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站

徐宿淮鹽城際鐵路重要站點

宿遷站(Suqian Railway Station)是徐宿淮鹽城際鐵路、寧宿鐵路連宿蚌鐵路3條高等級客運樞紐高鐵站,位於江蘇省宿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棵樹街道東側,是徐宿淮鹽城際鐵路重要站點,建設規模為一等站,並與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及京滬高速鐵路相連,連淮揚鎮鐵路將與徐宿淮鹽鐵路“無縫對接”,並具有京滬高鐵輔助通道的重要功能。

宿遷站是宿遷市四大樞紐客運站(宿遷站、宿遷東站、泗陽站、泗洪西站)之一,是快速對接沿東隴海線經濟帶,以及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和南京都市圈,對於蘇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拉動作用。

宿遷站是以鐵路為主,集長途汽車、公交、軌道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是宿遷市規劃的“兩主兩輔”客運樞紐中的一主,是宿遷交通樞紐工程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我國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

2018年9月,宿遷站正式開工建設。2019年12月16日,宿遷站與徐鹽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同年12月30日全國鐵路網調圖,宿遷站正式連入國家鐵路網。

截至2019年12月,車場規模為2台6線,站房建築面積為2.55萬平方米。

車站介紹


宿遷站具體線路為:沿徐宿高速進入宿遷,沿開發大道南側向東,后沿黃河路向南,再沿宿淮鐵路前往淮安、鹽城方向。在發展大道東側設置宿遷站。在“兩縱兩橫”國家級鐵路運輸大通道功能進一步加強基礎上,基本形成“四縱四橫”鐵路運輸通道格局。“四縱”包括:京寧杭通道,由京滬高鐵和寧杭高鐵組成;沿海通道,串聯起連雲港、鹽城、南通至上海,遠期規劃的沿海高鐵時速300公里,並向省外延伸至上海、青島;鹽宜通道,串聯蘇北沿海、蘇中地區與蘇錫常地區中部,靖江與江陰間的過江通道將於2014年開始建設;還有中部通道,主要連接淮安、揚州、鎮江至高淳,過江通道也將於2014年起建設。“四橫”中滬寧通道是既有線路;東隴海通道將新建兩條高鐵,鄭徐客專和連徐高鐵,拉起沿隴海線的一條快速通道,未來一直通到西安;鹽徐通道為串聯蘇北徐州、宿遷、淮安、鹽城4個省轄市的省級主通道;沿江通道則為滬漢蓉鐵路大通道組成部分。
預計“十三五”期間全省鐵路幹線覆蓋全省13市及42縣(市),覆蓋率達到94%以上。全部省轄市與南京2小時左右通達、與上海3小時內通達。

車站信息


宿遷站
宿遷站
徐宿淮鹽城際鐵路為江蘇省東西向城際鐵路,起點徐州,終點鹽城,途經睢寧、宿遷、泗陽、淮安、建湖。與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及京滬高速鐵路相連,連淮揚鎮鐵路將與徐宿淮鹽鐵路“無縫對接”,並具有京滬高鐵輔助通道的重要功能,全長近300公里,設計速度250公里/小時,預留速度350公里/小時。作為國家快速鐵路網的組成部分和長三角城市群區域快速鐵路的重要幹線,鹽城、淮安的列車可通過這條線路從徐州北上,最快僅4小時即可抵達北京。
其具體線路為:沿徐宿高速進入宿遷,沿開發大道南側向東,后沿黃河路向南,再沿宿淮鐵路前往淮安、鹽城方向,途經徐州、睢寧、宿遷、泗陽、淮安、建湖至鹽城。
徐宿淮鹽鐵路的開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有利於優化蘇北乃至全省的鐵路交通網路,對促進鹽城、淮安、宿遷等地進入高鐵直接輻射範圍具有重要意義;有利於蘇北加速融入長三角經濟圈,建成后將大大縮短蘇北到達南京、上海的時間,使蘇北真正意義上融入長三角經濟圈,有助於推動區域城市功能重組和城市間的競合發展,形成與核心城市的“同城效應”;有利於推動蘇北區域的協調發展,不僅可以優化城際間要素資源配置,滿足區域經濟及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而且可以進一步促進蘇北、蘇中、蘇南優勢互補、各展所長、共同發展。
2014年5月5日-6日,該項目取得重大突破:通過可行性研究審查。
2015年12月28日鐵路先期先導開工段正式開工建設。
2016年全線全面啟動施工。
2019年12月建成通車。

車站高鐵


宿遷站
宿遷站
寧宿鐵路為客運專線,自徐宿淮鹽鐵路宿遷站引出,沿新揚高速公路南行至泗洪,向南接軌寧連城際鐵路,南達南京,宿遷境內設宿遷站以及泗洪站
連宿蚌鐵路東起江蘇連雲港,西至安徽蚌埠,途經沭陽、宿遷、泗洪、五河。並連通合蚌客運專線向南延伸至安徽合肥(或在宿遷東站與合青高鐵並軌經蚌埠五河直達合肥),形成合肥至連雲港的第一條鐵路大通道。沿途經過連雲港站、錦屏站(暫定連鹽鐵路接軌站)、平明鎮站、沭陽站、宿遷東站、宿遷站、泗洪站、泗縣東站五河站蚌埠南站等10個車站。線路等級為國鐵Ⅰ級,雙線電氣化、客貨兼顧的快速鐵路(具備開行動車組條件)。線路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00公里,線路總長約285公里,宿遷境內約139公里。
民國初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最早規劃本鐵路,當時規劃為“海州漢口線”,連宿蚌鐵路已列入《江蘇省軌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長期規劃》遠景規劃項目和《江蘇省“十三五”及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報批稿)》,宿遷市積極爭取將該項目列入國家鐵路“十三五”計劃。
合青高鐵(即宿新城際鐵路)提出后,宿遷市將緊密契合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積極聯合安徽蚌埠出海的區域聯絡訴求,加快策應連宿蚌鐵路(宿遷至連雲港段,即宿連鐵路)的規劃研究和前期工作。努力將沭陽縣與宿遷市區的鐵路接軌,打通蚌埠、宿遷的鐵路客貨運輸出海大通道。
2018年3月合肥都市圈城市在積極爭取將連宿蚌鐵路提升為國家高速鐵路。

價值意義


宿遷站
宿遷站
《江蘇省軌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顯示,徐宿淮鹽城際鐵路通道為串聯蘇北徐州、宿遷、淮安、鹽城4個省轄市的省級主通道,途經睢寧、宿遷、泗陽、淮安、建湖,設計速度250公里/小時,預留速度350公里/小時。遠期規劃中的連宿蚌城際鐵路將與徐宿淮鹽城際鐵路一起構建起宿遷通向四面八方的鐵路網。江蘇鐵路發展戰略構想是以“客運高速化、貨運重載化、區域城際化、路網系統化”為戰略目標,構建鐵路網主骨架通道。在“兩縱兩橫”國家級鐵路運輸大通道功能上,基本形成“四縱四橫”鐵路運輸通道格局。
合宿青鐵路對宿遷市的發展意義重大。可以讓宿遷市向北能夠儘快地融入東隴海產業帶,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沿海開發,向南可以加快地融入長江經濟帶及滬寧杭都市圈,應該說是對宿遷市的窪地崛起能夠形成發展優勢的疊加效應,對宿遷市的發展意義非常重大。

歷史沿革


2018年9月,宿遷站正式開通建設。
2019年12月16日,宿遷站與徐鹽高速鐵路同時開通運營;同年12月30日全國鐵路網調圖,宿遷站正式連入國家鐵路網。

建築規模


建築設計

● 設計理念
宿遷高鐵站主站房設計為“文脈葉脈,一脈相承”的自由雙曲線方案,一次設計,分兩期施工。一期建設站房北側部分及北廣場,規劃預留南側鐵路站場、站台及南站房南廣場。
站前廣場是以黑白灰三色花崗岩為主要材料,站前廣場採用不規則弧形線條燈帶為點綴,呈現出“酒杯”造型。入口處為湧泉水景,與鋪裝相結合形成入口標誌性特色景觀,寓意為“酒花”。在上海路北側,與站前廣場正對著的是市高鐵商務區的中央公園,又稱“酒都廣場”,它以“酒瓶”的造型呈現。
● 設計參數
截至2019年12月,站房建築面積為2.55萬平方米。一層候車廳的面積約5700平方米,二層為5300平方米。

整體布局

● 樓層分佈
截至2019年12月,宿遷站共分三層,一層設有旅客出站地道,二、三層樓為候車廳,進站口、售票廳和落客平台都在二樓。
● 站前廣場
截至2019年12月,宿遷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工程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其中換乘中心約1.4萬平方米。
宿遷綜合客運樞紐是集鐵路、公交、出租、長途、社會車輛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綜合客運樞紐,於2019年12月與徐鹽高速鐵路同步建成。

站台路線


截至2019年12月,宿遷站規模為2台6線。
截至2019年12月,途經宿遷站的鐵路主要有徐鹽高速鐵路。

運行情況


便民設施

● 刷臉進站
截至2019年12月,宿遷站有自助實名制核驗閘機2組16台。
● 自助購票
截至2019年12月,宿遷站已實行電子客票,宿遷站具備刷二代身份證進出站及乘車條件,旅客在網上購票后無需取票,僅憑一張二代身份證就可通行。

客運流量

徐鹽高速鐵路2019年12月16日正式開通運營,12月16日至25日,宿遷站日開行列車11對,共發送旅客32240人,到站旅客30750人。

交通換乘


公交線路

為配合宿遷高鐵站開通,新開闢了6條公交線路,並調整了2條公交線路使其首末站在高鐵站(宿遷綜合客運樞紐)。
序號公交線路起點終點運營時間
1宿遷公交315路高鐵站市公交綜合服務中心06:00~19:00
2宿遷公交326路市公交綜合服務中心
3宿遷公交327路市第一人民醫院
4宿遷公交328路梨園灣
5宿遷公交111路尚城陽
6宿遷公交112路洋河公交樞紐站
7宿遷公交101路嶂山街
8宿遷公交111路湖濱公園06:00~22:00

長途汽車

截至2019年12月,為緩解泗洪、沭陽、新沂乘客滯留現象,根據高鐵站的班次時間,有宿遷至泗洪、沭陽、新沂等中短途班次,方便旅客轉乘。
序號終點北發南配序號終點南發北配
老站始發時間高鐵站發車時間老站始發時間高鐵站發車時間
1泗洪07:2007:501沐陽08:0008:20
08:0008:3010:0010:20
08:4009:1012:0012:20
10:0010:3014:0014:20
09:2009:5016:0016:20
10:4011:1018:0018:20
11:2011:50
12:0012:302新沂09:0009:20
12:4013:1012:0012:20
13:2013:5014:0014:20
14:0014:3017:5018:15
14:4015:10
15:2015:50
16:0016:30
16:4017:10
17:3018:00
18:3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