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光稠

唐朝末年贛南農民起義的領袖

盧光稠(840—911),諱定國,字茂唏,一字茂熙,出生於虔州(今江西贛州)虔化縣清音里(今寧都縣麻田)盧氏望族,漢代涿州著名大儒北中郎將盧植的裔孫,是唐朝末年贛南農民起義的領袖,世稱盧王。

他在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擁兵起義,並很快佔據虔州,自任刺史,治理虔州及其他地區26年,政績卓著,濟貧恤孤,輕賦薄斂,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使領地人民得以安居樂業;還維修並擴建了虔州州城,建造了“郁孤台”。成為贛州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一個首領。同時也是歷史上一名治理開發贛南成績卓著的功臣。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盧光稠(840-911)字茂熙(懋唏),郛名十七郎,諱定國,漢代涿州著名大儒北中郎將盧植的裔孫。於唐文宗開成五年(公元840年)七月十八日生於虔州(虔州於宋紹興二十二年,即公元1152年改稱贛州)虔化縣上三鄉懷德清音里韶坊(今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洛口鎮麻田村。唐末虔州農民起義軍首領。遠祖居河北幽州。祖父是盧公達,高曾祖父是因長安朝廷武則天之女――太平公主政治事件而埋名移居贛南的盧宗泰。他有一個哥哥,七個弟弟。妻文氏,側室尉氏。長子盧延昌,次子盧延巡。光稠系唐開元元年癸丑(713年)輾轉徙虔化(今寧都)縣之盧宗泰五世孫,其父盧卓曾任虔州刺史。光稠天資聰穎,自幼習武,喜愛騎馬射箭,常用藤條、利器與堅甲操練武藝。及長,身材高大魁偉,身長八尺五寸,虎背熊腰,臂力過人,相貌威嚴,聲如洪鐘。他博覽典籍,細察民情,光明磊落,智勇兼備,文經武緯,融會貫通,甚得鄉人好評。黃巢起義后,南方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唐光啟元年(885年),光稠與姑表兄譚全播在南康縣石溪都(今上猶縣雙溪鄉)聚眾起義,盧被推為統帥,譚為謀士(副首領)。當年正月,佔據虔州(今贛州),自稱刺史。天復二年(902年),佔據韶州(今廣東韶關),遣其子延昌鎮守。不久,又派其兄光睦攻佔潮州。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嶺南割據者劉隱,派其弟岩領兵趕光睦出潮州,並以數萬兵攻虔州。全播用策,雖擊敗劉岩,保住虔州,但光稠已處境維艱。遂奏請後梁太祖,表示願通道路、輸貢賦,臣屬後梁。梁太祖准奏,在虔州設百勝軍,授光稠為防禦使兼五嶺開通使,轄虔、韶二州及吉州(今吉安)南邊諸縣。又建鎮南軍,以光稠為留侯,並封其為王,世稱“盧王”。開平五年(911年),光稠病逝於虔州任上。光稠為人豁達大度,寬仁愛人。主政虔、韶等地二十六年,政績卓著,不但維修並擴建了虔州城,建造了郁孤台,而且注意濟貧恤孤,輕賦薄斂,使久經戰亂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故領地百姓對其感恩戴德,爭相立廟塑像祀奉。今廣東韶關的“忠惠廟”,南康唐江鎮的“康王廟”,贛州水東的“康王廟”、 “康公廟”,永豐北坑的“盧王廟”,洛口麻田與中元里的“盧王廟”,拜謁者世代絡繹不絕。

歷史背景

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至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發生的安祿山史思明之亂的戰火燃燒了八年,中原地區城市毀滅,田園荒蕪,人口劇減。許多民眾因生命財產遭受慘重損失而被迫告別故土,向戰禍較少、生活相對穩定的江南遷徙。詩聖杜甫在《無家別》詩中描述洛陽一帶殘破凋零的悲慘景象時寫道:“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黃河兩岸,淮水中游,“人煙斷絕,千里蕭條”。
安史之亂”從根上動搖了唐朝統治的根基,並引發了唐僖宋乾符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江蘇、陝西十二省,前後達十年之久。在此期間,社會動蕩加劇,黎民災難倍增,出現了“日數千人乃列百巨碓,靡骨皮臼並啖之”的人吃人的恐怖事件。
黃巢起義於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被鎮壓下去了,但此次起義產生的影響極為巨大,它摧毀了唐王朝絕大部分地區的統治機構,大大削弱了朝廷及舊藩鎮的統治力量,但皇室貴族、官僚地主及新出現的藩鎮為了自己的增殖財富及供應數額浩繁的軍費,互相之間展開了更為慘烈的攻殺及傾扎。
在這樣的政治局面下,中原漢民為了避難,向南方和西南遷移的人數大增。這些移民主要有六個部分:其一為遷往江蘇的移民,楊行密與李知浩先後以他們為基礎,建立了吳和南唐的割劇政權;其二為遷往浙江的移民,錢鏐以他們為基礎,建立了吳越的割據政權;其三為遷往福建的移民,王審知以他們為基礎,建立了閩的割據政權;其四為遷往廣東中部及廣西南部的移民,劉龔以他們為基礎,建立了南漢的割據政權;其五為遷往湖南的移民,馬殷以他們為基礎,建立了楚的割據政權;其六為遷往四川的移民,王建以他們為基礎,建立了蜀的割據政權。這些政權各自為政,各行其是,為了擴充自己的領地及勢力,展開了長期的異常激烈的爭奪戰。
揚行密的吳割據政權在不長的時期內奪取了北起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南臨虔州(今贛州市),東起常州,西達沔口(今武漢市)的廣大地區,時常侵擾贛南。

武裝起義

在這些戰火紛飛的年月里,廣大人民陷入了更為痛苦的深淵。當時,虔州各縣,兵匪峰起,他們燒毀城垣,殺人掠貨,傷害老幼,姦淫婦女,致使市井化為瓦礫,村舍變為焦土,遍地屍體,暴野枕籍,豬羊驚噘,雞犬不寧,民不聊生,人人自危。目睹這一切悲慘的景象,看見平民百姓企盼安定、渴求生存的強烈願望,盧光稠內心極為痛切。
他與虔化縣石上鎮斫柴崗村的譚全播是好友,兩人相知甚深,常在一起縱論天下風雲,抒發鴻鵠之志,誓要揚起生命的烈焰。譚全播很有遠見卓識,能文能武。
隨著局勢的進一步惡化,當地民眾迫不及待地找譚全播。圍著他,要推舉他為首領,以發動起義。譚全播當時也認為:“今乃吾儕衛國安民時也,時不可失。”但古人云:“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他當即向眾人說明,天下大亂,民情鼎沸,確實是發動起義,實行武裝割據的最佳時機,我們不能做被人欺壓的貧賤懦夫,更不能坐以待斃,為人刀俎;為了保障虔州百姓的生存與安寧,我們一定要起義。但一旦發動起義,就一定要成功,絕不能失敗,不能蒙受毛賊的罪名,而要奪得成功,就必須要有一名最好的統帥。他堅定地認為,盧光稠豁達大度為真誠豪爽,文武兼備,有智慧,有魄力,是真正最好的首領,唯有由他來統帥起義軍,起義才能成功。
大家聽了,沒有人作聲,有的人內心裡可能不以為然。譚全播看得清清楚楚,他猛然拔出利劍,高高舉起,連揮兩劍,把一根木砍斷為三截,並厲聲喝道:“不從令者,如此木!”於是眾人懼服,均擁戴盧光稠為首領。
得到民眾的普遍支持,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準備之後盧光稠於唐僖宗光啟元年(公元885年即黃巢起義失敗后第二年)一月在南康縣石溪都(今上猶縣雙溪鄉)毅然領導起義。當時,他四十六歲。他擔任首領,譚全播為謀士(副首領)。起義部隊在盧光稠的率領下,縱橫馳聘;刀劍所指,恍如迅風偃草,在短短的數天中,旗開得勝,連戰皆捷,軍威大震,當月即佔據了虔州,並宣告自任刺史,實行武裝割據擔負起保衛、鞏固、治理、開發虔州的重任。

主政虔州

盧光稠擔任虔州的最高行政長官,非常注意恩威並用,以德服人。他施政雷厲風行,從來不拖拉。當時,戰事頻繁,但他仍不失時機地制定明確的戰略目標,並且根據這些目標,有計劃地實行七項重大措施。這些措施涉及面很廣,難度相當大。但後來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他以寬仁愛人為本,繼續廣泛發動贛南農民參加起義軍,壯大戰鬥隊伍,並對他們進行嚴格的編伍訓練,統領他們保家衛鄉,剪凶除奸,保一方平安,使人民安居無恐,從不妄殺一人。
第二,實行輕租薄賦政策,有組織地安排解危救難,濟貧恤孤,使黎民各得其所。
第三,廉行公務,勤政為民,廣聚賢才,禮以接士。比如,當時虔州虔化縣有一位楊筠松,是著名的堪輿家,世稱“楊公”、“救貧仙人”、“救貧先師”。他專為人卜地建宅造墳,足跡踏遍贛南、閩西及粵東北,處處替貧民謀幸福。唐天復三年(公元903年)二月底,盧光稠在虔州親切會見他,以上賓之禮相待。盤恆數日,楊病篤辭歸,盧光稠派專人、專船護送。楊公不幸病逝,盧光稠聞噩耗,立即派人悼祭楊公墓,甚為世人稱道。盧光稠在施政過程及在家裡親屬中間,經常教誨大家“毋得恃富欺貧,毋得倚強凌弱”,其間有許多感人的故事。
第四,由於連年動亂,當時虔州一帶農田嚴重失耕,鄉村四處凋敝。盧光稠迅速推出政令,強調以農為本,州府鼓勵墾殖,獎掖農漁,要求農民恢復田園,改進耕作,興修塘堰,抗澇防旱,多播五穀,遍植桑麻。
第五,盧光稠發布文告,支持市井作坊及商賈,活躍工商,繁榮商埠。著名的“贛州窯瓷”業,在州府的扶助下,有長足的發展。
第六,在東晉南康郡守高琰所建的一平方公里土城處,盧光稠“斥廣其東西南三隅,鑿十為隍,三面阻水”,把城區擴建到三平方公里左右,為後世把土城改建為磚石城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他那時建造的皇城,即贛州市舊城的主體。該皇城尚存的城東牆、南牆、西牆的一部分牆體及牆基,現為國家文物保護對象。皇城內,現仍保留有射箭坪等重要唐代遺址。現贛州市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它有舊城區的這個總體結構。
當年,盧光稠在擴大虔州城區的同時,還把原來的陽街、橫街擴為六街,既增修了斜街(今陽明路經和平路至南市街)、長街(今贛江路接百勝門――即東門)。
在那個時期,虔州還建了拜將台、郁孤台及壽量寺等。這些地方,均為文物保護單位。壽量寺的建造,是由於有一年,盧光稠家合“宮疾疫”,藥石方丹,均不奏效。幸好後來盧光稠請到了一位名為道誠的高僧,他來把這一家人治癒了。愈后,盧光稠欲贈重禮相謝。道誠推辭,僅說:“得一袈沙地足矣!”於是,盧光稠當即爽快地把自家東宅的一塊地賠給了道誠,助其易名為“聖壽寺”。宋代祥符年間(公元1008-1016年)又改名為“壽量寺”。該寺於元末毀於兵火。明代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僧人榮安重建該寺。解縉為其題寫了《壽量寺中興碑詞》,並撰寫了《重建壽量寺記略》一文。現壽量寺內尚存圓通寶殿、毗盧殿及一尊高達六米的觀音鐵佛。壽量寺於1957年被定為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5年又重修。
虔州在盧光稠主政期間建成的“八景”,一直保護得較好,對後世影響甚大。到宋代,孔子裔孫孔宗瀚任虔州知府,他與著名詩人、文學家蘇東坡是好朋友。他親自陪同蘇東坡飽覽虔州八景期間,向蘇提供了有關人文素材。蘇東坡詩興大發,遂依據這些素材,寫下了吟頌八景的詩篇。這些詩篇很快流傳全國,廣為傳頌。於是,全國許多州、郡、縣、市、便都有了自己的八景,如“幽州八景”、“揚州八景”、“長沙八景”等。
盧光稠在虔州的政務,深得廣大兵民的擁護和支持。在那個時期,虔州的農業、手工業、交通業有了巨大的發展。南康的錫礦、雩都的金礦、安遠的鐵錫礦及大余的鉛錫礦均已開採,而且規模越來越大,需要由礦場設縣,如上猶、瑞金、石城、龍南等均為此種情況。從壽量寺離這六米的觀間鐵佛及多項龐大的擴城建築工程,可以看到當時虔州各業的技術水平及虔州的總體經濟實力。在盧光稠的堅強領導下,經過虔州軍民的共同努力,虔州城由一座原來只是防禦來犯之敵及預防洪澇的小城池逐步變成了江南一座繁榮的工商重鎮,實現了虔州歷史上第一個繁榮時期――唐末繁榮時期。這一繁榮,又吸引更多從北方南下避難的流民湧向虔州。
第七,接納由中原南來避難遷至虔州落腳的大批移民。虔州的地理位置的客家民系形成的歷史進程中有特殊的重複地位。北方難民渡過長江后,很大一部分人踏上鄱陽平原,為了尋覓長久安居這地,溯贛江而上,或循他路,進入虔州。他們到了虔州后,大都停歇下來,以便喘息,並稍定驚魂,去除篳路藍縷、沭雨櫛風的勞頓。其中的許多人,需要在虔州站穩腳跟,待恢復活力后,再逐步向閩西寧化、長汀上杭、龍岩、永定、粵東嘉應州及粵北南雄等地推進。
虔州當地的民眾,其祖輩大部分亦是先前從北方過來的避亂流民,所以,語言、習慣、思維、心態、氣質等均與新來的流民相差不多,易於交流。那時,客家民系正處於孕育時期,北方流民來到虔州諸縣,往往按籍貫聚集若干戶,形成一個又一個的流民群,節節遷移。南來的官僚,往往也隨帶著宗族部曲,並且沿途收集流散,擴大自己的部曲隊伍。他們輾轉進入虔州各地森林茂密的丘陵、山地、谷地、盆地,散布很廣。
盧光稠的先輩,也是從北方遷來的客戶。他深知北方難民離鄉背井,長途跋涉之苦。為了減輕這些難民的痛苦,盧光稠命令當地兵民,對於願意在本地定居的來客,要熱情協助他們尋找適宜之地定居。對於還要繼續向閩西粵播遷的客戶,盧光稠則命令當地兵民向他們提供各種方便。在盧光稠主政虔州的二十餘年中,從中原遷來的難民,在虔州得到當地兵民關照者不計其數。
當時,在虔州一帶的山嶺地區,還居住著有一定人數的“蠻僚”(即今畲族的先民)、苗族、瑤族及一種“裸身”的古老民族――“山都木客”等少數民族。盧光稠以仁愛之心,令的有漢民及少數民族均須融洽相處,不得互相昌犯。這對本地社會的長期安寧,尤其是對便於贛南接納更多南來的中原避難流民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盧光稠長期擔任虔州最高行政長官,他採取的以上這些有力措施,對贛南客家民系以至閩粵客家民系的形成與發展起了特殊的、重大的歷史作用。
為了保衛、鞏固及擴大虔州軍民連年奮鬥的成果,當時已經六十三歲的盧光稠,於唐照宗天復二年(公元902年)率領部隊攻佔韶州(今廣東韶關市),並委派其長子盧延昌據關駐守,同時派遣其長兄盧光睦率部隊進攻潮州。在譚全播的鼎力支持下,盧光睦攻佔了潮州。在後來的多年中,盧光稠為韶州及潮州的社會發展亦多有建樹。
原黃巢起義軍中有一個名叫朱溫(又名朱晃、朱全忠)的部將,他在戰場上向唐軍投降,後來被皇帝任命為宣武(今河南開封市)節度使。不久后,他消滅了多個割據政權,統一了黃河流域,並於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推翻了唐朝政權,廢哀帝自立,改國號為後梁,定都開封,稱後梁太祖。他開啟了我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時期。
在後梁太祖開平元年(即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嶺南割據政權的首領劉隱,派其弟劉岩以數萬兵力攻打虔州。經過激烈的戰鬥,盧光稠擊退了劉軍,把虔州保住了。在此重大關頭,盧光稠審時度勢,決定派員赴開封(後梁的京城)稟奏後梁太祖,表示願通道路,輸貢賦,臣屬於後梁朝廷。後梁太祖准奏,遂於虔州設百勝軍,授盧光稠為防禦使兼五嶺開通使,轄虔、韶二州以及吉州(今吉安市)南邊諸縣。又建鎮南軍,以盧光稠為留後,並加封其為“舟汝王”(世稱“盧王”)及太保太傅。

積勞成疾

盧光稠是贛南歷史上任期最長的行政長官。他長期為人民的安危、福祉操勞奔波,積勞成疾。後梁開平四年(公元910年)十二月,他重病不起。第二年五月十二日,病逝於虔州任所,享年七十一歲。
在主政贛南二十六年期間,盧光稠澤被萬民,廣大兵民對他感恩戴德。他逝世的噩耗傳出,人人悲慟,如喪考妣,哭泣之聲,充盈街巷。後來,盧光稠被安葬在贛縣水東崖東林寺前。
後梁太祖得報,即追封盧光稠為“忠惠廣利王”,並下諭,以一千八百六十餘貫錢,在虔州憲台之西建“盧光稠祠”,在祠中陳列盧光稠遺物,供土民永祀不替。
虔、韶各地民眾則紛紛自發集資,為盧光稠立廟、塑像。他家鄉――虔化縣上三鄉懷德清音里韶坊麻田村的人民,為他建立了“盧王廟”,同一個鄉的中元里村的人民,也為他建了“盧王廟”。南康縣唐江鄉石角頭村的人民為他建了“康王廟”(俗你“石閣閹”)。永豐縣北坑鄉的人民也為他建了紀念廟。廣東韶州人民則為他建了“忠惠廟”(因為後梁太祖追封他為“忠惠廣利王”)。

紀念先賢


他為人豁達大度,寬仁愛人,從不妄殺一人。故領地人民感恩戴德,到處立廟塑像祀奉。在洛口鎮麻田和中元里村各有一所盧王廟,今仍香火旺盛。據說以前南康縣唐江永豐縣的北坑都曾建有盧王廟。
各地士民還以其他多種形式來寄託對盧光稠的懷念。上猶縣西一百二十華里處有一座大山,山勢雄壯,山上有一巨洞,盧光稠當年曾來此洞,當地人民為紀念他,命名此洞為“盧王洞”。上猶縣營前地有一座大山,其形如書櫃,原名書山,為了紀念盧光稠,當地人民把它改名為“太傅山”(因為梁太祖封盧光稠為“太保太傅”)上猶縣人民還為紀念盧光稠而建了“盧公塔”。在一些縣,人民還為盧光稠建立衣冠家,以永久緬懷之。
據傳,虔化縣麻田盧王廟廟門橫匾上寫的是“神光普照”四個大字,廟門上的對聯為“盧王威靈日朝日顯,廟前溪水長漲長流”。廟內有三幅對聯;其一為“昔日扶助後梁主四方平靜,韶水佑黎民百姓安寧”;其二為“恩施宇廟韶溪百姓皆沾恩,德貫日月麻田黎民齊感德”;其三為“來來往往賴盧王川流不息,古古今今敬神像求之則靈”。由此可見萬民對盧光稠愛戴、崇敬之真誠!
悠悠千載,滄海桑田,但上述祠廟中的大部分,竟然猶存。在這些祠廟所在地,每年正月,民眾仍循傳統,高抬盧光稠的高大塑像,奉為神靈,巡遊村鎮,以古老虔誠的儀式祭拜,祈禱保佑安康福壽。據說,遠近百姓,凡水旱疫疾,雨陽寒燠,所祈禱者,必有感應,無不靈驗。
尤其需要提到的是,上述麻田的盧王廟,已於公元2000年9月重建竣工。殿上盧光稠的塑像,全身閃爍,神采莊嚴。廟中紅燭常明,香火甚旺。慕名前往祭拜者,絡絳不絕。此廟乃當今盧氏後裔尋根、客家學者實地考察研究及海外旅遊者參觀遊覽的好去處。
盧光稠的後裔現分佈於江西的寧都、南康、贛縣、井岡山、遂川、銅鼓、南昌,福建的寧化、汀州、上杭、龍岩、永定、福州,廣東的梅州市梅縣區、興寧五華、惠州、廣州,廣西的平南、貴港、容縣、玉林、永福、南寧,湖南的瀏陽、長沙、甘肅的蘭州,和北京、天津、上海、台灣、香港、東南亞諸國及歐美等地,人才輩出。

文獻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古代史卷》、《中國人名大辭典》、《新唐書盧光稠傳》、歐陽修撰《新五代史》、《五代雜傳記》、《中國盧氏發展史》、《中華盧氏源流》、《江西通志》、《江西省情匯要》、《江西人文史話》、《虔州壁記》、《贛州府志》、《贛郡記》、《南安府志》、《寧都直隸州志》、《寧都縣誌》、《寧都人物誌》、《寧都姓氏考略》、《早期客家搖籃――寧都》、《上猶縣誌》、《南康縣誌》、《雩都縣誌》及明代右都御使陳勉撰寫的《盧王廟碑誌》等文獻,均對盧光稠史詩般的歷史有大量記載。
贛南民間還有許多關於盧光稠造福於民功績的譜諜、口碑、故事及其他資料,它們是我國客家文化瑰寶的組成部分。

歷史評價


盧光稠,作為一位著名的農民起義首領,一名亂世的豪雄,具有客家的許多優秀品質。他為了黎民百姓的安危、福址,敢於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豁出去”,他堅定地實行武裝割據的非凡氣勢,以及在虔州古城建設中的崔鬼創舉令世人驚嘆!他為客家先民在贛南的安居樂業休養生息及遠播閩粵等地作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
乾坤朗朗,斗換星移,但盧光稠的身上,閃耀著客家先賢道德、膽略與才智的光芒,他愛國、愛鄉、愛民堅毅、正直的高尚品德及其創立的豐功偉績永遠與明同輝。

家族子女


曾祖父:盧宗泰
祖父:盧公達
父親:盧卓
兄:盧光睦
長子:盧延昌
次子:盧延巡
妻子:文氏
側室:尉氏