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捕捉劑
消除部分甲醛的試劑
甲醛消除劑;消醛劑:甲醛消納劑;除醛劑;除臭劑;甲醛結合劑,甲醛交聯劑
按照用途來分,大體有三大類:
1、用在膠水中消除遊離甲醛的甲醛捕捉劑;
2、用來消除人造板的遊離甲醛的甲醛捕捉劑;
3、用來消除空氣中瀰漫的甲醛的捕捉劑。
用於控制裝修甲醛污染的甲醛捕捉劑多是指第三類,其特點是甲醛捕捉劑本身應該環保,並且不會帶來二次污染,因為直接用於室內,所以要求更高,目前市場上多用納米鈦白粉光觸媒和氨基酸以及茶葉提取物多酚類物質混合製作。
第一類和第二類甲醛捕捉劑因為是用在板材的生產過程中,只要能有效的消除甲醛就可以了,當然在消醛的同時,不能降低人造板的物理結合強度,否則消醛的意義也就不明顯了。還要達到國家有關行業標準如:執行標準:GB/18580-2001、GB18584—2001才能算是真正的甲醛捕捉劑。
人造板膠水(脲醛膠)所用的甲醛捕捉劑應該平衡使用成本與有效性這兩個方面,對人造板企業來說甲醛捕捉劑不能帶來過大的成本增加,同時還要保證板材的環保和強度。真正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脲醛膠的化學原理入手,分析脲醛膠在壓板時的固化速度與本身的逆反應速度這兩者的快慢,以及能在板材內部形成長期的潛在消醛的成份(一般工業上用的甲醛捕捉劑只能抑制甲醛釋放半年至1年)因為脲醛膠是在十幾年內緩慢分解釋放的。
用來清除由於裝修污染及其新傢具帶來的甲醛的甲醛捕捉劑,大多數是有機物,能清除甲醛,但是會帶來二次污染。由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發的新型無機甲醛捕捉劑能有效吸收並分解甲醛,而且不會帶來二次污染,這種材料是一個雙層結構的無機載體,在載體的夾層內鑲嵌了能和甲醛反應的有機物質,由於材料具有非常優異的吸附性能,吸收的甲醛在夾層內與有機物進行了反應,24小時吸收率達99%以上。但是這種材料的載體的製備對設備的要求非常苛刻,阻礙了大批量生產。在不久的將來肯定能找到更好的更容易合成的載體材料,使得大型工業化生產成為可能。
市場上所售的甲醛捕獲劑、甲醛去味劑、甲醛隱蔽劑等,主要針對殘留甲醛採取簡單去除、轉移、改性或釋放,而遊離甲醛交聯催化劑則能將脲醛膠、酚醛膠、三聚氰胺膠、白乳膠中的遊離甲醛,以及水溶性膠乳等不穩定的單體和低分子縮合物,再次聚合為分子結構更為穩定的聚合物。
使用:使用操作簡單,直接塗刷或噴在人造板材等木製品的表面即可。
1、據板材的不同厚度和不同等級,甲醛捕捉劑的塗量約為40g/平米,即每瓶甲醛捕捉劑(如為1kg)噴塗25平米的人造板材。
2、甲醛捕捉劑的塗刷或噴時一般以板材潮濕為準,若有流淌現象請用毛刷塗平,以免浪費和乾燥后影響美觀。
3、甲醛捕捉劑最好直接用於甲醛散源頭上。板材購進后,在砂光后、油漆前用甲醛捕捉劑對板材雙面及端面噴塗,自然乾燥24小時即可。
4、木製品已製做完成,在沒上油漆之前,對其內外表面直接噴塗即可,如表面已上油漆,由對木製品的內部、底部、頂部及背部沒上漆的地方可作噴塗。
5、複合地板和強化木地板在安裝前,將甲醛捕捉劑噴在其背面,如用人造板為地板的墊底,務必將墊底板進行雙面噴塗處理。
6、對於已油漆或有貼面的傢具,可甲醛捕捉劑噴在紙張上貼於傢具的內表面,24小時即可,對於氣味較大的傢具可重複使用。
7、在噴塗時注意不要甲醛捕捉劑噴在金屬表面,飾面板表面和牆上。
8、甲醛捕捉劑會和水溶性油漆起化學反應,兩種產品請勿同時使用。
總的來說,凡是能與甲醛發生物理吸附或化學反應的物質統稱甲醛捕捉劑,其主要特點是在一定條件下能與甲醛產生化學反應生成另一種穩定的新物質或吸收甲醛。物理方面多指能利用物質自身的微孔或空隙吸附甲醛的功能,例如多孔的蒙脫土、活性炭、竹炭椰維炭等。化學方面的甲醛捕捉劑常的如下:三聚氰胺,苯酚,氨水,乙烯脲,碳酸肼等。
用作室內裝飾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含有甲醛。因為甲醛具有較強的粘合性,還具有加強板材的硬度及防蟲、防腐的功能,所以用來合成多種粘合劑如:脲醛樹脂,三聚氰甲醛,胺基甲醛樹酯,酚醛樹脂。含有甲醛成分並有可能向外界散發的其他各種裝飾建築材料,比如用脲醛泡沫樹酯作為隔熱材料的預製板、貼牆布、貼牆紙、化纖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塗料等。生產人造板使用的膠粘劑以甲醛為主要成分的脲醛樹脂,板材中殘留的和未參與反應的甲醛會逐漸向周圍環境釋放,是形成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裝修材料及新的組合傢具是造成甲醛污染的主要來源。
甲醛為較高毒性的物質,在我國有毒化學品優先控制名單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也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強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和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其濃度在每立方米空氣中達到0.06-0.07mg/m³時,兒童就會發生輕微氣喘。當室內空氣中甲醛含量為0.1mg/m3 時,就有異味和不適感;達到0.5mg/m³ 時,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淚;達0.6mg/m³ ,可引起咽喉不適或疼痛。濃度更高時,可引起噁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水腫;達到30mg/m³ 時,會立即致人死亡。
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結腸癌、腦瘤、月經紊亂、細胞核的基因突變,DNA單鏈內交連和DNA與蛋白質交連及抑制DNA損傷的修復、妊娠綜合症、引起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觸者中,兒童和孕婦對甲醛尤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人類有70%的病症與室內環境有關,我國每年有12萬人死於室內污染,90%以上的幼兒白血病患者都是住進新裝修房一年內患病的。
甲醛是一種破壞生物細胞蛋白質的原生質毒物,會對人的皮膚、呼吸道及內臟造成損害,麻醉人的中樞神經,可引起肺水腫、肝昏迷、腎衰竭等。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甲醛為致畸、致癌物質,是變態反應源,長期接觸將導致基因突變? 甲醛污染問題主要集中於居室、紡織品和食品中。
1、居室裝飾材料和傢具中的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含有大量以甲醛為主的脲醛樹脂,各類油漆、塗料中都含有甲醛。
2、紡織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含甲醛的N一羥甲基化合物作為樹脂整理劑,以增加織物的彈性,改善折皺性,還使用含甲醛的陽離子樹脂以提高染色牢度。
3、造成紡織品中甲醛殘留問題。
另外,因經濟利益驅使,一些不法分子以甲醛為食品添加劑,如水發食品加甲醛以凝固蛋白防腐、改善外觀、增加口感,酒類飲料中加入甲醛防止渾濁、增加透明度,這些都會造成食品的嚴重污染,損害人體健康。《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已明文規定禁止甲醛作為食品添加劑.由此可見,甲醛污染問題已普及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嚴重威脅人體健康,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甲醛含量已成為當今居室、紡織品、食品中污染監測的一項重要安全指標。因此研究一種市民可以在自己家中獨立完成的,簡便、靈敏、快速、直觀、準確、經濟的甲醛檢測方法將會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1 甲醛檢測方法
國內外居室、紡織品、食品中甲醛檢測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電化學檢測法、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感測器法等。
1.1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於不同分子結構的物質對電磁輻射的選擇性吸收而建立的一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是居室、紡織品、食品中甲醛檢測最常規的一種方法.涉及到的有乙醯丙酮法、酚試劑法、AHMT法、品紅一亞硫酸、變色酸法、間苯三酚法、催化光度法等,每種檢測方法所偏重的應用領域不同,並各有其優點和一定的局限性。
1.1.1 乙醯丙酮法:乙醯丙酮法指在過量銨鹽存在下,甲醛與乙醯丙酮通過45~60℃水浴30min或25℃室溫下經2.5 h反應生成黃色化合物,然後比色定量[4-7]甲醛含量。甲醛與乙醯丙酮反應的特異性較好,干擾因素少,酚類和其它醛類共存時均不干擾,顯色劑較為穩定,檢出限達到0.25 me/L[Bl,測定線性範圍較寬,適合高含量甲醛的檢測,多用於居室和水發食品中對甲醛的測定。但在進行水發食品中甲醛檢測時,需將樣品中的甲醛在磷酸介質中加熱蒸餾提取出來,經水溶液吸收、定容后再檢測,操作過程複雜繁瑣耗時。
1.1.2 酚試劑法:酚試劑法即MBTH法,即甲醛與酚試劑(3一甲基一2一苯並噻唑腙鹽酸鹽,ugrn)反應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鐵離子氧化成藍色,室溫下經15 rain后顯色,然後比色定量[m]。酚試劑法操作簡便,靈敏度高,檢出限為0.02mg/L,較適合測定微量甲醛測定。但脂肪族醛類也有類似的反應,對測定會有干擾,二氧化硫對測定也有一定的干擾,使結果偏低,所以在測定吊白塊時應用此方法要慎重。酚試劑的穩定性較差,顯色劑MITI?H在4℃冰箱內僅可以保存3 d,顯色后吸光度的穩定性也不如乙醯丙酮法,顯色受時間與溫度等的限制。本法多用於居室中對甲醛的檢測。紡織品和食品中對甲醛的測定有時也用該方法一。
1.1.3 AHMT法:AHMT法指甲醛與AHMT(4一氨基一3一聯氨一5一巰基一1,2,4一三氮雜茂)在鹼性條件下縮合,經高碘酸鉀氧化成紫紅色化合物,然後比色定量檢測甲醛含量的方法。本方法特異性和選擇性均較好,在大量乙醛、丙醛、丁醛、苯乙醛等醛類物質共存時不干擾測定,檢出限為0.04 mg/L。但AHMT法在操作過程中顯色隨時間逐漸加深,標準溶液的顯色反應和樣品溶液的顯色反應時間必須嚴格統一,重現性較差,不易操作,多用於居室中對甲醛的檢測。
綜合了植物去除法的和化學去除法的優點而摒棄了它們的不足,首先較化學去除甲醛法植物安全無二次污染,比之化學去除法,由於是植物提取的,富含的凈化空氣因子具有清除臭味、霉味、油漆味、煙味和各種異味,並能分解甲醛、氨、苯、TVOC等影響人體健康的有害化學揮發性污染物及清新居室、衛生間、車廂、各種公共場所空氣。可使空氣達到森林和瀑布的空氣質量。在亞洲發達國家和地區,新加坡,日本,香港,台灣,已經率先使用該技術進行城市、家居,汽車內空氣的凈化處理。隨著港澳台交流溝通的日益頻繁,此技術也隨之進入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