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駝鎮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轄鎮
青駝鎮位於山東省沂南縣城西南部,與費縣、蘭山區徠毗鄰,全鎮轄80個行政村,69113人(2017),總面積138.53平方公里,著名的山東省戰工會(山東省政府前身)紀念館就坐落在此,是省政府公布的首批中心鎮之一。
秦朝,臨沂地域屬琅琊郡和郯郡。西漢時,臨沂地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城陽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漢承西漢制度,分屬徐州之利城郡、東海郡、琅琊郡、琅琊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莞郡、東安郡和城陽國。三國時期,屬魏國。至魏末,分屬東海國、琅琊國、東莞郡、泰山郡。西晉時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蘭陵郡、東莞郡、兗州之泰山郡。晉室南渡后,地域先後屬於後趙、東晉、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和北魏。隋朝分屬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東州郡)、徐州(彭城郡)。唐朝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宋朝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軍等。宋室南渡后,分屬於金朝山東東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元朝分屬兗州府和青州府。清初因之,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府,置附郭蘭山縣,降莒州為散州。屬沂州府。有蘭山、郯城、費縣、沂水、蒙陰、日照、莒州6縣1州。
中華民國成立后,廢府撤州,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3年撤銷沂州府,改莒州為莒縣。1914年分山東省為4道,改蘭山縣為臨沂縣,臨沂地域分屬濟寧道和膠東道。1918年撤銷。1936年劃為山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抗日根據地。1940年8月,在沂南縣青駝寺成立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1943年9月改為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1945年8月在莒南縣大店鎮成立山東省政府。在抗日戰爭時期,這裡相繼建立過30多個縣級和縣級以上政權機構。其中屬於縣級的政權組織,一般稱抗日民主政府,也有一些稱作行署或辦事處。這些縣級政權組織,都獨立地發揮縣級政府的作用,分屬魯中、魯南、濱海3個行政區。解放戰爭時期,行政區劃層次仍沿襲抗日戰爭時期,只是對區劃作了某些調整。1948年7月,魯中、魯南、濱海三個行政區合併為魯中南行政區,設魯中南行政公署(駐臨沂城),下轄7個專區,49個縣。至1949年10月1日,臨沂地域分屬沂蒙、尼山、台棗、濱海4個專區。
青駝鎮
1950年5月,魯中南行政區撤銷:以沂蒙專區為基礎,成立沂水專區,轄9縣;以濱海專區為基礎,成立臨沂專區,轄9縣。1953年1月將原屬臨沂專區的贛榆、東海、邳縣、新縣海連市劃歸江蘇省。1953年7月,沂水專區撤銷,除日照縣劃歸膠州專區外,所轄其餘各縣皆劃歸臨沂專區,同時,原屬滕縣專區的平邑縣亦併入臨沂專區。1956年3月,日照縣劃歸臨沂專區。至1961年4月,臨沂專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臨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陰、平邑、費縣、日照、莒南13個縣市。1989年6月12日,國務院確定,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12月2日,國務院確定,沂源縣劃歸淄博市管轄。1992年1月,莒縣劃歸為日照市管轄。至此,臨沂地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莒南、沂水、蒙陰、平邑、費縣、沂南、臨沭10個縣市。
1994年12月1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沂地區和縣級臨沂市,設立地級臨沂市。原市級臨沂市分為蘭山、河東、羅庄3個縣級行政區。地級臨沂市轄蘭山、羅庄、河東3區和郯城、蒼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臨沭9縣。市人民政府駐原臨沂地區行署駐地。臨沂市設立蘭山區、羅庄區和河東區。蘭山區轄蘭山、金雀山、銀雀山3個街道辦事處和白沙埠鎮、義堂鎮、大嶺鎮、李官鄉、半程鎮、棗溝頭鎮、南坊鄉、朱保鄉、馬廠湖鄉。區人民政府駐原縣級臨沂市人民政府駐地。羅庄區轄羅庄鎮、付庄鎮、盛庄鎮、冊山鎮、程庄鄉、岑石鄉,區人民政府駐羅庄鎮。河東區轄九曲鎮、相公鎮、湯頭鎮、芝麻墩鎮、梅埠鎮、重溝鎮、黑墩鄉、湯河鄉、鄭旺鄉、太平鄉、八湖鄉、劉店子鄉,區人民政府駐九曲鎮。
1991年1月14日,撤銷臨沂市九曲鄉,設立九曲鎮;撤銷臨沂市白庄鄉,設立盛庄鎮。1993年9月8日,撤銷臨沂市大嶺鄉,設立大嶺鎮;撤銷臨沂市南坊鄉,設立南坊鎮;撤銷臨沂市冊山鄉,設立冊山鎮。1994年9月7日,撤銷臨沂市梅埠鄉、重溝鄉、芝麻墩鄉、半程鄉、棗溝頭鄉,設立梅埠鎮、重溝鎮、芝麻墩鎮、半程鎮、棗溝頭鎮。
礦產資源主要有石英砂、白土等,石英砂儲量巨大,品質優良,總儲量約為1億噸,著名的徐公硯石是該鎮獨有的礦產資源。一條蒙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全境,水利資源極為豐沛,全鎮擁有35KV變電站一座,程式控制電話實現了國內國際併網,設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通信服務處,通信條件極為良好,是理想的投資場所。
徠青駝鎮下轄以下地區:
青駝社區、山北頭村、蘆山西頭村、徐公店村、四嶺村、高里村、唐山子村、丁家莊子村、南長汪村、石拉子村、武家莊子村、飲馬溝村、自義莊村、大馮家樓子村、高家坊庄村、旁沂庄村、北長汪村、大坊庄村、大宮嶺村、斗溝村、馮樓村、鳳凰村、河東村、河疃村、河西村、紅衛村、嶺前村、苗家峪村、泉頭村、三聯村、山前村、石義莊村、雙匯庄村、雙橋村、雙盛村、雙冶村、桃花埠村、卧龍村、玉戴河村、趙左村、新磨石溝村。
青駝社區 | 大官嶺村 | 嶺前村 | 雙盛村 |
高里社區 | 斗溝村 | 苗家峪村 | 雙冶村 |
山北頭村 | 馮樓村 | 泉頭村 | 桃花埠村 |
蘆山西頭村 | 鳳凰嶺村 | 三聯村 | 卧龍村 |
徐公店村 | 河東村 | 山前村 | 玉戴河村 |
大馮樓子村 | 河疃村 | 石義莊村 | 趙左庄村 |
旁沂庄村 | 河西村 | 雙匯村 | 新磨石溝村 |
大坊庄村 | 紅衛村 | 雙橋村 |
歷史悠久文化深厚: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家徐向前、谷牧等都曾在這裡生活、戰鬥過,山東省政府機關在鎮駐地的大銀杏樹下成立,全鎮現有山東省"戰工會"舊址,"仲丘故城"遺址等多處省、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戰工會紀念館
青駝鎮
城鎮建設
青駝社區
青駝鎮公園
青駝寺鎮
在山東臨沂縣北九十里,居蒙山河之西,為往來要道,清時置驛於此,后移徐公店。
205國道線、229省道線、日東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縱橫穿過全鎮,並在此設出入口,南接臨沂批發城,西臨兗石鐵路,東依日照海港,漢唐時期是重要的驛站之一,自古是兵家必爭、商家必經、臨濟線上的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