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儀純皇后

清史唯一漢族皇后

孝儀純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清朝歷史上唯一一位漢族皇后,嘉慶帝生母,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為魏貴人,同年晉封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乾隆三十年晉封為皇貴妃;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貴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儲;

徠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二月十一日冊謚令懿皇貴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謚,全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后。

大事件

1727-10-23

出生

1727年10月23日出生於北京

1745

晉封為嬪

1745年封為魏貴人;正月二十三日晉封為嬪。

1748-05

晉封為令妃

1748年5月晉封令嬪為令妃。

晉封為令妃
1757

隨駕南巡

1757年正月令妃隨駕南巡。

1759-11-20

晉封為令貴妃

1759年11月20日晉封令妃為令貴妃

1760

於圓明園的天地一家春生下乾隆帝皇十五子永琰

1760年十月初六令貴妃於圓明園的天地一家春生下乾隆帝皇十五子永琰

1765

晉封為皇貴妃

1765年正月十五令貴妃隨駕南巡;五月初十日,晉封為皇貴妃

1775

去世,年四十九歲

1775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薨,年四十九歲;二月十一日冊謚令懿皇貴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皇貴妃金棺奉安裕陵。

人物生平


令妃半身吉服像
令妃半身吉服像
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初九,魏氏出生,她比乾隆帝小十六歲。
乾隆十年(1745年)封為魏貴人;正月二十三日,晉封為嬪;十一月十七日,行令嬪冊封禮。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晉封令嬪為令妃。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日,行令妃冊封禮。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令妃隨駕南巡。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一月二十日,晉封令妃為令貴妃;十二月十七日,行令貴妃冊封禮。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令貴妃於圓明園的天地一家春生下乾隆帝皇十五子永琰。
乾隆二十七年(1762)正月,令貴妃隨駕南巡。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十五,令貴妃隨駕南巡;五月初十日,晉封為皇貴妃;六月十一日,行皇貴妃冊封禮。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月,皇貴妃隨駕東巡泰山曲阜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皇貴妃所生兒子皇十五子永琰被立為皇儲,此時永琰年僅十三歲,乾隆帝按照雍正時定下的規矩,將永琰的名字寫在詔書上,密封之後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面。
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薨,年四十九歲;二月十一日冊謚令懿皇貴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皇貴妃金棺奉安裕陵。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顒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皇太子之母令懿皇貴妃魏氏為孝儀皇后。
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乾隆帝下旨命嘉慶帝在他去世后將他和孝儀皇后兩人的神牌放在養心殿東佛堂佛龕一起供奉。
嘉慶四年九月,追上尊謚曰“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翼天毓聖純皇后”,嘉慶二十五年十二月加上“端恪”二字,道光三十年四月加上“敏哲”二字。

入宮

孝儀純皇后畫像1
孝儀純皇后畫像1
魏佳氏,是內管領魏清泰的女兒,原屬正黃旗滿洲包衣,后被乾隆帝抬入鑲黃旗滿洲,即“抬旗”。魏佳氏生於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因其隸屬內務府,所以應是通過內務府選秀入宮,後來脫穎而出,成為了皇帝的嬪妃。史料中用了個“充”字,因為在後宮中,貴人、常在、答應均屬低品級。按照清朝內務府選秀的規定,入選宮女的年齡應在十三到十七歲中間,因此魏佳氏可能是在乾隆六年左右進宮的,但現今並未發現魏佳氏曾為宮女的記載,乾隆帝在御制詩中曾透露魏佳氏是孝賢皇后玉成於他的伴侶(《孝賢皇后陵酹酒》草猶逮春綠,松不是新栽,舊日玉成侶,依然身傍陪。乾隆帝自註:令懿皇貴妃為皇后斫教養者今並附地宮。)。
雍乾時期,魏佳氏的家族已經是標準的內務府中等官僚家族,魏佳氏的曾祖父名叫嗣興,任護軍校,祖父名叫武世宜,初任內管領,後來升到了內務府總管的位置,到了魏佳氏祖父這一輩,其家族已經擁有一定的門第。因此,可推測,魏佳氏生長於一個兼具滿和漢文化的家庭。

受寵

孝儀純皇后畫像2
孝儀純皇后畫像2
估計魏佳氏容顏秀美,心地善良,很得乾隆帝的喜愛。她在乾隆十年的正月便受封為嬪,此時魏佳氏僅十九歲,便位列三嬪之一(當時乾隆帝嬪位上共有三人,即舒嬪葉赫那拉氏怡嬪柏氏與令嬪魏佳氏),乾隆帝封其為“令嬪”,“令”字語出《詩經·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在古代漢語中有美好之意,魏佳氏讓皇帝聽到和看到的都是善良、美好的一面,圭與璋皆為玉器,故此‘令’字體現的是玉德,乾隆帝素愛玉,便是皇子名字中皆以玉為名,這符合玉德的‘令’字便代表鍾愛之意。《禮記·禮器》中有云:‘圭璋特’。‘圭璋’,玉中之貴也;‘特’謂不用他物媲之也。諸侯朝王以圭,朝後執璋,表德特達不加物也,諸侯朝見天子,執圭;朝見天子中宮則是執璋……而‘令’如圭璋之特。根據《鴻稱通用》的記載,魏佳氏的封號“令”對應的滿文為“mergen”,意為“聰明的,睿智的”。從《清實錄》中的記載可以看出,晉封時魏佳氏已列眾嬪之首,排在了家世與資歷均比她有優勢的舒嬪(後來的舒妃)葉赫那拉氏之前,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極大的榮寵。此外,乾隆帝曾派傅恆幫魏佳氏解決了娘家兄弟的就業、住房、債務問題,又給房屋和土地,作為以後家裡的額外收入來源。
《心寫治平圖》在克利夫蘭美術館展出時的文字說明為:“只有乾隆、皇后、令妃為郎世寧所畫,其餘七人為郎世寧的弟子所繪,最後三人是宮廷畫家續畫的”。而當時令妃還只是嬪位,乾隆就讓郎世寧給她作畫,可見當時她已受到了何等重視。
乾隆十三年,魏佳氏被晉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魏佳氏又被晉為令貴妃,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躍成為皇貴妃。此時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已故,皇后輝發那拉氏也因斷髮不廢而廢,乾隆帝因崇慶皇太后(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阻攔未能立魏佳氏為後,魏佳氏從此以皇貴妃之尊統攝六宮之事,代行皇后之責,成為後宮之主達十年之久(乾隆帝在紀念魏佳氏的輓詩中稱她為“蘭宮領袖”)。終乾隆一朝,魏佳氏是為乾隆帝生兒育女最多的一位后妃,也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
乾隆三十八年,其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秘密立儲。乾隆四十一年,令懿皇貴妃去世周年祭之時,她的祭文中有“虛九御之崇班,情深逝水”這樣的一句話,乾隆在她去世后也確實再未立過皇后、冊封皇貴妃甚至貴妃等高等級后妃。乾隆六十年,在距離早於令懿皇貴妃去世已有二十年之後,乾隆帝在公開皇十五子永琰的儲君身份的同時,追封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魏佳氏也成為了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有漢人血統的皇后。
如若魏佳氏生前便封為皇后,無異於公開了永琰的儲君身份,而且魏佳氏為漢人血統,出身不夠高(清朝在魏佳氏之前及之後均無漢人出身的皇后),若身前公開立為皇后,將會遭到反對立后,進而反對立魏佳氏所生皇十五子為儲君的巨大阻力,因此,選擇在死後,同公開其子儲君身份同天被乾隆帝親自追封為皇后,已是最佳安排。
其生育子女的具體年代如下: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寅時(約夜裡三點)生皇七女。此女於二十一年閏九月指配超勇親王策凌之孫拉旺多爾濟,三十年額駙襲親王爵,三十五年正月初四皇七女被封為固倫和靜公主,七月下嫁博爾濟吉特氏拉旺多爾濟。其時魏佳氏雖為皇貴妃,但皇七女享有皇后所出之女的尊榮。四十年正月初十,皇七女薨,年僅二十歲。魏佳氏在長女逝世后的第十九天薨逝,也許魏佳氏的死是受其女早亡打擊所致。乾隆二十年十二月初六日,乾隆帝賞賜了魏佳氏的家人房子和土地,有可能是因為魏佳氏懷孕的緣故;乾隆二十一年二月,乾隆帝自宮中搬到圓明園長住,懷孕的魏佳氏隨駕。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七公主在五福堂出生,而乾隆帝小時候也在五福堂生活過(乾隆帝除了破例封七公主為固倫公主外,還幫七額駙拉旺多爾濟爭家產、開當鋪,讓七額駙襲親王爵位,七額駙父母去世,乾隆帝捨不得女兒遠去守孝而“百般阻撓”)。七公主滿月後,乾隆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乾隆帝才動身去熱河。
孝儀純皇后畫像3
孝儀純皇后畫像3
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午時(約中午十一點)生皇十四子永璐(愛新覺羅·永璐),該子於二十五年三月初八日因皇子種痘夭折於天然圖畫,年僅四歲。十四阿哥出生當日乾隆帝也在圓明園,這一年的正月乾隆帝南巡江浙,魏佳氏隨駕,而南巡途中正是她懷孕的時候,但她仍然被乾隆帝帶在身邊。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十四阿哥出生次日,乾隆自圓明園啟程,動身去熱河。
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日戌時(約晚上七點)生皇九女,此女於三十六年十二月封為和碩和恪公主,三十七年八月下嫁烏雅氏協辦大學士兆惠之子、一等武毅謀勇公札蘭泰。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九日皇九女薨,年僅二十三歲。九公主去世三個月後,乾隆帝將她的女兒接進宮中撫養。
乾隆二十四年閏六月初十,據紅籮炭檔記載,令妃遇喜添炭,添守月姥姥。乾隆二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令妃遇喜添炭停止,守月姥姥添炭停止。說明令妃此時已小產,小產時令妃大概已懷孕八個月。
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丑時(約夜裡一點)於圓明園天地一家春生皇十五子永琰,是為嘉慶帝。三十八年冬至節,乾隆帝密立十三歲的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儲。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皇十五子永琰大婚,娶喜塔臘氏和爾經額之女為福晉。(《塞宴四事圖》描繪的是乾隆二十五年九月初九日的舉辦塞外宴會時情景,畫中被人攙扶的女子正是當時懷著十五阿哥的魏佳氏)。
乾隆二十七年十一月三十日丑時(約夜裡一點)生皇十六子,該子於三十年三月十七日因皇子種痘夭折於碧桐書院,年僅四歲。乾隆二十七年的正月到五月間,乾隆帝南巡江浙,魏佳氏隨駕,並在南巡途中懷孕。這一年七月乾隆帝按慣例啟程去熱河圍獵,魏佳氏因懷孕已有六個月並未隨駕,但九月十六日乾隆返京還未回到圓明園,只是駐蹕在南石槽行宮時,就把魏佳氏接到身邊並一起用膳。
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一日子時(約夜裡十一點)生皇十七子永璘,五十四年封多羅貝勒,嘉慶四年晉慶郡王,嘉慶二十五年封和碩慶親王,同年薨,時年五十五歲。十七阿哥出生於乾隆三十一年五月,而乾隆三十年七月至十月期間,乾隆在熱河圍獵,並且檔案記載皇貴妃隨駕,所以魏佳氏這一次依然是在隨駕途中懷孕。回宮后乾隆帝即命人修繕曾經皇后才有資格居住的養心殿東耳房,更換增添了許多布置,給皇貴妃回宮后居住和養胎所用。
從這個時間序列中可以看出,魏佳氏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間,先後為乾隆生下四子二女,且時間間隔較短,足見寵幸之隆。也正是這一時期,魏佳氏由妃躍居到貴妃乃至皇貴妃。

去世

魏佳氏在乾隆三十九年底與乾隆帝從熱河回宮之後生病,於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逝世,享年四十九歲,同日乾隆帝便為皇貴妃上謚號為“令懿皇貴妃”,並命八阿哥同福晉、十二阿哥同福晉、十五阿哥同福晉、大阿哥長子綿德同福晉、五阿哥第五子綿億在宮內為皇貴妃穿孝,六阿哥、四阿哥長子綿惠、九公主、七額駙拉旺多爾濟、九額駙扎蘭泰、三阿哥長女額駙丹巴多爾濟、四公主長子豐紳濟倫在宮外為皇貴妃穿孝,六阿哥、尚書永貴、總管內務府大臣金簡總理皇貴妃的喪儀。
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辰時,入葬清東陵勝水峪(即裕陵)地宮。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十五阿哥永琰為皇太子,同時下令追封其母令懿皇貴妃為皇后,乾隆帝親自為其擬定謚號為“孝儀皇后”。后經加謚累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后”。
壽皇殿長年供奉高宗純皇帝聖容的暖閣內,亦供奉過孝賢皇后、孝儀皇后的御容玻璃掛屏、插屏,作為高宗神龕內的陳設物品之一。每年的除夕至次年正月初二日,都會於壽皇殿正殿內安設“一帝二后”形式的大型屏風。孝賢皇后和孝儀皇後分別以元配皇后、嗣皇帝之生母的身份享受這種待遇。

家族成員


關係人物備註
曾祖父魏嗣興護軍校
曾祖母陳氏
祖父武士宜總管內務府大臣
祖母年氏、晁氏
父親清泰追封三等承恩公內管領(乾隆帝曾在乾隆四十三年下旨將所有承恩公爵俱改為三等公,所以魏氏的父親被追封為三等承恩公並無不妥)
母親楊佳氏(雍正元年冊立皇后並冊封妃嬪時,魏氏的祖母和母親曾擔任宣冊寶文女官,孝儀純皇后嫡母兼生)
兄弟吉慶(內務府總管都統)
德馨(佐領)
侄子桂林(佐領)
侄孫花沙布(三等承恩公副都統佐領,為孝儀純皇后幼子永璘穿孝)
兒子皇十四子,永璐幼殤,未封。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七月十七日午時,皇十四子永璐生,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時為令妃。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三月十八日酉時,殤,年四歲。隨葬端慧皇太子園寢,喪儀照辦理十三阿哥之事辦理。無嗣。
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即位后,改名顒琰。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十月初六日丑時,皇十五子永琰生於圓明園之天地一家春,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時為令貴妃。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冬至節,乾隆帝密建皇儲緘其名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后。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冊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九月立為皇太子居毓慶宮。第二年丙辰紀元嘉慶,正月朔月受高宗內禪位,即皇帝位於太和殿,時年三十七,乾隆帝為太上皇,訓政。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親政。
皇十六子,未命名幼殤,未封。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三十日丑時,皇十六子生,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時為令貴妃。乾隆三十年乙酉三月十七日戌時殤,年四歲。隨葬端慧皇太子園寢。
皇十七子,永璘慶僖親王。乾隆三十一年丙戌五月十一日子時,皇十七子永璘生,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時為皇貴妃。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冊封為多羅貝勒;嘉慶四年正月晉封為多羅慶郡王。嘉慶二十五年二月晉封為和碩慶親王。嘉慶二十五年庚辰三月十三日卯時薨,年五十五。謚曰僖。子六人。
女兒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生,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時為令妃。乾隆三十五年正月,冊封皇七女為固倫和靜公主;七月,下嫁博爾濟吉特氏拉旺多爾濟。乾隆四十年正月初十日卒,年二十。
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生,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時為令妃。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冊封皇九女為和碩和恪公主;三十七年八月,下嫁烏雅氏札蘭泰,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九卒,年二十三。女一,嫁科爾沁卓哩克圖親王恭格喇布坦之子琳沁多爾濟。
女婿七額駙:拉旺多爾濟,博爾濟吉特氏額駙超勇親王策凌之孫、札薩克和碩親王成袞札布第七子。乾隆二十九年封為世子。乾隆三十五年七月,尚乾隆帝第七女固倫和靜公主,授固倫額駙。乾隆三十六年,襲封超勇親王。乾隆四十年授領侍衛內大臣,尋兼都統。嘉慶八年閏二月,嘉慶帝乘輿行至順貞門時,廚子成德伏於門側,突出行刺。侍衛丹巴多爾濟急出抵禦而受傷,幸好拉旺多爾濟將成德抱住,其他侍衛一擁而上將成德擒獲殺死。嘉慶帝因其救駕有功賜御用補褂,洊充上書房總諳達,並封其子巴彥濟噶勒為輔國公。嘉慶二十一年因病乞歸,五月十六日卒。
九額駙:札蘭泰,烏雅氏父為協辦大學士、一等武毅謀勇公兆惠。乾隆三十年七月,札蘭泰襲父爵,封一等武毅謀勇公。乾隆三十六年授散秩大臣。乾隆三十七年尚乾隆帝第九女和碩和恪公主,授和碩額駙。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十七卒。

軼事典故


御詩追思

乾隆四十年
《令懿皇貴妃輓詩》
兒女少年甫畢姻,獨遺幼稚可憐真。
蘭宮領袖令儀著,萱戶已勤懿孝純。
了識生兮原屬幻,所慚化者近何頻?
強收悲淚為歡喜,仰體慈幃度念諄。
乾隆四十年正月三十日,乾隆帝至吉安所令懿皇貴妃金棺前奠酒後回到圓明園,剛剛到達圓明園承光殿後小憩時為魏佳氏寫了一首詩:
《憩承光殿作》
返蹕圓明園,憩駕承光殿。
為娛聖母情,宜割賢妃綣。
春風緒並吹,春雲惜因散。
彌月未沾澤,望雪殷宵旰。
籌農無時置,餘事可付慢。

死後殊榮

魏佳氏謚號“令懿”的含義:
蘭宮領袖令儀著,萱戶已勤懿孝純。(《令懿皇貴妃輓詩》)
追疇昔之令名,休稱猶在;概平生之懿德,節惠加隆。(加謚冊文)
仍嘉名之肇錫,莫不令儀;彰內行以有加,好是懿德。(加謚祭文)
念夙昔翊宣壺教,冠位號而式是令儀;嘉晨昏懋洽慈歡,侍庭闈而彰其懿孝。(初次祭文)
繄令善之逾敦,實懿恭之懋著。(二次祭文)
顧麟振而增感,空溯令儀;眄鸞馭以含凄,難忘懿德。(周年祭文)
魏佳氏謚號“孝儀”的含義:
本篤慶衍禔之德,母允垂儀;循召正言順之規,子當承統。(追謚冊文)
百行之原,在孝惟至德,必得夫大名;兩間之號,曰儀故地載,並尊乎天覆。(升祔祭文)
魏佳氏的死後哀榮:
發瑤冊以鐫華,不待太常之議(加謚祭文)
撫往事以增欷,祔從吉遂。酹椒漿之芬若,嘆薤露之凄其。(初次祭文)
虛九御之崇班,情深逝水。(周年祭文)

母子之情

十五皇子顒琰(即後來的嘉慶帝)曾多次寫詩懷念母親,主要收錄於皇子時期《味余書室全集定本》中以及之後的《御制詩集》中:
《謁陵恭紀》
珠丘王氣遠來東,襟帶山河勢郁蔥。
峰嶺連延培地脈,松楸颯沓起雄風。
龍髯何處攀兜率,鶴御遙知蔭悶宮。
咫尺鼎湖心祗肅,來孫翹首望蒼穹。
凄涼秋露又逢時,展拜何由慰母慈。
繞膝當年成夢想,垂雲今日系遐思。
流光三載圓靈印,飲恨終天隙影馳。
鳳葢蒼茫無處覓,仰瞻霄漢不勝悲。
《九月九日為先母令懿皇貴妃誕辰,有感敬成一律》
楓樹翻紅葉尚肥,又驚令節感春暉。
母慈千古難言報,孺慕終身莫可依。
此日含悲惟自憫,當年拜舞竟成非。
流光荏苒過三歲,莫罄兒心涕淚揮。
《恩封生母皇貴妃為孝儀皇后,展拜述哀》
悲憶音容二十年,何期母子沐恩連。
目空萱戺哀無極,淚灑霜階意愴然。
儀範一生垂敬慎,徽音百禩慶緜延。
兒身欲去心難別,魂夢常依几案前。
《謁陵恭紀》
敬承父命寸誠殫,凄惻心殷春露寒。
貽厥孫謀彰厥德,繩其祖武凜其難。
中宮恩繼徽音著,玉幾兒瞻涕淚丸。
永慕母儀何以報?慈鳥空向樹頭攢。
《三月初八日起蹕作》
周祭回京倏暮春,清明候屆益悲辛。
上陵敷土心彌切,策騎隨鑾跡已陳。
治道最先安萬姓,人生至痛失雙親。
撫綏未協邪酋熾,東望雲山揮淚頻。
《養心殿聯句》
聖恩妣德永懷切,牌供龕同故典遺。

屍身不腐

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盜掘了裕陵及慈禧陵后,住在天津的溥儀派遺臣載澤、耆齡、寶熙等人到東陵處理善後工作。在清理裕陵地宮時,在棺床西邊的兩棺間發現了穿著黃色龍袍,皮肉完好,無腐爛,兩腮及嘴下多皺紋,牙齒未完全脫落且面帶微笑的孝儀純皇后遺體。
寶熙在日記中是這樣記載的:
午後於石床西邊兩棺之間發現后妃玉體一,幸未損傷脫失……敬審其貌,頦多皺紋,齒未全脫,似五六十歲人,而皮骨俱存,絲毫未腐,笑容圓相,有如古佛,誠異事也。(指孝儀皇后“笑容圓相,有如古佛”。)
徐榕生在日記中記道:
忽於地宮西南隅兩棺之間衾襚之下,覓得后妃玉體一,身著寧稠雲龍袍,已一百四五十年之久,面目如生,並有笑容,年約五十歲,耳環尚在。一足著黃緞朝靴,又於側近拾得一靴一襪。以水濯之,靴之花紋與著於足者同(襪亦有花紋),不知是后是妃也。(指孝儀皇后“面目如生,並有笑容”。)
乾隆二十七年七月初八日,皇帝出外哨鹿,同行后妃有:皇后、舒妃、穎妃、豫嬪、慎嬪、容嬪、郭常在共七位,令貴妃由於身懷六甲並沒有陪同出行。檔案中記載,乾隆二十七年九月十六日,這一日御駕在京郊的南石槽行宮駐蹕,乾隆帝單純把留在北京的令貴妃召至京郊行宮並單純陪同皇帝用膳。研究宮史的書中總講皇帝一般是一人吃飯後妃不能陪伴,雖然專家朱家溍說過被翻牌子的嬪妃會侍奉晚膳,但是例子一直沒找到,專家郭成康只找到了孝賢皇后伺候乾隆用膳的例子。在這裡終於找到了一則令貴妃伺候乾隆用膳的記錄。此次出巡其他嬪妃用膳記錄都是“聚坐”,“……等伺候”,未見嬪妃單獨與皇帝相處的記錄。“令貴妃伺候上晚膳”一句中並沒有“等”字,說明是她跟皇帝在共度二人時光。
魏佳氏是清朝唯一一個非太后、皇后的,受到官員,特別還是外省官員上請安折的內庭主位。原件可見於《軍機處隨手登記檔》:“三月初三日……又德保恭請皇太后皇貴妃安折各乙件”,這裡說的是“各乙件”,說明摺子是分開上,單獨呈給時為皇貴妃的魏佳氏。上請安摺子的人叫德保,時為廣東巡撫,出身於內務府世家索綽絡氏,以進士入仕,最後官至禮部尚書。他的女兒曾是皇貴妃(時為令妃)宮中學規矩的瑞常在,後晉封瑞貴人。上這道請安折時,瑞貴人已去世五年。但大概由於女兒與皇貴妃曾經的關係,所以即使女兒去世后,德保仍然向她請安。

史籍記載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
《清列朝後妃傳稿》
《清高宗實錄
《清仁宗實錄》
《國朝宮史續編》

人物評價


總評

《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圖》局部
《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圖》局部
乾隆三十年,在皇后輝發那拉氏斷髮的四個月之後,乾隆帝晉封魏氏為皇貴妃,此時皇貴妃魏氏已經成為後宮中名分最高的人。雖然魏佳氏生前沒有成為皇后,但她的一生已經很圓滿了,她出身不高卻受到皇帝的寵愛,由貴人逐步晉封到皇貴妃,她的兒子永琰在她生前已經被秘密立儲,也許在魏佳氏彌留之際,乾隆帝已將此秘密告知於她。在魏佳氏去世前,乾隆帝已經將她的娘家抬旗入滿洲鑲黃旗,並編為世管佐領;在魏佳氏去世后,乾隆帝在她原有的儀仗中增加了十八件,達到七十六件,是乾隆帝後宮中儀仗最多的(孝賢皇后59件,慧賢皇貴妃53件);從魏氏留下的遺物中可以看出,她生前已經擁有東珠朝珠,而東珠朝珠是帝后才有資格佩戴的,而在《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圖》中也可以看到,皇貴妃魏佳氏在生前就已經佩戴了東珠朝珠,由此也可以看出乾隆帝給予魏氏的特殊待遇。乾隆六十年,乾隆在親自追封其為孝儀皇后,“儀”為陰,為地,而“乾隆”年號之“乾”義為陽,為天,兩者陰陽互印。在家中,“兩儀”更是指父母雙親,“儀”字在國為中宮、為母后,在家,為母親。從乾隆二十年到四十年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乃至去世之後二十年,無論是在乾隆帝心中,還是在後宮中,最有影響力的女人當屬魏佳氏。
孝儀純皇后畫像4
孝儀純皇后畫像4

人物爭議


家世考證

《清史稿·外戚表》載:“孝儀純皇後父清泰,姓魏佳氏,隸滿洲鑲黃旗,官內管領。嘉慶二年四月庚子追封一等承恩公,清泰祖護軍校嗣興、父內務府大臣武士宜追封三等承恩公。”
《欽定八旗通志·鑲黃旗滿洲佐領》上載:“第一參領第十八佐領系乾隆四十年奉旨,將令懿皇貴妃之外戚人等由內務府撥出,編立本旗。”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查通譜卷七十四,魏氏下只有一條“魏氏綬恩,正黃旗包衣管領下人,世居瀋陽地方,來歸年份無考。其曾孫五十一,原任內務府總管;元孫清泰,現任內務府管領;元孫清寧,現任六品官;玉保住,原任庫掌。四世孫吉慶,現任筆帖式。”
註:其中的“清泰”,便是孝儀皇后的父親。內務府總管“五十一”為孝儀皇后祖父。
《八旗通志》中載:“滿洲正黃旗包衣第一參領……第三管領,系康熙三十四分立,以包衣大武士宜(即五十一)管理,武士宜升任內務府總管,以包衣大清泰管理。”
《清代內務府》一書中記載:雍正三年武士宜(即孝儀皇后祖父)任內務府大臣,十一月任十二月卒。雍正三年同任的有李延禧,常明,來保,傅鼐。其中傅鼐十一月遷,武士宜可能是來替代傅鼐。
雍正四年內務府大臣:李延禧,常明,來保,查弼納(五月任),尚之順(五月任),年希堯(五月任),永福(正月任)永福可能是來替代武士宜。
通過這個記載能發現孝儀皇后祖父是雍正三年十二月去世的,距離上任僅月余。這個時候孝儀皇后還未出生,可見孝儀皇后沒見過自己的爺爺。孝儀皇後父親清泰兄弟三人,不知道清泰排行第幾。
從上述史料總結可知,孝儀皇后的先祖可以追溯到明末的綬恩(漢名魏國賢),正黃旗漢軍,后因三藩入包衣,歸來年份無考——二世(未知)——三世嗣興(漢名未知)——曾孫武士宜(漢名魏九齡,內務府總管)—玄孫清泰(漢名魏明祿,內管領)也就是孝儀皇后的生父。
清史稿雖然錯誤百出,但是這次關於孝儀皇后“后家本漢軍”的說法卻歪打正著,並沒有問題。孝儀皇后家的確是正黃旗漢軍,隸屬耿仲明麾下。耿仲明死後,分撥在耿昭忠麾下。後來雖然受三藩之亂的波及,可並未受到朝廷懲處,世管佐領的身份也沒有取消,但也被編入了內務府正黃旗。
可能的情況是,孝儀皇后的先祖本是明末的軍戶-千戶。後來被派往遼東與后金作戰。因頂頭上司毛文龍袁崇煥殺掉而被遣返山東登州,后在耿仲明帶領下渡海投靠後金皇太極,孝儀皇后的高祖綬恩被任命為漢軍正黃旗佐領,後來綬恩(漢名魏國賢)在南征南明殘餘的時候,因收留馬鞍匠人,觸犯逃人法而受到追究。攝政王多爾袞看在綬恩有渡海投誠的功勞免於深究,只是把綬恩的那個牛錄整體編入了內務府正黃旗第一參領三管領下。
綬恩隨同耿仲明渡海投誠后,均被皇太極安置在遼寧海城的牛庄附近。後來耿仲明因逃人案自殺在江西吉安,他的兒子耿精忠承襲爵位。另外一個兒子耿昭忠則安置在京城,相當於人質。綬恩被安排在耿昭忠麾下,因此沒有捲入三藩之亂。綬恩及其子孫都在內務府當差,官職有內務府營造司郎中、內務府總管、兩淮鹽政等。。孝儀皇后祖母,也就是武士宜之妻(不知道是年氏還是晁氏)、孝儀皇后之母,清泰之妻楊佳氏俱是雍正朝宮裡冊封后妃宣讀冊寶的女官(宣讀封妃冊文的女官為內管領妻)。如果魏氏祖母的年家和敦肅皇貴妃母家的年家是一支的話,孝儀皇后這位年氏祖母就是來自書香門第。孝儀皇后入宮后,在冊封為令妃之後,乾隆帝見了令妃娘家人,乾隆十六年令妃母家從包衣管領下撥派到包衣佐領下,之後乾隆四十年又將皇貴妃魏氏母家全族抬入滿洲鑲黃旗。自此,魏氏一族徹底滿族化了。
徠孝儀皇後生前一共有過兩次抬旗的經歷。其中,第二次即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五日,乾隆帝把她的娘家由正黃旗包衣佐領抬入鑲黃旗滿洲,並編為世管佐領。第一次抬旗發生於乾隆十六年九月,乾隆帝將她的娘家包衣管領改為包衣佐領。此事見於《上諭檔》:乾隆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奉旨:令妃娘家包衣管領人,著從本旗包衣牛錄撥出。欽此。乾隆的諭旨說的很清楚,令妃的娘家原本是booi hontoho niyalma(包衣渾托和人)。根據清朝宗室奕賡《寄楮備談》載:“半個佐領,今名渾托和,漢語為管領。”這就是為什麼魏氏明明是內管領之女,但是在乾隆四十年抬旗的時候,《欽定八旗通志》卻稱她的親生弟弟員外郎德馨是包衣佐領的原因。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發表時間作品名作者人物名
2010《清宮往事》暢兒魏靜如
2011《清龍漢鳳》張鶴玲魏瑤池
2012《庶女奪宮之令妃傳》蘭朵朵魏凝兒
2012《令妃傳之血雨腥風》書冰兒魏妍芯
2015《乾隆後宮之令妃傳》阿瑣魏紅顏
2016《皇上,請您雨露均沾》miss_蘇魏婉兮
2017《盛世皇貴妃》星沉月落板橋霜魏若翾
2018《延禧攻略》編劇:周末、改編:笑臉貓魏瓔珞

影視形象

年份影視版本演員劇中名
1988滿清十三皇朝Ⅱ陳靖允令妃
1998還珠格格趙麗娟令妃
1999還珠格格第二部趙麗娟令妃
2001風流才子紀曉嵐陳莎莉魏貴妃
2002九歲縣太爺高寶寶魏貴妃
2002皇宮寶貝戴春榮皇后
2003還珠格格第三部陳莉令妃
2005少年嘉慶庄慶寧令貴妃
2007鐵嘴銀牙陳敏之儀貴妃
2010大內低手王靜令懿貴妃
2011新還珠格格劉曉曄令妃
2013畫框女人涓子貴妃
2018如懿傳李純衛嬿婉
2018延禧攻略吳謹言魏瓔珞
2019金枝玉葉吳謹言魏瓔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