戲台的時間大概也不比城市晚。現在已找不到一個宋、元時期的城市戲台的實物形象,但在農村中有。最早的要算山西侯馬市出土的金大安二年(1210)砌在董氏墓壁上的戲台模型了(見彩圖)。台口用兩根小八角柱托著額枋,檐下有斗栱三朵,上面是歇山頂,山花向前。因是模型,故進深很淺,僅示意而已。至於元代的戲台,山西至今還保存了好幾座,雖經後人修葺,仍能看出一些原貌。如山西臨汾縣魏村牛王廟戲台,據前檐石柱刻文建於至元二十年(1283)。約寬6.6米、縱7米。進深三分之二處設有輔柱,為懸掛台幔的地方。輔柱后砌有山牆,與后牆相連,構成後台。輔柱前無山牆,演區三面敞開,以供觀眾圍觀。除山西外,陝西、河南、河北等地也保存一些農村古戲台實物以及有關記載,不過數量較少。這類農村的固定戲台,都同神廟聯繫在一起,所以又稱“廟台”。農民以酬神為名,集資雇請戲班演出,村中男女老少都可前來觀看。這同城市勾欄的日常營業演出性質不同。反映在形制上,廟台之前多為廣場,沒有固定的觀眾席的設置,也無圍定觀眾席的建築物。從這方面看,它不如城市勾欄的形制完備。但農村廟台多為磚木結構,比城市勾欄中的戲台要堅固,有的還相當雄偉,如清人詠陝西大荔岱祠的古戲樓(傳說是宋代建的),有“華原高聳岱祠超,百尺岑樓接紫霄”之句(《朝邑縣誌》)。明、清時期的戲曲觀演場所 在明、清兩代,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和廣泛流布,不但有大量的臨時性、半臨時性的戲台,而且在固定性的劇場建築上也有很大提高。

明代

明代以來,城鄉各地的各種臨時性、半臨時性戲台,乃是唐、宋樂棚的延續和發展。明刻本《弁而釵》插圖中的布棚木板戲台,當是這類戲台中較簡易的一種。明人畫《南中繁會圖》中的戲台(見彩圖)則比前者要講究些。其前台為平頂布棚,後台為尖頂席棚,前後台都搭在高出地面的木板座基上。台側設有高腳看棚,為婦女專座,當時稱為“女台”(《陶庵夢憶》)。這是一個南方城郊的戲台。在明代的大城市裡,有更大的臨時戲台。明人畫《南都繁會景物圖卷》(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