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甘肅省東南部中秦嶺的西端,地理坐標為東經106°13′10″~106°33′06″、北緯33°35′12″~33°45′11″。保護區東西長31.5公里,南北寬18.5公里,成立於1982年,2006年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為31938公頃。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主要保護對象為:暖溫帶亞熱帶過渡地區森林生態系統;羚牛秦嶺亞種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生物多樣性;獨特的自然地理景觀。

歷史沿革


1982年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天水地區頭二三灘自然保護區”。
2006年經國務院辦公廳批准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名為“甘肅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甘肅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中秦嶺的西端。

地貌

甘肅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典型的熔岩地貌,局部地段發育大面積喀斯特地貌。山頂發育的喀斯特漏斗,形狀彷彿農家使用的大鍋,當地人謂之“鍋坑”,小的直徑500米左右,大的直徑2000米,彼此連綿成群。

水文

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嘉陵江及其支流東溝河、瓦窯溝、雲鳧河、陳家溝等,水系呈輻散狀分佈,最後向西和西北彙集,注入嘉陵江。其中嘉陵江是保護區最大的過境河流,幹流流經保護區西緣。年徑流總量8.4×107立方米,年平均流量51.68立方米/秒,最大流量9800立方米/秒(1981年),流域平均徑流深297.6毫米。

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

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暖溫帶—亞熱帶過渡地區原始森林生態系統,珍稀瀕危物種,生物多樣性和特殊的自然地理景觀。

動物資源

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野生動物魚類3目5科5亞科15屬17種,兩棲類2目6科6屬11種,爬行動物2目6科17屬24種,鳥類16目39科199種,哺乳類7目20科66種。
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有魚類17種,其中總東洋界魚類3種,古北界魚類4種,兩界共有的魚有10種。有兩棲類11種,其中4種屬東洋界,古北界2種,共有5種。有爬行類24種,其中東洋界種22種,純古北界種沒有,共有2種。有鳥類199種,廣布種74種、古北界種69種和東洋界種56種。有66種哺乳類,其中古北界種有30種,東洋界種28種,兩界共有的物種有8種。
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有國家一級保護物種5種,國家二級保護物種28種。其中國家二級兩棲爬行動物1種;鳥類中有國家一級保護物種1種,即金雕;國家二級保護物種18種,即鳶、蒼鷹雀鷹松雀鷹、普通鵟、紅隼燕隼紅腳隼紅腹角雉勺雞紅腹錦雞灰鶴紅角鴞雕鴞、領鵂鶹斑頭鵂鶹短耳鴞灰林鴞;保護區有國家一級保護哺乳類4種,為羚牛秦嶺亞種、雲豹、豹、林麝,二級保護哺乳類有大靈貓、果子狸秦巴亞種、狼北部亞種、赤狐蒙新亞種、野豬川西亞種、林麝、小麂指名亞種、毛冠鹿指名亞種、羚牛秦嶺亞種、鬣羚、斑羚等10種。(以上數據截止2014年)

植物資源

物種基本組成:保護區共有種子植物123科、561屬、1258種(含種以下等級)。其中裸子植物6科12屬18種;被子植物中的雙子葉植物105科448屬1057種,單子葉植物12科101屬183種。
區系地理成分:保護區的植物地理成分複雜,具有中國所有的15個分佈區類型,其中屬於世界分佈的有56個屬,屬於熱帶或以熱帶為中心分佈的類型有128屬、244種,分別佔總數的22.9%、19.4%;屬於溫帶性質的類型有376屬、806種,分別佔總數的67.2%、64.5%。顯然北溫帶分佈的屬數、種數最多,溫帶屬性是保護區植物區系的基本特點。
從科屬的分佈型統計看,屬於世界廣布型的有34科56屬202種,分別占自然保護區總的科屬種的27.6%、10%和16.1%;屬於熱帶分佈型的有55科128屬244種,分別占自然保護區總的科屬種的44.7%、22.9%和19.5%;而屬於溫帶分佈型的有86科375屬807種,分別占自然保護區總的科屬種的69.9%、67%和64.4%。(以上數據截止2014年)

區域範圍


保護區總面積31938平方米,核心區面積10 256平方米,緩衝區面積10158平方米,實驗區面積11524平方米。

旅遊景區


雲幈寺
雲幈寺座落於雲幈鄉北端,佔地約兩畝,有大殿、經室、廂房、齋院和山門。大殿中供奉著如來佛、觀世音菩薩等眾神像,山門中面目猙獰的靈官塑像,山門上有一幅隸書對聯,上聯是“存心邪僻 任爾燒香無點益”,下聯是“持身正大 見吾不拜有何妨”。
古峽棧道
在觀音峽峽谷左面的峭壁上,留有古棧道遺跡十餘處,據說漢劉邦當年退出咸陽漢中時,為向項羽表明自己無心奪中原而火燒棧道,燒的就是這條棧道。後來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佯裝修復的也是這條棧道。1949年7月,寶雞解放后,戰敗的國民黨胡宗南殘部214師也是取此道南逃四川的。

管理現狀


保護機構

甘肅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隸屬甘肅省林業廳管理。管理局主要職能為:負責貫徹執行國家和省上有關自然保護區建設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制定各項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負責調查保護區自然資源並建立檔案,組織環境與資源監測,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組織和協助有關部門開展科學研究和推廣應用;從有利於保護區工作出發,進行適度合理的產業開發工作。管理局內設四科一室:保護監測科、科研宣教科、產業開發科、計劃財務科、辦公室,下設四個保護站:嘉陵保護站、站兒巷保護站、嚴坪保護站、雲坪保護站。

保護措施

嚴格執法
有力打擊非法經營利用野生動物行為。管理局統一行動,對轄區內所有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經營利用場所,尤其是對相關花鳥市場、酒樓飯店、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等採取拉網式、地毯式的清理整治檢查,依法從嚴從重查處一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案件,切實遏制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勢頭。
建立長效機制
保持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行為的高壓態勢。切實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對因保護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力導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現象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同時,一旦發現工作人員涉及非法食用、經營利用野生動物,將依法從嚴處置。
加大宣傳力度
營造拒吃野生動物的良好社會氛圍。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保護意識,摒棄“野味滋補”的落後觀念,倡導健康安全飲食理念。

保護價值


生態價值
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自然環境原始、獨特,物種古老珍稀,生物多樣性典型、豐富。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羚牛秦嶺亞種的最西分佈區和甘肅省境內羚牛秦嶺亞種的最大分佈區。
科研價值
保護區管理局根據自然保護區的實際情況,按資源優勢選擇確定科研項目。組織完成了《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羚牛生境保護措施模式研究》、《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清樹的發展模式研究》和《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簡介》等報告的研究,為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和考察工作搭起交流的平台,同時也為中國大、中專院校的實習調查鋪墊了極為堅實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