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毒性
選擇性毒性
在一定條件下,毒物對機體的毒性作用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一種毒物對某一種生物或組織有損害,而對其它生物或組織器官無毒性作用,這種毒物對生物體的毒性作用稱為選擇性毒性。受到損害的生物或組織器官稱為靶生物或靶器官。
人類常常利用化學物品的選擇性毒性殺滅對人類生活無益或有害的生物體。例如,農業上使用的農藥,可殺死昆蟲及某些競爭性植物,而不危害種植的植物。又如,畜牧業和人類醫學中使用的抗生素,它可對不希望的有機體(如細菌)產生選擇性毒性,而對人、畜無害。
毒物對機體存在選擇性毒性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物種和細胞學的形態學差異 例如,植物在許多方面不同於動物,缺少神經系統,缺少有效的循環系統和肌肉組織,但卻有光合作用和細胞壁。又如,細菌具有細胞壁而人類卻沒有,正是利用這種差異而研製的具有選擇性毒性的化學藥物,如青霉素和先鋒黴素等,可殺滅細菌而對人體細胞相對無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