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共和國

遠東共和國

遠東共和國(俄語: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英語:Far Eastern Republic)是蘇俄政府在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以東地區建立的一個被蘇俄控制的共和國。其領土西自色格楞格及貝加爾湖,東至太平洋岸邊的所有前沙俄土地,包括貝加爾沿岸省、外貝加爾省、阿穆爾省、阿穆爾河沿岸省、濱海省、堪察加省、薩哈林島北部等地,總面積300多萬平方公里,地域大致為現在俄羅斯聯邦境內的布里亞特共和國、外貝加爾邊疆區、阿穆爾州猶太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薩哈林州、堪察加邊疆區、馬加丹州和楚科奇自治區。

遠東共和國於1920年4月6日成立,雖然在名義上是獨立的,但主要是蘇俄控制,目的是在蘇俄和被日本佔領的濱海地區之間建立一個緩衝地帶。這個共和國是列寧為首的俄共(布)中央為避免與日本直接交涉而採取的暫時的權宜之計。蘇俄以遠東共和國的形式在遠東發展壯大蘇維埃力量,利用各種形式打擊日本侵略軍。日本從海參崴撤退後,1922年11月5日,遠東共和國撤消合併到蘇俄,成立遠東州(不包括原遠東共和國境內的布里亞特-蒙古自治州)。1926年1月4日,遠東州改為遠東邊疆區。此後,該地區歷經多次區劃調整。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地區主義勢力逐漸得到發展,在這股地方分權力量的推動下,遠東一些州和邊疆區也提出了要恢復歷史上的遠東共和國,並把它當作向俄聯邦施壓的最有分量的籌碼。

歷史沿革


1918年赤塔的協約國干涉軍
1918年赤塔的協約國干涉軍
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維埃俄國或蘇俄。共和國成立不久,經過三年艱苦的國內戰爭,粉碎了14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和地主資本家的武裝叛亂,保衛了蘇維埃政權。1922年12月30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

國家由來

遠東共和國國旗
遠東共和國國旗
蘇維埃俄國為避免同日本直接對抗而在國內戰爭後期成立的臨時性國家。當時蘇維埃俄國已贏得反對帝國主義干涉和國內自衛叛亂第一階段的勝利,迫使協約國最高委員會會議於1920年初作出解除對俄封鎖並把軍隊撤離西伯利亞的決定。但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暴亂並未停止。1920年4月波蘭地主武裝闖入烏克蘭,弗蘭格爾匪幫由克里米亞向北進犯,西部戰線烽火又起。日本帝國主義以保護臣民生命財產為借口,拒絕從西伯利亞撤軍,反而加緊整編軍隊,不斷尋釁,試圖長期霸佔遠東。為集中力量粉碎西線內外敵人的新攻勢,維護蘇維埃國家的根本利益,蘇維埃政權根據列寧的建議,決定在遼闊的遠東國土上建立緩衝國。
1920年3月上旬,紅軍進入伊爾庫茨克后停止向東推進,以避免同貝加爾湖地區的日本人發生衝突,同時組織俄共(布)中央遠東局和俄共(布)西伯利亞局組織臨時革命政府。3月28日,濱海地區部分居民代表在上烏丁斯克召開制憲會議,4月6日向全世界宣告成立獨立的民主的遠東共和國。其領土西自色格楞格及貝加爾湖,東至太平洋岸邊的所有前帝俄土地,包括貝加爾沿岸省、外貝加爾省、阿穆爾省、阿穆爾河沿岸省、濱海省、堪察加省、薩哈林島(庫頁島)北部等地,總面積300多萬平方公里(實際控制面積17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86.6萬。建國宗旨在於尋求和平,對外同一切國家建立友好關係,對內建立牢固的法制,保障各階層居民的平等和自由。西伯利亞地區著名的老布爾什維克克拉斯諾切哥夫被任命為共和國總理兼外交部長。駐紮在上烏金斯克和伊爾庫茨克的紅軍部隊同貝加爾湖地區的游擊隊組編為共和國人民革命軍。初期擁有兵力一萬人,炮13門,飛機30架。至1921年8月已擁有步兵21800人,騎兵9800餘人。此前成立的濱海臨時革命政府讓位給遠東共和國政府。5月14日,列寧領導的蘇維埃俄國正式承認遠東共和國的成立。10月底,因最後一批日本軍隊撤離哈巴羅夫斯克,各股白衛軍勢力被相繼擊潰,共和國領土連成一片,首都由上烏金斯克(今烏蘭烏德)遷至赤塔
遠東共和國國徽
遠東共和國國徽
1921年2月12日—4月27日,新的制憲會議在赤塔召開並通過新憲法,宣布對內保存私產所有權制度,對外實行門戶開放政策,為外國資本輸入提供均等機會。蘇俄以遠東共和國的形式在遠東發展壯大蘇維埃力量,利用各種形式打擊日本侵略軍。1922年2月佔領水路陸路交通重鎮伯力,接著向海參崴逐漸逼近,迫使日軍又不得不於1922年8月開始從濱海州撤兵,至10月25日,日軍撤離海參崴從海上回國。至此,日軍撤離遠東大陸,結束了對蘇俄的大規模軍事行動。1922年11月15日,成立僅有2年半的遠東共和國作為緩衝國的歷史使命終結,全俄蘇維埃中央執委會同意的遠東共和國的“申請”,將其併入蘇俄。

人口民族


遠東共和國地圖
遠東共和國地圖
據統計,1922年遠東共和國有俄羅斯人162萬,漢人、日本人、朝鮮人共30萬,蒙古人(包括布里亞特人)25萬,通古斯人5萬,猶太人2.5萬。
布里亞特人是蒙古人的一支,又稱“布里亞特蒙古人”,居住在貝加爾湖地區。十月革命波及到布里亞特和外貝加爾地區后,1920年春貝加爾湖以東的布里亞特族成為剛剛成立的遠東共和國的居民。遠東共和國政府執行列寧的民族政策,在布里亞特-蒙古人中開展工作,挫敗了民族上層分子和富農的反革命活動,破天荒給布里亞特人民族區域自治的權利,並在戰爭的條件下為少數民族勞動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

政治


貨幣

蘇俄國內戰爭和日本武裝干涉的條件下,遠東的貨幣流通十分混亂。遠東共和國成立伊始,即著手恢復經濟、整頓貨幣流通秩序,從發行紙幣到允許金屬幣流通,其間經歷摸索和失敗,最後在蘇維埃俄國的幫助下使貨幣流通走上正軌。

外交


遠東共和國政府成員
遠東共和國政府成員
遠東共和國雖在建立之初就對外聲明它是一個區別於蘇維埃政權的獨立的民主共和國,但實際上它接受蘇俄政府領導。遠東共和國主席兼外交部長克拉斯諾曉科夫及政府一些成員大多是布爾什維克黨人,遠東共和國的一些外交措施和原則都要經過俄共(布)中央或外交人民委員會的核准。
因此,對外關係上,它基本遵循蘇俄的對外政策。主要任務是利用其非蘇維埃形式,建立和發展同外國的經濟貿易關係。遠東共和國的積極努力,使它與美國、日本等資本主義國家初步建立了貿易關係。進出口業務主要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和滿洲里站進行。
1921年和1922年上半年,遠東共和國從日本、中華民國及其他國家運入大量的布匹、麵粉。同時遠東共和國也出口自己的產品,如1921年日本購得730萬盧布的木材、毛皮、製革原料等,次年又購入100萬普特的鯡魚。遠東共和國還向英國、澳大利亞輸出木材。
與美國的經濟交往
遠東共和國地圖
遠東共和國地圖
對於遠東共和國來說,其成立之初的外交活動完全基於蘇維埃俄國的對外政策。首要的是完成二位一體的任務,即保障蘇俄在外貝加爾與遠東的和平、儘可能地消除外國武裝干涉。簡單地說就是要以和平方式消除日本在遠東的武裝干涉,這是其最重要的使命。其次便是成為蘇俄對外聯繫的窗口,積極發展對外貿易,通過對外貿易換回蘇維埃建設急需的一些備和技術。與此同時還要讓世界各國了解蘇維埃政權,在國際上為蘇俄爭取生存空間。
建國之初的遠東共和國對於與所有國家的貿易往來都抱有一種非常積極的態度,特別是與美國的貿易,在其外交任務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一方面美國作為當時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十分巨大。與美國建立良好的關係對於一個新生政權的生存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建立與美國的良好關係,巧妙地利用美日之間的矛盾,對於解決在蘇俄領土上的干涉武裝也大有益處。
1920年遠東共和國從美國進口200萬美元的穀物,1920~1921年向美國出口灰鼠皮15萬張。1921~1922年遠東共和國出口價值600萬金盧布的毛皮。遠東共和國與美國經濟交往的意義和影響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遠東共和國局勢圖
遠東共和國局勢圖
首先,遠東共和國與美國的經濟交往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內容,表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同樣可以有私人資本的存在,同樣可以利用市場經濟中某些有益的因素。遠東共和國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蘇俄的控制,但是在具體政策制定上擁有一定的靈活度,特別是其租讓政策的執行就是一種有益的嘗試。租讓政策的實行用事實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同樣可以利用私人資本,甚至是外國資本。
其次,雙方的經濟往來激化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及其內部的矛盾,也推動了日本干涉武裝的撤出。遠東共和國通過與美國和日本同時進行的經濟往來,加深了美、日兩國之間的矛盾,特別是針對日本佔領地區所進行的經濟活動,使日本政府與美國政府之間、日本政府與日本民眾之間、美國政府與美國民眾之間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分歧和衝突。在國內外的共同壓力之下,日本只能撤兵。
再次,雙方的經濟交往擴大了蘇俄在美國的影響。美國通過與遠東共和國的經濟交往,加深了對遠東共和國和蘇俄的了解,促使美國政府一味敵視蘇俄的政策有了部分轉變。特別是美國民眾對遠東共和國的巨大興趣,直接影響了美國政府在遠東問題上的態度和政策。
美國與日本在俄國遠東的利益爭奪,遠東共和國反對日本干涉的鬥爭,構成了這個時期遠東國際關係史的重要一頁。遠東共和國與美國的經濟交往,則是這段歷史中極為重要的內容。可以說,遠東共和國在這場鬥爭中所體現出的靈活性、美國政策上的矛盾性以及日本最終的失敗,都是這場鬥爭的重要內容,而在幕後指揮遠東共和國的蘇俄,無疑是這場鬥爭中最大的贏家。

對華關係

遠東共和國地圖
遠東共和國地圖
當時遠東地區幾乎沒有加工工業。開採工業、農業也不發達,遠東遠離蘇俄工業中心,商品價格很貴,而且直到1921年首批貨物才從蘇俄中心運送到遠東,所以當時蘇俄遠東人民所需要的貨物,甚至食品都是從國外進口的,這其中又主要來自於中國東北。遠東與中國東北之間的邊境貿易,1918—1920年為鼎盛時期。1918年璦琿海關進出口貿易貨價達庫平銀768萬兩。在中國東北出口商品中以肉、魚、木材、麵粉、油、布匹等商品居多。
1920年4—7月,中國北洋軍閥政府派軍事外交代表團到遠東共和國。4月24日以陳吉祥上校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到達上烏丁斯克。談判時,雙方就兩國間交換外交代表機構的問題進行了討論。4月,中國商業代表團也抵達了上烏丁斯克。6月,中國北洋軍閥政府顧問團在遠東共和國首都進行了訪問。中國北洋軍閥政府代表被邀請出席1920年3月27日至4月10日舉行的第八屆阿穆爾州勞動者大會。
1920年6月以張斯麟為首的中國北洋軍閥政府軍事外交代表團抵達了上烏丁斯克,並停留了兩個月,8月下旬出發赴莫斯科。同年9月27日,蘇聯政府發出告中華民國政府書,以備忘錄形式遞交給張斯麟,宣布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無效。離開莫斯科之前,契切林接見了張斯麟,11月張斯麟又被列寧接見。
為了同中國北洋軍閥政府建立外交和經濟關係,1920年6月遠東共和國政府派代表團到中國。8月21日以優林為首的代表團到達中國首都,和中國北洋軍閥政府就建立外交關係以及經貿問題進行了討論。該代表團不僅被賦予談判權,而且被賦予簽訂條約的權力。雖然和中國北洋軍閥政府沒有建立起正式的外交關係(事實上建立了關係),但是遠東共和國政府對代表團的活動予以了高度重視。1921年3月代表團回到赤塔后,該團團長優林受命擔任遠東共和國外交部部長,1921年7月,他第二次到北京時,依然就任外交部部長職務。
代表團活動的結果是,拿到了由中國外交部簽發的在中國幾個城市建立遠東共和國半官方外交代表機構的許可。從1921年以來,在哈爾濱,被委以特殊任務的遠東共和國工作人員開始工作,並在滿洲里和綏芬河車站以及大連建立了外交代表機構。在璦琿、黑河、煙台(芝罘)被委以特殊任務的遠東共和國工作人員開始工作。
1921年2月3日由遠東共和國外交部外交處組織成立了中國分部。1921年上半年,和中國擴大了外交、貿易關係,1921年6月1日中國分部被改為中國事務部。但是由於遠東共和國缺乏資金,1921年8月上旬此部不得已被撤除,重建中國分部。
遠東共和國版圖和實際控制區
遠東共和國版圖和實際控制區
在遠東共和國,有很多中國商人、商業公司在進行貿易活動。西伯利亞和遠東共和國大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哈巴羅夫斯克、上烏丁斯克、斯列堅斯克、涅爾琴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伊曼、斯帕斯克等城市)都設有中國商會,由它們來保證商人的利益。中國商會有屬於自己的警察、學校,等等。中國領事館組織商會的活動。為擴大商會系統,1920年駐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的中國領事館向阿穆爾州勞動者代表蘇維埃執行委員會提出了允許在斯沃博德內市創辦由中國公民成立的理事會申請。遠東共和國政府允許中國商會以部隊完全劃歸遠東共和國警察局為條件,可以有自己的武裝保衛隊。在中國街區里也可以有中國領事館保衛隊,但是他們無權任意逮捕和搜查中國人與俄羅斯人。為了穩定遠東共和國的貨幣市場,阿穆爾州管理處利用黑河的中國銀行作為簽訂貿易合同和進行其他金融活動的代辦處。
1921年遠東共和國從中國東北地區的進口額為1028.8萬盧布,對其出口額為131.1萬盧布,出口額是進口額的12.8%。1922年上半年遠東共和國從中國東北地區進口額為7010.7萬盧布,對其出口額為182.7萬盧布,出口額是進口額的26%。
為了給貿易往來創造條件,遠東共和國政府和中東鐵路董事會就恢復赤塔—哈爾濱—符拉迪沃斯托克直達鐵路交通問題進行了談判,1921年3月7日與齊齊哈爾市政府簽訂了協議。1921年7月中東鐵路督辦宋小濂批准了赤塔至哈爾濱的直接電報交通。
從1921年6月開始,合作社和社會團體從中國東北進口的糧食免交關稅。通常進口商品的關稅只佔其價值的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