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

曆法單位

一年是一個曆法單位,有春夏秋冬四個節氣,春天是年的開始和年的結束。一年就是12個月左右,不包括閏年,陽曆365或366,陰曆354或355天。

綜述


之本解釋;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節氣,春天是年的開始和年的結束哦。一年就是12個月左右,不包括閏年哦。
一年四季
一年四季
農曆與公曆:
農曆,又稱 夏曆、陰曆、舊曆、漢歷、老歷,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農曆屬於一種陰陽曆。陽曆:一個太陽年是兩個立春之間的時間,約365.2422天。陰曆是按照月球地球一周為一個月計算的。陰曆的一年有時是12個月,有時是13個月。有閏月的年份是13個月。
公曆。公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繞太陽轉一周為一年計算的。地球繞太陽轉一周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多一點。
公曆的一年中,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2月份一般是28天。2月份4年有一個29天。為什麼多出這一天,是因為陽曆每年是365天5小時多,差不多4年就會多出一天時間。至於哪一年的2月是29天,你只要把公元計年的年份除以4,沒有餘數的那一年2月就是29天。如2004年,除以4,沒有餘數,那這一年的2月肯定是29天,2005、2006、2007除4都有餘數,這三年中的2月肯定是28天。
為什麼公曆的2月是28天?這是古羅馬在制定日曆時,起初設想月份的單數為31天,雙數為30天。但這樣一年是366天,比365天多出一天,必須從12個月中摳出一天。因為在古羅馬,執行死刑都在2月份,所以都認為這個月不吉利,那就從2月中摳出一天,成了29天。當時一羅馬大帝出生在有30天的8月,比上一任出生在有31天的7月的大帝少一天。他就又從2月份中摳出一天,加到8月份。從此公曆的2月就成了28天,本應是30天的8月份成了31天
中國的農曆是陰陽曆,大家很熟悉的傳統節日,像春節是陰曆的節日,初一是新月出現的那一天,月圓的那一天則在十五左右。而立春等節氣是依據陽曆的。
農曆中的陰曆以月為基本單位,一個月以新月出現的那一天為始直至下一個新月出現的前一天。由於月亮公轉的周期介於29到30天之間,陰曆的一個月也就由新月出現時刻的早晚或是29天或是30天。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與陽曆不同的是,大小月在不同的年中不固定。如春節的前一天常稱為大年三十,但有不少年的陰曆十二月只有29天。由於十二個月的時間較陽曆年即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短11天左右,為了使陰曆年與陽曆年保持相對穩定,每隔兩三年就需要加入一個閏月。大約每十九年要加入七個閏月。而二十四節氣則是由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確定的。以每年的冬至為始,每15度為一個節氣。故二十四節氣在公曆的每月中有大概固定的日期。古時以二十四節氣指導農耕,這就是農曆的稱謂的來源。其中陽曆下半月的十二個節氣又稱為中氣。中氣出現的時刻和閏月的確定有直接的關係。

計算規則


1.所有新月和節氣出現的時刻的計算以東經120度即東八區標準時為準。但計算1929年以前的陰曆時應以北京即東經116度25分的當地時為準。
2.新月出現的一天為一個月的第一天。如某個節氣的出現時刻也在這一天,則不論該節氣的出現時刻是否比新月晚,一律算落入新的一個月中。
3.每年的冬至總是落在這年的十一月中。從一年的冬至的第二天起到下一年冬至這一天止的這段時間稱為一歲。如一歲中有十三個新月出現,則這一歲為閏歲,要加入一個閏月。
4.閏歲中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為閏月。因為一歲中只有十二個中氣,所以閏歲中至少有一個月沒有中氣,也存在有兩個月沒有中氣的可能性。但這種情況下只有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為閏月。閏月的前一個月為幾月則該閏月稱為閏幾月。
以上所列的陰曆的計算規則是在清朝順治年間,即公元1645年,開始採用的。以上規則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理論上完全以天文觀測為依據,其中沒有任何數學關係。這和陽曆完全是由數學關係確定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然,具體到未來陰曆的計算,仍然需要月亮與地球運動數學模型,而且精度高的這種數學模型相當複雜,在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推算出精確的陰曆來。而陽曆的數學關係則非常簡單,是不是閏年很容易計算。這又形成了另外一種鮮明的對比。
不過若已知當年的陰曆,則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估算出下一年春節的日期。這種方法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年份。找到當年陰曆十一月一日對應的陽曆日期,將月數減十而日期數加九再減掉月數,如果得出的日期在下一年的陽曆一月二十二日到二月十九日之間,則春節就是那天,誤差不超過前後一天。例如2002年陰曆十一月一日對應陽曆的12月4日,則按此方法預測的2003年春節的日期為2月1日,與實際日期相同。
閏年366天
平年3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