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餘糧丸

禹餘糧丸

禹餘糧丸主料為主禹餘糧,主治婦人崩漏不止,面色萎黃,肢體消瘦。

簡介


禹餘糧丸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三。
【異名】紫石英丸(《普濟本事方》卷十)。
【組成】禹餘糧30~60克(燒,醋淬七遍) 龍骨30克 紫石英30克(細研,水飛過) 人蔘15克(去蘆頭) 桂心15克 川烏頭15克(炮裂,去皮、臍) 澤瀉30克 桑寄生30克 川椒30克(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石斛30克(去根,銼) 當歸30克(銼,微炒) 杜仲30克(去皺皮,炙微黃,銼) 肉蓯蓉30克(酒浸一宿,微銼,去皺皮,炙干) 遠志15克(去心) 五味子15克 牡蠣30克(燒為粉) 甘草15克(炙微赤,銼)
【用法】上藥搗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晚飯前以熱酒下2~3丸。
禹餘糧丸
【來源】《重訂嚴氏濟生方》。
【組成】禹餘糧石(煅) 赤石脂(煅) 龍骨 蓽茇 訶子(面裹煨) 乾薑(炮) 肉豆蔻(面裹煨) 附子(炮)各等分

主治及用法


【用法】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
【功用】溫胃散寒,澀腸止瀉。
【主治】腸胃虛寒,滑泄不禁。
禹餘糧丸
【組成】禹餘糧石(煅)、赤石脂(煅)、龍骨、蓽茇、訶子(面裹煨)、乾薑(炮)、肉豆蔻(面裹煨)、附子(炮)各等分。
【來源】《醫方類聚》卷一四二引《濟生》。
【主治】腸胃虛寒,滑泄不禁。
【方法】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70丸,食前米飲送下。
禹餘糧丸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卷四。
【組成】禹餘糧 烏賊骨 吳茱萸 桂心 蜀椒各75克 當歸 白朮 細辛 乾地黃 人蔘 芍藥 芎藭 前胡各38克 乾薑90克 礬石8克 白薇 紫菀 黃芩各23克 蟅蟲30克
【用法】上十九味,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時用酒送下20丸,一日二次。無效則加量。
【主治】婦人產後積冷堅癬。
禹餘糧丸

組成


禹餘糧3兩(燒,醋淬7遍),鹿角膠3分(搗碎,炒令黃燥),紫石英1兩(細研,水飛過),續斷1兩,熟乾地黃1兩,赤石脂1兩,芎䓖1兩,乾薑(炮裂,銼)半兩,黃耆(銼)半兩,艾葉(微炒)半兩,柏葉(微炒)半兩,當歸(銼,微炒)半兩,人蔘(去蘆頭)半兩,白茯苓半兩。
【來源】《聖惠》卷七十二。
【主治】婦人久冷,月水不斷,面色萎黃,四肢瘦弱,心神虛煩,飲食不多。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禹餘糧丸添加有效目錄【組成】禹餘糧、石脂、乾薑、附子各等分。
【來源】《雞峰》卷十四。
【主治】下焦痢。
【方法】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量】每服30丸,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禹餘糧丸
原出自《傷寒論》第八十八條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
該方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