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黃花嶺的結果 展開
- 安澤山名
- 秦嶺山脈山峰(陝西安康市境)
- 金山執導電影
黃花嶺
安澤山名
黃徠花嶺原名叫三不管嶺。主峰海拔1355米,總面積1665.3公頃。
黃花嶺原名叫三不管嶺。為什麼叫三不管嶺呢?原來黃花嶺在歷史上長期處於安澤、和川、屯留三縣交界,三縣都以山下為界,三縣都管不著之地。元中元年和川縣並歸安澤,1971年屯留縣的良馬鄉劃歸安澤縣后,三不管嶺盡歸安澤版圖,三不管嶺“名花有主”后更名為三管嶺。
三管嶺主峰海拔1355米,總面積1665.3公頃。309國道橫跨景區長達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景區灌木主要以野生連翹為主,面積達21萬畝,是我縣野生連翹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每年早春乍暖還寒、連翹花總是先於百花迎春勁放。由於此山連翹叢灌密度大、面積大,每年清明節后,這裡的連翹花次第開放,目極之處漫山盡披黃金甲,成為花的海洋,安澤人總感到三管嶺於此情此景名不達意,究竟是誰先把這裡叫黃花嶺的,沒有人去考究,反正人們認定三管嶺叫黃花嶺更準確、更名付其實。久而久之,三管嶺就被黃花嶺取而代之了。
黃花嶺的由來,有一段美妙的傳說,不過嶺北和嶺南卻是兩個故事相近、人物不同的兩個版本。嶺西的人說,遠古時期,堯帝從平陽東巡來至此地,天淅淅瀝瀝下起春雨,堯帝決定在此探訪一下民情,順便找點吃的。於是化裝為一老者,拄著荊木拐杖,來到黃花嶺。在一冒著炊煙的窯洞內,發現土炕上一壯年男子呻吟之聲不絕於耳,堯帝細問原因,其母說:“此地窮山惡水,瘴氣氤氳,山民多患惡疾,尤以陰雨天為重。”堯帝聽后很難過,將手一揚,撒下萬千種子,落地生根,正是連翹。每年春季的三四月間,連翹花開,香氣襲人,花可泡茶,果可人葯,具有清心明目、降熱敗毒之功效。從此,這裡瘴魔退去,山清水秀,福澤人民。
嶺北的人說黃花嶺的連翹花一山接一山,一坡連一坡,是嘗百草的炎帝神農氏用生命換來的,也是來自上天神的慈悲與厚愛。
相傳炎帝伊耆氏在離三不管嶺下十多里的郭都建立起他的第一個國都。當時的人類還過著苦不堪言的洞穴漁獵生活,尤其是溫疫傳染,是對人的威脅最大,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炎帝為了讓他的子民過上好日子,也不忍心人類大批捕殺野生動物充饑為生。進山尋找人能食用的五穀和能治病的百草,是他一生的追求。說不清是那一年那一月,一種流行性疾病襲來,許許多多的百姓染上了打噴嚏、流涕、高燒不退的疾病,百姓大批大批地死亡,他也不幸染上了這種疾病。炎帝不顧臣民的勸告與自身生命安危,瞞著人們隻身上了三不管嶺,他想找出能治了這種傳染病的草藥。他嘗了一種又一種,也不知誤嘗了什麼毒草,竟然中毒倒地昏死在大山上。
太陽出來又落山,過了黑夜又白天。幾天過去了,昏死的炎帝還是沒有醒來。山裡那吃人的狼豺虎豹,非但不吃他還為他守靈,樹上的飛鳥也不再喧鬧鳴唱,而是哀傷地聚落在他身旁以行孝道。不知是上天還是西天,那位開天劈地的真神雲遊路過此地,看到死去的炎帝連食人的野獸都來朝拜,飽受人類傷害的鳥兒也來祭祀,便知此人是個德比天高的聖者。真神大動側隱之心,他從寶葫蘆里倒出幾粒果實(猜想一定是連翹果)塞到炎帝嘴裡。不過半個時辰,炎帝醒了過來。真神對起死回生的炎帝說:“快把嘴裡的果實咽入腹中,不然你還得死去”。炎帝說:“我活著不能普救天下蒼生,生不如死”。真神再次為炎帝心繫黎民、解民倒懸之情所動,連道:“此人為君,善莫大焉”。言罷從葫蘆內倒出一把種子,朝著大山順風撒去。真神飄然而去后,三不管嶺霎時滿山金黃。原來這黃花結出的果實竟是退燒解毒的一劑良藥。
連翹,又名黃花條、連殼、青翹、落翹、黃奇丹等。秋季果實初熟尚帶綠色時採收,曬乾后不裂口者為“青翹”;果實熟透時採收,色棕黃、殼分裂兩瓣,種子已脫落者為“老翹”。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強心、利尿、鎮吐等藥理作用,用於治療熱病初起,風熱感冒,發熱心煩,咽喉腫痛,瘡癰腫毒,淋巴結結核,尿路感染等症,有“瘡家聖葯”之稱。
為何黃花嶺上的連翹奇多的傳說,嶺北和嶺南不一樣呢?原來嶺南的唐城曾是堯建都之地;嶺北偏西的府城,商、周、夏時代稱伊氏邑。炎帝姓伊耆,府城、郭都極有可能是《帝王世紀》中說炎帝“初國伊、繼國耆”最初的建國之地。兩地人處於對兩個聖君的偏愛,傳說也有了偏說的傾向。其實不知道有多少人知曉,堯的母親名慶都,是炎帝後裔,堯從母姓,堯的血脈來自於炎帝宗親。要說傳說,還有考究一說,至於神話大可不必較真。要說安澤的連翹產量安澤最高,在安澤的連翹產區,黃花嶺是產量之最。安澤連翹產量佔全國四分之一,中國連翹第一縣可不是傳說與神話,這頂桂冠任全國何地、何縣,確沒有一家能與安澤比肩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