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質調查院

從事礦產勘查工作的事業單位

河南省地質調查院是經河南省機構編製委員會批准成立的獨立法人事業單位,成立於1998年12月。主要承擔中央與地方財政出資的區域性、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為國土資源管理提供業務基礎支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公益性服務。事業編製500人,實有職工481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56人,博士、碩士研究生7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3人,河南省學科技術帶頭人6人,河南省地礦局拔尖人才13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146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125人。是一支人才密集、技術設備先進、地質勘查方法技術手段齊全、技術成果資料豐富、實力雄厚的全國省級骨幹地質調查院之一。

成果


建院10年來,承擔國家與地方公益性地質項目數百項,其中有6項成果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餘項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30餘項成果獲得省部級獎勵。專業領域包括基礎地質、礦產地質、水文與環境地質、農業地質、旅遊地質、城市地質、遙感地質、信息技術、岩礦測試與方法技術研究等。工作區域分佈在河南、西藏、新疆、內蒙等省區,以及非洲辛巴威、塞拉里昂、剛果(金)和中亞塔吉克等國。累計向國家提交新發現礦產地30餘處,控制礦產資源量:鐵礦石1.95億噸、鋁土礦1.16億噸、煤7.24億噸、油頁岩18億噸、鉛鋅1800萬噸、金紅石1285萬噸、銅90餘萬噸、銀2.3萬噸、金26噸。累計完成1︰25萬區調面積15.83萬平方千米,1︰5萬區調及礦調面積1.85萬平方千米,1︰20萬區域化探面積5.2萬平方千米。提交一大批基礎地質調查與研究成果。其中豫西南地區鉛鋅銀找礦成果被列為2001年度“國家地質工作十大重要進展之一”;河南中東部煤鋁鐵等礦產深部找礦取得重大突破;青藏鐵路沿線及西崑崙地區鐵鉛鋅多金屬找礦成果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資源;雅魯藏布大峽谷地質調查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青藏高原基礎地質調查填補了一系列國家地質工作空白;焦作雲台山、濟源王屋山--洛陽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及鄭州黃河、大連濱海、西藏羊八井等一批國家地質公園的成功申報與建設,為地方旅遊發展創造了巨大社會經濟效益;實施的黃淮平原農業地質調查和潔凈水勘查工程,為農業大省的發展與飲用水安全提供了科學依據。國土資源部河南省政府高度評價我院為“全國最著名的地質勁旅之一”、“全國省級地質調查院的一面旗幟”。曾獲得全國國土資源系統“功勛集體”、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狀”等多項榮譽稱號。
河南省地質調查院
河南省地質調查院

單位發展


河南省地質調查院建院以來,始終堅持“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為地方經濟建設和國土資源管理服務、為發展地質事業服務”的“三個服務”基本定位,充分發揮“在拓展服務領域方面的開路先鋒作用、在推進地質科技進步方面的先導示範作用、在銜接各類地質工作方面的橋樑紐帶作用、在國土資源規劃與管理方面的技術支撐作用、在擴大地質工作社會影響方面的宣傳帶動作用”等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五種作用”,積極實施“立足中原、開拓西部、走出國門”的發展戰略,通過10年努力,已經形成以地質找礦為中心,基礎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城市地質、農業地質、旅遊地質全面發展的公益性地質工作“1+6”專業服務體系,工作區域已由省內逐步擴展至省外、國外,全面增強了地質工作的資源保障能力和服務功能。

目標


河南省地質調查院十分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了“以碩博計劃為龍頭,以學科建設為主體”的人才培養與引進戰略。2000年以來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聯辦了3屆在職地質工程碩士班,培養工程碩士104人;送培在職博士8人;接收博士、碩士畢業研究生42名;支持127名職工採用多種教育獲得本、專科學歷。為建立科學、規範、系統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編製了包括行政、人事、財務、後勤保障、安全生產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為規範地質項目管理,提高項目工作質量與成果水平,編製了項目管理、成果資料管理、項目經費細化預算等管理制度,運行了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管理體系,並於2001年5月首家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與時俱進,開創未來。面對新世紀的挑戰,河南省地質調查院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面增強公益性地質工作的資源保障能力和服務功能,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戰略,繼續加強地質找礦、地質服務和隊伍建設工作,努力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創建全國一流地質調查院目標。

資質


南省地質調查院擁有國土資源部頒發的甲級勘查資質10項:區域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氣體礦產勘查,固體礦產勘查,水文地質調查、工程地質調查、環境地質調查,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

領導


張古彬(院長、黨委副書記):主持全面工作。
李振國(黨委書記、副院長):主持院黨委工作,協助主持全面工作;負責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信訪穩定、人事管理、制度建設、宣傳、保密及地質礦產工作;分管政治處、團委、人事部;主管地質礦產調查中心、礦產地質調查中心、河南省金屬礦產成礦地質過程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
馮翔(所長、黨委委員):主持行政工作,協助主持全面工作;負責日常管理、生產經營、財務、水工環地質、城市地質、生態地質工作;分管院財務部、所財務科;主管水文與環境地質調查中心、生態地質中心、河南省地下水污染防治與修復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地球化學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城市地質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張賢良(副院長、黨委委員):負責行政管理、旅遊地質、國土空間規劃、礦山環境修復工作;分管綜合辦公室;主管旅遊地質調查中心、國土空間規劃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金屬礦山生態環境評價與修復技術創新中心、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旅遊地學規劃研究中心、河南省自然環境保護和地學旅遊發展促進會。聯繫河南省山水地質旅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
李智勇(工會主席、黨委委員):主持工會工作,負責資產預算、工會、離退休管理、基建、項目外協、合同管理、法律事務績效考核及基地管理工作;分管資產預算部、工會、離退休管理中心、鄭州基地管理中心、平頂山基地管理中心。
付巧玲(副所長):負責農業地質、實驗測試工作;主管農業地質應用中心、實驗室。
趙志偉(副所長):借調局直屬機關黨委
李中明(副院長、黨委委員、總工程師):主持技術管理工作;負責一體化管理體系建設、項目管理、質量管理、基礎地質、能源地質以及項目基地建設工作;分管總工室(一體化管理辦公室);主管基礎地質調查中心、能源地質調查評價中心、地下清潔能源勘查開發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遠順立(紀委書記、黨委委員):主持院紀委工作;負責紀檢、監察、審計、內控體系建設、信息化建設、遙感、測繪及自然資源調查工作;分管監察審計室;主管信息中心、自然資源調查中心、測繪中心、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地質遙感中心、河南省自然資源科技創新中心(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河南地質大數據應用中心。
何玉良(副所長):負責科技外事、資質管理、科技平台建設、安全生產、物化探、走出去及礦權管理工作;協助李振國分管地質礦產工作;分管科技外事部、安全生產部;主管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勘查中心、規劃部署研究室、西藏地質調查中心、境外地質調查中心、河南省金屬礦產深部控礦與成礦機制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地質調查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教育部地學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河海大學研究生培養基地、欒川礦產資源與地質環境產學研基地、欒川鉬鎢鉛鋅銀多金屬礦-河南欒川野外基地。聯繫河南豫礦金源礦業有限公司。

員工榮譽


2015年9月30日,河南省地質調查院燕長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榮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