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載夏布
江西傳統特產
萬載夏布,俗稱“雞鳴布”,也叫“扁紗”、“生布”,為江西傳統特產。
宜春周邊地域多縣有產,尤以萬載產最為著名,故統稱萬載夏布。其生產可追宗溯源至東晉後期,距今已有1600餘年歷史。唐朝時已被列為貢品,后萬載夏布大量出口,每年僅銷往朝鮮就達幾萬捆,清朝《萬載縣誌》載:光緒三十三年,產額達一萬八千擔,全縣有一千多家大中作坊生產夏布。經過世代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萬載夏布的製作工藝日趨成熟,夏布既剛又柔、色澤誘人,“嫩白勻凈,通行四方,商賈幅輳”。《萬載夏布製作技藝》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夏布因輕柔勝絲,避暑爽身,實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為薴麻,薴麻經過傳統手工劈成細縷,並拈成細紗,稱為“績麻”;再經整經、上漿后,用木機織造稱之為夏布。有本色、漂白、染色或印花等多種,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由於薴麻纖維與棉花纖維相比較無法用現代化紡織機械加工,只能靠傳統手工技藝生產,用途隨織物品種而定,例如,紗號較小(紗支較細)、條幹均勻的,適宜作衣著、工藝材料用;紗號較大的(紗支粗硬)、組織疏鬆的,多作蚊帳、濾布等用。現手工夏布僅在江西、湖南、重慶、四川等範圍內少數地域有產。
以前夏布規格有400扣、600扣、800扣、1200扣不等,闊幅800—1200扣為細色,600—800扣為中色,400—600扣為粗色;窄幅650—800扣為上等,500—650扣為中等,340—500扣為下等。以每平方英寸內紗的密度為標準,100根紗以上為高檔,80—100根紗為中檔,60—80根紗為低檔。一般每匹長74尺(24.6米),闊幅寬為1.8尺,窄幅寬為1—1.5尺不等。
萬載
萬載縣殷商時期屬吳,戰國初期(公元前432年)屬越國,公元前333年屬楚國,秦漢時期歸九江郡。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豫章郡,設立建城縣,萬載為建城屬地。1949年7月16日萬載解放,7月21日成立縣屬袁州分區管轄1959年1月改屬宜春管轄至今。
中國麻紡織的歷史比絲綢更為悠久,古人最早使用的紡織品就是麻繩和麻布,大麻布和薴麻布一直作為大宗衣料,從宋到明才逐漸為棉布所替代。《詩經》上說:“東門之地,可以漚薴。”說明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用自然發酵方法加工麻料。三國時吳國陸機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書中記薴麻“縮根地中,至春日生不歲種也”。這時薴麻的特性就已為人們所認識,積累了種麻經驗。在古代麻紡有搓法和績法。原始的麻紡是由手搓開始的,薴麻纖維長而強,多用績法成紗。先用手指將脫膠后的纖維粘片分劈成細長的麻絲(縷),然後逐根拈接。
夏布生產歷史悠久,起源於何時,已無從考證。東晉以後,漢人多從西北黃河流域漸次向東南長江流域移居。江南一帶,沃野千里,蔓草叢生,蚊蟲、飛蛾等繁殖極盛,漫天飛舞,穿戶入室,撲入眼鼻,夜則擾人清夢。據傳當時萬載有一農人名叫藺思源,發明一種驅避蚊蟲之法,採取長葉雜草,編成帷帳,張掛床上,使蚊蟲之類不能飛入。但雜草質脆,不耐久用。藺思源一日於草類中發現一種富強韌性的枝條(薴麻),將它的外皮剝下,用以編製帷帳,效果良好。此後,農民逐漸改進績麻之法,專取純潔之纖維,用以織造夏布。
織造
萬載夏布
織布有經紗、刷漿、上機、織造四道工序。其中以經紗、織造為難。如手藝不精,會斷紗,既費時,又多出劣品。經紗多男人,在陰涼的地方,將紗絲絲入扣,用細白米漿刷紗。織布多女工,織時亢熱、嚴寒都不宜,霜風起后須避入土洞,以防紗線燥斷;亢熱之際,織布畏風,多蔽窗戶。布成之後,經檢驗修整後分匹存放。
夏布有紗質輕軟,經緯咸宜,邊縮平整,編織均勻,色澤清香,不易皺摺,不易變形,易洗滌,涼爽清汗等特點,唐時曾列為貢品。
捻紗
舊時主要用作夏秋服裝、蚊帳、濾布等。解放后,主要用作帳布,穿著較少,改革開放后,國內用量漸減,主要供出口至日本、韓國、東南亞,也有部分出口至歐美,外銷布中的上品經再加工處理可做高檔西裝面料,其餘的主要用來做床上用品、褥墊、牆布、門簾、工藝品、工業用布等用途依然廣泛。早年在萬載、宜春地區夏布還曾用來做生布漆器中的胎布,現雖無人再做,但舊的精美漆器還偶然看見。當前國內也開發出夏布畫、摺扇、屏風、繡花手袋、繡花桌布等多種工藝品,也廣泛為人收藏、出口歐美。
萬載夏布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它以“柔軟潤滑、平如水鏡、輕如羅綃”譽滿全國,遠銷海外,被稱為江西三大特產之一。
2009年,經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萬載縣的夏布織造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萬載縣萬載雙志夏布廠廠長宋樹牙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萬載夏布織造技藝的傳承人。
萬載夏布
民國初期,萬載私營經濟得到較快發展,以夏布、花爆、表芯紙萬載三大土特產的手工業產品進一步擴展了市場,特別是在1921—1926年,萬載私營工商業進入鼎盛時期,全縣夏布作坊上千家,經營夏布的行庄近二十個。這幾年萬載三大土特產在國內國際市場銷路甚好,年銷各種夏布36萬多匹(最高的1924年近80萬匹),花爆10萬餘箱,表芯紙30萬擔,為“富萬載”的美名奠定了經濟基礎。
夏布工藝品
千百年來,夏布的幾度興盛承載著萬載人民的勤勞與智慧、貢獻與榮耀。由於現代科技與工業的發展,夏布生產、消費暫時處於低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審美觀的改變,崇尚綠色自然、返樸歸真意識提高,再加上現代紡織印染工藝,夏布這一傳統產品必將再展新姿,再現輝煌。
1936年萬載夏布參加粵、湘、鄂、贛特產聯合展銷會,江西省運杭展銷會和1942年江西省國貨陳列館特產展覽會,均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