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音樂

畲族音樂

畲族居住在中國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 5省的部分山區,人口368832人(1982年統計)。畲語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僅廣東東部極少數畲族使用苗瑤語族布努語民間音樂主要是民歌,其中又以山歌居多,通稱“果”,亦稱“霞果”(即畲歌)。每年有盛大的歌會。節期各地不盡相同,分有會親節、分龍節以及農曆二月二、三月三、六月一、七月七、八月十五、九月九。男婚女嫁時有一系列的婚禮歌。

基本信息


在畲族的傳統文化中,山歌作為畲民最主要的口頭文學佔有重要位置。畲家人稱山歌為“歌”, “歌”自古以來就是畲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

種類


畲族人民
畲族人民
畲族歌曲的劃分,大致上,可將羅源畲族的山歌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普通山歌、哭嫁歌和酒歌。因哭嫁歌與酒歌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與民俗底蘊,已經從山歌中獨立出來形成具有畲族特色的民俗音樂文化,故不在此做相關論述。畲族山歌根據不同題材可分為歷史歌、故事歌、情歌、勞動歌、謎語歌、雜歌、以及新中國成立以後的解放歌(也叫新歌或時政歌)等7大類,分別揭示了從古至今畲族人民社會生活的面貌,反映一定歷史時期內人民的思想感情,弘揚贊善貶惡的道德品質,表達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對悠然情懷的嚮往。下面將搜集到的各類山歌各舉一例,逐一進行說明:

雜歌

所有山歌中最具藝術性、趣味性和文學性的一種。內容豐富,常常歌唱生活中的瑣事細節、抒發個人對人情物事的看法和喜好的歌曲,以短小精悍多見。例:(無題)落雜歌蒙(蠻)唱來,管它當對不當對。
管它當著不當著,有條(首)唱了有條回.
落雜歌蒙唱來,管它當正不當正,
管它當著不當著,有條唱了有條贏。

歷史歌

歌詞多為歷史的真實記錄,如歷史事件或成語典故,這類歌曲在山歌里佔有較大比重。
例:《祖宗歌》(共264行,3696字。敘述畲族的歷史傳說,也可以說是畲族史詩。)
筆頭落低自來真,祖宗忠勇來出身,當初娘娘耳內起,它來變人入番邦。
劉氏娘娘耳內痛,請盡無數好先生,百般草藥都食盡,後來就變龍麒王,
番邦造江二三春,調盡天下好武功,皇帝朝內就出榜,無人敢去扯榜揭。

故事歌

講述流傳在民間、具有影響力的生活處世故事,內容多與傳統道德相關,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例:(無題)
莫怪娘也莫怪朗,只怪門前一堵牆,兩人都是一樣命,四條冬瓜攏一床。
莫怪朗也莫怪娘,只怪門前一條岩(牆),兩人都是一樣命,四條冬瓜攏一被。
(本歌敘說一對夫妻均為血絲蟲病患者(大腿病),被說媒人設下圈套相親的故事。)

情歌

畲族美女
畲族美女
為講述男女情事、抒發雙方愛慕相思之情,往往在畲族男女的婚姻生活中發揮重大作用,多半為將來的戀愛與婚姻打下基礎。例:(無題)生好娘,面仔(五官)生白又正當,面仔生白又生好,叫朗怎麼不愛娘?
生好娘,面仔生白又生長,面仔生白又生好,叫我怎麼不想你。

勞動歌

類似於我國各地普遍流行的勞動號子,多在勞動過程中,用來鼓舞鬥志,解除疲勞、煩悶時所唱。
畲族民歌民間舞蹈
畲族民歌民間舞蹈
例:(無題)正月生產鋤和頭,大小男女都走到,燒那火灰(草木灰)壓作料,冬下(秋收)和兜(莊稼)不用愁。
二月生產是熏田,大小男女都沒閑,也有駛田鋤草皮,也有割草去行田。……
(本歌敘述從一月到十二月的每月耕種農事。)

謎語歌

歌詞多由謎面和謎底構成,一般有兩人或兩人以上演唱,一人問一人猜,也可以一人問多人猜,能較好地調動唱歌場面的氣氛,妙趣橫生,具有很強的思維和口頭競技性。
例:(無題)
唱歌仙:
哪裡山頭頂到天?
哪裡樟樹吃水田?
哪裡石鼓(頭)掄過坑?
唱歌娘:
哪裡山頭頂天堂?
哪裡樟樹吃田水?
哪裡石鼓掄過塘(潭)?
(答歌:根據對答者所知道的地理位置對歌,只求確有其地。)

解放歌

我國特定歷史階段文化生活的產物,解放初期較歌頌中國共產黨和勞動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走向美好未來的內容。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不斷進步,“解放歌”也隨之形勢創作新內容。例:(無題)
一棵米椎(柯木)在山峰,解放感謝毛澤東,人民翻身作人主,萬事不要靠祖公(老祖宗)。

曲調特徵


羅源的畲族山歌在曲調上,是以本地為中心,與連江晉安兩縣區和寧德市西南部地區的曲調融合、形成了閩浙畲族山歌三大麴調之一的“羅連調”。
它的特點在於曲調與唱詞緊密結合,根據各段歌詞起字的讀音音調來確定各段曲調的起音,人們會在演唱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調整歌譜。
各段落在演唱過程中,常在同一調式調性(含有游移的角音的五聲音階宮調式)範圍內,做音域與旋律的變化,基本音列為“do、re、↑mi、sol、la”,旋律的基本進行為“sol、↑mi、re、do”,有較多二、三度級進和四度跳進以及一些八度音的轉換,五度跳進較少,裝飾音多用前倚音。歌曲速度一般較為平穩,風格多質樸清新、娓娓道來。例:

體裁形式


羅畲山歌有自己相對固定和規整的格式,同時也保留了一些古代詩歌體文學的特徵以及精鍊、生動、形象的語言藝術,大體上可以歸納為“連歌”和“條歌”兩大類:

連歌

畲族歌曲表演
畲族歌曲表演
根據字面意思理解為連續不斷地歌唱,主要特點是段落數較多,少則七八段,多則數百段,主要根據故事情節來決定,較多出現襯詞,相對自由。各段落一般為首段格式的重複,有時也根據曲調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出現在歌曲高潮部分和結尾處。常用於故事歌,如《祖宗歌》、《白蛇傳》、《紅樓夢》等。
連歌中又有分節歌的格式:
分節歌指的是歌詞由年、月、四季或舊制重量單位、“十”之圓滿數等順序作為線索進行串聯,常見由一月開始唱到十二月、從一兩唱到十六兩、從數字一唱到數字十等等,每段內容互相關聯,一般用於比較冗長的歷史故事,內容包羅萬象。

條歌

與連歌相對應,指歌曲段落數較少,一般不超過兩段。這種格式應用很廣,如情歌、雜歌、謎語歌、勞動歌等等。
但條歌的要求嚴密:一“條”歌分上下兩首,每首四句、每句七個字且一、三、四句末尾一字應是同一押韻。每條歌上下兩首要表達的內容必須一致,其中字詞可以重疊,但上下兩首中的一、三、四句末尾字詞和押韻不能雷同,即所謂“改頭歌尾”。
舉例如下:
歌是畲家小文章,一好歌謠你要(著)唱,姜種那(若)斷有處買,歌芽那(若)斷沒人傳。
歌是畲家小文才,一好歌謠你著(要)會,姜種那(若)斷有處買,歌芽那(若)斷沒耐駭(辦法)。

演唱形式


根據不同的場合與目的主要可分為五大類,分別是:

獨唱

由單人演唱。不論是獨處或者群聚都常見。因不受時間、地點、場地、人數的等相關問題的限制,故是畲族最為普遍的歌唱形式。
例如走在山路上時可排遣寂寞,自娛自樂,也可鍛煉歌喉,提升日後在公眾場合演唱的膽量與水平;或者隨時隨地抒發自己對人或物的情感,例如獨自依窗憑欄抒發相思之情等;還有招待遠方來客時,各家派人唱歌表示歡迎等。

對唱

即畲族人所說的答歌。由兩人以上演唱,不須是固定的人,能對答即可。
常見於勞作中,主要以勞動歌和雜歌為主,你一句我一首,既消除疲勞又增添樂趣;或在山路上行走過程中遇見路人,以歌代言、互打招呼;更多見於男女用歌聲來談情說愛,表達交流情感,增進雙方的了解,為婚戀打下基礎。答歌這種形式運用較廣,只要有兩人以上的場合都可以互唱互歌。

重唱

畲族人所說的“雙條落”。由兩人或兩人以上演唱,一般有兩個聲部,中間穿插齊唱,演唱者必須要有較強的歌唱水平和互相配合的能力,常見於小聚會場合,或是節日喜慶場面。

輪唱

也由兩人或兩人以上演唱,沒有聲部,一前一後演唱同一曲調,結尾一般同時結束。
對演唱者的水平不做較高要求,互相不受影響即可。一般在聚會場合演唱。

講歌

用於學歌時所用,由講授者以口授形式將唱歌的基本方法、曲調特點、形式種類等等結合范唱對學歌者進行指導。最典型的例子是畲族姑娘出嫁前必須到親友家中做客,學唱哭嫁歌。

現狀分析


筆者在此文的完成過程中,曾走訪了畲族自然鄉與一些周邊地區,在尋找原生態山歌的演唱者上大費周折,流傳下來的詞雖不在少數,但在曲調的傳承現狀上已經不容樂觀。
中國是一個少數民族如此之多、原生態音樂文化如此紛繁而富有內涵的大國,我們卻眼看著國人在生存了幾千年的土地上孕育出來的原生態民族音樂文化日漸沒落。不可否認,它正以一種弱勢文化的姿態存在於人們精神生活的邊緣。
以畲族山歌為例,可能短期內,我們不必擔心它的消亡,但勿庸置疑的是,我們已經從現有的畲族青年中看到大多數人對山歌沒有興趣、不願意學唱的事實。當下一代失掉學習傳統山歌的環境與可能性時,它的傳習就會出現代溝與障礙,消亡將與日俱近。
造成傳統文化趨於沒落的原因複雜繁多,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發展導致交通便利,從而加速促進少數民族與漢族的融居。現今,羅源境內的畲族人因長期與漢族融居,生活各方面都已有很重的漢化痕迹,只有極少數周邊地區因為交通不便、經濟發展緩慢,至今還能保留比較完整純粹的傳統文化,但社會變遷與歷史的發展不會停下腳步,民族大融合的趨勢導致特色文化的模糊同化已經顯而易見。
(2)豐富多變的現代音響效果使人的聽覺神經受到強烈刺激,並賦予了人們更多選擇,因此,孕育原生態音樂地區的群眾,一般以少數民族多見,因為文化水平較低,容易因經濟落後而導致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會促使其中的一些人(尤其青年人)對新鮮、時髦的音樂產生濃厚興趣,從而導致本土音樂在與外來音樂的競爭中喪失大量原有的受眾群。
(3)傳統的原生態音樂自身存在一定缺陷,以羅源畲族山歌為例,其在旋律上沒有多少起伏,缺少聽覺上的張力,甚至可以說單調,難以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4)傳統音樂所依附的社會活動(民俗活動)的減少為其傳承造成障礙。
(5)原生態音樂的存亡發展雖然在學界引起了重視,但還沒有在全社會範圍內引起足夠關注。

保護與發展


關於如何保護傳統音樂的爭議一直存在於學界,如今,諸如畲族山歌一類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不僅要經歷歷史發展時期的跨越,同時也要承受異類文化的衝擊,因此,筆者認同“保護”應該包含保存與發展兩方面內容的觀點,並在此基礎上作一番展望:
(1)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保存
要搶在那些已喪失生存環境的古老樂種消亡之前進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記錄、保存工作,以保證我們民族音樂文化基因庫的相對完整性。
a、設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實物陳列、檔案館。
以各種少數民族樂器、與音樂生活相關的服飾、道具等實物及圖片資料為保存對象,舉辦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實物展,以使外界人群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了解其實際狀況,增加他們的興趣;運用多種形式與手段將易變易失的無形音樂文化遺產轉化為可長久保存的文本資料:以樂譜的形式將其音響予以書面記錄,配以錄音、錄像等手段錄製的原始音像資料,用文字的形式將各種少數民族音樂事象的實際存見狀態予以客觀描述,撰寫少數民族音樂志,為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建立起一份完備的檔案。
b、發展旅遊業的同時,帶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
近年來,許多民族地區的旅遊景點建立了民俗文化村或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園,以真實再現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為目的,使旅遊者可在其中親身體驗到少數民族傳統的生活方式、生活習俗,接觸各種不同風格的古老文化(包括音樂文化)。必須注意的是,在工作人員的錄用方面,應選取少數民族的原住民,盡量避免“偽民俗”。
c、將原生態音樂教育引入課堂
在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小學課堂內開設本民族音樂文化課,教師應由本族人擔任,在課堂上學習本族音樂的演唱等等,使原生態音樂文化通過教育的途徑在本民族後代中得到傳承與延續。在非少數民族地區的教材中大力宏揚民族音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們意識到學好本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性,並能在此前提下欣賞、學習、借鑒外來音樂文化。
(2)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
要為少數民族音樂及時找到一條能與現實相適應的發展之路,避免出現傳承上的斷裂,使其在中國音樂的語言體系中依然保有其獨特的成分。
a、人們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為少數民族音樂拓展了受眾與傳播空間。
20世紀末世界範圍內多元文化思潮的興起引發了學界對過去未被注意或重視的民族的文化之關注。在我國,已有大量少數民族音樂文化被發掘整理並應用於音樂創作實踐,許多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也將逐步向外界揭開其神秘的面紗,被外界所了解、接受和認同。在鋼筋水泥堆積的現代化城市裡,喧鬧的環境、壓抑的空間與飛快的生活節奏令現代都市人感到身心疲憊,回歸自然的意識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推崇。少數民族音樂所具有的純真質樸的風格很符合現代城市聽眾的口味,為自身拓展了發展空間。
b、形式的更新將使少數民族音樂迎來新的發展。
在新疆,運用現代音樂製作方式錄製的用維語演唱的本民族風格的歌曲受到維族同胞的普遍歡迎,有些歌曲在當地流傳得很廣,為許多人傳唱。這一現象說明,新時期,少數民族音樂在本土應朝著具有時代特徵的方向發展,以新形式來滿足人們新的精神需求,這樣,它就可能擁有更多的欣賞群體和更廣泛的聽眾基礎,重新煥發出光彩與活力。

畲族民間音樂


中國首部畲族音樂學術專著《畲族民間音樂》,已經在畲族聚居的福建寧德出版發行。該書的出版,對於中國畲族民間音樂的研究和保護、傳承與發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史上出現的首部《畲族音樂史》,也是福建寧德文化藝術界的一項重要成果。
《畲族民間音樂》由福建寧德音樂家協會主席、藝術館館長李晨創作,用了近二十年的心血,全面搜集了有關畲族音樂的資料並進行了歸納、梳理與闡述。《畲族民間音樂》全書共五十二萬字,由“研究”和“創作”兩部分組成。
“研究”部分由《閩東畲族傳統民俗音樂》、《福建寧德畲族民間二聲部山歌及其歌手採訪實錄》、《閩東畲族群眾音樂生活調查》、《畲族音樂史》等二十篇學術研究論文組成。
“創作”部分收錄了李晨創作的《源頭歌》、《攔路對歌》、《別親歌》等五首畲族民歌合唱和一首器樂曲《畲鄉隨想曲》。
《畲族音樂史》曾獲得國家文化部“群星獎”文化科研成果銀獎;《畲族二聲部山歌“雙音”申報書》在二00六年就被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