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造紙

傣家人的傳統手工藝

手工造紙又叫“土法”造紙,是指由發明造紙術經歷代流傳的,不用機械或僅用非常簡單機械的手工造紙方法。

手工造紙的主要原料是麻類、樹皮、竹子和稻單。麻類有大麻、薴麻亞麻青麻黃麻等。樹皮有青檀桑皮、構皮等。竹子用得最多的是毛竹慈竹

製作程序


我國傳統手工紙的製法,有一整套生產工序,不論採用何種原料,抄造何種紙張,基本都是大同小異的步驟。這些主要的生產工序有:泡料、煮料、洗料、曬白、打料、撈紙、榨乾、焙紙。
泡料又稱浸料,是把不同原料按等級分開,紮成小捆,泡在水塘里。浸泡的時間隨原料品種不同而異,毛竹砍下后要在水裡浸泡半個月左右,稻草扎捆在河水裡一般泡7~10天,樹枝、麻桿浸泡的時間則在10天左右。浸泡的目的,是把原料中的可溶性雜質溶(除)去,為製造良好的紙漿打下基礎。
煮料是用鹼或石灰的水溶液在高溫下處理原料,將粘連在纖維之間的果膠木素等除掉,使纖維分散開來而成為紙漿。煮料過程也隨原料不同而有很大差別:煮桑皮先用石灰水泡10分鐘,再放進黃鍋里與石灰水處理5天,取出后還堆置發酵。稻草只需要少許石灰稍微蒸煮或堆放發酵,即可成為紙漿。
洗料是把蒸煮后的漿料放入布袋內,經過水的沖洗和來回擺動,把紙漿中夾雜的石灰渣及煮料溶解物等洗凈。
曬白就是把本色紙漿(灰白、淺黃到棕色不等)變為白色紙漿。傳統的曬白法是把洗凈的漿料放在向陽處,直接利用日光照射約達2~3個月的時間,直到紙漿顏色變白為止。現在一些手工紙的產生時也有利用漂白粉進行漂白的,只不過漂白粉用量較少,漂白的時間也還較長。
打料是用人力、水碓石碾等把漿料搗打成泥膏狀,使漿料中的纖維分絲和帚化,能夠交織成具有一定強度的紙頁,打料是人工造紙操作中最繁重的一道工序。
撈紙又叫入簾或抄紙。撈紙是先把紙漿和水放日抄紙槽內,使紙漿纖維遊離地懸浮在水中,然後把竹簾投日抄紙槽中抬起,讓纖維均勻地平攤在竹簾上,形成薄薄的一層濕紙頁,最後把抄成的濕紙移置在抄紙槽旁的濕紙堆上。
榨乾是把濕紙頁內多餘的水分擠壓出去,使濕紙具有一定的強度,以利於刷紙乾燥。當抄造的濕紙頁累積到數千張時,利用壓榨設施施加適當的壓力,使紙內的水緩慢地流出。壓榨時不可加壓過猛,否則會影響濕紙頁的質量;壓榨后濕紙所含水分也不宜過多後過少,以防分紙時揭破或焙紙時發生脫落。
焙紙也稱烘紙或曬紙,就是把濕紙頁變成可以使用的乾產品。焙紙的方法是把經過榨乾的濕紙一張一張地分開,再將其刷貼在烘壁外面,利用壁內燒火的熱量,傳遞到外壁蒸發紙內的水分,使紙頁變干。焙紙時烘壁表面溫度不可過高,不然紙頁易起皺和發脆。

用途


手工紙的品種比較繁多,也較為雜亂,大概有200種左右。手工紙按用途劃分為文化用紙、生產用紙、衛生用紙和祭祀用紙四個大類。
最著名的手工紙是供毛筆書畫用的宣紙。這種手工紙以質地柔韌、潔白平滑、細勻整和色澤耐久而馳名中外。其次還有大千書畫紙、鳳翔書畫紙和毛邊紙連史紙、玉扣紙、高麗紙等文化用紙。這些手工紙都有獨到之處,往往具有機製紙所無法具備的某些特徵。
手工紙中的鞭炮用紙,紙傘紙扇用紙也獨具風格。如湖南用手工粗料紙製作的鞭炮,不但聲音脆亮,而且引火炸開后碎紙成均勻小片,飄落的形象美觀、範圍較大,在運輸、儲存時還比較安全。
手工生產的祭祀用紙主要有黃表紙、壽衣紙、祭先紙等,這些產品主要為宗教活動所用。我國生產的出口黃表紙,具有在點燃焚燒時呈曲卷狀,並有大塊狀紙灰飄落的特殊性能,這正是宗教活動所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