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病
航空病
航空病是減壓病的一種類型,又稱高空減壓病。人自地面迅速上升到8000米以上高空,即由正常的一個大氣壓上升至低於一個大氣壓而又無適當防護的空間,空氣中氮分壓驟然下降,體液和組織中釋放出的氮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而存留在組織和血液中,形成氣泡。
職業性航空病是指由於航空飛行環境中的氣壓變化,所引起的航空性中耳炎、航空性鼻竇炎、變壓性眩暈、高空減壓病、肺氣壓傷5種疾病。
本標準規定了職業性航空病中5種疾病的診斷標準與處理原則。
本標準適用於職業性航空病的診斷及處埋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GBZ49-2002 《職業性聽力損傷診斷標準》
GBZ24-2002 《職業性減壓病診斷標準》
根據確切的低氣壓暴露史,結合臨床表現及相應的受驗室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做出診斷。
暴露於航空環境中飛行人員(包括飛行員及其他機組人員)和低壓艙艙內工作人員,當出現耳痛、聽力減退、鼻竇區疼痛、眼脹痛、眩暈、肌肉關節痛、胸痛、咳嗽、頭痛、呼吸困難等癥狀時,應密切觀察,必要時採取相應處理措施。
乘飛機旅行,採取以下措施,能有效地防治航空性中耳炎。
(1)調節鼓膜內外壓力平衡作吞咽動作,促使耳咽管主動通氣,以調節鼓膜內外的壓力平衡。當飛機在飛行中尤其在下降之時,每當耳有脹滿感或聽力稍受影響時,及時作吞咽口水,或作捏界閉口吹張(鼓腮),或嚼糖果(泡泡糖、回香糖),或喝些飲料,這樣可使耳咽管口短暫地開啟,使中耳腔內的壓力與外界氣壓保持相對平衡,從而可預防航空性中耳炎的發生。因此,飛機上專門為乘客準備了糖果、飲料。嬰幼兒的耳咽管較短,且鼻腔部常有粘液阻塞,當飛機快速上升或突然下降,氣壓急劇變化時,對耳部的刺激更大,常因耳部疼痛不適而哭鬧不安。所以,如果攜帶嬰幼兒乘坐飛機,應準備好飲料和奶瓶,在飛機升降時用奶瓶給嬰幼兒喂飲料,若是稍大一些的孩子可教其作吞咽動作。如果因疏忽未帶奶瓶或飲料,母親可給嬰幼兒哺乳或讓其吃其他食品。
(2)患有耳、鼻部炎症或感冒者暫勿乘機已患有鼻炎。鼻竇炎、中耳炎、耳咽管粘波阻塞等疾病的人,如果乘坐飛機旅行,則更容易發生航空性中耳炎。得了感冒,鼻咽部粘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加,可使耳咽管鼻咽側壁的開口堵塞,有時即使儘力做吞咽動作,也不易使耳咽管開放。亦容易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因此,凡患有上述疾病而病情較重者,注意暫時不要乘坐飛機曾有一乘坐飛機的旅客因正患感冒,當飛機起飛後上升爬高時,他感到耳中轟轟直響。聽力下降,然後是逐漸加重的耳脹、耳痛,飛機著陸后,發現其鼓膜已穿孔。但如果患鼻炎或感冒等病的癥狀輕微,則可以乘飛機旅行。不過,應在登機之前,使用滴鼻凈以收縮血管,改善通氣狀況,並注意做吞咽動作,以防止炎症影響耳咽管或中耳,引起航空性中耳炎。
(3)若患航空性中耳炎應積極治療可用1%~2%麻黃素或1%快麻液點鼻,使耳咽管管口粘膜血管收縮,管口開放;然後作耳咽管吹張通氣治療(耳鼻喉科有此設備),以促使中耳腔內與外界氣壓恢復平衡;還須應用抗生素(如吡哌酸每次0.5克,每日3-4次口服)、激素(如強的松5-10毫克,每日3次口服)等治療。
1.滴用麻黃素液,多做咀嚼和吞咽動作促進咽鼓管通暢。
2.Valsalva動作:深吸一口氣,捏住鼻子,閉嘴,想吹氣球那樣倆腮隆起,用力鼓氣,迫使空氣進入咽鼓管。成功后,耳內會聽見呼的一聲,聽力也會明顯改善。
3.如6個小時后癥狀仍存在,應到醫院就診。有時需要做鼓膜穿刺治療,即在鼓膜上做一個孔,人為恢復倆側壓力,穿孔多在一月內癒合。
1.防暈機:暈機嘔吐是平衡器官紊亂,身體適應較差的緣故,一般只要保持鎮靜,排除雜念,服些防暈車船葯就會平安無事。如果知道自己可能會暈機,最好在登機前15分鐘服藥。
2.防舊病突發:飛機起飛、降落、上升、下降、轉彎、顛簸等飛行姿態的變化,以及飛機在穿越雲層時光線明暗的快速變化,會刺激一些疾病發作。
由血栓或出血引起的腦病患者,絕對不要乘飛機;重度腦震蕩病人應有專科醫生隨行並採取有效防範措施;輕度腦震蕩病人應隨身帶些止痛藥;患有血管硬化症的老年人在登機前可服少量鎮靜劑,感冒流涕和鼻塞不通的病人最好不乘坐飛機,因為咽鼓管阻塞有鼓膜穿孔的危險。
3.防航空性中耳炎:防的有效措施是張嘴和吞咽。張著嘴或一個勁地吞口水,當然也能起預防作用,但畢竟欠雅觀。所以航班上一般都忘不了給每位旅客送一小包包裝精美的糖果,這道理就在其中。嚼幾粒糖果,或嚼幾塊口香糖使咽鼓管常開。嚼吃是預防航空性中耳炎的最有效辦法,也是最令人輕鬆愉快的措施。
若感覺癥狀仍未消除,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閉緊嘴巴,用力呼氣,讓氣流沖開咽鼓管進入中耳空氣腔而消除耳悶、耳重、耳痛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