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國學院
重慶國學院
重慶國學院是由重慶市政府舉辦,市教委主管,西南大學承辦的協同創新的研究和教育機構,成立於2012年,宗旨是通過國學研究、教育、培訓和推廣,為文化強市提供豐厚的思想資源。
重慶國學院的宗旨是通過國學研究、教育、培訓和推廣,實現以中華文化價值體系為核心的文化傳承,並深入研究國學與重慶歷史文化,為文化強市提供豐厚的思想資源。
重慶國學院秉承“匯天下賢達,育博雅之士”的理念,積極整合國內外國學優質資源,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國學知識,培育仁愛、博雅的公民,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貢獻力量。
重慶國學院將充分發揮西南大學的學科專業優勢,堅持立足重慶、服務西部、輻射全國的發展定位,積極整合市內外、國內外國學優質資源,加強與文化、宣傳部門、科研院所以及企事業單位合作,建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協同創新戰略聯盟,努力成為西南地區國學傳承與創新的重要基地。
重慶國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整合了西南大學及重慶其他高校相關學科帶頭人約50人,並聘請國內外相關學科著名學者,開展國學與重慶歷史文化研究、教育、培訓與推廣工作。
“重慶國學院”專用字體
西南大學劉明華教授任重慶國學院院長。
重慶國學院設有研究部、教育部、培訓部、推广部及辦公室。
研究機構有重慶文化研究所、重慶非遺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所、國學文獻研究所、宗教研究所、古典詩詞研究所、中國古代社會思潮與文化研究所、中國書法研究所、吳宓研究所、中華經典誦讀研究所。
重慶國學院
【主要著作】
《楊萬里范成大資料彙編》,中華書局1964年。
《黃庭堅和江西詩派資料彙編》,中華書局1978年。
《唐代詩人叢考》,中華書局,1980年2003年。
《唐代科舉與文學》,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唐人選唐詩新編》,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濡沫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當代學者自選文庫·傅璇琮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唐翰林學士傳論·盛中唐卷》,遼海出版社2005年。
《唐翰林學士傳論·晚唐卷》,遼海出版社2007年。
《唐五代人物傳記資料綜合索引》,中華書局1982年。
《河嶽英靈集研究》,中華書局1992年。
《李德裕文集校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重要論文】
《談“儒林外史”》,《讀書》1956年第4期。
《李商隱研究中的一些問題》,《文學評論》1982年第3期。
《聞一多與唐詩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2期。
《談古典文學研究的結構問題》,《文學評論》1987年第5期。
《唐人選唐詩與<河嶽英靈集>》(與李珍華合撰),《中國韻文學刊》1988年Z1期。
《盛唐詩風和殷璠詩論》,《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3期。
《一種文化史的批評——兼談陳寅恪的古典文學研究》,《中國文化》1989年第1期。
《唐代詩畫藝術的交融》,《文史哲》1989年第4期。
《陳寅恪思想的幾點探討》,《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2期。
《陳寅恪文化心態與學術品位的考察》,《社會科學戰線》1991年第3期。
《漫談宋代文化史研究的材料建設》,《中國典籍與文化》1992年第2期。
《略談陳三立——陳寅恪思想的家世淵源試測》,《中國文化研究》1993年第1期。
《關於中國古典文學學術史研究的思考》,《文學評論》1992年第3期。
《文化意識與理性精神》,《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
《唐初三十年的文學流程》,《文學遺產》1998年第5期。
《唐玄肅兩朝翰林學士考論》,《文學遺產》2000年第4期。
《李白任翰林學士辨》,《文學評論》2000年第5期。
《陸遊南鄭從軍詩失傳探秘──兼論南宋抗金大將王炎的悲劇命運》,《文學遺產》2001年第4期。
《從白居易研究中的一個誤點談起》,《文學評論》2002年第2期。
《唐翰林侍講侍讀學士考論》,《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劉明華教授
【主要著作】
《社會良知——杜甫:士人的風範》,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生死·享樂·自由——道家與道教的關係及人生理想》(合著),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台北雲龍出版社1991年修訂本。
《大同夢》,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
《叢生的文體——唐宋文學五大文體繁榮》,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獨立寒秋——陳寅恪的讀書生活》,中原農民出版社2000年。
《杜甫研究論集》,重慶出版社2004年
《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文學闡釋》,中華書局2008年。
《讀點經典》(叢書主編),重慶出版社2009-2011年。
【重要論文】
《也說元稹的不白之冤 》,《讀書》1988年5期。
《論杜甫的“民胞物與”情懷》,《文學遺產》1994年5期。
《大同思想對毛澤東政治理想的影響——兼論人民公社的悲劇性實踐》,《新東方》1996年5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毛澤東思想研究》1997年1期轉載。
《理想性·神秘性·歷史真實——對<桃花源記並詩>的多重解釋》,《文學遺產》1999年1期。
《文體選擇與文體自覺——對白居易新樂府的再認識》,《中山大學學報》2000年6期。
《杜詩“以漢喻唐”的結構和內涵》,《文學遺產》2001年4期,人大複印《中國古近代文學》2001年10期全文轉載。
《杜甫與佛教的關係及晚年心境》,《西南師大學報》2001年5期。
《論杜甫的“德義觀”及現代意義》,《杜甫研究學刊》2002年4期。
《文學的政治化與公文的藝術化――古代文人與政治、文學、公文關係的多向考察》,《西南師大學報》2002年3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2年11期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2年第4期。
《試論唐詩中的“比興體”――兼論詩歌多義性的可解與不可確解》,《西南師大學報》2003年4期。
《現代學術視野下的杜甫研究——杜甫研究百年回顧與前瞻》,《文學評論》2004年5期。
《知行合一的理想主義者》,《讀書》2006年11期。
《從“微言大義”到“詩無達詁”》,《文學遺產》2007年3期。
《地域文學史和文化史中的過境作家研究芻議》,《文學遺產》2008年1期。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報告》,《西南大學學報》2008年2 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8年3期。
《張籍<節婦吟>的本事及異文》,《文獻》2010年2期。
【學術職務與社會職務】
中國杜甫學會副會長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重慶市古代文學學會副會長
重慶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重慶市文化局高級職稱評委
重慶市教委高級職稱評委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類評委
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委
教育部社科基金通訊評委
四川省第七屆政協委員
重慶市第一屆政協委員
重慶市第二屆人大代表、常委
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民盟中央常委,民盟重慶市委副主委
重慶市第四屆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