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習祥

中國人民志願軍二等功臣

鄒習祥(1922年--1993年),男,仡佬族,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栗園草場人,志願軍第十五軍一三五團一營一連機槍排排長。中國最著名的志願軍英雄狙擊手。被中國人民志願軍39155部隊政治部授予“一等功臣”光榮稱號,中國人民志願軍二等功臣,被志願軍總部授予“冷槍英雄”稱號,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人民會議常委會頒發的二等功軍功證,受到金日成同志的接見。

美國軍事史上稱上甘嶺537.7高地北山為“狙擊兵嶺”。

1993年,鄒習祥去世,享年71歲。

人物生平


兒時生活

1922年4月24日,鄒習祥出生於貴州務川栗園何家矸的一戶仡佬族農民家庭。鄒習祥的骨子裡流淌著仡佬民族自強不息、綿延不絕的韌勁,正是憑著這股與生俱來的堅韌,讓他成長為一位出色的神槍手。
鄒習祥7歲便開始跟隨父輩們學練火藥槍,裝彈、潛伏、瞄準、射擊等,每一個步驟受到嚴格的訓練。他從打死目標學起,逐步練習打活目標,追野兔、瞄野豬、擒野雞、射飛鳥、獵山羊……
年深日久,青年鄒習祥練成了一身好本事。他眼力極強,只要獵物在他面前出現,就算只是一絲風吹草動,哪怕是在晚上,他也能夠準確地觀察到動物出現的位置、逃跑的方向;他槍法極准,土製火槍的瞄準十分不易,但在無數次的獵捕中,練就了一手百步穿楊的絕技,幾乎彈無虛發。他動若雲豹,在追捕獵物時,身手敏捷靈活,在崎嶇不平的山野間步履穩健、穿梭自如;他靜若蒼石,在靜候獵物時,可以長時間蟄伏,紋絲不動——他深諳野外各種惡劣環境中的求生之道。

部隊生涯

1949年,國民黨西南廣大地區瘋狂抓兵,身強力壯的鄒習祥被強征入伍。1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五兵團十七軍五十一師解放獨山,鄒習祥所在的部隊毅然起義,鄒習祥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1950年,鄒習祥編入志願軍十五軍四十五師一三五團一營一連,赴朝參戰。很快,鄒習祥憑藉其過硬的槍法和冷靜的作戰風格,擔任了機槍排排長,1952年10月,鄒習祥和部隊駐守到了537.7高地北山。43天慘烈殘酷的上甘嶺戰役,鄒習祥一次又一次地與死神擦肩而過,全身傷痕纍纍。
在朝鮮戰場的上甘嶺陣地上,他用206發子彈擊斃203個敵軍,在上甘嶺537.7高地北山那條狹長起伏的山嶺陣地上,演繹出中國狙擊史中最精彩的神話。據記載,在整個一三五團駐守的上甘嶺537.7北山陣地,鄒習祥與他的戰友們共計冷槍殲敵3558人,因此,美國軍事史上稱上甘嶺537.7高地北山為“狙擊兵嶺”。
鄒習祥(中)向戰友講述冷槍經驗
鄒習祥(中)向戰友講述冷槍經驗
上甘嶺戰役期間,志願軍司令部為了推廣冷槍戰,特意安排戰地記者專門拍攝過一組鄒習祥狙擊作戰的照片,照片上的他潛伏在草叢中,眼神里滿是忠勇果敢和冷靜。當時的中國,還沒有狙擊手的稱呼和說法,在美軍已經稱他和戰友們防守的537.7高地北山為“狙擊兵嶺”時,他被志願軍總部授予“冷槍英雄”稱號。

建設家鄉

1956年3月,鄒習祥複員回到務川,他從未向組織炫耀自己在上甘嶺期間取得的累累戰功。回鄉的時候,一心想讓家鄉父老吃上大米的他,特意從東北帶回了稻種。栗園草場地勢高寒,歷史上從來沒有生長過稻米,也沒有一畝稻田,鄒習祥聰慧地意識到,東北地區水稻種應該適合在栗園草場栽種。在鄒習祥的培育和推廣下,栗園草場的村民們第一次吃到了大米。
回鄉后的鄒習祥放下了一身功名,恪守本分,將仡佬族與生俱來的和戰鬥中錘鍊升華的忠誠、正氣和頑強的鬥爭精神放在工作中,任過大隊黨總支書記、濯水鎮武裝部長、毛榴多種經營廠廠長。

隱姓埋名

回到家鄉的英雄是沉默的,他把“上甘嶺”放在心裡最深處。只是在每一個季節更替的時節,默默地讓孩子們為他割取松油,痛苦而堅毅地擦拭滿身的槍傷燒傷——短暫的油物滋潤,可以緩解他的疼痛與焦灼。
在他孫子的家裡有三幅褪色的老照片:一張肖像的素描圖、一幅他和老伴端坐在院里合照、一幅和兄弟的合照。照片因受潮而模糊,但仍依稀可感受這位仡佬族軍人眉宇間的剛毅和正氣。由於老人在世時的低調,鄒習祥在上甘嶺戰役期間的赫赫威名,他的家人們並不知曉,鎮里縣裡也只知道他是一名神槍手。在他孫子手機里,有一份韓文的軍功證。他孫子茫然地說,不知道什麼意思,只聽爺爺說,見了金日成,朝鮮授的獎。一位韓語翻譯朋友看到后,說這是一份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人民會議常委會頒發的二等功軍功證,內文為:“因鄒習祥同志參加上甘嶺戰役授予其二等功。”落款日期:1952年11月。
“全身都是傷,手臂那裡,是藏在戰友遺體下時被刺刀刺傷的,耳朵被打缺了一塊,胸口、腿上肚子上,到處是傷疤……”2020年10月,正值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當我們走進栗園草場採訪時,他的孫子和其他家人紛紛演示著鄒習祥受傷的部位和傷口大小。
在朝鮮戰場的上甘嶺陣地上,他用二百零六發子彈,先後擊斃二百零三個美、李匪軍,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立下了功勞,為志願軍開展冷槍殺敵樹立了榜樣。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1993年,鄒習祥去世,享年71歲。安葬在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栗園草場上。

獲得榮譽


序號稱號
1中國最著名的志願軍英雄狙擊手
2中國人民志願軍39155部隊政治部授予“一等功臣”光榮稱號
3中國人民志願軍二等功臣
4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授予“冷槍英雄”稱號
5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等功軍功
6受到金日成同志的接見
鄒習祥被“聯合國軍”稱為“狙擊兵的神話”。

人物事件


1952年春,金達萊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鐵血點染下開得正盛。經過五次戰役以後,志願軍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峙在朝鮮中部“三八線”附近,雙方陣地犬牙交錯,而這場對峙的焦點就是在朝鮮被稱為“爸爸山”的五聖山
守住五聖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軍長秦基偉將軍在4月下旬接過防禦五聖山一帶防區任務。1952年10月14日開始,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將目標放在了五聖山前沿上甘嶺的597.9和537.7高地。上甘嶺這個不足3.7平方公里的高地成為了朝鮮戰場聚焦之處,也成為世界所密切關注的焦點。在長達43天的戰役中,美軍向上甘嶺共傾瀉炮彈190萬餘發,炸彈5000餘枚,整個上甘嶺山頭被削低2米,岩石被炸成幾十公分厚的粉末。
鄒習祥所在的第四十五師一三五團一連,從駐防開始,便扼守在五聖山欲奪欲攬的五隻手指中的食指——南北走向的駝峰狀狹長山嶺——這就是著名的537.7高地北山。
面對猖狂的敵人,鄒習祥淡定不語,只是拿著槍尋找掩體,在前沿陣地默默監視美軍活動,乘美軍大意走動之機,鄒習祥從隱蔽處舉起步槍,輕輕扣動扳機,隨著“砰”的一聲,一個美軍軍官應聲倒下……隨著鄒習祥一槍接一槍的“收割”,美軍嚇得再也不敢在南面高地冒頭。
一時間,北山陣地上一片沸騰,鄒習祥可謂為全連出了一口惡氣。鄒習祥打出的第一槍彷彿喚醒了一連所有的槍支,團里開始組織觀摩實彈射擊。榜樣的力量,大大增強了各陣地冷槍手開展冷槍殺敵的信心和決心。事後,鄒習祥作為冷槍教官,到友鄰部隊作冷槍殺敵的經驗介紹。
在朝鮮戰場的上甘嶺陣地上,用二百零六發子彈,先後擊斃二百零三個美、李匪軍,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立下了功勞,為志願軍開展冷槍殺敵樹立了榜樣,贏得了冷槍英雄的稱號。
上甘嶺戰役結束后,有關部門赴上甘嶺實地拍攝記錄片,鄒習祥和他所在的連隊自始至終參加了拍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