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

黃河三角

南方的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區域中心后,北方的黃河三角洲也將迎來萬億資金的重點開發。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待開發的大河三角洲,黃河三角洲的開發將在“十一五”期間迎來1.5萬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資料顯示,黃河三角洲地域範圍包括山東省東營和濱州兩市全部,以及與其相毗鄰、自然環境條件相似的濰坊德州淄博煙台部分縣市,約佔山東全省面積的六分之一。而黃河三角洲開發將以東營、濱州、濰坊、萊州四大臨港產業區為主體,劃定約4400平方公里的範圍作為率先突破區域,作為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形成背景


在我國“八五”以來,全國範圍內共形成了100餘個區域合作組織,其中僅有1/3處於活躍狀態,大多數區域合作組織的組織制度建設處於鬆散型、低層次上。儘管如此,還是有一部分合作組織在信息溝通,促進區域
經濟發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績。其中,省際間有代表性的經濟協作區主要有西南五省七方經濟協作會、西北五省區經濟協調會、黃河經濟協作區、中南經濟協作區等四個。黃河經濟協作區便位列其中,可見其成績非同一般。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此期間,“黃河金三角協作區”建立了約10對省區和70多對地市友好合作關係,結成一批行業協作聯合會,達成萬餘個協作項目,省際間融通資金達數億元,物資協作總金額約200億元,物資聯合開發得到了全面加強。與此同時,在基礎建設方面三地在開發黃河航運上大有作為,聯合建設了三門峽風陵渡兩座黃河公路大橋等等。可以說“黃河金三角協作區”的確立和存在,使運城、三門峽、渭南在擴大對外區域影響、基礎設施建設、區域性金融流通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果,直至今日有關打造黃河金三角大旅遊模式、黃河金三角化肥合作項目等等議題和會議仍然時時舉辦。初次合作的成功和由此而確立的良好基礎讓他們在合作機制走入窘境的情況下依然堅持著不懈的探尋和摸索。
此時,中部崛起戰略開始打響,中央鼓勵各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中西部互動發展的政策相繼提出,對於一直在渴盼著重新構建黃河三角區經濟新模式的運城、三門峽、渭南三市來說,無疑再次看到了一抹最為耀眼的曙光,因為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重新構建黃河三角經濟區都有著不容置疑的現實性和必要性。三市良好而長久的合作基礎;二十餘年來各自已經強勁的經濟、社會實力;得到了完全提升的三市交通網路,運城市極具號召力的中心城市價值等等,都讓他們看到了一個呼之欲出的嶄新經濟區域,於是“黃河新三角經濟區”的說法開始在三市流行。

發展情況


河南省三門峽市、山西省運城市、臨汾市和陝西省渭南市,共同構成了晉陝豫三省邊緣“黃河金三角區域”的核心,位於我國中、西部交界地帶,通華北、聯西北、達中原,在全國流通中,可以承東啟西、貫通南北。但是,由於受行政邊界分割的影響,區域統籌協調發展受到制約。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河南、山西、陝西三省代表團聯合呼籲:建立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四市國家區域協調發展綜合試驗區。
在黃河中游的河南、陝西、山西三省交界地帶,河南省的三門峽市、陝西省的渭南市和山西省的運城市、臨汾市,共同構成了一個“三角區域”。這片擁有5.8萬平方公里土地、承載1700萬人口的區域,被稱做“金三角”。
這裡是我國中、西部的接合點,是華北、西北、中原的接合部,也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接壤地區,還處在隴海經濟帶的中段,已經形成的鐵路、公路、航空綜合運輸骨架,可以通華北、聯西北、達中原。南同蒲鐵路縱貫南北,隴海、侯西、侯月鐵路橫穿東西;連雲港霍爾果斯大同-風陵渡、運城-三門峽、焦作侯馬-西安高速公路,以及108、209、309、310等國道縱橫交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三門峽、風陵渡、禹門口黃河公路大橋的建成,使黃河金三角一個半小時經濟圈全面形成。
這裡能源、礦產、農業和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相關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煤炭開採生產能力約1億噸,佔全國的4%;焦炭生產能力4100萬噸,佔全國的14%;電力裝機容量超過1400萬千瓦,約佔全國的3%;鋁、金屬鎂、鉬等有色金屬材料和黃金產量也在全國居重要地位。
農業產業方面,蘋果生產能力約400萬噸,約佔全國的15%,濃縮果汁產能72萬噸,佔全國的一半以上。蘆筍的產量和銷量在全國有相當比重,產品行銷全球。該地區也是三省重要的糧食和棉花生產基地。此外,名勝古迹、文物旅遊,為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提供了優勢資源。

國務院批複


國務院日前批准《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以探索省際交界地區合作發展新路徑,推動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合作發展。
為此,國務院要求山西、陝西、河南三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落實工作責任,完善合作機制,合力解決區域合作中的重大問題;根據規劃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編製實施重點領域專項規劃,落實區域合作協調推進機制,抓緊推進重點工作和相關項目實施,探索實施推動一體化發展的績效考核和獎懲激勵措施。
山西、陝西、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改革委:發展改革委《關於報送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送審稿)的請示》(發改地區〔2014〕169號)收悉。現批複如下:一、原則同意《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請認真組織實施。二、《規劃》實施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以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目標,以整合區域優勢資源、創新區域合作機制、協調區際利益關係為重點,以共建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為抓手,著力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著力促進產業分工協作,著力加強生態環境共保共治,著力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全面提升整體經濟實力和協調發展水平,努力把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和欠發達地區實現一體化發展、跨越式發展的示範區。三、山西、陝西、河南三省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落實工作責任,完善合作機制,合力解決區域合作中的重大問題。完善社會監督,定期向社會公布《規劃》實施進展情況。《規劃》實施中涉及的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設項目要按規定程序報批。四、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切實加強工作指導,在專項規劃編製、項目安排、體制創新等方面給予必要支持,協助解決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發展改革委要加強綜合協調和督促檢查,會同山西、陝西、河南三省人民政府開展《規劃》實施情況評估,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研究解決新情況新問題,重大事項及時向國務院報告。推動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合作發展,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重大舉措,對於探索省際交界地區合作發展新路徑、推動我國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各有關方面要提高認識、緊密合作、紮實工作,共同推動《規劃》的落實,努力實現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國務院 2014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