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壩鄉
雲南鎮雄縣下轄鄉
場壩鄉座落於鎮雄縣西南面,地勢高低起伏,山脈延綿交錯,國土面積198平方公里。一九八八年時,以區改為鄉,轄場壩、麻園、麻塘、巴溜、摩多、鍋廠、安家壩七個行政村,168個農業社;二OO六年以鄉改為鎮,增羅漢、彭家寨兩村共有九個行政村215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彝、苗三個民族。
(圖)場壩鄉
(圖)場壩鄉
全鄉設團委1個,團總支2個,團員1235人,其中女性團員316人。
(圖)場壩鄉
(圖)場壩鄉
場壩鎮有已婚育年齡婦女8845人(其中常住人口已婚育齡婦女6812人,流動已婚育婦女2032人)占人口比重16.10%。期末落實各種節育措施人數8155人,綜合節育率92.21%,其中常住已婚育年齡婦女已落實措施人數8155人,綜合節育率94.08%,流動已婚育齡婦女落實措施1746人,流動綜合節育率86.31%。在已落實各種節育措施當中,落實長效節育7903人,長效節育率89.36%,其中常住長效節育人數6318人,長效節育率89.36%,其中常住長效節育人數6381人,常住長效節育率93.67%,流動長效節育人數1522人,流動長效率75.23%。
(圖)場壩鄉
(圖)場壩鄉
解放前,場壩集鎮上只有幾幢高低不一的茅草房,人們在此主要進行牲畜交易。解放后,國家逐步設立了供銷社、區政府、法庭、派出所、衛生院、學校、文化站、糧管所等單位,是時場壩屬於以薩區人民公社駐地,區公所辦公樓在現在的麻園村公所。
場壩座落在“三溝六岔”的低洼處,過去每年漲洪水都把街道沖成沙灘。一九六二年和一九八四年兩次水打場壩,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一九八四年九月,縣人民政府以(84)42號文件決定街道搬遷楊梅山,但因諸多因素未能實現。
撤區並鄉后,為促進場壩發展,黨委、政府從一九九四年開始修建新街,並於二00三年底完成了老街街面的硬化,基本實現了“發展新街,改造老街,促進新老街共同繁榮”的集鎮建設目標。
近年來,場壩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教育進步、文化繁榮、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全鎮各族人民在現代化建設道路上,積極拼搏,奮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著場壩美好的未來。
(圖)場壩鄉
場壩鎮有林業用地面積109413畝,經濟林木11970畝,林業經濟總收入613萬元,有沼氣池385口,沼氣效益為385000元,有國家級保護植物古樹15株,著名的有“夫妻樹”、“五樹合生”、古紅豆杉等,隨著生態的恢復,場壩鎮正逐步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
[1] 鎮雄縣農業信息網 http://www.ztzxagri.gov.cn/Xmodel4/article.aspx?nid=90881&Departmentid=487
[2] 數字鄉村 http://www.ynszxc.gov.cn/szxc/model/channel.aspx?DepartmentId=506&classid=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