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脈症正宗》卷一。具有養胃之功效。
水煎服。
養胃。
名稱:養胃湯
組成:厚朴(姜制炒)、藿香(去梗)、
半夏(湯洗七次)、茯苓各一兩,人蔘、甘草(炙)、
附子(炮,去皮臍)、橘皮各三分,
草果(去皮)、白朮各半兩
用法: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加生薑五片,大棗一枚,
烏梅半個,煎七分,去滓,空心服
主治:
胃虛寒,脛寒不得卧,浙淅惡風,洒洒惡寒,腹中痛,虛鳴,寒熱如瘧,唇口乾,面目虛浮,嘔噦吐瀉,四肢疼痛,
不思飲食;或傷寒濕,骨節皆痛
出處:《三因》卷八
功用:溫胃消痰,進食下氣,辟寒疫
名稱:養胃湯
主治:胃陰不足,脘脅疼痛,、嘔惡泛酸,或有口乾口苦,胃脘灼熱,舌質偏紅或紅絳,舌苔薄或薄黃,
脈弦細或細而帶數。常用於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
慢性胃炎等病而偏於胃熱傷陰者
出處:《古今名方》引《老中醫臨床經驗選編》
功用:養胃疏肝,和里緩急,降逆止嘔
名稱:養胃湯
組成:蒼朮一錢,厚朴、半夏、藿香、草果五分,人蔘、茯苓、陳皮、
檳榔各七分,甘草五分,生薑三片
用法:水煎服
主治:瘧,外感風寒,內傷生冷
出處:《嬰童類萃》卷中
功用:溫中快胃
名稱:養胃湯
組成:
川芎一錢,當歸三錢,藿香四分,炙草四分,茯苓、蒼朮、人蔘各一錢,陳皮四分
出處:《嵩崖尊生》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